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的馭人之道4:浣碧為何如此討人厭?

2020-10-10 小野綠

為什麼浣碧這麼惹人厭?

浣碧母親的忌日,浣碧在御花園偷偷的為母親燒紙錢。看似是有孝心,但其實是借燒紙錢,澆心中之塊壘。

她的核心訴求是:我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像甄嬛那樣)出人頭地呀?

沒想到她燒紙錢的行為,被正好路過的曹琴默發現的。

要說曹琴默策反的本事,可是一流的。

首先她說燒紙錢在宮裡是大罪,連莞貴人知道了也保不住你,喚起浣碧的危機意識。

然後又裝出一副好人的嘴臉:若不是我,早拉你去慎刑司了。

最後還不忘記挑撥甄嬛和浣碧的關係:你家小主不是最疼你的嗎,怎麼這點孝心都不肯成全你?

浣碧這個憨批,根本聽不出曹琴默這其實是在挑撥離間,傻乎乎的就把實情說出來了:奴婢怕衝撞小主。

這說明甄嬛和浣碧的關係並非她們表面上看上去的那麼親密無間,是有很多可操作空間的,而曹琴默正是鑽空子的一把好手,當場就看出可以利用浣碧打擊甄嬛。

被曹琴默策反以後的浣碧,很快就把皇上假裝果郡王與甄嬛在御花園私會的消息傳給曹琴默。

雖然這件事皇上身邊的大喇叭小廈子也有嫌疑,但是結合前後劇情來看,浣碧的嫌疑更大。

導致曹琴默挑撥皇上和甄嬛的關係,差點得手。

甄嬛死裡逃生之後驚魂未定,和崔槿汐一起復盤,想查出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甄嬛的意思是:流朱我是信得過的,她絕不會與曹琴默牽連在一起。

但是大家發現沒有,出了事之後,甄嬛沒有把這絕密的消息告訴自己的親妹妹浣碧,反而告訴了最近才相識的崔槿汐,可以看出在甄嬛的心裡,此時崔槿汐比浣碧更值得她信任。

更有甚者,她已經懷疑是和流朱親近的浣碧透露消息,但是她還摸不準浣碧怎麼會和曹琴默混在一起?

接下來就是著名的浣碧當著姐姐(甄嬛)的面勾引姐夫(皇上)的名場面。

這場面簡直辣眼睛,不管看了多少遍,我都會替浣碧臉紅。

她怎麼還有臉笑的如此坦蕩?

注意,這裡浣碧勾引皇上,並不是她自以為是僅僅是吸引皇上注意這麼簡單,這會給甄嬛帶來很大的麻煩。

第一、浣碧是丫鬟,甄嬛是主子。丫鬟當著主子的面勾引主子的男人,就是沒規矩,就是失分寸,特別浣碧是甄嬛的陪嫁丫鬟,這樣不知廉恥,會讓人懷疑甄嬛的閨閣教養。

第二、那如果是另一種情況,比如華妃後來為了固寵,特意將自己的貼身丫鬟頌芝推薦給皇上,以表示自己的賢惠。如果皇上以為甄嬛是這個用意,那也恰恰損害了甄嬛和皇上之間的真情。如果皇上和甄嬛之間是真愛,又何須這種「皮肉濫淫」的招數?甄嬛若真是這麼做,那才是自貶身價。

好在當時皇上正和甄嬛處於蜜月期,他是信任甄嬛不會做這種糊塗事的。

浣碧的故意勾引,更像是小丫鬟不知天高地厚的痴心妄想。

皇上處理的很得體,最後還把誇獎歸到甄嬛身上:果然是你調教出來的人。

但我怎麼聽著這句話有點調侃的意味。

你看看,你的貼身丫鬟都來勾引朕了,你也不管管?

甄嬛真是涵養好,一臉看浣碧耍猴戲的表情。

要是我碰到這種汙糟事,可能當場就要摔茶杯了。

接著是眉莊出了大事,因為被華妃陷害「假孕爭寵」被降位禁足,甄嬛也被皇上懷疑,地位岌岌可危。

甄嬛這時候很清醒:敵人都希望我沉不住氣去求皇上,我怎麼能被這麼容易就拖下水呢?

