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如蘭下嫁文言敬,太重感情的女人在婚姻都過得不太幸福

2020-11-04 七年之前

如蘭是盛虹的嫡次女,身份非常尊貴,而且在她出嫁的時候盛家的實力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她本來可以找一個有實力的夫婿,可是她卻相中了窮舉子文炎敬,而且還要不顧一切的下嫁於他。

如蘭覺得自己嫁給了愛情,可是婚姻不只有感情,還有生活的瑣碎和柴米油鹽的浪費。

文炎敬一貧如洗,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不得不靠媳婦的嫁妝才能在京城安身立命。如蘭在王氏的支持下帶了豐厚的嫁妝下嫁,本以為可以在婆婆面前挺直了腰杆說話,可沒想到婆婆根本不拿她當回事兒,還一心要用她的嫁妝。

結果婆婆卻帶著小兒子一家住到了大兒媳的房子裡,還總對大兒媳挑鼻子挑眼,甚至讓大兒媳如蘭拿著嫁妝來貼補自己的小兒子,如蘭敢怒不敢言。一是怕傷了自己與丈夫的感情,二是怕壞了自己的名聲,因為當時忤逆婆婆可是重罪,如蘭真心委屈啊!

其實如蘭的嫁妝被坑也是她自己願意的,誰讓她是為了丈夫呢!她怕文炎敬為難,所以只能靠拿錢來擺平婆婆和小叔子,因為一旦她失去了文炎敬的支持,那她的整個人生都會毀了,跟這比起來損失點錢又算什麼呢?

如蘭雖然出身高貴,還有著豐厚的嫁妝,但是在她看來能過平靜的日子就已經是非常奢侈的了。

她吸取了華蘭的教訓,她的婆婆和伯爵夫人也不一樣,自己的嫁妝完全可以填的滿文家這個坑,所以她寧可犧牲嫁妝,也不願意犧牲掉與文炎敬的感情。

看似性格強勢的如蘭其實是個特別重感情的人,從她不顧一切的要嫁給文言敬開始,明明家世不匹配,明明可以嫁的更好,可她偏就非嫁他不可。

其實太重感情的女人在婚姻裡會過得很辛苦。有的時候,太重感情,未必是一件好事,因為你越是看重一段感情,越是為了這段感情毫無保留的付出,男人反而越覺得你的感情廉價,會覺得你所有的付出都是理所當然,心甘情願的。

