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和流浪狗成了朋友,一個在小區裡拾荒,一個在小區裡流浪

2020-06-28 馬馬馬二哥

吃過晚飯,我剛洗完碗從廚房裡出來,媽媽說,你聽鈴鐺聲,我豎起了耳朵,確實樓下傳來了叮噹叮噹的聲音,我有點莫名其妙的說是有鈴鐺聲。

母親從沙發上起來,向窗戶走去,嘴裡嘮叨著朋友來看她了。母親拉開窗戶,鈴鐺聲更加清脆起來,比之前的聲音歡快了許多。

我好奇,也把頭伸向窗外,樓下沒有人,但有一隻小狗,抬著頭,搖著尾巴,它在往樓上看,小狗大概是看見母親在樓上往下看,尾巴搖的如同撥浪鼓,掛在脖子上的鈴鐺聲跟著搖晃的尾巴彼此起伏。

母親和流浪狗成了朋友,一個在小區裡拾荒,一個在小區裡流浪

母親說,小狗在喊她下樓遛彎去。

母親說,每天早晨和晚飯後,小狗準時會來到樓下,它搖著尾巴,叮噹叮噹,意思是,朋友快點下樓,我在樓下等你呢。

看母親出了門,我覺得挺有意思的。

母親向來是不喜歡狗的,按母親的說法,她每天在各個垃圾桶前轉悠,撿點廢品賣錢,那裡有錢養狗。

還要每天要餵狗吃火腿腸,母親一臉嫌棄的說。

母親不喜歡狗,與她一生的節儉有關係,也與生活裡的一些不正常的現象有關係。

母親節儉一生,給自己都捨不得花錢,更別說給狗花錢買吃的了。她承認狗的聰明和忠誠,言語之間對狗的評價也是挺高的,但是一旦涉及到給狗花錢,她就不願意。

小區裡有一個八十歲的老奶奶,滿頭銀髮,她和我母親走的近,每天都會在樓下拉拉家常,老奶奶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大兒子的家就在附近,但是幾年來從來不看望她。兩個女兒倒是經常來看她,可是老奶奶說,她活的不如女兒家的一條狗。

她看見女兒一邊給小狗洗澡,一邊喊著寶貝兒,老奶奶心裡就不好受,老娘在女兒的眼裡不如狗。

狗活的精緻,每天有主人給它洗澡,還有火腿腸吃。

老奶奶,沒人願意給她洗頭,每次洗頭時,她都是顫巍巍的,低頭,彎腰,這些簡單的動作就把老奶奶折騰的夠嗆。

母親聽了老奶奶的遭遇,更加的嫌棄狗了。

狗的生活有人服侍,老奶奶的生活自己動手。母親有點生氣的說這是顛倒黑白……,顛倒黑白?好像母親形容詞用的不恰當,但我也沒有比她更好的詞。

有時,我和母親的感覺是一樣的,每次聽到有人喊狗寶貝兒或者兒子時,感覺時空交錯,顛倒黑白(絞盡腦汁,我還是沒有找出比這更恰當的形容詞)

對狗不感冒的母親,竟然和一隻小狗成了朋友,形影不離,早晨一起散步,晚上一起遛彎。我心想,是不是我這個兒子做的有什麼不如意的地方,讓小狗乘虛而入,他們做起了朋友。

我可不想讓母親覺得狗比我好,我得好好的和母親打聽清楚了。

我做好了知錯就改的思想,我不能做的不如狗,我要比小狗做的好。

樓下又傳來了鈴鐺聲,我一個箭步衝到窗戶邊,母親和小狗遛彎回來了,正在樓下作別,母親揮手,小狗搖尾巴,母親轉身開門要進樓門口時,小狗半立兩隻前爪頂住了門,看意思是:主人,天色尚早,我們在這裡再待一會兒……。