可就在這時,浣碧卻竭力攛掇著甄嬛去為眉莊求情,被甄嬛冷漠以對,甄嬛此時已經信不過浣碧了。

我們都說眉莊落難的時候,安陵容表現出來的撇清關係很讓人心寒。

但是安陵容再怎麼獨善其身,也比浣碧此時的落井下石高尚一萬倍吧。

姐姐的好朋友被陷害落難,此時浣碧想的卻是把親姐姐也拖下水,好去敵人曹琴默這邊邀功。

這敵我不分的能力,也算是沒誰了。

要說浣碧痛擊友軍最經典的案例,莫過於在安陵容跳反的過程中推波助瀾了一把。

安陵容得寵之後,很感激甄嬛,帶著浮光錦來道謝。

浣碧一上來就刺安陵容:安小主現在不一樣了,原不用天天過來的。

你聽聽,這說的都是什麼話?

什麼叫「現在不一樣了」?

那安陵容沒得寵之前,你把她當什麼,甄嬛的奴僕嗎?

以前不是因為感情好,而是因為地位低,所以要天天來請安,現在得寵了,就不需要來請安。

是不是這意思?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浣碧是骨子裡看不起安陵容,根本不把她當主子看,還覺得自己身份比安陵容還要高貴,可以隨時想諷刺她就諷刺她。

安陵容心思敏感,還以為自己得寵了甄嬛要嫉妒,心裡正惴惴著,剛被甄嬛勸回來,浣碧上茶的時候,又重重的把茶杯懟到安陵容的面前。

而且給安陵容的那茶杯是白瓷蓋碗,給甄嬛卻是有紅梅的,這樣區別對待,真的好嗎?

浣碧當面甩臉子讓安陵容有些不快,我記得以前,浣碧可是連安陵容喜歡喝香片都記的很清楚的,怎麼如今安陵容一得寵,浣碧就好似見了仇人一般?

浣碧的怠慢和衝撞讓安陵容十分不快,說安陵容「卑微」,是拿她和眉莊或是甄嬛這種大家閨秀相比,但是安陵容好歹是八品縣丞的嫡女,出身怎麼樣也比浣碧高貴點吧,浣碧這樣當面給她臉色看,真是毫無輕重。

所以安陵容斜眼瞪了浣碧一眼,但是礙於甄嬛的情面,不便發作。

然後甄嬛又巧妙的把話題轉到安陵容穿的浮光錦身上。

這正是安陵容此行的目的,她是為了答謝甄嬛,所以特地來送浮光錦的。

當甄嬛提到浮光錦很珍貴的時候,浣碧又偷偷把目光瞄到浮光錦上。

我真是很佩服浣碧。

她的邏輯從來不自洽,但是她卻從來不覺得自己精分。

是她先看不起安陵容的出身的,覺得以她的出身,配不上那麼好的衣服。

但是浣碧的出身更不好,不僅是私生女,還是罪臣之女,她卻覺得自己配的上浮光錦,進而覬覦安陵容的浮光錦。

安陵容雖然有諸多缺點,但是也不曾淺薄至此。

她此時還是比較單純的,只要甄嬛願意給她面子,收下禮物,她就很開心了。

然後搞笑的事情又來了。

被浣碧懟了之後,安陵容有好幾天沒來甄嬛這裡。

浣碧又在碎碎念叨:安小主有好幾天沒來咱們這兒了吧?

我真是服了她了。

來了要給別人看臉色,別人避嫌不來幾天,她又開始覺得別人拿架子。

後來因為天熱,甄嬛特地派遣崔槿汐給安陵容送十金水和丸藥,她又抱怨說:小主疼她倒比疼我和流朱更多。

這就更搞笑了。

注意,浣碧這時候的抱怨,是在她已經背叛甄嬛,將甄嬛與皇上初識的私密告知曹琴默,並在眉莊倒臺後不斷刺探甄嬛情報之後,就是說她已經成為曹琴默的間諜了,但是她還很貪婪的在不斷索取甄嬛的寵愛和重視。

這已經不是精分了,這是毫無廉恥的沒底線。

我覺得浣碧在某種程度上和晴雯很相似,她們都眼高於頂,搞不清楚自己的真實身份。

但是晴雯可貴就可貴在,她邏輯還是相對自洽的。

她看不起襲人哈巴狗一樣的巴結王夫人,但是在王夫人賞襲人衣服的時候,至少她不會覬覦,她只是諷刺襲人,但是她沒有貪戀這些物質或是這份虛榮。

浣碧倒好,她像晴雯一樣,這個看不慣,那個看不慣,但是在看不慣的同時,她卻暗搓搓的想,這份好處我拿就好了,別人都不配,只有我配。

但是如果你的腦瓜子不好使,就用你的腳後跟想想,您配嗎?