《知否》裡顧廷燁的親生母親白氏,當初帶著百萬兩的嫁妝嫁到顧家,她以為老侯爺是一心求娶自己的。帶著所有女子對愛情的憧憬嫁入顧家時,老侯爺卻幾個月不和她同房。

當白氏生下顧廷燁以後才從旁人的口中得知,侯爺當初娶自己只是為了填補顧家的虧空,看中的只是她三船五車的嫁妝。

白氏憤恨交加挺著即將臨盆的大肚子去質問侯爺,結果一氣之下難產身亡。留下年幼的顧廷燁和大批的嫁妝,讓顧家的老小揮霍的同時卻沒想過白氏的半分好。

有這麼大把的銀子,白夫人嫁誰不好,非得嫁給顧家,得不到善待,就該過自己的小日子,何必跟非得要一個男人的真心!可見感情永遠都是一個女人的軟肋。

有的女人,可以輕易從以前的感情中脫離出來,很快投入下一段感情中,因為感情是她生活的調劑品,並不是全部。

有的女人,太重感情,在一起時投入很多,分開以後,久久難以忘懷,沒有辦法投入新的感情,因為感情是她生活的全部。

有的時候,太重感情,未必是一件好事,因為你越是看重一段感情,越是為了這段感情毫無保留的付出,男人反而越覺得你的感情廉價。

你要知道,一旦你在男人的心裡變得「廉價」了,他就再也不會珍惜你,和你在一起的時候好,也會變得肆無忌憚,絲毫不顧及你的感受。

沒有任何一個男人,值得你委屈自己,卑微的去愛著,不要讓自己變得廉價,感情雖然很重要,但不應該是你生活的全部。

相關焦點

  • 《知否》:下嫁一時爽,婚後悔斷腸
    《知否》裡面,盛老爺生有4個女兒,取名分別是華蘭、墨蘭、明蘭和如蘭。姐妹4個當中,論婚姻質量,如蘭是最低的。如蘭嫁給了文炎敬,是如假包換的下嫁。在我看來,如蘭當時完全是被「愛情」衝昏了頭腦,完全是憑著自己的感覺做了選擇。因為,婚姻是經過多方面合算、權衡的決定,是理智決定後的一種結果。
  • 知否:都是嫁給寒門秀才的盛家女,淑蘭苦盡甘來,如蘭卻慧眼識珠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很好的古裝劇。本劇是主要通過女主明蘭的成長曆程來展開,很細膩地描述了她的閨中生活,愛情和婚姻生活。劇中也通過明蘭的視角,講述了許多她身邊人的一些故事,並通過這些人物的刻畫,更好的襯託和表現明蘭的性格。
  • 知否:同嫁鳳凰男,淑蘭和如蘭結局不同,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改編自小說的古裝電視劇,劇集長達76集,以北宋為背景,講述了一個五品小官家的庶女盛明蘭年少遭遇生母早逝、生父不重視,在艱難中成長、戀愛走入婚姻的故事。《知否》中人物線很多,每一條都值得細細品味和推敲,而這裡面蘊含的婚戀觀也值得當代女性思考。
  • 知否:盛家女兒出嫁,為何其他人皆是綠嫁衣,唯獨如蘭是紅嫁衣?
    由趙麗穎等人主演的《知否》這部劇一播出,收視率就直線飆升,這部劇主要講述了明蘭為主的盛家三個女兒,從小到大,再到結婚之後的故事,尤其明蘭的故事更加的引人注目。 這兩人穿的都是綠色嫁衣,唯獨如蘭成親的時候
  • 《知否》:盛家四蘭中,嫁的最好的不是明蘭,而是如蘭
    從表面上看,是明蘭嫁的最好,華蘭其次,如蘭嫁的人家最不好,然而,仔細分析一下,其實如蘭才是最大的贏家,她嫁的最好,也最幸福。為什麼呢?先來看看明面上嫁的最好的明蘭。明蘭的第二段感情是賀弘文,不管家世還是人品,怎麼看都是明蘭的良配,是盛老太太親自為明蘭選的,但是明蘭對他並不感冒,只是覺得&34;,僅此而已。後來在顧廷燁的&34;,賀弘文又多了一個表妹,明蘭並不願意容忍賀弘文的&34;,所以,這段姻緣緣盡,可能是因為不愛,所以明蘭並不傷心。顧廷燁千方百計把明蘭娶到手,對明蘭呵護有加,表面上看是幸福的。
