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有個姓劉的老先生,很喜歡交友,每天都有人拜訪他。
有一天,一個叫崔元素的人指名點姓,想要拜會他,劉老先生仔細打量他,見他儀表堂堂,一看就是讀書人,便問:「你是哪裡人?」
崔公子回答:「我是山東人,是個秀才,本來想到京城考取功名,無奈屢次落榜,只好在京城住下,前幾年,父母突然病亡,我無言見家鄉父老,聽說劉老先生喜歡交友,最近我生活拮据,只得求老先生賞口飯吃,突然哭了起來。」
劉老先生很同情他,於是便和他交往,經常送他一些錢財來改變他窘困的生活。
從此,崔秀才隔段時間就會來一次,每次來都會伸手要錢,時間長了,劉家的人都看不起他,甚至有討厭他。但是,劉老先生絲毫沒有嫌棄他,每次來都儘量滿足他的要求。
轉眼過了兩年,這兩年中,劉老先生遇到了騙子,家中財產被騙得近大半,為此,他大病一場,為了治病,花光家中所有財產,從此再無人來拜訪他。
又過了三年,劉家的日子窮得叮噹響,家裡的僕人看他實在沒有錢,走的走,躲得躲,最後只剩下一個老僕人,對他忠心耿耿。
到了年終,家裡什麼都沒有。快過年了,全家人穿著破爛的衣服圍著油燈取暖,妻子埋怨他:「到年關了,吃穿一點兒都沒有,你是一家之主,還不想想辦法找點兒吃的喝的,難道讓我們餓死?」
劉老先生有點兒悲哀,無奈的說:「我有什麼辦法?難道讓我去做賊嗎?」
妻子說:「做賊也不錯,至少老婆孩子能吃飽肚子,你何不寫信求助以前的那些好友,讓他們幫你度過這個難關。」
劉老先生想了想說:「幸虧有你提醒,我幾乎忘了這些事。」
於是開始伏筆寫信,然後讓老僕人挨家挨戶送信求助。然而,那些朋友接到信之後,用各種原因搪塞過去,沒有一個願意幫助劉老先生。
劉老先生長嘆一口氣,說:「朋友是天底下最難得的,可事到如今,千呼萬喚也不應承。」
這時,崔秀才來了。進門後,看到劉老先生一家狀況,很是詫異。
他說:「劉老先生,幾年沒見,怎麼變成這樣了?怎麼會窮到如此地步呢?」
劉老先生苦笑著說:「我認為交很多朋友,應該是一輩子的關係,沒想到到今天全都翻臉不認人了,我乃一介書生,現在只能束手待斃了。」
崔秀才說:「先生過於悲觀了,您文採出眾,出去賣字,夫人做些針線活兒,也不至於現在挨餓受凍啊!」
劉老先生說:「這不是我的活法兒,太可恥了,我寧可餓死!凍死!也不會這麼活著。」
崔秀才又說:「既然如此,先生可以投機倒把,學著做點兒生意不可以嗎?」
劉老先生說:「眼睛盯著孔方兄,心中只有蠅頭小利,我從來就看不起,怎麼會去做生意呢?我的志向就是考取功名,吃皇糧。」
崔秀才看他自負清高的樣子,有點兒鬱悶,說:「趙先生的志向我明白了,當官兒不成,也要當官兒,讀書不成也要讀書。掙錢這些事兒你都不願意去辦,這樣吧,這幾年我積攢了8萬大錢可資助你一下,我改日用車給你送來。"
沒過幾天,崔秀才果然用車拉來8萬大錢,送給劉老先生。劉老先生很感動,想要準備一頓飯款待他,崔秀才婉言拒絕就走了。
沒過幾天,崔秀才又提著一個口袋來到劉家。他對劉老先生說:「先生,你最近複習功課了嗎?」
劉老先生無奈地搖搖頭說:「沒有,家裡最近雜事兒太多,實在無心讀書。」
崔秀才對他說:「我也知道8萬大錢不夠你花,不過不要緊,我回了一趟老家,找到父母留給我的一袋兒金子,今天全部送給你,讓你過個好年,希望你發奮讀書。」說完把口袋放在桌子上就走了。
劉老先生有點兒糊塗,不相信口袋裡是金子,忙打開一看,果然都是黃橙橙的純金,大概有三百兩。
從此,崔秀才再也沒來過,好像人間蒸發了一樣。
劉老先生更加感動了,他用這筆錢買了新住宅。說來也巧,在新宅的宅基地,在地基裡又挖出兩壇金子。
劉老先生一夜就暴富起來,他認為這一切都是崔秀才帶給他的好運。從此他拒絕再交朋友,對待訪客也是冷若冰霜,整天閉門讀書。
一年後,劉老先生再次參加科舉考試並一舉高中,當上了翰林。好多以前不願意理他的親戚和朋友也都送來禮物對他表示祝賀。
劉老先生嘆息道:「太幸運了,諸位全來了,送給我這麼貴重的禮物,遺憾,單單少了崔秀才一個人,他才真正懂我的朋友啊!」
以前的那些朋友聽了之後,沒有不感到慚愧的,就偷偷離開劉家,劉老先生假裝沒看到。也不去挽留。
突然有一天,有僕人通報,崔秀才來了。
劉老先生大喜,急忙出去迎接,慌亂間連鞋都沒有穿,一瘸一拐一拐地把崔秀才請進來。
劉老先生真誠地對崔秀才說:「近幾年您搬到什麼地方去住了?怎麼好久不來呢?我很是惦記,我要好好的報答您呢!」
崔秀才笑了笑說:「當年我什麼都向你要,您也想要我報答嗎?」
劉老先生說:「我實在沒有這個意思!」
崔秀才又說:「那麼,難道我有這個意思嗎?」說完,倆人哈哈大笑起來。
劉老先生又說:「不知道先生家裡還有什麼人?」
崔秀才回答道:「家裡有好幾十口人呢,先生為什麼要問這個?」
劉老先生說:「我的女兒還沒有出閣呢,給你們將家當媳婦兒,咋樣?」
崔秀才說:「先生的好意我心領了,這可實在不行。」
劉老先生追問:「那是嫌棄我女兒愚鈍配不上你的公子?」
崔秀才支吾了半天說道:「先生,實話告訴你,我並不是人類,而是一隻老狐狸,只因仰慕先生的才華才不遠千裡來結識先生,至於貧困之後的富貴,那是命中注定的,不是我所為,我不過是因人成事而已,現在我倆緣分已盡,今天是來和老友辭別的。」
劉老先生恍然大悟,難過的說:「先生這次走了,當然自有去處,希望別讓我成為打到魚丟了網,捉到了兔子丟了夾子的蠢人啊!」
崔秀才笑了笑說:「我可不是貪功之人,你不必感激我。今後您的前程會很順利。」說完,他就起身告辭了,從此以後再也沒來過,也沒有人再見過他。
果不其然,劉老先生後來果然當了大官,多年之後,他告老還鄉,心裡卻一直非常感激崔秀才的情誼,每逢初一十五,必定燒香上供,至死不變。
參考資料《夜譚隨錄》
文/灰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