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不知,甄遠道不讓她爭寵為何卻讓浣碧進宮?甄母卻看得很明白

2020-11-06 蹦躂那個蹦躂

原著中,甄遠道有4個女兒,劇中只出現了3個,甄嬛、浣碧和玉嬈

甄嬛本是不想入宮的,可誰知天生長了一張純元臉,一下這就被雍正看上,封為常在。

甄嬛被選中,身份立刻不一樣了,成為了妃子,小主,回到家的時候,就連自己的親生父母都要行禮跪拜。

眼看著自己的掌上明珠要入宮為妃,甄父和甄母都泣不成聲,誰都知道,後宮爾虞我詐,能夠保住性命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在甄嬛入宮前,父親甄遠道曾經單獨找她談過一次,他哭著說

「若無完全把握獲得皇上恩寵,你可一定要韜光養晦、收斂鋒芒……」

「但願我的掌上明珠能舒心快樂,平安終老。」

每一句都包含了一個老父親的囑託,有過女兒的都知道,自從有了女兒,為爹的一條腿就已經邁進了監獄。他們無時無刻不怕自己的女兒受到傷害,更何況都是深宮之中。

但是沒有辦法,甄嬛已經被選中,如果不去就是違抗聖旨,連累滿門。不過有一個點相信很多觀眾都非常奇怪,甄遠道不讓甄嬛爭寵,卻同意甄嬛帶浣碧入宮,這是為何呢?

當甄遠道問道甄嬛準備帶誰入宮時,甄嬛說準備帶流朱和浣碧,甄遠道並沒有反對,而且還和甄嬛說明了,浣碧是自己親生女兒的事實。

同樣都是自己的女兒,甄嬛入宮已是無奈之舉,為何他還要搭進去一個浣碧呢?

真如甄嬛所說「給她指個好人家」?

甄遠道說完自己和浣碧母親的事之後,甄嬛說有機會一定給浣碧指個好人家。甄遠道說看她的造化了,那麼,甄遠道讓浣碧入宮真的是為了給她找個好人家?

宮裡除了皇上一個男人,其他都是太監,浣碧進了宮,根本就沒機會接觸到好人家,又怎麼能有什麼機會把浣碧嫁給好人家呢?

事實是,甄遠道看透了浣碧的野心

正所謂,知女莫過父,甄遠道了解甄嬛,也同樣了解浣碧,浣碧的野心比天大,他又怎麼會看不出來呢?

浣碧雖然表面上是丫鬟的身份,但是她因為知道自己的身世,所以一直以二小姐自居,甄嬛剛入宮,三個人去屋裡休息,流朱還知道扶著甄嬛,而浣碧只顧自己伸懶腰。甚至與甄嬛一同坐在臥榻之上,而流朱卻在下面給甄嬛捶腿。

浣碧一直想出人頭地,其實浣碧本不想入宮的,流朱問過她,她的回答是我們都走了,誰來照顧老爺,夫人啊。而真正讓浣碧決定入宮的是芳若姑姑的話,當芳若姑姑提到皇上和皇后時,浣碧脫口而出:「聽說皇后是庶出?」

浣碧的這種心態,在她給她娘燒紙的時候,再一次體現出來,「娘,你一輩子為奴為婢,還要受漢人身份的限制,沒有辦法得到應有的名分,連女兒也只能為奴為俾……」

浣碧自小入府,甄遠道又豈會看不出她的野心,如果她在府裡的話,最多是找個府中小廝嫁了,那不是浣碧想要的日子。她的命運只有跟著甄嬛進宮才能改變。

而這些甄嬛的母親卻都看在眼裡,她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女人,種種跡象顯示她早就知道浣碧的真實身份。浣碧在甄府那麼多年雖然都是以甄嬛婢女的身份在生活,眉眼間與甄嬛越來越像細節卻很難逃過甄母的法眼。其次,甄嬛提出浣碧當義妹時,甄母拒絕,並表示玉嬈才是你的親妹妹。最後就是浣碧要嫁給果郡王的時候,當著甄嬛和甄母的面說,她娘九泉之下也能心安了。

很明顯,甄母早就猜出了浣碧的身世,只是她不說,就如她當初對甄嬛所說的一樣,「哪怕是尋常夫妻間,也少不得用謹慎二字來保全恩愛」,而此次浣碧入宮,甄遠道的真正用意,她又怎麼會不明白呢?

