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裡的畫家崔大師也把老胡打了

2020-09-16 媒體人海笑

小說,純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座

文/阿混


盛名小區的門衛老胡,但兩人都不肯說出老胡究竟說了什麼話。

由於雙方不肯說出緣由,小區的人便一邊倒地支持老胡,聲討阿混。理由很充分,無論老胡說了什麼,那是他的言論自由,阿混對號入座,以致暴怒,正好說明心裡有鬼。

不管怎樣,打人就是不對。阿混一言不合就動手,十足流氓無賴德性,已經嚴重危及整個小區的人身安全,必須聯合起來對阿混予以警告,或懲罰。

領頭的光頭劉因此專門拎了一瓶二鍋頭,兩斤豬頭肉,去找老胡,鼓動老胡去找阿混麻煩。再怎麼說,那記耳光不能白挨。提出讓老胡以身心受到傷害為由睡到阿混家裡去,不討到說法決不罷休。

兩個人對飲到深夜,老胡依然不為所動,說不能跟人渣一般見識。光頭劉一拍桌子:「憑什麼漂亮女人都圍著他?憑什麼啊?他小姨子就可以嗎?」

老胡醉成一灘,只咕噥出兩個字:「賤貨!」

除了光頭劉,另一個帶頭支持找阿混麻煩的是小區裡的畫家崔大師。

崔大師年齡和阿混相仿,身塊卻比阿混大很多,把阿混放進他的體內,至少還能餘留三指的空隙,平時對外示人以一身正氣的形象。

崔大師擅長國畫,最拿手的梅蘭竹菊,很多人都說他的功力已經爐火純青,即便沒有官方認可的頭銜。

和阿混從裡到外的猥瑣不同,崔大師的儒雅風範已經透入骨髓,任何時候都衣冠楚楚風度翩翩,加上生就一副偉岸面相,便成了盛名小區絕大部分婦女眼裡的男神,同時也是讓小區裡所有男人自慚形穢的偶像,幾乎所有人都以和他合影為榮。

崔大師認為阿混的存在,拉低了整個小區的層次,可惜,聯合商議了好幾天,都沒找到合適的法子嚴懲阿混,更沒有一種法律可以將阿混驅離,他們能做的,只有儘量不和阿混招呼,集體疏遠他。

好在阿混本就是個農民工,每天天不亮就出發,天不黑不回家,大部分時間都在外地,很難遇上,大家倒也眼不見心不煩。

只是大家沒想到的是,崔大師竟然也會打老胡,在老胡挨了阿混打耳光一個月後。

發生的情形和阿混相仿,也是崔大師和一個女的相依著走進大門,老胡說了句什麼,崔大師就火了,繼而動手。

和上次阿混不同,邊上的女士也加入戰團,在老胡左臉上狠狠抓了一下,皮開血流。

和上次結果相同,有人問老胡到底說了什麼,崔大師惱怒地說:「你問他去。」

老胡還是那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德性,一聲不吭。

這事成了另一個懸案,只後果截然相反,整個小區一邊倒的支持崔大師,認為老胡該打,打得好。

只有光頭劉用很微弱的聲音說:「不管怎樣,打人總歸不對吧。」

立即有人反駁:「你不就是嫉妒崔大師的學生多,恨他搶了你的生意麼?」

任光頭劉有作家的如簧巧舌,這反駁也無言以對。雖說他和崔大師都開了興趣班,一個教作文,一個教繪畫,看起來兩不相干。但因都是節假日教課,孩子們很難兩全,招生數量肯定有些許衝突。加之崔大師外表出眾,頗得孩子母親青睞,興趣班這種事大都母親做主,崔大師的學生就比光頭劉多了一倍,嫉妒是必然的。

小區裡的人齊心合力維護著心中的偶像也是必然的,所以,錯的只能是老胡。

後來有人傳說那個女的是崔大師的外省同學,來看望崔大師的,網名叫三姑娘。他們之間習慣了叫網名,一路姑娘長姑娘短的,一個叫得親切,一個應得開心,這不知怎麼觸及了老胡哪根敏感神經,導致老胡的髒話脫口而出。

「老不死的孤家寡人一個,害紅眼病呢!該打,不打不長記性。」

「聽說老胡年輕時老婆就跟人跑了,見不得別人恩愛,尤其見不得婚外恩愛的。」

「很正常的親友關係,到老胡眼裡就成了秀恩愛,老胡這不是變態麼?」

「自己沒本事搞到女人,還嫉妒別人相好,這樣的變態不適合在我們小區做門衛,應該聯合驅離才對。」

嘴上這麼說,可一旦擺上正軌,贊成的卻寥寥無幾,表面理由是:換一個人未必就比老胡正常。暗地裡,其實巴不得老胡多罵罵這些吃著碗裡想著鍋裡的,尤其女人。

崔大師的形象一落千丈,最開心的當屬光頭劉。他依然鍥而不捨為老胡叫屈,認為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老胡堅守的,是一扇正道真理的大門。

