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這個故事裡人物,其術近妖。他是天生有異能力,據《夷堅志》另外一個故事說,他是算命術叫「軌革卦影」,說他是宋代易學家費孝先 的真傳弟子。
所謂「抽馬」是星命家的專業術語,指為人佔算星命吉兇。
楊望才,字希呂,蜀州江原人(四川崇州一帶)。在他還是兒童時,就有些異於常人能力。比如有一回他向同學借錢,他能準確地說出同學所帶竹箱子裡的錢數。
等他長大後,以算命術聞名,四川一帶人都稱他為「楊抽馬」。(原註:所謂「抽馬」是指替人預測運程命運,抽檢祿馬)他這個人長相容貌即醜又怪,兩隻眼睛跟鬼一樣,但是所說的事情絕對準的出奇。
說他家房子南邊有顆大樹,有幾丈高,長得十分茂密。忽然有一天,他寫了個告示貼在大門上,說:「明天午未之間(指得是中午11點到下午3點之間),行人不可在此過路,要是不聽會遇奇禍。」縣裡的人都知道他厲害,於是互相轉告,也都不敢打這走。結果如期,那樹自己倒在街上把路都堵上了,這兩旁的屋瓦沒有太大損傷。
然而所初他的所作所為比較邪乎,類似妖誕。例如:他每次拿著布匹去店裡賣,比如三丈或四丈布,店主人量完後,算錢給他。可是他前腳剛走,後腳店主人再去量布,卻只有三四尺長而已。
有時候他騎著騾子去拜訪朋友,正說話間找了個藉口他就出去了,院子裡還拴著他騾子。但是他去了很久也不見回來,那騾子也沒有動靜。等大家感覺奇怪,過去看看這騾子,發現竟是剪紙做的。
就有人去縣裡告他使用妖法,舉例說:「他每次在祠堂裡祭祀時,會設六個坐位,虛其東偏二位,而楊氏夫婦卻相對而坐,又找來一僧一道坐在他面下位。」這楊抽馬左道惑眾,按法當死,於是這夫婦二人被縣府關進監獄。
獄吏們都知他是個異人,所以也不敢給他上枷鎖,但是又怕他跑了。楊也知道他們心中所想,於是對獄吏說:「你們不用怕我,我還得受刑責,這是定數逃不掉的,我會含笑受之。因為我前些日子給別人幹了點事,這是法所不容的,這都是我的習氣業障所致。只要是過了這兩個坎兒,我會成道的。」
司理參軍(官名)楊忱(音沉),負責審理楊抽馬「左道惑眾」案,楊對他說:「你叔來信了嗎?這真是太可惜了!」楊忱聽不懂他說什麼也就沒回答。等他出了門,成都來人送信說他叔去世了。又有一天,楊抽馬對楊忱說:「明年你家會有喜事,名字裡有望字的,總共有四人會同時及第。」
再說這楊忱,有一女兒年十六七歲,忽然得了急病,換了幾個醫生都不見效。楊抽馬對他說:「公女久病,那陳醫生用的某藥和李醫生用的某藥,都不對症。她的這個病是因為你家後院樸樹內的蛇作怪所致,你把她現在吃的藥都扔了吧。等我受了杖刑後,我再給你符治這個病,你女兒會平安無事,你現在不用擔心。」
這位楊忱回家就把楊抽馬的話告訴了妻子,家裡人也是半信半疑。後院的那棵樹,是經常見有小蛇活動,但是楊抽馬說的醫姓名和所用的藥,都說對了。
後來楊抽馬果然受杖刑,放回去了。書了一道符給楊忱,讓他回家掛在那樹上,果然他女兒病當時就好了。等到第二年,楊忱的眾多堂兄弟參加考試,果然有四人登第,他們的名字分別是:從望、民望、松望、泰望。
楊抽馬娶了一個倡女為妻。有一天,他招呼兩位杖卒(執行杖刑的士卒)來到他家,並且給他們三萬錢,求他們幫忙,用官府裡行刑大棒子打他夫妻各二十下。這二位不明白他是什麼意思,就問他為什麼,楊說:「我們夫婦當有此禍,今天先受著,省著以後在挨打。」這二人感覺匪夷所思,不肯打就趕緊走了。後來他上次「左道惑眾」的事,罪名定下來了。楊和妻子皆受了杖刑,每人二十下,而且行刑的那二個人,正是他上次求的那二個人。
後來楊抽馬去了成都定居,他家來往的人很多,可以說是門庭若市。有讀書人問命,楊是當場作答,要麼作賦,要麼寫幾十句詩,都是拿筆就寫不加思考。每當成都舉行類試(類似省試,只不過不是在京城舉辦)之前,他會寫一首預言詩給大夥看,但是當時大家都看不懂。等揭榜後,第一名的姓名就會隱含在他的詩裡面。或者是全榜一百多人的姓名,提前寫好封起來,所寫人名一般都會空缺偏旁部首,不成全字。等開了榜以後,再對照來看,等級名次,沒有不對的。
四川制置司說:三十年前的一個卷宗,怎麼也找不到了。求楊抽馬給看看。楊說:「在某室某櫃第幾沓中。」果如他所說找到了。
