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麻瓜的青春裡都有一個哈利·波特(文末有彩蛋~)

2020-08-17 第一讀者

自8月14日4K修復3D版《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復映以來就受到了不少影迷的歡迎。眾所周知,僅僅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說銷量就已經超過了4.5億,全球票房更是取得了超過80億美元的傲人成績,是全世界票房最高的系列電影。這7部小說8部電影陪伴無數青少年的成長,不知道多少80後、90後一遍又一遍的刷過這8部電影,所有的劇情和細節都爛熟於心,至今仍對英國女作家J. K.羅琳筆下的這個魔法世界念念不忘。那麼,哈利·波特為什麼能夠吸引如此多的粉絲呢?

▲視頻:《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邀你見證魔法時刻

●全年齡向的奇幻文學


事實上,「哈利波特之母」J.K.羅琳唯一的名字是「喬安」(Joanne),而不是誤傳的喬安·凱瑟林·羅琳(Joanne Kathleen Rowling)。在第一部《哈利·波特》出版之前,出版商擔心羅琳的女性身份會影響她作品的銷售,勸說她使用一個中性化的筆名。當時窮困的羅琳只得給自己取了J.K.Rowling的筆名,儘管她的名字中並沒有Kathleen這個中間名。在創作《哈利·波特》的過程中,羅琳經歷了一段閃電般的戀愛與婚姻,但當女兒傑茜卡出生後,她很快成為單身媽媽。但是隨著「哈利·波特」系列第一部作品《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出版與走紅,羅琳幾乎一步登天。1997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問世時,其美國版權已賣到10萬美元,創兒童文學天價,羅琳名揚天下。

「哈利·波特」系列小說連續20多年長銷不衰,不僅吸引了兒童讀者,而且還吸引了大量的青少年與成年讀者,一個關鍵的原因在於,其七部曲系列其實是一套「全年齡向」的「奇幻文學」作品。

作為一種問世於20世紀中葉的文學類型,現代奇幻文學的核心特徵在於,它會在「敘事」的同時完成一套「敘世」。也就是說,它會在講述一個引人入勝的精彩故事的同時,給出一套宏大而自洽的世界觀設定體系。這一點構成了現代奇幻文學最具特色的魅力源泉。也正是這樣的特徵,讓奇幻文學成為當代文創產業特別青睞的一種文學類型。所以,我們不但能看到由「哈利·波特」系列改編的好萊塢大片,在2001年以來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觀影熱潮,而且還能在市面上看到由「哈利·波特」衍生而來的多種多樣的商品,從舞臺劇到音樂會,從電腦遊戲到模型玩具,從服裝飾品到家居用品,應有盡有,不一而足。時至今日,「哈利·波特」已經形成一條巨型產業鏈,帶動經濟規模超過2000億美元,堪稱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品牌之一。

●久違的快樂體驗


美國5~17歲的兒童超過半數表示,在接觸《哈利·波特》之前從未體會過讀書的快樂。一項調查顯示,在美國有12%的成年人閱讀過《哈利·波特》,最早推薦《哈利·波特》故事的獨立製片人黑曼就說過:「沒用幾分鐘我就喜歡上了這本書,因為我清楚地知道它觸動了我,一會兒讓我感動,一會兒讓我開懷大笑。」這些都足以說明《哈利·波特》帶給廣大讀者久違的快樂。

「哈利·波特」系列是一部魔幻主義作品,卻與此類傳統作品有著極大的差異。《哈利·波特》的故事並非發生在中世紀或虛構出來的「中土」,而是發生在具有極大包容性,各種文化融合發展的當代美國,因此,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甚至於不同教育程度的人都能夠很快接受並喜愛它;魔幻文學天生就是一種極富想像力的文學表現形式,向來以天馬行空的文筆著稱,可以輕鬆把讀者帶入一個神奇的世界。但與馬爾克斯《百年孤獨》裡晦澀難懂的想像不同,羅琳的想像往往來自於現實生活,尤其是校園生活,容易獲得大眾通感。誰不希望寫作業時可以得到一支速寫筆呢?這種願望不分讀者國別,不分讀者年齡,不分讀者性別,可以被大多數人所感受到。