可惜,這理由引來的只是集體譏諷。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因為一句話,小區門衛老胡被業主光頭劉咬傷
    近一年多,老胡被人打了四五次,或衣服被扯破,或臉被尖利的指甲抓得皮開肉綻,或被摔得滿地翻滾鼻青臉腫,也只是去醫院隨便包紮一下,依然會儘快趕回堅守崗位。  剛開始,很多人都懷疑這消息的準確性,第二天一大早,不約而同趕到小區門口,見門衛室空無一人,開始探究消息來源。
  • 光頭劉為什麼會與老胡反目?
    人們不再關心老胡到底說了句什麼,會招來那麼多的巴掌拳腳,挨打的不說,打人的不說,追問沒用,索性不再深究。不得不說,盛名小區個個都是人物,包括老胡。他們都很清楚事件性質,說不清道不明的性質,除了自行消化,別無他法,每次事件都沒給警方添加麻煩。開始大家以為光頭劉是老胡的朋友,幾乎是唯一的朋友,依據是光頭劉總是替老胡說話,理由一成不變:「不管怎樣,打人總是不對的。」
  • 老胡的忘年戀
    一保姆張小英,住在離老胡老家三裡多路的一個小山村,年齡小老胡十五歲,長得不算漂亮到也恬靜,最讓老胡滿意的是做事乾淨利索。老胡伸出大手,突然緊緊抓住了她,小張嚇得連忙推開老胡:「讓人看見笑話!」趕緊把老胡推到屋裡。兩個人四目相對,緊緊相擁,兩顆火熱的心終於貼在了一起。
  • 老胡的秘密
    老胡是我老婆的同事,他們同在在一家大型國企上班。雖然都叫他老胡,可是我們年齡應該相仿,只是他面相老氣。他身高只有一米六出頭,小小的眼睛卻有著一張大大的嘴,塌塌的鼻梁,黝黑的皮膚再加上縮在一起的肩膀,每個見過他的人都覺得他長的很猥瑣。當然,他的言談舉止也是小裡小氣,又有點愛佔小便宜。他簡直就是相由心生最完美的例子。
  • 事出有因,老胡不是被冤枉的?
    難道老胡也好色?老胡被舉報了,而且被實名舉報,更勁爆的是,舉報他的不是別人,而是報社的副總編輯!據舉報顯示,是潛規則了女下屬,且長期保持不正當關係。老胡的消息,在網上狂風暴雨般,不僅僅因為他是公眾人物,更因為他是公眾喜歡的人物,也更因為他涉及到公眾茶餘飯後之話題。不過老胡是不是被冤枉,老胡也在網上發布了消息進行了詳細說明。
  • 老胡——一個被命運壓垮的人
    老胡是村子裡一個老老實實的農民,我那時還是個孩子,那時也不太了解大人的事,也沒打聽過他叫什麼。只記得大家都叫他老胡。後來慢慢長大,聽大人們談及他,還是十分佩服他,只是特別惋惜他。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如有違規,請告知!
  • 崔三和孫家媳婦
    茶鋪打雜的崔三還沒有就寢,他聽到門外有人敲門,就問:&34;有人答道:&34;崔三一開始以為是東家來了,他就急忙去開門,沒想叫竟然是一個少女,容貌特別美麗。 崔三有點緊張,說:&34;那少女說:&34;崔三一聽,說:&34;我一個人睡不習慣,想和你睡一起,你看咋樣?&34;你一月得的工資也不過千錢,肯定不夠用的。
  • 故事:報恩的崔秀才,原來是只老狐狸
    "沒過幾天,崔秀才果然用車拉來8萬大錢,送給劉老先生。劉老先生很感動,想要準備一頓飯款待他,崔秀才婉言拒絕就走了。沒過幾天,崔秀才又提著一個口袋來到劉家。他對劉老先生說:「先生,你最近複習功課了嗎?」劉老先生無奈地搖搖頭說:「沒有,家裡最近雜事兒太多,實在無心讀書。」
  • 《局中人》:沈家僕人老胡的犧牲是劇中最大的敗筆
    從方達生為了沈放而選擇犧牲,設局讓身份完美抽身獲得敵人的信任,到黃包車夫小蔡和他的幾名同事,為劫獄獻出生命,秦參謀為了沈放不致暴露,忍受敵人的毒打虐待,最後還是被敵人殺害,再到汪洪濤寧願跳湖自殺也不想連累沈放的大義凜然,還有照相館的三名地下黨員,為了掩護沈放殺身成仁,這些人都犧牲都讓我們震撼,可唯獨昨晚的沈家老僕人老胡的犧牲讓人覺得純屬敗筆!
  • 小區裡的老王
    老王是小區的房子剛開始建就來的,到現在也有七、八個年頭了,小區的男女老少都認識他。 才來時,他是被招來看守工地的。 住戶搬進來後,老王是留下來的三名打工人員之一,那兩位女工負責打掃清理小區衛生,剩下的活全屬於老王自己幹。 老王很能幹。