相關焦點

  • 甄嬛傳:甄遠道連甄母都瞞著,為何浣碧會知道自己的身份呢?
    甄遠道連甄母都瞞著,為何浣碧會知道自己的身份呢?浣碧是甄遠道的私生女這是一個歡呼甄家存亡的大秘密,因為浣碧的生母是罪臣之女,所以她的身份不能夠輕易暴露,若是被有心的人抓住把柄,不僅甄遠道一人脫不了干係,甄家滿門可能都保不住,所以對於這件事沒幾個人知道,甄遠道連自己的妻子都瞞著,當然甄母聰明早就看透了一切,那甄遠道保密工作做的如此的好
  • 甄遠道為何在甄嬛進宮前表明浣碧身份?可憐天下父母心
    甄遠道為何在甄嬛進宮前表明浣碧身份?可憐天下父母心《甄嬛傳》中有這樣一個表面痴情的男人,在外人面前他一生只有一個妻子,兩人相敬如賓,非常恩愛。也正是因為受他的影響,女主甄嬛對愛情滿懷憧憬,希望也能過上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生活,他便是甄遠道,甄嬛的父親。可誰能知道表面痴情的男人在背後竟然有一個私生女呢?還把私生女偷偷養在了甄府。
  • 甄嬛傳:甄遠道有私心,他並不想甄嬛爭寵,為何還讓浣碧也進宮?
    驚慌逃脫後,甄嬛又不小心見到了井裡的福子,於是驚嚇過度後的甄嬛,開始思考人生……楊角風談《甄嬛傳》第5期:甄遠道有私心,他並不想甄嬛爭寵,為何還讓浣碧也進宮?但避寵一事並非是甄嬛心血來潮或者臨時決定的,早在她進宮之前,其父甄遠道就已經給她提了醒:「若無完全把握獲得皇上恩寵,你可一定要韜光養晦、收斂鋒芒……」什麼叫完全把握?
  • 甄嬛傳:甄遠道表面上叫甄嬛別爭寵,實際上卻在為浣碧謀福利
    甄嬛在殿選上被皇帝留牌子賜香囊之後,甄遠道和甄夫人都表現得非常的難過和不舍,甄嬛進宮前的那個晚上,甄遠道還特地囑咐了甄嬛一句話,說:「為父不指望你日後大富大貴能寵冠六宮,但願我的掌上明珠能舒心快樂平安終老。」
  • 甄遠道雖一生未曾納妾,真愛卻並不是甄母,看浣碧母親身份便知道
    甄遠道雖一生未曾納妾,真愛卻並不是甄母,看浣碧母親身份便知道甄嬛入宮之時還是非常單純的,她對愛情也有著一節的憧憬,她渴望"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的愛情,可在當時那個年代這樣的感情基本不會存在
  • 甄嬛到死也不知,甄遠道為何執意要浣碧進宮?真相令人「噁心」
    甄嬛到死也不知,甄遠道為何執意要浣碧進宮?我們都知道浣碧雖然一直是甄嬛的丫鬟,但其實她是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在選秀之前,甄嬛的母親甄嬛道還專門跟甄嬛說了這件事情,讓甄嬛好好對待浣碧。甄嬛聽了以後也答應父親的請求。
  • 甄嬛進宮前,甄遠道為什麼想讓浣碧一同進宮「沾光」?
    可以看一下甄父和甄嬛的相處模式 他倆可以說是父慈女孝的典範了甄父非常順著甄嬛 從改名這一點就能看出來。後面浣碧改名字的時候甄嬛說過 我甄家這一輩從玉從女 渙碧因為是義女的名分 所以從玉不從女 是玉隱 但是細心的小夥伴會發現甄嬛從女不從玉 從玉從女的只有玉嬈 還有原著的 二姐玉姚
