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土豆
轉載來源:一點劇讀(ID:yidianjd)
一場為粉絲量身定製的劇集線下活動,鬧得如此收場,這是《琉璃》雲歌會萬萬沒想到的。
事件起因還要從今年暑期檔播出的古裝仙俠IP劇《琉璃》說起,這部看上去「平平無奇」,卻意外收穫多方粉絲抬愛的仙俠劇,再次印證了「暑期檔得仙俠題材得半邊天」的爆款邏輯。收官之際,該劇已經連續數十日登陸骨朵、貓眼、德塔文、藝恩等權威數據榜單TOP1,超31億的微博主話題閱讀量、喜提200+全網熱搜,以及豆瓣超20萬人打出的7.6評分,亦在證明著這部劇的熱度和優質口碑。
然而,事件卻從9月20日《琉璃》官方舉辦的「杭州線下雲歌會」開始,有了不一樣的轉折。「歡瑞職場霸凌女演員」、「男主成毅掉粉6萬」、「片方拆CP意圖不要太明顯」……一點劇讀(ID:yidianjd)簡單統計了下,當晚「《琉璃》杭州雲歌會」登上微博熱搜的次數,不下6次,男主成毅和片方歡瑞成為眾矢之的。
從成毅當晚掉粉6萬,到平臺方優酷受牽連,再到《琉璃2》「官宣」(雲歌會現場《琉璃》劇組宣布將拍攝《琉璃2》)後無人問津……《琉璃》劇組原本與粉絲之間如護城河般穩固關係,一夜崩塌。這或許就是粉絲經濟當道下,劇組與劇粉之間再真實不過的關係。
「歡瑞,你沒有心。」《琉璃》杭州線下「雲歌會」結束的當晚,豆瓣小組、微博熱搜上,《琉璃》的劇方歡瑞被「罵」上熱搜。
先簡單回顧下「雲歌會」當晚現場,據花費了25、50元不等價格的觀眾反饋,這可謂是一場大型「翻車」現場。節目組打出的「琉璃收官」,以及粉絲們期待許久的「初遇夫婦」合體,在現場已經演變成「袁冰妍沒幾個鏡頭」、「男女主全程無交流」、「成毅甩臉色、全程黑臉不理女主」。
舉一個小案例,在主持人問到成毅、袁冰妍想對「初遇夫婦」說些什麼話時,袁冰妍大方得體的回答,「希望平行世界裡,『初遇夫婦』幸福美滿」;站在一旁的成毅,不僅不接話,還與一旁的「歡瑞員工」交頭接耳。主持人將話題拋給成毅,問其如何看待袁冰妍的回答時,成毅搪塞,「剛才沒有聽清。」隨即,以「雖然司鳳和大家再見,但成毅不會」的話術,回答主持人初提問的「初遇夫婦」問題。
(歡瑞男演員們+女主)
避開CP光環意圖,再明顯不過。可問題是,觀眾為什麼會喜歡成毅?除了自身演員演技加持外,「初遇夫婦」的CP粉佔據了其粉絲構成大半。一晚掉6萬的微博粉絲和心疼女主(女主一晚上漲了2萬粉)的微博話題,成為當晚熱搜焦點。
如果說,從演員角度來看,成毅著急拆CP,還可以理解。畢竟新劇《長安諾》在播,防止發生「丁禹兮式的端水事件」也在情理之中,但不做熒幕情侶連同事之情也不顧的極端操作,未免有點過於直男。
而從公司層面來看,這或許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捧男主行動。「雲歌會」播出之後,有網友拋出袁冰妍近段時間的行程安排,發現其日程表中並未有20日雲歌會活動,這就不難理解其在現場鏡頭少之又少、女二男二都在參與遊戲環節,自己卻被「冷落」的行為。不過也有網友拋出猜測,是袁冰妍團隊一開始就沒打算參與到這場活動中。
最後,也是一個頗為關鍵的信息。成毅和袁冰妍同為歡瑞旗下藝人,但從歡瑞近段時間及坊間留言來看,歡瑞有在捧成毅的嫌疑。除了之前一點劇讀統計過的成毅6部待播劇(一部《長安諾》正在熱播,另一部與景甜合作的《南風知我意》剛剛官宣)、2個正處於洽談中的代言外,歡瑞總裁姜磊微博頻繁更新的「禹司鳳」(並沒有女主)宣傳,也無意佐證了這場傳說中「成毅是下一任歡瑞一哥」的謠言。