  • 新冠疫情使我的護士姐姐成了英雄,使我姐夫老胡這棵鐵樹開了花
    02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市裡每個醫院都派員支援武漢,我姐是護士裡的精英,資格老、業務通,毫無懸念的報名被選上了。我姐倒沒覺得是啥大事,在急診科工作,看慣生死,她覺得只是換了個醫院工作而已。她操心的只是自己的兒子,兒子壯壯上初二,正值青春期,最近在家上網課,經常是狀態百出,自己這一走,老胡忙得那個勁,誰來照顧孩子?支援名單公布後,姐姐給老胡打了個電話:「老胡,我隨醫院要去支援武漢了,你看好壯壯。」「啥時間出發?」「不知道。等通知吧,一會你下班記得給壯壯去買書。」
  • 老胡----一個被命運壓垮的人(續集)
    前幾天剛剛寫了一篇文章,就是老胡-----一個被命運壓垮的人。今天早上睜開眼睛爸爸就打電話說村子裡邊老胡家的懶漢老二去世了,讓我們回去。我們農村有個習俗,村子如果過紅白喜事的話,每一家都要去幫忙,特別是白事,因為家家都有老人,都有老的一天,離得遠的不說,離得近的都要回去湊個人氣。這不,剛好是周末,我和老公收拾完趕緊開車回去。
  • 墓裡修建了一座陪葬的城池,他在死城裡迷路仿佛踏進幽冥
    我正看得出神,封慕晴輕輕地推了一下我的肩膀道:「老胡,你說為什麼上面這七顆這麼像是北鬥七星?」被封慕晴這麼一問,我才回過神來,當即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大師妹這你就有所不知了,要說這北鬥七星,咱們老祖宗可是很看重的!」封慕晴見我說得認真,皺著眉頭仍舊搖搖頭表示不明白。鐵蛋也湊合上來附和道:「對,老胡你就說說看,興許還對咱們往後的行動有所幫助呢!」
  • 《局中人》:沈家的僕人老胡的身份究竟是什麼?為何會為沈放掩護
    沈家的僕人老胡通知了沈放沈林兄弟倆,沈林先回到了家,因為正好手裡帶著的公文包裡有剛接到的文件,是涉及清除計劃的絕密文件,所以他離開自己書房的時候特意鎖上了門。後來沈放回來後並沒有直接來看父親,而是悄悄的進了沈林的房間,後來才來到了父親的房間看望了父親。
  • 母親和流浪狗成了朋友,一個在小區裡拾荒,一個在小區裡流浪
    小區裡有一個八十歲的老奶奶,滿頭銀髮,她和我母親走的近,每天都會在樓下拉拉家常,老奶奶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大兒子的家就在附近,但是幾年來從來不看望她。兩個女兒倒是經常來看她,可是老奶奶說,她活的不如女兒家的一條狗。她看見女兒一邊給小狗洗澡,一邊喊著寶貝兒,老奶奶心裡就不好受,老娘在女兒的眼裡不如狗。狗活的精緻,每天有主人給它洗澡,還有火腿腸吃。
  • 《龍嶺迷窟》中懸魂梯的造型是怎樣的,老胡他們又如何走了出來?
    越走越怕,越怕越慌,就會像老胡他們剛開始那樣,不能冷靜下來,找出其中破綻,那便怎麼走也走不出來。那麼小說中的老胡他們,最終是怎麼走出這個懸魂梯的呢?跟網劇用卦位找出生門的方式也有不同,若是小說中下墓的人數有跟網劇裡那麼多人,估計從一開始這個懸魂梯就困不著他們。二.小說中老胡他們走出這個懸魂梯的方法,跟網劇用卦位找出生門不同,此處情節作者用以明顯。
  • 香蜜:難怪長芳主只留老胡一個男人,你看看他的用途有多大?
    先花神至此痛恨天界,不僅讓天界再也看不到一枝花朵,還下令驅逐了花界中的所有男人,可老胡為什麼能夠留在花界中?先花神之所以沒有將老胡趕出去,有兩點原因。第一,老胡跟在先花神身邊多年。從老胡的口中得知,先花神沒有仙逝之前,老胡一直服侍在先花神的身邊。
  • 鄉村往事:崔三爺、韓二叔關於放大鏡的冷幽默!把我逗笑了!
    話說這天下午,季節跟現在差不多吧,我記得是在暑假裡,那時我還沒生病,身體棒棒的。我帶著鐮刀、蛇皮袋去坡上給牛割草。韓二叔在花生田裡撬草,崔三爺在田梗上放羊,這時就見崔三爺笑著對韓二叔喊到:春富(韓二叔),莊上大街裡賣放大鏡裡,你不去看看?韓二叔當時就笑了。我則是一臉不解,這在田裡撬草跟買放大鏡有毛線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