母親和流浪狗成了朋友,一個在小區裡拾荒,一個在小區裡流浪

朋友總有一別。母親要上樓,小狗要回狗窩。

看小狗離去,鈴鐺聲漸遠,我在想,小狗是流浪者,不知道它的窩在那裡,有點心疼小狗無家可歸。

母親回來了,我問她,你一個討厭狗的人,怎麼有了個狗朋友。

母親說,小狗太聰明了,真討人喜歡。

母親和小狗初次見面,是在小區裡的一個垃圾桶旁,母親在撿廢紙箱,小狗在旁邊搖著尾巴看著母親,母親沒在意,以為和眾多狗一樣,只是一次不經意間的偶遇。

可是母親走到下一個垃圾桶旁,小狗也跟了過來,繼續搖著尾巴盯著母親看。母親這才注意起小狗,她心想小狗是不是餓了?正好垃圾桶裡有半瓶別人喝剩下的牛奶,母親找了個塑膠袋,把牛奶倒進塑膠袋,小狗不一會就把塑膠袋裡的牛奶舔乾淨了。

母親心想,這小狗餓了,只要垃圾桶裡的東西小狗不嫌棄,吃的東西很多。母親撿那些看著乾淨的東西給小狗吃。小狗就這樣依賴上了母親。

母親走到那兒,小狗跟在後面,小狗脖子上的鈴鐺叮噹叮噹的,有了小狗這個跟屁蟲,母親也覺得挺有意思的。

母親走累了,坐在樹蔭下休息,小狗乖巧的爬在母親的腳面上,柳樹成蔭,千絲萬縷,老人,小狗,好一幅溫馨的畫面。

母親和流浪狗成了朋友,一個在小區裡拾荒,一個在小區裡流浪

小區裡的老太太,問我母親,這小狗是你自己養的嗎,母親說不是,它是流浪狗,有人想收養小狗,母親說去吧,你有家了,小狗無動於衷。

小狗跟了母親幾天,很快掌握了母親的生活規律,每天早晨和晚飯後,母親都會雷打不動的下樓,小狗到時間點,帶著它的鈴鐺聲,來到樓下等我母親。

母親說,小狗能讀懂她的心,大概小狗看出了母親不想收養它,所以每次要分開時,母親故意打開樓道的門,喊它一起進樓,小狗坐在樓門口紋絲不動。

狗:主人,你就別忽悠我了,我知道你不願意讓我去你家裡。

母親看小狗坐著不動,她故意關了門,也不上樓,小狗一下子高興的搖著尾巴,跑到母親的腳下,可高興了,主人又能多陪我玩一會了!

小狗不想讓我母親早點回家,母親開門的時候,它就用兩個前爪推住門,母親明白小狗的意思,母親就在樓下多坐一會,小狗安靜的爬在母親的腳面上。

我和母親說,看小狗的樣子,尤其脖子上掛著鈴鐺,不像是個流浪者。母親說,確實不是,小狗是有人家的。

有一次,她在小區裡轉,小狗跟在後面,來了一輛車,車上的人喊了一句什麼,她沒聽清楚,但她看小狗熟練的跳上了車坐車走了。

然後幾天不見小狗的影子,母親心裡會有失落感,可是幾天後,小狗又出現在樓下,搖著尾巴,晃著鈴鐺在樓下等她。

我發現小狗真的很聰明,而且很有分寸感,是一隻有著良好素質的狗。有一天,我和母親一起下樓,我和母親說著話出了樓梯口,小狗迎面走了過來,我沒和小狗打招呼就騎車去上班了。

這是我和小狗的第一次見面,過了段時間,我在小區裡遠遠的看見了小狗,聽鈴鐺聲,我就知道是那只可愛的小傢伙,它竟然認識我,圍著我撒歡。

它的意思好像是,我和你母親是朋友,咱倆當然也是朋友了。

我禮貌性的招呼它上樓去家裡認認門,它坐在樓門前紋絲不動,我心想既然你這麼聰明,我倒要考考你。

我說:聽說狗肉很香,我今天正好買了瓶酒,我晃了晃手裡的酒瓶。

小狗轉身邁著八字步,淡定的走開了,大概的意思我見過的壞人多了,就你這樣子還想吃我?