任何人都要把她當寶貝一樣供著,她卻可以隨意踐踏任何人的心意。

任何人都不允許忽視她,她卻可以毫無心理負擔的背叛任何人。

這大概就是浣碧那麼惹人厭的原因吧。

相關焦點

  • 甄嬛的馭人之道6:甄嬛為什麼要原諒浣碧的背叛?
    甄嬛三番兩次被你撬牆角,有你這樣的熊妹妹,她才應該哭呢。可見浣碧的自尊心是很奇怪的,她對自己所受的恥辱非常敏感,但是人貴自重,而他人恆重之,她卻從來不明白,她今天所受的屈辱都是自己自找的。正巧在這時,果郡王在附近路過,就特地跑過來安慰她。注意,我可以肯定,果郡王對浣碧的多番誇讚,完全是因為浣碧一上來就自曝身份:我是莞貴人的陪嫁侍女。
  • 甄嬛的馭人之道5:慈姐多敗妹
    這裡我先說一下甄嬛在未進化前馭人之道的疏漏:她只懂施恩,不懂威壓,而且與別人的界限感不清晰,特別是與浣碧。浣碧是甄遠道的私生女,是甄嬛同父異母的親妹妹,這點甄嬛知道,浣碧知道,但是外人不知道,比如安陵容。就公開的身份而言,浣碧就是甄嬛的丫鬟,不管怎麼再受寵,關係再親密,這主僕之分的界限不能完全沒有。
  • 甄嬛的馭人之道3:崔槿汐怎麼一步步成為甄嬛的心腹?
    其實一開始,甄嬛是華妃和皇后都想要招攬的人才,只要她不那麼清高自傲,不好控制。但是甄嬛可是覺得她才是皇上的靈魂伴侶的人,所以根本不屑附庸別人。對於華妃的「示好」,甄嬛一是不以為然(太清高),而是不太喜歡華妃的殘暴,所以根本不會投靠。
  • 甄嬛的馭人之道2:稚嫩的甄嬛,還不懂恩威並施
    有兩個細節,一天,甄嬛從鏡子裡看見崔槿汐站在她的身後,她非常警惕,趕忙轉回頭問:流朱呢?甄嬛的意思是,貼身服侍的事情只能流朱和浣碧兩個人來,其他人暫時還不接受。正巧那天皇后和華妃派人來送禮,就把這件事給打斷了。
  • 甄嬛傳:浣碧故意做戲,甄嬛為何還幫她嫁給果郡王?殺人不過誅心
    ,浣碧能有機會和果郡王在一起,不料果郡王就是不肯主動接納浣碧,加上皇上又有心想納浣碧為妃,情急之下,浣碧決定先下手為強,趁著皇上設宴招待果郡王,浣碧故意撞果郡王,讓他身上裝有甄嬛小像的荷包掉出,在皇上懷疑甄嬛和果郡王關係的時候,作為救急的「英雄」,挺身而出,向皇上自爆,自己才是小像之人。
  • 甄嬛的馭人之道7:淳兒為什麼處處針對安陵容?
    對於能提拔她的人,例如皇上,例如甄嬛,她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只不過掩蓋在「天真爛漫」的人設之下,顯得不那麼跪舔而已。而對於自己的競爭對手安陵容,卻從一開始就孤立、分裂、諷刺、打壓,讓人下不來臺,卻因為她「心無城府」人設,讓安陵容無所適從,不較真心裡實在憋屈,但是較真就顯得斤斤計較。在生活中,碰到淳兒這種人是極難搞的。
  • 浣碧不知,孟靜嫻一直病著為何嫁給果郡王就懷孕了?然而甄嬛知道
    雖然果郡王不是劇中的男主,但絕對是俘獲女子芳心最多的一位,而且都非常的痴情,劇中對她傾心的女子就有4位。甄嬛進宮得寵,浣碧也曾經花心思打扮自己,想要引起皇上的注意,但是卻被皇上嘲笑一番,傷心之餘得到了果郡王的安慰,從此便喜歡上了果郡王。
  • 《甄嬛傳》浣碧為何「輸」給甄嬛?
