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深秋凝重,卻道紅葉相思)
周日,接到朋友王老師電話,請我吃午飯,我興高採烈地赴約。
一走進包房,我才知道他們不但請了我還有另外幾位朋友。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餐桌上擺著百合和玫瑰花。而請客的王老師夫婦穿的很正式很莊重,春風滿面。
大家落座後,菜很快就上齊了,酒也倒滿了,他們夫婦端著酒杯站起來,這位姐夫首先開腔了:各位,今天是我和王老師結婚五周年紀念日,孩子們都不在身邊,我們把大家請過來,吃頓便飯,一來大家聚聚,二來也想告訴大家我們這五年很好,很知足……這位姐夫熱情洋溢,聲音裡透著幸福和甜蜜,而王老師一直微笑地望著老公。
王老師是我認識二十多年的一位大姐,長得美麗優雅,做人做事都很穩妥。第一次婚姻的前十五年她是幸福的,倆人自由戀愛,琴瑟和鳴,經常是男的彈琴,女的唱歌,郎才女貌,總是出雙入對的,在我眼裡這就是最幸福的夫妻模樣。
然而他們婚姻生活的後十年,卻是狼煙四起,一地雞毛。丈夫因為仕途得意,喜歡在外面混,經常喝的暈暈乎乎的,身上帶著香水味兒回家。而這位姐姐是位特別潔身自愛的人,她雖然美麗,從不招貓逗狗,當然也無法忍受老公這種浪蕩放縱的狀態。倆人之間戰爭不斷,經常交惡,這位姐姐氣的想離婚,她老公死活還不同意。
男人有時喝的再多,心裡也明鏡似的,外面那是逢場作戲,家裡的是正經好女人,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沒理由離婚。當時有句最渣的口號叫「家裡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
這位姐姐經常鬱鬱寡歡,承受著情感的煎熬折磨。不知道是因為酒大傷身還是命裡該著,這位仁兄在55歲時候檢查出肝硬化晚期,曾經所謂的紅顏知己悄然退場。
當小叔子把這情況告訴她時,儘管當時分居,儘管受了那麼多委屈,王老師還是放下了自己的怨恨,把丈夫接回了家,陪他治療,照顧他生活。
她說這樣做是為了孩子,但我知道,善良的她也是在找尋最美年華裡那份純真和初心。生活似乎又回到了了以前夫妻相伴的狀態,然而這種日子卻進入了倒計時。
人啊,擁有時候不珍惜,彌留之際,卻也大徹大悟。他對妻子說:這些年對不起你了,是我不好。我死了,你還年輕,遇到合適的找個伴兒,孩子我也叮囑他了,不要幹涉。
老師哭著對我說,他真不是人,這十年他這麼折磨我,現在說這種可憐話!既有今日何必當初啊!
之後不長時間,這位仁兄帶著對妻子的愧疚撒手而去。那時候兒子大學畢業了,在北京工作,兩年後找了個北京本地姑娘成家了。
老師退休後,兒子也怕媽媽孤單,動員她去北京生活,她不願意去打擾兒子的小家庭,自己孤單地過日子。
(塞北的雪,美的大氣婉約)
為了排遣寂寞,她報了老年大學,她姿態優雅,風韻猶存,唱歌特別好聽,一曲《塞北的雪》,唱得酷似殷秀梅。時間不長,老年大學裡的一位喪偶李先生特別傾心於她,託一位和她關係好的姐妹牽線。她拒絕了。她說自己這樣挺好的,生活簡單平靜,不想再婚。
然而,單身的日子最怕的是身體出現問題。有一天半夜起夜,她眩暈症犯了,家裡沒有藥,她不敢睜眼,連連嘔吐。想去醫院,自己走不了道兒,她孤獨無力地躺在床上,她忽然發現,她身邊沒有親人,這半夜三更她找不到可以打電話救她的人。
只有一個親姐姐卻不在本地,她痛苦地熬到天亮,硬著頭皮向朋友求助。
李先生雖然上次被拒絕了,但並沒有氣餒,他覺得王老師哪樣都好。他聽說王老師有病了,特意打電話問候,又拎著水果來看望王老師。經歷了這件事,王老師也開始從新思考再婚的問題。
出院後,在朋友的鼓勵下,她試著和李先生開始交往。李先生比她大5歲,喪偶兩年。性格溫和,國企工程師崗位退休,最重要的他的子女也在外地,特別支持父親再婚。
(海邊踏浪,夕陽裡攜手同行)
就這樣,兩個人很快進入了狀態,一起爬山,一起參加合唱團,一起做飯,一起看電影,一起踏浪……兩個人的寂寞疊加在一起變成了溫馨和快樂。
半年後,在兩家子女的張羅下,擺了兩大桌酒席,請了幾個親戚朋友共同見證倆人的夕陽戀情。
幸福的日子從指縫間悄悄流過,倆人相依相伴,形影不離,不知道內情的都看不出這是半路夫妻。逢年過節兩頭孩子們回老家都高高興興來,歡天喜地走。
誰說老年人沒有愛情,誰說再婚麻煩多很難幸福。王老師的幸福秘訣是,首先從心裡真誠喜歡對方。第二坦誠相待,有話擺在桌面上。第三.房產錢財問題上,達成共識,形成約定。比如,都有獨立住房,可以隨意住,百年之後歸各自兒女。倆人手裡存款由自己管理,備不時之需。第四.倆人退休工資都不低,放在一起共同消費。第五.打掃衛生、做飯由雙方共同完成。第六.生活要有儀式感。因為有了明確的約定,複雜的問題也就簡單化了。
尤其現在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孩子有自己的生活和事業,很多都不在身邊,沒法陪伴父母,獨身生活會讓孩子牽掛擔心,有個再婚的伴也讓孩子安心釋然。
再婚五周年的聚餐被我們用相機定格成幸福的瞬間。我們祝福這對伉儷有下一個五年,十年……你給我的歲月靜好,我給你彩霞滿天,只要有愛,再婚的世界裡依然可以深情款款。
(你陪我歲月靜好,我許你彩霞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