  • 《知否》原著:婚姻幸福的女子,背後一定有個「拎得清」的媽
    01、盛如蘭:雖是低嫁,卻也幸福盛如蘭是盛家嫡次女,身份和地位都要高出庶出的明蘭和墨蘭一頭,可論相貌她不如明蘭,論才情她不如墨蘭。又因是王氏跟前最小的孩子,被王氏寵的驕縱任性,無心無腦,縱然心眼不壞,卻始終不討盛紘喜愛。
  • 《知否》:如蘭被婆婆趕回娘家,海氏僅用一招就讓文炎敬跪地道歉
    《知否》這部劇改編自關心則亂同名小說,通過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蘭的成長、愛情、婚姻故事,展開了一幅由閨閣少女到侯門主母的生活畫卷,講述一個家宅的興榮,古代禮教制度下的女性奮鬥傳奇。盛家的女兒的婚姻都嫁的不錯
  • 《知否》:同樣是下嫁,淑蘭為何比如蘭要慘的多
    可見,女人嫁人幸不幸福還是看嫁的這個男人,如果他處處為你著想,即使為了他受點委屈你也覺得值得,如果他也是狼心狗肺,最後只得離婚。貳反觀如蘭,嫁入文家,也是下嫁,同樣如蘭的婆婆,沒過門就蠻橫無理,過了門之後,天天耍做婆婆的威風,如蘭懷孕,天不亮也要去站規矩,非得文炎敬去求情這才放過如蘭。如蘭和淑蘭最大的不同就是,如蘭有一個站在她這邊的好丈夫,而淑蘭沒有。
  • 重溫《知否》:低嫁的盛如蘭之所以過得幸福,是因為她有3個優勢
    盛如蘭的本家堂姐盛淑蘭也低嫁給了秀才孫志高,婚後的日子過得是一團糟,受盡了委屈和折磨。可是,低嫁給文炎敬的盛如蘭卻守住了自己的幸福,在原著裡,文炎敬仕途一帆風順,帶著盛如蘭遠赴泉州就任,與盛如蘭過上了幸福的二人世界。最近,我重溫了《知否》,我發現,低嫁的盛如蘭之所以過得幸福,是因為她有3個優勢。
  • 《知否》:盛明蘭一生中遇到的三個男人,教女人如何選擇婚姻
    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中,女主人公盛明蘭一共遇到了三個男人:齊衡,賀弘文,顧廷燁,這三個人都有想要娶明蘭為妻的意願他們在最好的時光相遇,都是彼此的初戀,都曾經把自己最純真的感情給予了對方,但兩人最後卻沒有終成眷屬。
  • 《知否》如蘭:從林姨娘與生母王氏的妻妾爭鬥中,學會了婚姻之道
    ---代嘻嘻要說《知否》裡的少女時代的如蘭,可能人們的感覺就不一致了。有人喜歡她很開朗直率,有人討厭她自私刻薄,仗著嫡女身份經常欺負明蘭。作為經常被欺負的那個,待字閨中的明蘭對她什麼感覺?明蘭覺得,如蘭雖有些毛病,但卻她是盛家大院裡最真實的存在了。
  • 《知否》中同樣是嫡女低嫁又遇惡婆婆,為何如蘭過得比淑蘭幸福
    《知否》真的是一部百看不厭的大劇,不僅是因為明蘭和二叔劇中恩愛,現實生活也甜美,更多的是每看一遍都能多一些認知和感悟。而且女兒低嫁也不是什麼都嫁,嶽父擇婿的時候,也是要看人的,用現在的話來說,看他是否是潛力股。盛家的4個女兒中3個高嫁,只有嫡幼女如蘭看上了父親為庶女墨蘭選的女婿,後來還被顧廷燁「利用」,成了他求娶明蘭的踏板。顧廷燁和明蘭的事情,咱們先不說,今天先說一下如蘭和宥陽老家的淑蘭,都是作為嫡女低嫁,淑蘭被羞辱,用一半的嫁妝為代價和離,而如蘭雖然家有惡婆婆,卻能夫妻恩愛幸福。
  • 《知否》親事被康姨母截胡,如蘭不怒反喜!她看的果然通透
    在《知否》這部劇中,如蘭應該是全劇最直爽的姑娘了。在王大娘子的庇護之下,她的生活過得順心如意,性格也和母親一樣有些大大咧咧的。但與王大娘子不一樣的是,如蘭遇事有主見,處事也很通透。如果不能嫁給情投意合的人,那就是再好的物質條件如蘭都不屑一顧。在這樣的大家族中,所謂的榮華富貴都不過是表面風光而已,幸不幸福只有自己知道。如蘭對小公爺和王家表哥都沒有任何想法,嫁與不嫁完全取決於母親,縱使最後失去了也不會覺得可惜。當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如蘭已經心有所屬了,除文炎敬之外她誰都不愛。出於對林噙霜的偏愛,愛屋及烏的盛紘花了一番心思,終於為墨蘭找到了如意郎君。