還有一個事,眉山的琛法師來拜訪楊抽馬家,當時有鄉人在坐,新得了一匹馬,黑體而白鼻。
楊說:「你的這匹馬給我吧,要不然對你不利。」
那客人有點生氣,說:「先生你這是想憑著法術,搶我的馬!我這馬花了百千錢,到現在買了還沒有十天,你就這樣硬要嗎?」
楊說:「我也是想救你,然你卻不信我,這是命啊!明年五月二十日,你的這個冤報會現前。你一定要記好時間,到時候不要餵馬,一定要保護好左肋。如果能過了這天,咱以後還可以再見面。」
這客人很生氣,也不聽他的,就把他的話都忘了。等到了第二年他說的日子,那人親自餵馬,這馬忽然受驚,踢到了他的左肋下,當場人就死了。
還有一事,關壽卿(名耆孫)為果州教授(官名)時,曾寫信給楊抽馬,為同僚詢問運程。送信的僕人還在路上,楊抽馬就在家裡讓妻子準備飯,說一會有關教授的僕人會來。等飯也做好了,那送信的僕人也到了門口。楊迎出去就問:「怎麼不問自己的事,而是問別人的事,這是為何?」那僕人感覺他太神了,但是也不知楊是如何知道的。
楊抽馬與華陽(成都地區華陽鎮)一富家子,關係特別好。有一回楊向富家子借二萬錢,這富家子不借給他。當晚這富家子睡在外間屋,聽見有扣門聲,說:「我是東家女,丈夫發酒瘋把我攆出去了,這大晚上的我沒地方去,能不能讓我住一宿,明天再走。」
這小夥子,當然是很高興。於是讓進來,當晚也就睡在了一起。後來考慮到怕父母發覺,天還沒亮,他就叫那女人起床,但是那女人也不回應。此時小夥聞見滿帳的血腥味,於是挑燈一看,只見這女子身首斷為三截,鮮血橫流,就像是剛被砍的一樣,眼前的一切,差點沒有把他嚇死。心裡想這場奇禍,非得是楊抽馬才能救他,於是直奔楊家,見面告急。
楊說:「咱倆都多少年的交情了,這事我也應該幫你。但是前天我跟你借點錢,你都不借給我。你現在有急事卻來求我,這是為啥呀?」這富家子聽他這話,一邊哀哭自責說自己不是人,一邊又求楊救命。
楊笑著說:「這個事容易辦,你也不用擔心。你拿著我的符回去,關閉門戶,千萬不要跟外人說話。」
富家子感謝說:「如果你真幫我解決這事,我馬上奉上百萬錢!」
楊說:「用不了那麼多?我現在就需要二萬錢就行。」
這富家子接過符回到家,一夜惴惴不安。等到天亮,他偷偷再去看看,發現屍體不見,連血跡都沒有,床上是乾乾淨淨的,心裡大喜。當天帶著錢和酒菜去了楊抽馬家,以示感謝。
楊說:「我家太小了,喝酒也坐不開,不如我們到城外去如何?」
他倆來到城外,找了一處酒家,在桌上對飲。這富家子看見那酒家婦人,好像是前晚的那個女人,只是臉色看上去萎黃。這婦人也頻頻去看這富家子,那感覺也好像挺奇怪的。於是把那婦人叫過來問,她說:「前天,夢見被人召至一處,有個少年郎留我一宿。等我睡醒,就感覺身體不舒服,流了很血。如今我還氣短,平生從有過這病。」富家子,這時才明白,那晚上的女人就是這人的魂魄。
還有一個事,虞允文 (歷史實有人物)丞相身在荊襄(湖北荊州襄陽)時得到朝廷詔書命還朝。他兒子虞公亮寫信給楊抽馬問問吉兇,楊回信說:「得蘇不得蘇,半月去作同籤書。」(同籤書是指「同籤書樞密院事」這個官職)
虞允文 說「籤書樞密院事」這個官職,現在不帶這個「同」字已經很久了。後來朝廷任命他做蘇州太守,他到官才十五天。朝廷又來詔書,任命他為「同籤書樞密院事」。當時錢處和 (歷史實有人物) 已經是「籤書樞密院事」,所以給虞允文加了個「同」字。(這個同字,一般都加在官職前頭,那意思就是「等同於」)
作者洪邁說關於他的事,還有很多,記不過來。
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在《夷堅志》中出現在多個故事裡。見證人很多,都是些當時有名的大人物,所以可信度比較高。
但從故事來看,這個人有幾分妖氣,也有幾分邪氣。比如早期他賣布等顯露些本事,也是些坑人的勾當。後來跟他好朋友借錢,因為沒借給他,他又使了這麼一出邪術,雖然這富家子虛驚一場,但是那個酒家婦人確實是受害不小。
從故事裡能看出,他對於自己一生的命運了如指掌,也有能力為他人預測,也可以說是神驗。但是從他的行為來看,並沒有因此畏懼因果而廣積善緣,卻還是營營苟苟做些迷惑世人的勾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