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大結局被罵上熱搜誰想要「懂事」,任性點不香嗎?

2020-09-16 淺笑先生

作者 | 笛子

壹心理-人生的重要命題在這裡找到答案



今天,想和你聊聊「懂事」。



前段時間《以家人之名》大結局了,因為太爛尾,又被網友罵了一通。


這部劇從剛開始的溫馨家庭劇,發展成愛情偽骨科劇情之後,幾乎天天被罵上熱搜。


大結局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惡人」都強行洗了白,包括觀眾最討厭的趙華光、陳婷,全員大和解。


凌霄的媽媽陳婷,對他情感勒索控制九年,一次自殺後忽然覺醒,放棄控制兒子回了新加坡,還接納了女友李尖尖。


賀梅和李海潮領證結婚,賀子秋終於有了下雨天接他回家的媽媽,有依然愛他的爸爸、哥哥和妹妹,一家人齊齊整整。


是挺好的。就是有點假。


畢竟在現實生活中,像凌霄和賀子秋這樣太過懂事的孩子,沒有那麼多美好的童話結局。

我們心疼凌霄和賀子秋的懂事,是因為在他們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就像劇裡有句臺詞說,人是在瞬間長大的。


哪一瞬間呢?


「別人都不知道,只有你知道的那一瞬間,你的內心改變了,你感受到了生活的重量,那一瞬間,你就一個人,悄悄地長大了。」

凌霄和賀子秋,都是在只有他們知道的一瞬間,變成了懂事的孩子。

他們都被大人「催熟」了,過早變成了「小大人」。

懂事是他們照顧大人,獲得生存的方式。



賀子秋式的懂事,是「被拋棄」的絕望如果一個人可以任性,為什麼非要選擇懂事?
是因為,他的生活環境逼著他必須懂事,才能獲得生存價值。
太懂事的孩子,都在被迫長大。
賀子秋剛出生,就被親生父親拋棄,後來又被媽媽拋棄。
此後,「自己是個累贅」的信念就深入骨髓,他覺得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

被李海潮收養後,他一直害怕自己會被再次拋棄,於是用懂事來換取愛。


妹妹李尖尖不想要後媽,老是欺負他,他都主動說是自己的錯。

李尖尖一次次把他的行李箱扔掉,他一次次撿回來。

他喜歡吃排骨,但只夾青菜吃,把肉留給李尖尖。

兄妹三個人一起看動畫,凌霄和李尖尖坐在沙發上,他只敢坐在旁邊的小凳子上。

凌霄給他遞西瓜,他才敢吃。

他會半夜偷偷起床洗全家人的衣服,會到店裡幫爸爸擦桌子、幫廚。

即便這樣懂事,鄰居、路人、三姑六婆仍在不斷地提醒他:

你是沒人要的孩子,你要懂事,要乖,要感恩。

被拋棄感,成了他揮之不去的陰影。

長大後,留學期間沒有錢,受盡苦頭,但對家裡都是報喜不報憂,想讓家裡人覺得他過得很好。

回國後,大家都以為他是真的混成了富二代,給兩個爸爸買了名牌鞋,給李尖尖買了很貴的大牌包,而自己連吃頓好的燒烤都捨不得。

多少孩子像子秋一樣,覺得「只要我再懂事一點,就會有人多看我一眼,多愛我一點。」


把父母不愛自己的原因,歸咎於是自己不夠好,是自己的錯。

然後用懂事的外殼,偽裝著自己隱秘的脆弱角落。


用默默的付出,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證明自己值得被愛,不會被拋棄。


太心疼。

凌霄式的懂事,

是閹割情緒後的隱忍和成熟
懂事,本質上是一種「內傷」。
因為你用到的武器,是「壓抑」。
壓抑自己的情緒、需求,把他人的情緒、他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默默地,把哭聲調成靜音。