我說:沒想到你這麼小心眼,開不起玩笑啊!

它扭頭看了我一眼,尾巴搖了幾下!它是在和我再見,下次再聊?我想它就是這個意思。

我陷入了沉思:人活的不如狗,但人有時確實不如狗。

母親和流浪狗成了朋友,一個在小區裡拾荒,一個在小區裡流浪

相關焦點

  • 小區老保安與流浪狗小的故事後
    作為一個小區老保安的我,錯手把一時興起,餵養了三天的流浪狗永遠的送走了,換來的是一個被解僱的結果。我對於這結果,沒有不忿,只有不解。面對愛狗住戶的吵與鬧,我能理解公司這個息事寧人的處理方法,始終我也有錯在先,沒有理性地處理好它的問題,正如他們所說的惡有惡報吧。但始終讓我無法理解的是,那些指責我的人,他們的同理心究竟是缺失了,還是投放在錯誤的事物上?
  • 小區裡的老王
    白天黑夜都在工地上,照應著施工隊伍和外來送施工材料的,晚上負責巡邏看守。記得開始時工地還沒有象樣的圍擋,當時只有兩個人在那裡看守,老王他們住的是帳篷,風颳雨淋的,冬天烤火取暖,夏天清風送涼。好歹盼到工程交工了,老王又負責看護大院,還負責照看住戶裝修,並要清理和外運建築垃圾。
  • 小區裡的畫家崔大師也把老胡打了
    提出讓老胡以身心受到傷害為由睡到阿混家裡去,不討到說法決不罷休。兩個人對飲到深夜,老胡依然不為所動,說不能跟人渣一般見識。光頭劉一拍桌子:「憑什麼漂亮女人都圍著他?憑什麼啊?他小姨子就可以嗎?」老胡醉成一灘,只咕噥出兩個字:「賤貨!」除了光頭劉,另一個帶頭支持找阿混麻煩的是小區裡的畫家崔大師。
  • 發生在小區的故事
    朋友阿忠在深圳東二市場擺攤賣菜,這天他收攤回家,見幾個住在同小區男男女女圍著一條狗議論紛紛,於是走過去看是啥情況,結果是一隻不起眼的小黃狗,隨口說道,這是哪裡跑來的流浪狗?大夥都笑了,狗主人從地上抱起小狗,不滿的說道,這是名犬,值好幾萬塊錢呢。
  • 流浪狗小強的故事
    早上和晚上,去幾個點投食餵水後,我總會過來找小強,小強吃完飯後也會在不遠不近的地方陪我坐坐。有時候,靜靜的趴在草叢裡,有時候伸個懶腰,然後搖著尾巴歪著腦袋望著我,有時候,還會撅著小屁股對著我小聲汪汪幾聲,但會一直保持著警戒線,不讓我靠近。我知道,可能小強曾經受到過的傷害太深,讓它不敢放鬆警惕。
  • 小區裡的老哥(三)
    和人家女孩見了兩次面,女孩倒是同意,但鄭哥不同意,他就說看不上人家,弄的親戚還挺生氣,說以後不管你的事了,這倒讓年輕的鄭哥深深舒了一口氣;然而父母不幹呀,都多大了不搞對象不結婚哪成啊,於是跟鄭哥的哥哥說,你以後幫著留意,你結婚了別不管你弟弟了。
  • 小區(ou)的故事
    小區請了三天假,三天之後沒到校,沒有銷假也沒有續假,我給家長打電話詢問,才知道他爸爸因為受傷過重,去世了!電話裡想和小區談談,安慰安慰他,他媽媽把電話給他,直到掛斷電話,他一句話都沒說。一周後,小區媽媽來學校,談起自己家庭情況,原來由於小區媽媽工作的原因,小區從小基本是由爸爸長大,爸爸性格隨和,溫文爾雅,對小區寬鬆理解,鼓勵賞識!
  • 給不了它的未來,就不要給它希望(我和流浪狗的故事)