    究其根源,是因為浣碧這一生,在自己最為重視的人處,都沒有得到過完全徹底的愛,和完全徹底的接納,導致她始終都沒學會愛自己。然而這些人都是怎麼對她的呢?她的母親愛她,但更愛自己的愛情和欲望,不然何至於明知自己罪臣之女的身份根本就不該與朝中重臣有所交集,更不要說是相愛,卻依然不肯克制自己的感情?愛就愛吧還做不到發乎情止乎禮,非要實現生命的大和諧外加造出個私孩子來,也許她的愛情和母性因此得到了滿足,也得到了寄託,但她在心滿意足的同時,可曾考慮過這個女兒的將來麼?
  • 甄嬛不知,甄遠道不讓她爭寵為何卻讓浣碧進宮?甄母卻看得很明白
    原著中,甄遠道有4個女兒,劇中只出現了3個,甄嬛、浣碧和玉嬈。不過有一個點相信很多觀眾都非常奇怪,甄遠道不讓甄嬛爭寵,卻同意甄嬛帶浣碧入宮,這是為何呢?當甄遠道問道甄嬛準備帶誰入宮時,甄嬛說準備帶流朱和浣碧,甄遠道並沒有反對,而且還和甄嬛說明了,浣碧是自己親生女兒的事實。同樣都是自己的女兒,甄嬛入宮已是無奈之舉,為何他還要搭進去一個浣碧呢?
  • 甄嬛的馭人之道8: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曹琴默
    但是不謹慎的淳兒顯然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還以為抓住了華妃的把柄,可以去甄嬛那裡邀功,白白把自己暴露在巨大的風險下。不過這裡我想要分析的是,面對這樣複雜的情勢,曹琴默為何要做這樣的選擇。曹琴默和丫鬟音袖同時發現淳兒,音袖的意思是立刻提醒華妃,但是被曹琴默阻止了:不可,喊起來反而「壞事」了。曹琴默這裡的「壞事」是指什麼?
  • 雍正為何輕易就把浣碧許給了果郡王?只有太后明白,甄嬛也不懂
    ,當年雍正選中端妃去給華妃送安胎藥,不就是因為端妃如同華妃一樣,都是將門之女嗎?浣碧就是小像中的人呢?還當場就把浣碧許給了果郡王?甄嬛回宮後,有一次家宴上,果郡王不小心將甄嬛的小像掉出,當時浣碧就站出來說小像是自己的,自己和果郡王兩情相悅,皇上非常高興,當場就把浣碧賜給了果郡王。
  • 甄遠道為何在甄嬛進宮前表明浣碧身份?可憐天下父母心
    甄遠道為何在甄嬛進宮前表明浣碧身份?可憐天下父母心《甄嬛傳》中有這樣一個表面痴情的男人,在外人面前他一生只有一個妻子,兩人相敬如賓,非常恩愛。也正是因為受他的影響,女主甄嬛對愛情滿懷憧憬,希望也能過上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生活,他便是甄遠道,甄嬛的父親。可誰能知道表面痴情的男人在背後竟然有一個私生女呢?還把私生女偷偷養在了甄府。
  • 甄嬛明知浣碧心思不單純為何不制止?打草驚蛇不如引蛇出洞
    甄嬛明知浣碧心思不單純為何不制止?打草驚蛇不如引蛇出洞浣碧是一個小心思比較多的婢女,她在《甄嬛傳》中有兩重身份,她表面上是甄嬛身邊的丫鬟,實際上卻是甄遠道的私生女,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也正是因為如此她心裡非常不平衡,畢竟自己的親姐姐是皇帝的妃嬪,能給家族帶來榮耀,而她卻不一樣,只能做低賤的宮女,這放在誰身上心裡都不會舒服
  • 甄嬛傳:浣碧母親與舒太妃同為罪臣之女,為何舒太妃卻能被封妃?
    導語:果郡王的母親舒太妃與浣碧的母親何綿綿都是傣族人,也就是原著中的「擺夷人」,她們患難相交,結為摯友。曾經,兩人都是罪臣之女,所以,浣碧終身都在奴籍,她的父親甄遠道不敢公開何綿綿的身份,更不敢公開浣碧的身份。畢竟,浣碧是罪臣之女生的。