  • 甄嬛傳:為何甄母每次進宮都匆忙離開?有誰注意到華妃這句話?
    隨著甄嬛在後宮得寵,甄母也多次得到進宮探望女兒的機會,但奇怪的是她每次進宮都不敢久留,更是不敢見皇帝的面,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然而這種說法實在是站不住腳,且不說皇帝極看重顏面,不是一個罔顧人倫禮法的人,就是從邏輯上,也是說不通的。甄母一共進宮3次,前兩次都是在甄嬛出宮修行之前,那個時候連甄嬛都不知道自己長得像純元皇后,甄母又從何得知呢?
  • 甄嬛到死才認清浣碧,其實她早已一眼看穿,玉嬈見了都得下跪
    浣碧處處想拔尖,尤其介意衣著打扮,甄嬛一點也不擔心遮了自己的風頭,允許浣碧打扮得像個小姐。,這是甄嬛和他們一家人都不願意的事情,甄遠道泛著眼淚勸甄嬛以自身安全為重,甄母更是眼淚沒有停過。甄嬛進宮後,甄母第一次去見甄嬛,就提醒甄嬛好好注意身邊的人,意指浣碧,可惜甄嬛沒放在心上,果真被甄母說中,浣碧還是背叛了。
  • 《甄嬛傳》中同父不同命,浣碧逆襲險讓甄嬛萬劫不復
    從甄遠道口中我們知道,浣碧是他的私生女,想來甄母是不知道的實情的。甄遠道也是在甄嬛入宮前才告訴她,從甄嬛和父親的口氣中,我們不難猜到這一切都是瞞著甄母的。浣碧的母親是罪臣之女,所以才不敢公開身份,這只是甄遠道的辯解而已。
  • 甄母每次進宮為何都來去匆匆?二刷後才明白,在躲後宮唯一的男人
    導語:「甄母每次進宮為何都來去匆匆?二刷後才明白,在躲後宮唯一的男人」甄嬛其實並不想入宮,為此刻意穿得素淨,可天不遂人願,雍正還是因為她的名字對她產生了興趣。但是甄母卻從一開始就在掉眼淚,所有的情緒都化作眼淚,只求女兒能在宮裡生存下來。她可能有所察覺甄嬛被選中的原因中有貌似純元這一筆,但是多說多錯,要是甄嬛能慢慢感化雍正,讓雍正喜歡上,那些老舊的事情說了反而是雍正與甄嬛之間的阻礙。
  • 甄嬛傳》浣碧到死也不知,甄家女兒名字都帶「玉」,為何甄嬛不帶
    浣碧到死也不知,甄家女兒名字都帶「玉」,為何甄嬛不帶!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過《甄嬛傳》吧,這部電視劇是小說改編,很多人也覺得這部電視劇非常的經典,總是翻來覆去的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小說甄家兒女名字都帶「玉」字,唯獨甄嬛沒有。
  • 甄嬛傳:浣碧到死也不知,讓孟靜嫻懷孕的背後主謀竟是甄嬛
    甄嬛在進宮的前一天晚上,甄遠道問甄嬛進宮準備帶誰,甄嬛說浣碧和流朱自小跟著她,要帶浣碧和流朱進宮,接著甄遠道說出了浣碧的真實身份,說她並不是丫鬟,而是甄嬛的親妹妹,當時甄嬛聽了先是驚訝,後來向父親保證進宮後
  • 甄嬛傳:甄遠道對浣碧的關愛,都藏在安陵容初見浣碧時的反應裡
    浣碧是甄遠道與何綿綿的愛情結晶,本該得到甄遠道悉心的照料,可她卻頂著官家小姐的身體,在甄嬛身邊做了十多年的丫鬟,甄遠道為此感到十分的愧疚,所以只能在一些小事情上彌補一下浣碧,儘管甄嬛多年來都沒有察覺到不對勁,可甄遠道對浣碧這個女兒多年來的關愛,都藏在安陵容初次見到浣碧時的反應裡。