凌霄小時候,媽媽陳婷一出門打麻將,就把凌霄和妹妹鎖在家裡。

有一次,他在餵妹妹吃核桃時,妹妹意外嗆到。

門窗被鎖死,他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親眼看著妹妹在自己面前死去。

此後, 媽媽沉浸在失去妹妹的悲傷裡,變成一個「情緒巨嬰」,一次次歇斯底裡地怪他,「都是因為你,把妹妹害死了」。

他的負罪感,將他第一次「殺死」,變成了一個懂事隱忍的少年,被迫學會閹割自己的情緒,去照顧媽媽的情緒。

爸媽天天吵架,他躲到門外安靜地等,等爸媽吵完架摔完東西,再回家低頭默默收拾一地狼藉。

媽媽不做飯,他就自己泡方便麵。


媽媽問起來,就說自己愛吃,減輕媽媽的愧疚感。

媽媽為了吵架,大半夜讓他出去玩,他就默默出去。

爸爸以工作忙碌為由,消極躲避,常常留下他自己面對媽媽的情緒崩潰。

即便這樣,媽媽最後還是拋棄了他。

九年後,陳婷出車禍,他還是為了「贖罪」,被迫去照顧她。

照顧媽媽的整整九年裡,陳婷動不動就要去死,她的控制欲和情感綁架,再一次將凌霄殺死。

他整夜整夜失眠、焦慮,只能靠安眠藥入睡,卻不敢告訴陳婷半句。

真正變成了一個敏感懂事,默默照顧每個人的感受,唯獨不能照顧自己感受的的大人。

因為在媽媽面前,他不能有情緒,不能提需求。


他指望不上任何人。


最幸運的是,你的懂事有人治癒


懂事的孩子,終其一生,都是為了填補心中那個不被愛的黑洞。


為了尋求一份穩穩的安全感,一份可以信任、依靠的愛。


賀子秋和凌霄,都在自己的原生家庭裡被拋棄,被傷害。


但幸運的是,在新的組成家庭裡,又同時被李海潮和李尖尖真正的愛治癒。

賀子秋打從被李海潮收養開始,就飽受周圍人異樣的目光,誰都能教育他:

「那不是你親爸,你要報答他,你要孝順。」

「你和別人不一樣,你要是不孝順不幹活,李爸爸就不要你了。」

但李海潮始終用自己的責任和擔當,給了賀子秋穩穩的愛和安全感。

從他叫李海潮一聲「爸」開始,他就真正把子秋當成了自己的兒子去疼愛。

不管再忙,都照顧好他的一日三餐。

他知道子秋不敢吃肉,就主動夾給他吃。

當別人開玩笑小子秋說「你不聽話,你爸爸就會把你送走」時,李爸一遍又一遍堅定地告訴他:

「爸爸不會把你送走的。你和尖尖一樣,都是爸爸的孩子。」

他會在賀子秋焦慮時告訴他:不管遇到什麼事,都有爸爸在。

別人看不見子秋的懂事,他看得見,他心疼子秋的懂事、付出。

「我自己當親生兒子一樣疼的人,你們非說他不孝順,非要提醒我他不是親生的!我們子秋怎麼不孝順了?怎麼不孝順了?」

而李尖尖,也是他生命裡的一道光,在他被小夥伴嘲笑是沒媽的孩子,是拖油瓶時,緊緊握住他的手告訴他:

你不是拖油瓶。

這些愛,都讓他慢慢確信,自己是是值得被愛,值得被好好對待的。

所以,長大後的賀子秋,變得活潑開朗,從以前被迫的懂事,變成了真正的疼愛家人。

他要把所有最好的東西,全部給不曾拋棄他的人。

因為在這個家,李爸、凌爸、李尖尖、凌霄就是他的全世界,讓他知道:

不管怎樣,我們都愛你。

而凌霄,也在李爸和李尖尖的愛中得到了救贖。

在爸爸媽媽吵架的時候,李爸爸用一桌桌熱飯熱菜,讓他嘗到了家的溫暖。

在他被媽媽拋棄的時候,李尖尖用她的樂觀告訴他:媽媽不要你,我要。

這些愛,是他在後來照顧陳婷的灰暗歲月裡,最溫暖的一束光,支撐著他走過無數的暗夜。

我們有時候不得不承認,那些打著以家人之名去拋棄你、控制你的人,往往傷你最深。

反而是一些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卻教會了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愛。

真正的愛,從來不是單向付出,而是雙向治癒的。


正如這部劇帶給我們最強烈的感受:

有的人會以家人之名傷害你,也有人會以家人之名治癒你。

有血緣的,不一定能成為家人,但是互相珍惜愛護的人,一定可以。



懂事不可怕,怕的是不被珍惜

說到底,我們怕的不是懂事。

怕的是我們的懂事、付出,被當成理所應當,不被珍惜。

想起朋友毛毛,是家裡的老二,有兩個弟弟。

她很早就學會了察言觀色,從來不會主動向父母伸手要什麼。

弟弟在看電視的時候,她一個人包攬家務,主動洗一家人的衣服、做飯、下地幹活。

心疼父母掙錢難,她一直穿堂姐的舊衣服,從不敢要求買新衣。

中學時甚至為了省公交車費,寧願步行 1 小時回家。

她以為,自己的懂事,父母是看在眼裡的,是會珍惜的。

但現實一次次讓她失望。

只要她沒按時煮好飯、做好家務,媽媽就罵她偷懶,而弟弟沒刷過碗沒掃過地。

弟弟上初中後,她要求不再幫弟弟洗內褲,被媽媽教訓,「你是姐姐,就應該幫弟弟洗衣服」。

有一次過年,她看到堂姐穿了一件很好看的新棉衣,看到發呆,媽媽也只是說:「等你姐穿舊了,就給你。」

她不懂,為什麼自己的付出和犧牲都被當做理所當然?

為什麼他們看到了自己的委屈,還是選擇忽略?

高考前一個月回家,媽媽還是讓她洗弟弟的內褲,她終於忍不住吵了一架,崩潰地問:

「為什麼我就要給弟弟服務?」

「為什麼你們都覺得我應該做這麼多?」

她永遠記得媽媽說的那句:「誰讓你是姐姐,是女兒呢?女人就是要做這些的啊。」

後來,高考報志願,她堅決報了外省院校,想離這個家,遠遠地。

人是願意用付出換取愛的。


只是,當你的付出得不到愛的時候,才會委屈、難過、憤怒、絕望。

才會覺得,家不是家,想要出逃。



寫在最後

我知道,如果不被養育者所愛,我們很難像電視劇一樣,找到一個角色能夠替代養育者的存在。

但依然希望,你可以找到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給自己以愛的支持。

如果你的懂事沒有被看見、被珍惜,我希望你做個不那麼懂事的孩子。


任性點,也無妨。

在過度對別人懂事、過度付出之前,先照顧一下自己,和真實的自我連接。

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正視自己、尊重自己的需求,學會合理的自私,維護自己內心的感受。

就像凌霄,一直的付出都沒有被陳婷珍惜,反而被不斷索取、控制,最後崩潰地問她:

你為什麼不疼我。

然後,和媽媽完成精神分離,努力去過自己的人生。

真的希望你在照顧別人的時候,先照顧好自己。

因為對你來說,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如此,我們才能成為自己心理意義上最穩固的「家」,擁有真正的、不會隨時崩塌的安全感。