●大跨度的重重懸疑


羅琳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作家,早在提筆寫《哈利·波特》的十幾年前她就完成了整部作品的構思,從《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起就搭建出一個像福爾摩斯探案一樣既懸疑重重,又有據可循的精彩世界,如哈利的身世之謎,哈利與伏地魔的關係等,此後嚴格按此脈絡穩步前進。不僅在每個單獨的故事中設有懸念,整部作品更是設置了跨度極大的懸疑,而伏筆往往隱藏在一個個不起眼的細節中,卻對整部作品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一旦讀者墮入其中就難以自拔,成為不折不扣的哈利迷。

在整部作品中,懸疑設置最成功的要數「斯內普」了,他是一個令無數哈迷都無法釋懷的人物。冷酷、自私、偏激、陰鬱的斯內普處處為難哈利,確實讓人厭惡,但那是為了維護他自己學院的學生,無可厚非。雖然他在性格上有缺陷,但羅琳並沒有將他塑造成一個陰險卑鄙的人,懷揣遠大的抱負卻卑微地、執著地、深沉地愛著莉莉,無視周圍人對他的不信任,直到最後,羅琳才給予了斯內普雙面間諜和英雄的定位,這個隱藏在7部書中,歷時多年的爭議人物,無疑是羅琳最為經典的伏筆,吊足了讀者的胃口。

●包容多元的魔法設定


那麼,在奇幻文學的脈絡當中,「哈利·波特」系列又有何特殊之處,讓它能夠成功地凝聚起龐大的粉絲社群,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大IP呢?

「哈利·波特」系列創造的「魔法世界」,與所謂的「現實世界」處在同一個時空維度,二者並沒有截然間隔的分界線。同那些帶有中世紀氣韻的架空世界相比,「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更像是將我們所熟悉的現代世界進行了一番奇幻化的微妙變形。「哈利·波特」系列的很多重要的世界觀構成元素,比如魔法部、國際巫師聯合會、威森加摩、阿茲卡班、古靈閣、聖芒戈、魁地奇世界盃、對角巷、《預言家日報》,都可以視作羅琳對於現代社會的政府機關、國際組織、法庭、監獄、銀行、醫療機構、體育賽事、商業網點、大眾傳媒的戲仿。

而在羅琳的一系列設定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霍格沃茨魔法學校。作為「哈利·波特」系列最為重要的故事發生地,霍格沃茨的相關設定,既是對魔法學習這項超現實活動進行了現實化的處理,同時又對現代學校這個日常生活空間進行了奇幻化的變形。

「哈利·波特」系列的讀者可謂類型多樣、構成多元,但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依然有一個共通之處,那就是都曾經有過或者正在經歷現代校園生活。而羅琳對於「現實化」與「奇幻化」的巧妙把握,一方面能夠持續地引發讀者的沉浸感、代入感與共鳴感,另一方面又為現代校園生活增添了許多令人驚異、充滿神秘的奇幻色彩。這兩方面效果的微妙疊加,讓霍格沃茨對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構成了持久的吸引與召喚。

●電影改編主打兒童牌


而「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成功,也是根植於原著小說。

羅琳女士在創造小說時,正是看中了現代小孩們都是在電子遊戲薰染下長大一代,對於遊戲闖關,尋找遊戲線索再也熟悉不過的現代孩子們,他們關注的就在身邊的熟悉環境與人物夥伴,當羅琳將古典主義文學的悲劇情懷融入小說的框架,就給了孩子們高度崇拜又能無限想像的空間。