  • 甄嬛明知浣碧心思不單純為何不制止?打草驚蛇不如引蛇出洞
    甄嬛明知浣碧心思不單純為何不制止?打草驚蛇不如引蛇出洞浣碧是一個小心思比較多的婢女,她在《甄嬛傳》中有兩重身份,她表面上是甄嬛身邊的丫鬟,實際上卻是甄遠道的私生女,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也正是因為如此她心裡非常不平衡,畢竟自己的親姐姐是皇帝的妃嬪,能給家族帶來榮耀,而她卻不一樣,只能做低賤的宮女,這放在誰身上心裡都不會舒服
  • 甄嬛傳,浣碧和甄嬛的塑料姐妹情
    甄嬛傳中的浣碧是一個另類的存在,劇中介紹說浣碧的母親是罪臣之女,只是浣碧的母親的爹也就是浣碧的姥爺被甄遠道救了,然後甄遠道就和浣碧母親有了浣碧,在進宮時就想自己當柱子,在皇上面前,穿和甄嬛侍女不一樣的服飾,在皇上面前時,不行跪拜之禮。
  • 甄嬛到死也不知,為何安陵容在進宮路上手要抓著旗頭?誰看懂了?
    甄嬛傳這部大劇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看過吧,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這個細節嗎?我們都知道甄嬛最開始是非常不想要入宮的,但是沒有辦法她作為甄遠道的女兒選秀這關是必須要經過的,眾所周知甄嬛家室優秀而且還長相甜美。而且就在進宮的前一天凌晨,甄嬛一家來送別她,當時甄父就對甄嬛一番教育後含淚將甄嬛奉上了馬車,當然安陵容的馬車也是甄遠道安插的
  • 《甄嬛傳》甄嬛之母甄夫人:誰說我輸給了何綿綿?
    在《甄嬛傳》中甄嬛的父親甄遠道心裡,雖然始終都有著一個白月光何綿綿的存在,但是他的正妻甄夫人就輸給了何綿綿嗎?或者說,何綿綿贏啥了?不否認甄遠道確實對何綿綿有情,在她死去多年也沒忘記了她,但一來那點感情跟甄氏夫婦幾十年的相濡以沫比起來,還能算個事兒麼?
  • 甄嬛傳:同是甄嬛的妹妹出嫁,為何浣碧白天進門?玉嬈卻是晚上
    玉嬈卻是晚上甄嬛有兩個妹妹,甄玉嬈跟甄嬛同父同母,甄嬛進宮的時候才幾歲,後來嫁給了慎貝勒。浣碧跟甄嬛同父異母,其母是罪臣之女,在甄嬛身邊當了很久的貼身丫鬟,後來被認為義女嫁給了果郡王。玉嬈進宮陪甄嬛,連雍正都喜歡上了她,想封為妃嬪,玉嬈卻拒絕了。連雍正都拒絕了,還能當別人的小妾麼?所以玉嬈是必定會成為正妻的。而浣碧本就是私生女,認為義女身份也不高,更何況能嫁給果郡王就不錯了,抬進去就抬進去唄。
  • 入甄家選名字,明明另外2個名字更好聽,為啥浣碧偏選「玉隱」?
    浣碧,甄嬛的親妹妹,甄遠道的私生女,浣碧是甄遠道和罪臣之女何綿綿所生,由於母親身份,浣碧一直無法認祖歸宗,一直以丫環的身份呆在甄府。,就連第一次見到浣碧的安陵容都以為浣碧是甄家二小姐,這也算是一個伏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