一起努力吧。

世界和我愛著你。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戳破生活殘酷真相:太懂事的孩子,都在被迫長大
    笛子|作者歐小宅|編輯《以家人之名》|封面《以家人之名》大結局了,因為太爛尾,又被網友罵了一通。這部劇從剛開始的溫馨家庭劇,發展成愛情偽骨科劇情之後,幾乎天天被罵上熱搜。懂事,本質上是一種「內傷」。正如這部劇帶給我們最強烈的感受:有的人會以家人之名傷害你,也有人會以家人之名治癒你。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無關血緣,認定的家人就是一輩子的家人
    以家人之名從播出到現在,每一次都會上熱搜,就可以看到這部劇的熱度是非常高的,播出到現在,豆瓣的評分都保持在了7分,還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今天我們看到以家人之名也是大結局了,很多人都是不捨得,所以這邊播出,微博上已經上了熱搜。
  • 因為新書,JK羅琳又一次被罵上了熱搜
    羅琳又又又一次被罵上了熱搜!因新書主題「異裝癖女性連環殺手」又又又一次遭到抨擊。前段時間J.K羅琳因為「反對跨性別者」的言論被罵到停用了推特一段時間,最終還得寫篇長文來解釋自己的言行以證清白,沒想到,現在又被全網罵上熱搜,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琉璃》雲歌會被罵上熱搜:爆款劇「售後」究竟該怎麼「體面」?
    收官之際,該劇已經連續數十日登陸骨朵、貓眼、德塔文、藝恩等權威數據榜單TOP1,超31億的微博主話題閱讀量、喜提200+全網熱搜,以及豆瓣超20萬人打出的7.6評分,亦在證明著這部劇的熱度和優質口碑。「歡瑞職場霸凌女演員」、「男主成毅掉粉6萬」、「片方拆CP意圖不要太明顯」……一點劇讀(ID:yidianjd)簡單統計了下,當晚「《琉璃》杭州雲歌會」登上微博熱搜的次數,不下6次,男主成毅和片方歡瑞成為眾矢之的。
  • 以家人之名,結局有硬傷
    雖然是完美大結局,還是有了硬傷啊,陳婷怎麼就那麼輕易的悔過了呢?尖尖的樹洞寫的得多感人啊,才能讓這麼自私的陳婷幡然醒悟了! 突然好想知道尖尖的樹洞是怎麼介紹兩個哥哥求交往的,畢竟這個標題好啊,熱搜!這讓我懷疑其實小哥對尖尖一直是對妹妹家人的愛,並沒有達到凌霄對尖尖愛人的那種感情。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賀子秋與趙華光兩清,陳婷洗白了?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賀子秋與趙華光兩清,陳婷洗白了?馬上《以家人之名》就要迎來大結局了,而李尖尖的抄襲風波還沒有解決,陳婷還在和凌霄作妖,賀梅和李海潮甜甜蜜蜜相信很快就能結婚了,而為了李尖尖想要拿到照片,賀子秋甚至主動聯繫了他最討厭的趙華光。
  • 《以家人之名》:賀子秋的懂事背後,藏著4個冰冷的人生真相
    《以家人之名》這部劇必火,我說的。開播沒幾天,熱搜一個接一個的上。繼《三十而已》的林有有之後,全網都在吐槽陳婷一家人是什麼玩意兒,能不能離凌霄遠一點,不要再迫害凌霄小哥哥了。不過,在大家都在心疼凌霄的時候,我卻真實地開始心疼賀子秋。
  • 《以家人之名》:懂事,是一個孩子最不應該有的特質
    《以家之名》劇照花了幾天時間終於追完了熱播劇《以家人之名》,網上的評論基本分成了兩派:一派讚賞劇中中對親情新的詮釋面對媽媽的花式「作」,他說:「你怎麼折磨我都可以,誰叫你是我媽。」凌霄的懂事裡有更多退讓和隱忍,這種退讓來源於想要贖罪的心理。他不敢像子秋一樣,大罵自己的生父,也不敢像媽媽狠心丟下他一樣丟下媽媽和妹妹,一走了之,因為負罪感,早已失去了恨的勇氣。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別再罵編劇了
    文:碧空月 /解鎖更多內容,點擊關注熱播劇《以家人之名》結局了。最後一家六口整整齊齊的拍了張全家福。每一個人都那麼可親可愛。就像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一樣,也不可能有完美的劇。《以家人之名》中的每個人物都很治癒。全劇最暖的暖男,當屬李海潮。他也是全劇最大的贏家。最後兒女雙全,還有個帥氣女婿。
  • 《且聽鳳鳴》大結局追的讓人真後悔,熱搜都沒一個!
    《且聽鳳鳴》大結局熱搜都沒一個,熬夜看完的我,終究是錯付了其實也可以理解,小編也是整夜追過原著《神醫凰後》的人,原作者蘇小暖的這部小說寫到三千多章的時候就已經沒有以數字定章數,目前還在更新,並且很早的時候就已經說了把他拍成電視劇的事情以及主演是誰?原著粉其實是抱了很大的期望。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陳婷「洗」不白,她差點毀了凌霄和小橙子