另外,「雲歌會」演唱會結束後,歡瑞公司某高層發布的一則「將追究旗下某藝人解約」事件,再次轟動飯圈。「難怪職場霸凌女主」、「袁冰妍起碼認真對待劇粉了」的相關評價,都讓輿論走向更加複雜。
當然,事實真相究竟如何?不予評論。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場原本想要藉助於CP粉「謀利」的大型劇集售後服務,被成毅方和歡瑞砸得稀碎。粉絲與劇方之間微妙而又複雜的關係,不得不論。
國內有關劇集C端付費模式的玩法,也就是被粉絲們稱之為「劇集售後服務」的運營模式,從《陳情令》開始,也以其「終結」。為何這麼說?因為彼時因《陳情令》所觸及的劇集超前點播、IP衍生(同名手遊、網絡電影),以及線下雲歌會打造,都在市場中絕無僅有。
《陳情令》的售後服務,一炮打響後,隨之而來的便是無數跟隨者,他們或許並未像《陳情令》般展現了一系列細緻而周密的「售後」運營,但平臺在《陳情令》身上所觸及到的「超前點播」付費模式,卻已成為劇集市場新常態。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僅開啟過超前點播的網絡劇已達到20餘部,其中還有一部衛視劇《三十而已》也率先開啟了「SVIP直通大結局」的收費觀看模式。可見,超前點播之於劇集市場的普遍性。
另一種觀眾喜聞樂見的劇集售後模式,就是劇方為了穩固劇粉、給到粉絲福利的「劇集番外」。比如昔日走紅於圈層內的《東宮》,其「沙雕」式的番外小劇場,收穫劇粉一眾好評;今年網臺播出的青春劇《冰糖燉雪梨》,亦推出了此類玩法,並且在劇集小劇場的基礎上,衍生出了「綜藝番外」,這讓喜歡該劇的受眾頗為感動。
值得一提的是,相對於《陳情令》式的「付費」售後,目前劇場內的劇集售後,還尚未展開收費模式,這也讓這類「白嫖」式的劇集售後得到一致好評。
分水嶺就是從「收費」開始。《陳情令》之後,《琉璃》是截至目前國內第二部敢於推出「雲歌會」這種線下玩法的電視作品。它的受益與否,完全取決於粉絲。或者說,是劇方態度。
回看《陳情令》的「雲歌會」活動現場,劇方除了通曉粉絲之意,努力營造「博君一肖CP」外,舞臺設計、燈光走位,以及演員的真情演唱,都在極力做到真正的「演唱會」水準。而一張門票最高價格被炒至15萬/張,雖有哄抬市場價格之嫌、卻也無不在證明著:這場線下演唱會的火爆和用心程度。
反觀《琉璃》「雲歌會」,除去劇方強拆CP外,現場的走位錯落,燈光將人打「黑」幾個色度,以及略顯簡陋和倉促的舞美設計,都暴露著「各懷鬼胎」的小心思。而之前,有關《琉璃》「過早」(27集開始超前點播、共59集)開啟超前點播付費模式的追劇方式,也在圈層內引發小範圍議論。
畢竟絕大部分受眾還是難以接受以99元超前收看,還需要等三周才能直通大結局的觀劇方式,和毫無體驗感的線下「雲歌會」直播活動。「嗑糖」、「撒狗糧」式的劇集售後,才是劇粉們最想看到的「劇情」。
「帶著愛意、最後怒氣衝衝的離開」,這或許是《琉璃》團隊和平臺方優酷始料未及的後果。但畢竟,在以圈錢為目的劇集售後產業鏈面前,掙錢才是根本、粉絲體驗感還只是後話。
正如微博某網友所言,「被欺騙的25元,就當買個教訓」。《琉璃》雲歌會的「車禍現場」,也是劇集售後模式應該認真反思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