華納公司在電影改編上,也大費周折,就是為了提升其與眾多魔幻類作品中的不同,其中心思路就是讓哈利·波特打的是兒童牌,在題材選擇上親近孩子的冒險好奇的心態,製作出老少皆宜,共同觀看的系列影片,加上小說本身對於奇幻的魔法世界的詳盡描述,一部大賺大賣的題材就意味著日後的連莊狂攬的勝面。「哈利·波特」系列可以媲美「指環王」系列,他倆相同是都擁有各自獨立複雜的魔幻王國,後者改編自古典魔幻小說名家的託爾金的名著。《指環王》在成人世界價值觀中相當於一出成人童話,託爾金的一支生花妙筆寫出了中土魔幻世界正邪交鋒的恢宏磅礴的大氣象,而「哈利·波特」系列更專注與個人苦難與成長,以及帶著王子復仇般的宿命感。

●趣味測試|你是《哈利·波特》中的誰


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上映的那年,同學間都默契地互稱麻瓜,等級高一些的總是嘴中默念魔法,相關的影視周邊,陪伴了每個觀眾的青春。和哈利·波特幾乎一樣年齡,又和哈利·波特一起長大!光這兩點就可以讓很多人興奮得起雞皮疙瘩。現在,就來看看你是《哈利·波特》中的誰吧!

1.玩遊戲的時候,你會比較喜歡選一些正面角色的嗎?

是的——3;不是——2

2.休閒的下午,你會選擇聽一些怎樣的音樂?

輕鬆的——4;激昂的——3

3.你認為人活著就應該要快樂嗎?

是的——5;不是——4

4.你認為每學期的期末總結是多餘的嗎?

是的——6;不是——5

5.你會在別人說完之後才發表自己的意見嗎?

是的——7;不是——6

6.在你的心目中,貼心的好友友比所有人都重要嗎?

是的——8;不是——7

7.你覺得被別人管束是一件很討厭的事情嗎?

是的——9;不是——8

8.你同意「人必須活得有意義」這個觀點嗎?

是的——10;不是——9

9.如果你有急事的時候遇到紅燈,你會有想闖紅燈的念頭嗎?

有——11;沒有——10

10.如果一個不太重要的機會被別人搶走了,你會記恨嗎?

是的——12;不是——11

11.你喜歡看文藝片還是動作片?

文藝片——13;動作片——12

12.假如你是一個科學家,你的實驗失敗了上千次,你還會繼續嗎?

是的——A;不是——14

13.你覺得考試作弊是一個可恥的行為嗎?

是的——D;不是——15

14.你會害怕被別人拋棄嗎?

會——C;不會——16

15.如果你遇上危險,你希望身邊的人去救你嗎?

是的——B;不是——A

16.你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奇蹟存在嗎?

相信——E;不相信——D

A.哈利·波特:身為主角的哈利聰明而勇敢,但是在情感上比較脆弱,而且不太服從權威,不愛受規則的限制。你跟他一樣,厭惡世俗的各種規則,喜歡隨心所欲的生活。在情感方面,你是一個很執著的人,萬一遇上變故很容易就會鑽牛角尖。

B.羅恩·韋斯萊:你和羅恩最大的共同點在於大家都是講義氣的人,為了朋友甘願冒險。在你的個性裡面,倔強佔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如果是你認定了的事情就不會改變。同時,你並不太喜歡被人約束,不愛守規矩辦事。如果你身邊有一些不良的朋友,那麼就很容易被帶壞。

C.秋·張:秋是一個比較驕傲的女孩子。你和她一樣,身上有著堅強和善良的特質,並帶有一種小家碧玉般的氣息。如果你是一個男生,可能會讓別人覺得你有點優柔寡斷,不像是做大事業的人。如果你是女生,那麼給人的感覺則是膽小溫柔,是一個需要保護的角色。

D.赫敏·格蘭傑:你跟赫敏很相似,都是比較理智和守規矩的人,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你平時喜歡按部就班的生活,但是遇上心煩事情的時候就會希望徹底的放縱。你深信朋友需要時間的積累,在慢慢了解的過程中才能讓友誼愈加牢固。