    《以家人之名》終於迎來了大結局,大家最擔心的事情,恐怕就是一直「作妖」的陳婷,到底會不會被「洗白」。畢竟陳婷這個角色,從第一集「瘋」到了大結局了,要是突然洗白,真的很難接受。小橙子很愛自己的媽媽,儘管陳婷從未給過小橙子關心,小橙子卻依舊很懂事。
  • 《以家人之名》賀子秋的懂事讓人心疼:孩子太懂事未必是一件好事
    文|蜜禪01《以家人之名》講述了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機緣巧合下成為了兄妹,相互扶持成長的故事。要說這三個孩子誰最可憐?非賀子秋莫屬。即便如此,賀子秋也會比同齡的孩子懂事,敏感,只是他沒有表現出來。他發自內心地將李海潮當成了自己的父親,可是他身邊人總是提醒著他「你們不是親父子,你們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像「子秋你一定要好好表現,要不你爸就不要你了」這樣的聲音在賀子秋成長的道路上比比皆是,他想不在乎,很難。
  • 《以家人之名》同為父母,為何陳婷的就惹人討厭?看孩子就知道
    文|木子銀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凌霄的母親陳婷更是多次登上熱搜。在這部家庭劇中楊童飾演的陳婷,是一個討人厭的角色,如果非要從這部劇中拉出一個惡人的話,陳婷一定是首當其衝。父母應該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但是陳婷顯然沒有做好這一點。我想這也是她被網友罵上熱搜的原因,同是為人父母,為什麼網友們對陳婷與李海潮的差別就那麼大呢?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賀梅親李海潮,陳婷孤苦無依,子秋最為神秘
    《以家人之名》的大結局,將在9月2日播出。現在,大家其實都已經看到全家福了。但是看電視劇,過程才是最重要的。至於大結局,大部分都不如人意。甚至,還有很多劇是爛尾的。這部劇爛尾的可能不大,但是將人想得過於美好,整個劇都瀰漫著不現實的感覺。李海潮這個人,很值得大家學習。但是一般人,都無法接受自己被相親的人騙了,還給對方養孩子吧?
  • 《以家人之名》:最懂事的是賀子秋,但大家都誤會他了
    很多人在看過《以家人之名》的劇透之後紛紛指責起大哥凌霄和小哥賀子秋來,覺得李海潮費勁巴力把他們兩個養這麼大,但是卻被他人得了果實,他們真的太過分了吧!先來說大哥凌霄,他為什麼要離開家去了新加坡?賀子秋的敏感在於,他和李海潮見面後,就一副懂事的姿態,他深知想要立足便要不惹人討厭,所以他開始的時候處處忍讓李尖尖
  • 以家人之名,已經大結局了,快來看看有沒有驚喜
    昨天《以家人之名》大結局了,這部劇給我的代入感時而溫馨,時而憤怒。剛開始聽到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是我在大巴車上,聽兩個女生講起的,聽了之後覺得還不錯,正好遇上我劇荒時刻,那就勉強收入口袋。坐車到家之後,我就下了個「芒果TV」,還開了一個月會員,準備好好看一下,究竟是講得什麼內容。
  • 《以家人之名》陰陽語專八的陳婷會影響結局嗎?
    《以家人之名》熱播,我已經記不清「被陳婷氣死」這個詞條上過幾次熱搜了,反正就是很多次,可見大家對陳婷的意見那是相當大啊!她從出場開始作,竟然快結局了還要作,這是我沒想到的,一起去看看吧~《以家人之名》海報
  • 《以家人之名》暖心大結局
    迎來了暖心大結局應該只有這個結局才更符合以家人之名啦。李尖尖心目中的戶口本,成真了。子秋光明正大光明的上了老李家戶口本,賀梅和李海潮其實很般配的。早一點被開導說不定早一點想開了,人確實會經常陷入自己的誤區,金阿姨就是對家人寄予的希望太高了。用李爸的話,糊糊塗塗的也就過了這麼多年。人生也是,差不多就好了,活得開一點。
  • 《以家人之名》賀子秋懂事的「壞」毛病,太讓人心疼
    最近在看一部很火的,講述家庭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這樣的環境出生的他,能不懂事聽話嗎?本來出生就沒有父親的他,就已經夠聽話了。母親帶著他去相親,他被妹妹李尖尖欺負,他一點都沒生氣,李尖尖要趕走他,他也不生氣。母親一個人帶著他在城市生活本來就很苦,他從小就懂事。
  • 《以家人之名》:抱團取暖和冷血血親,誰才是真正的以家人之名
    《以家人之名》已經大結局了,它還是擺脫不了高開低走的命運。原生家庭和重組家庭之間的情感糾葛是這部劇高開的原因,而複雜混亂的愛情線則是這部劇低走的原因。原生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關注,因為它是潛移默化的,會成為潛意識的東西,跟隨你的一生,好的影響當然我們會受用終生,但是壞的影響想要徹底消滅幾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