  • 《知否》:一屋子宅鬥高手,為何傻不愣登的如蘭,反成了贏家?
    導語:《知否》原著中,盛家一屋子的「人精」,無論是林小娘還是盛老太,都是宅鬥高手,只可惜一個身份低微,一個心慈手軟,所以都遭受了不少磨難,你且看看盛家這些嫂嫂,女兒們,那個不是個頂個聰明,盛家4朵蘭花,墨蘭有才氣,明蘭有算計,華蘭是嫡女,受盡父親寵愛,但唯獨一個傻不愣登的如蘭,反而活成了大家最羨慕的樣子。
  • 《知否》,也許大部分女生都是如蘭吧
    不過如蘭在婚姻的智慧讓人很佩服。同樣是鳳凰男,孫秀才和文炎敬就是天壤之別。如蘭和婚前可以看出文炎敬是一個不錯的人。說到底他們都是被原生家庭忽視的人。不同於袁文紹明明知道母親的偏心和胡鬧,前期一直不作為他覺得母親比妻子重要。而文炎敬知道母親會為難如蘭,後來調到外地做官,和王若弗聯手把如蘭一起帶走了。如蘭在婚姻中的智慧大部分是借鑑自己的母親和林噙霜。
  • 《知否》:低嫁的如蘭並不幸福,反而是她一開始就嫁給了愛情
    電視劇《知否》中的婚戀觀,真的很值得女子學習。很多人都覺得如蘭在嫁給了愛情。其實,在吉吉看來嫁給愛情的從來都不是如蘭,而是被顧廷燁算計的明蘭。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他們的感情。文炎敬本來是盛紘給墨蘭挑中的,偏偏如蘭動了心。當得知,她娶的人不是如蘭,而是墨蘭時,他選擇了分手。這何嘗不是感情中的傷害。他的做法對得起對他有知遇之恩的盛紘,但對不起如蘭。他的人品沒有問題,但並一定會待妻兒好。
  • 解讀《知否》:盛明蘭的三條婚戀觀,給適婚女人提了個醒
    盛明蘭不喜歡那種生死相隨、可歌可泣的愛情,她只希望兩個人在一起,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在原著小說中收穫幸福的女人並不多,盛明蘭之所以能笑到最後,就是因她活得通透,她用自己的三條婚戀觀,給所有適婚女人提了個醒。
  • 看《知否》「三蘭」的擇偶觀,我終於明白要怎樣教導女兒
    有些劇刷了一遍又一遍,仍然值得回味,《知否》就是這樣。劇中,墨蘭、如蘭和明蘭三個姑娘,同為盛家小姐,由於受到的教育不同,她們的擇偶觀,以至最後的命運卻截然不同。,後來因事情暴露家人不得不妥協,兩人走到一起,如蘭是實打實的「下嫁」。
  • 那個既不聰慧,也不出眾的姑娘卻獲得了幸福:女人,請高嫁婚姻
    0 1去年《知否》這部劇熱播,被大家津津樂道,不僅在於它的精彩,更在於它裡面蘊含了很多人生智慧。明蘭對於婚姻和讀書的見解,顧候的職場打拼和明爭暗鬥,墨蘭和小秦氏的步步算計,祖母的教育觀,每一個都是可圈可點的優秀人物。但今天不談她們,只談一個不算聰明,資質平平卻在眾多的優秀人物中,脫穎而出,獲得了自己的幸福的女孩。
  • 《知否》,在愛中長大的如蘭,心思單純,卻活得最為通透
    《知否》是一部宅鬥劇,裡面盛家三姐妹各自尋求了自己的幸福。墨蘭用盡手段嫁入了伯爵府,明蘭嫁入了侯爵府,雖然如蘭「高門低嫁」,嫁給了窮舉子文炎敬,但是她卻是過得最幸福通透的人。盛家著四個女兒,大姐華蘭雍容華貴,四姐墨蘭貌美如花,六妹妹明蘭更是玲瓏剔透,只有如蘭從小在大娘子的愛護下長大,連爽直的性情都與大娘子有幾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