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於暗戀的愛情故事。
它講述了一個叫博子的女孩子原本因為哀思向天國的未婚夫寄出了自己的情書,卻出乎意料接到了同名同姓的人寄來的回信,後慢慢發現了一段純粹的暗戀的故事。
書和電影我都看過,先看的電影。那種日本專屬的茫茫大雪的背景烘託出暗戀的純粹與安靜。
裡面女主角叫博子,他有個未婚夫藤井樹在山難中去世了。
在之後收到回信,想一探究竟的時候。發現在未婚夫上國中的地方,他們班有一個人和博子長得一模一樣,而且她也叫藤井樹(為了分開,女藤井樹後文稱阿樹)。
這兩人的高中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但是有很多的小細節,讓人看來會回想起自己的高中生活。
阿樹在黃昏下騎著車,藤井樹從道旁騎著車趕上,用自己手中的袋子套在了阿樹的頭上。藤井樹有點壞壞的笑臉,和阿樹躲避的眼神。背後夕陽斜落,樹葉枯黃,暗戀的故事連背景都是那麼的美好。
藤井樹高中時,帥帥的臉龐安靜的模樣。在圖書館裡,靠著窗欞,拿著書。然後把一大堆借書卡放在阿樹的面前,他眼中微微閃爍的光。看著每一張借書卡上都寫著藤井樹的名字。讓阿樹有著無可奈何卻也難以捉摸的表情。
還有他最後給阿樹的那本《追憶似水年華》,這是他們的最後一次相見。藤井樹在騎車離開時,又往後撇了撇阿樹的家。他或許沒想到,借書卡後面的圖案,好幾年之後,在他死之後阿樹才會看見。那個在桌前,用鉛筆畫著心上人的藤井樹。在青春中,這樣懵懵懂懂的事情出現了真的太多太多。
日本很多的內容都會提到死亡。村上春樹說:「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這樣的一個島國,地震海嘯,如此多的災難讓人們覺得死亡是一個必須要去面對的問題。《情書》也是從藤井樹的死亡開始講述的。
關於愛,我先想到的其實是博子會不會很難過。藤井樹喜歡她,愛上她或許只是因為他和阿樹很像。
博子想到這裡,往這山去喊:你好嗎,我很好的時候。她會不會想起過往的一切的甜蜜和關於愛的部分。
這一切的真誠和虛假的辨別,在藤井樹去往天國之後沒有人知道了。
看書的時候,情緒波動比電影會更大一些。在沒有具體人物放在你眼前的時候。我會想我是不是也是博子,或者是阿樹。
這樣,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只看到了暗戀的一條線。在讀書的時候,第二遍知道了劇情,每一個人物都在告訴著你我,他們內心的聲音。
樹的爺爺,那個沒有救下自己兒子的老人。對於孫女滿滿的愧疚,和對於祖宅的眷戀。
藤井樹的母親對於兒子的懷念和對博子的憐愛。
秋葉對於博子的愛和對於藤井樹的懷念。(特別是秋葉說:如果我早知道,我一定在藤井樹之前向你表白)
藤井樹對於阿樹的愛戀和對於博子的愛情。
這一切,在大雪裡紛紛揚揚的落著。到最後,我們只看到白雪皚皚的一片。但是底下,有著痛苦和懷念,愛戀和不甘,戀愛和愧疚。
這是生活。
你這一輩子有沒有暗戀過一個人。沒有開口,沒有說話。
還會去關注,但是自己的生活還在繼續。
我們沒有勇氣去寫一封情書,我們也知道,哪怕我們去寫下,也沒有送出去的勇氣。
多半,生活的線已經分開。
而《情書》告訴我們的,關於青春的正面,那些傷感,落寞,快樂,單純,回憶,沉湎,正酣,宿醉,暗戀——這一切都只是讓我們重新開始。
《情書》,裡面最後爺爺背著孫女去醫院。之前他這樣做的時候兒子死了。但是他又有了勇氣這樣去做。
藤井樹和阿樹的故事,在他死後由他的未婚妻得知了故事的完整。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陷入一個叫做過去的泥潭。因為我們的內心,總有一個地方,有些人來過,他們現在走了,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我們還沒有適應。
但是重新看《情書》的過程中。看到那些美好的地方,我會暗暗的告訴我自己,這些是過去的意義,但是未來有著未來的意義。
未來也有黃昏,也有大雪落滿了山坡。
爺爺最後送去醫院的勇氣,博子最後在山前說,你好嗎,我很好的勇氣。
這一切,都是讓我們自己有勇氣去看到窄巷之外的世界。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
吳菘的第十一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