  • 甄嬛傳:浣碧至死想不通,甄家女兒都從「玉」,為何甄嬛卻沒有呢
    甄嬛傳:浣碧至死想不通,甄家女兒都從「玉」,為何甄嬛卻沒有呢?想必大家都看過《甄嬛傳》,這部劇已經成為宮鬥劇的新標杆,堪稱經典之作。這可讓坐在前面的太后和皇上都震驚了,甄嬛居然和純元如此相似。也正因這樣,皇上肯定要給甄嬛留牌子的!不過太后卻不想甄嬛進宮,就說甄嬛犯了忌諱,之後又用貓嚇甄嬛,不過甄嬛到底還是進入了皇宮,並且成了皇上的寵妃!
  • 甄嬛傳:有些人從一出生就錯了,終於懂了浣碧為什麼要背叛甄嬛?
    可是,這個理由用腳趾頭想想也不靠譜,浣碧不是傻子,協助別人陷害自己家小主的人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比如餘鶯兒的丫環花穗,比如沈眉莊的丫環茯苓,下場豈一個悲慘了得。那麼浣碧被人抓了把柄,為什麼不告訴自己的親姐姐甄嬛,反而協助曹琴默陷害甄嬛呢?
  • 甄嬛傳:甄遠道有私心,他並不想甄嬛爭寵,為何還讓浣碧也進宮?
    驚慌逃脫後,甄嬛又不小心見到了井裡的福子,於是驚嚇過度後的甄嬛,開始思考人生……楊角風談《甄嬛傳》第5期:甄遠道有私心,他並不想甄嬛爭寵,為何還讓浣碧也進宮?沒有任何一名父親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快快樂樂,平平安安終老一生的,甄遠道的囑咐,正應了,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甄遠道對甄嬛的愛都是顯而易見的,他也很清楚甄嬛的性格,也知道她的鋒芒外露,從他流出的淚光中,也確實能看出一個父親的擔憂。
  • 甄嬛的馭人之道10:為什麼甄嬛一開始就不信任祺貴人?
    她的阿瑪瓜爾佳鄂敏和甄嬛的父親甄遠道一起,平定了年羹堯之亂,皇上原本就有意嘉獎。而瓜爾佳文鴛是鑲黃旗出身,出身高貴不說,還是滿軍旗出身,在入宮之前就是皇后重點想要拉攏的對方(甄嬛是漢軍旗)。妖獸啦,刻薄苛刻的皇后竟然主動為還沒有進宮的秀女討封號啦!而皇上,為了不怠慢功臣之女,也給了剛入宮秀女最高的封號:貴人。就是說瓜爾佳文鴛剛入宮的待遇,不僅超過以前剛入宮的眉莊(有貴人沒封號)和甄嬛(有封號,但位份是常在),而且超過已經生過一個女兒的曹貴人(有貴人沒封號)。
  • 甄嬛傳:浣碧對甄嬛嫉妒入骨,險些「借刀殺人」置甄嬛於死地
    難為王爺昔日苦心救你,你竟敢如此戕害小姐!」她豁得一口唾在灩貴人面上,「你如此蛇蠍心腸,也配喜歡王爺麼?」唾面乃是奇恥大辱,浣碧激憤之下不顧後果,一時自己也驚住了,頓時面色蒼白,倉皇地瞧著甄嬛。不得不說,浣碧還真會挑時機呀,她見葉瀾依的心態已經鬆動,竟忙不迭地為甄嬛「補刀」了。
  • 甄嬛傳:同是甄嬛的妹妹出嫁,為何浣碧白天進門?玉嬈卻是晚上
    導語:甄嬛傳:同是甄嬛的妹妹出嫁,為何浣碧白天進門?浣碧跟甄嬛同父異母,其母是罪臣之女,在甄嬛身邊當了很久的貼身丫鬟,後來被認為義女嫁給了果郡王。玉嬈進宮陪甄嬛,連雍正都喜歡上了她,想封為妃嬪,玉嬈卻拒絕了。連雍正都拒絕了,還能當別人的小妾麼?所以玉嬈是必定會成為正妻的。而浣碧本就是私生女,認為義女身份也不高,更何況能嫁給果郡王就不錯了,抬進去就抬進去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