    大概是去年5月份,無意之間認識這個流浪狗,它經常在我們小區門口的超市待著,有時跟著外面跑的小狗一起玩,我當時也沒有太在意,以為是超市家養的狗,後來我們小區的好幾個人,經常拿些吃的給這個狗吃,這時我就注意了,我就問了超市老闆:「這個狗,不是你家的,」他說,」它是流浪狗」,哦,這隻時候,我才恍然大悟,開始關注了這條狗。
  • 「美在金秋」張家界世紀花園小區裡的幸福生活
    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18日訊(記者 李森林)「我們世紀花園小區未改造前,路面都是泥濘不堪,經常有灰,業主體驗感一般。現在改造後,小區全部換上了瀝青水泥路,電梯、花園、文化長廊應有盡有,公共設施很齊全,小區面目煥然一新,給我們廣大業主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12月18日,在張家界世紀花園小區裡,小區業主劉和軍取完快遞悠閒漫步在小區內,說起自家小區,劉和軍十分滿意。
  • 短篇鬼故事:百鬼小區
    春寧小區近一兩年不太太平,鬼鬧的兇。小區內的鬼是近年來小區內去世人的亡魂和一些其他來的遊魂。居民不敢請道士做法驅趕,害怕傷了逝去的親人,只敢請高僧超度。但這些鬼似乎不想去陰間投胎,每到晚上便在小區內遊蕩,弄得小區裡的人夜裡8點就躲在家裡不敢出門。小區的門衛成了比守墓人更可怕的工作,門衛辭職了一個又一個。
  • 曾經問題多多的老舊小區 如何成為現在的「網紅小區」?
    「以前,子女們來看我,車停在小區裡,時間長了還要收費,雖然錢不多,但心裡總有點疙瘩。現在小區有了『親情停車』制度,讓人感到很溫馨。」近日,江北莊橋街道廣庭社區三和嘉園小區72歲的鐘阿姨對記者說,前段時間,業委會主任熊佩娜在小區管理聯席會議上提出了「親情停車」制度:小區內居住的老人,如有子女前來探望,每月可以享受8次免費停車待遇。
  • 鄉下母親守寡半輩子,卻想和一個拾荒老頭結婚,原來是老頭身份不一般
    老人的大兒子叫周強,他是家裡唯一的一個大學生,母親六十歲宴請的費用都是他一個人出的以前為了供自己上大學,母親和兩個弟弟白天黑夜的去地裡收玉米、收包穀,為了能將家裡的麥子多賣2分錢一斤,他們三人還曾趕著平車多跑了20公裡路去外縣,這個恩情周強不能忘,他和妻子說過自己一輩子都還不清。周強知道母親愛看戲,以前小的時候每逢村裡有紅白喜事主人請來戲班子唱戲,母親都會帶著兄弟三人去看。今年趕上老人六十大壽,周強便特意找來了縣裡有名的戲班子來村裡,那一天看得出母親很開心。
  • 記小區裡剛發生的小故事
    昨天下午七點左右,我帶著兩個女兒下樓,大女兒跳繩打卡,當時,碰到一位老太太帶著他孫子遛彎,她手裡提著一個很精緻的手包,估計裝手機和零錢用的。雖說一個小區,經常碰到,但我們彼此沒說過話。他孫子好像比我二女兒大一點,約摸3歲左右吧,在她前面跑跑跳跳的。沒想到我們跳完繩去超市取網上買的東西的時候又碰到那位大姨。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從超市買了一瓶礦泉水出來就被那位大姨堵住了。
  • 那條曾經被人咒罵的流浪狗,救了整棟樓的人
