從前,在於家莊,有一個叫於修的秀才,自小讀書,卻幾次應試都沒中,每次都落榜而回。
漸漸的他開始怕聽到「落」、「落第」、「下落」一類的字眼,連這類的同音字也不讓家人說。如果有誰犯了他的忌諱,他便會大發脾氣,要是他的僕人一時失誤犯了他的忌諱,於修更是會拳腳相加,遇上心情不好的時候聽見僕人說了他的忌諱,便要鞭打,嚇得僕人跟他說話時總是小心翼翼的,膽戰心驚,可是越害怕就越緊張,越容易出錯。
這一年,於修又去參加科考。他騎著高頭大馬在前面優哉遊哉的走著,僕人背著行李書籍隨他一同趕路,忽然,一陣風吹來,於修的帽子吹落在地,僕人慌忙跑著去拾帽子,並大聲喊道:「主人慢走,主人停下,您的帽子落地了!」
這於修猛然心頭一驚,因「落地」正好與「落第」同音,他好不生氣,用馬鞭怒指僕人說:「狗奴才,胡說八道!不準說『落地』,這叫『及地』(諧音「及第」)!記住了嗎?再瞎說看我不拿鞭子抽你!」僕人嚇得唯唯諾諾,一邊將帽子給主人戴上,一邊說:「主人,這回把帽子戴牢一些,就再也不會及地了!」
這於秀才一聽更生氣了,一鞭子便打到僕人身上,僕人被打得糊裡糊塗,不知又是犯了什麼諱,又懼於秀才的淫威,只好低三下四,忍氣吞聲,自認倒黴。
於秀才趕到京城參加科考,出了考場自覺這次一定能及第,這天到了發榜的時候了,於秀才急忙打發僕人前去看榜,並再三叮囑,一定要仔細看。
僕人來到發榜的地方,將榜上姓名從頭到尾仔細的看了三遍,始終沒見到「於修」的名字,這回秀才又落榜了,可是回去怎麼對於秀才回報呢?於秀才平時最恨那個「落」字。如果回去如實稟報落榜了,又免不了挨一頓叱罵。
這僕人想去想來:該怎麼稟報主人,而又不說落榜呢?無計可施的僕人愁眉苦臉的走在路上,一不小心撞到了一位白髮老者,僕人慌忙向老者請罪。老者問道因何如此心事重重?
這老者,曾經也是次次落榜,窮盡一生年華也未能登榜,老者聽聞僕人的訴說,淡然一笑,雖說這於秀才對待僕人嚴厲了一些,但老者一想自己落榜時的心情,也就理解了,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了有朝一日,金榜題名光宗耀祖,自己老了,考不動了,人過五十已知天命,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這老者告訴僕人,你回去之後向你家於秀才這樣稟報:主人您這次雖未能及第,然下次必然高中。如此說便可免去責罵。
僕人回到住處後,於秀才立即上前詢問,僕人依照老者所說向主人稟報。這於秀才聽完,一陣落寞,片刻後詢問僕人,何人教使你如此稟報的?僕人便一五一十的將老者道了出來,於秀才心想,儘管忌諱頗深,卻也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天下落榜之人何其多,才華高於自己的更是多如牛毛,這位老者一生都未能及第還能有如此之心性,實在令吾等慚愧。
自此之後,於秀才再也沒有了往日的忌諱,心性大變, 平日裡除了讀書之外,時常以文會友,遊山玩水,偶爾帶著僕人去山間密林中打獵。
三年後,於秀才再次趕考,最終,於秀才中得三甲二十八名,同進士出身。
(圖文轉自網絡,原文題目《於秀才的禁忌》,感謝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