    曹老四氣的蹭得坐起來罵道:「一定是一樓那個老孫頭養的那隻流浪狗在叫,哼!明天非得去物業告他,物業要不管就給打狗隊打電話,這個老孫頭為了一條流浪狗把整棟樓的人都得罪光了!大家都不讓他養,他就是不聽,真的老糊塗了!」曹四媳婦也被吵醒了!嘆了口氣說:「那狗當時被車撞的不能動了,渾身血淋淋的在那慘叫,要不是老孫頭救了它,它就活不成了,再說它可能是那個租房子的搬家把它拋棄的,怪可憐的!
  • 流浪狗與鏡子
    每一個小故事,都蘊含著大道理!有一隻流浪狗,由於經常遭受各種打罵侮辱丶飢餓折磨,脾氣變得很壞。有一天,它闖進了一間屋子,屋子四周全部都鑲著大鏡子,一直孤苦伶仃的流浪狗一看同時出現這麼多條狗,它一下子慌了,它瞪大眼睛瞅著鏡子裡這些又髒又醜惡的傢伙,心裡琢磨怎麼對付它們。此時,流浪狗惡狠狠地瞪著離自己最近的狗問道:&34;不成想,那隻離它最近的狗同樣也惡狠狠地盯著它,好像是在責問它。
  • 一群幸運的流浪狗和殘疾大爺的故事
    我們跟著他回了家,院子裡五、六條小狗汪汪汪地叫著,來來回回奔跑,把地上各式各樣的飲料和礦泉水瓶子絆得叮叮噹噹作響,另一隻大黑狗被套上了鐵鏈,大狗小狗們的肚子看起來都是圓圓的。 我們疑惑地問:「您那麼困難,還養那麼多狗幹嘛?」 大爺回答說,「經常在城裡撿破爛,水電局家屬區很多住戶都認識我。」 說到這裡,大爺閃爍著一絲自豪。
  • 哥哥車禍死亡,半年後我卻在小區監控裡發現他蹤跡
    尹成正要接話,被歐南諾的手機鈴聲打斷了。「喂?小葉子。」打來電話的是隊裡的警員葉予西。「師父!」葉予西的聲音顯得有些焦急,「剛有人報警,永夏公園的湖面清理工在清理湖面垃圾時,發現了疑似人體屍塊的東西!」「我知道了。」掛斷電話後,歐南諾看著尹成說:「把目前打撈出來的屍塊先帶回局裡,永夏公園那邊也發現了碎屍。
  • 故事:小區2個同名女子,都在七夕夜遇害,一個外賣盒成關鍵線索
    馬小凱說,當晚九點四十分,他提著外賣趕到張燕的家,她家的門緊閉,從旁邊的衛生間附窗裡傳來淋水聲。他一邊敲門一邊說明來意。衛生間裡一個女人說,她正在洗澡,讓他把外賣放到門口就可以了。除此以外,在送貨過程中,沒有發生其他異常。經查,馬小凱是這家外賣公司的實名制送貨員,無犯罪前科,和張燕素不相似,他的嫌疑基本可以排除。
  • 故事:被小區裡的貓引到地下車庫後,我報警抓了房東
    徐煜穿上昨天傍晚回來燙好的西裝站在落地鏡前滿意地看了看,在他把手揣進兜裡的時候,他看到鏡子裡的自己笑容慢慢淡了下來。他感覺自己的手指和什麼毛茸茸的東西接觸了,除此之外,他的手背還碰到了一張硬紙片。他把口袋裡的東西都拿了出來,那是由深淺兩種黃色編成的毛線團和一張拍立得的相片。
  • 因為一句話,小區門衛老胡被業主光頭劉咬傷
    人們總算信了,之所以相信並不在兩隻廢紙盒,而是因為光頭劉是作家,小區裡唯一一個有省作協證的被官方認可的作家,普通人都知道造謠的後果,作家肯定瞭然。  盛名小區裡非富即貴,大都是有點頭臉的人物。有頭臉的人都難以從眾,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他們相信老胡住院,也不全是因為光頭劉是作家,且從心底裡鄙視光頭劉這種只會唱讚歌的官方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