E.金妮·韋斯萊:你就像非常執著的金妮,做事有主見,常常遵循自己內心的想法棄。在你的性格當中,積極的因素佔了很大的比例,就算遇到什麼挫折,你都會微笑面對。因此,你最好認準自己的目標,努力不懈,那麼成功很快就會來到你面前了。 (來源:《光明日報》林品/文、《中國經濟信息》袁原/文、《語文教學通訊》張德瑞/文、《意林·少年版 》)


相關焦點

  • 《哈利·波特》重映!在你心中,「霍格沃茨」是一所理想學校嗎?
    外灘教育(TBEducation)文丨周瀅瀅 編丨Travis再過兩天,《哈利·波特與魔法石》4K修復3D版將於內地重映經久不衰的《哈利·波特》,就像用魔法建立起了一個魔幻烏託邦,在全世界吸引了一大批忠實的擁躉。在某一天,有貓頭鷹銜來霍格沃茨的錄取通知書,成了哈迷們的共同期待。
  • 終於和哈利·波特成為校友
    今年,哈利·波特40歲了。(淚目)是不是又感覺到什麼叫彈指一揮?(巫師普通魔法及基礎資質測試)一級測試! 學姐在這給你們透露兩道歷年真題,答不對的麻瓜們就不要裝模作樣混進來啦!https://www.wizardingworld.com/對了,校園裡是沒有WIFI的啊啊啊啊啊(學姐親測)!如果你想在雙十一或者黑五買東西,那估計這個願望是要落空。
  • 《哈利·波特》:在古靈閣巫師銀行存錢,是否有利息可以拿?
    ……這些與錢有關的話題,我們之前都聊過了。那麼,小斯今天就再來侃一侃,在古靈閣存錢的話,會不會有利息呢?哈迷們都知道,古靈閣是英國魔法世界唯一的銀行,而且也是巫師貨幣(金加隆、銀西可、銅納特)的唯一發行方,換言之,古靈閣完全壟斷了魔法世界的金融市場,只要古靈閣的妖精們願意,什麼通貨膨脹、物價飛漲、貨幣貶值,他們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做到。
  • 20年了,你為什麼還愛哈利·波特?
    這個黑頭髮、綠眼睛,額頭上有一道閃電傷疤的男孩讓冷卻許久的影院熱鬧起來,嚮往魔法世界的麻瓜們,紛紛來為自己的青春補上一封來自霍格沃茨的錄取通知書。整整20年前,中國讀者第一次看到了人民文學出版社引進的「哈利·波特」中文版,2002年,第一部電影在內地首映,更加速了哈利·波特的風靡之勢。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曝光「傳世經典」版預告
    來源:電影網為慶祝「哈利·波特」系列圖書引進中國20周年,根據J.K.羅琳暢銷小說「哈利·波特」系列第一部改編的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推出全新影片8月4日曝光「傳世經典」版預告,再現「哈利·波特」系列風靡全球的輝煌戰績,魔法世界銀幕開山之作升級歸來,經典歷久彌新魅力不減。魔法世界風靡全球 傳世經典魅力不減此次曝光的「傳世經典」版預告帶人們重溫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的經典臺詞和非凡成就。
  • 《哈利·波特》:詹姆與莉莉,宛如魔法世界的「傲慢與偏見」
    相信很多小夥伴通過小說或是電影都知道《傲慢與偏見》這個故事。而J.K羅琳本人也是簡·奧斯汀的書迷,在《哈利·波特》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簡·奧斯汀筆下的元素,例如霍格沃茨管理員費爾奇的那隻貓——洛麗絲夫人,就是取名於簡·奧斯汀的小說《曼德菲爾德莊園》中的諾裡斯太太(Mrs. Norris)。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曝全新預告 預售正式開啟
    ·波特」系列圖書引進中國20周年,根據J.K.羅琳暢銷小說「哈利·波特」系列第一部改編的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推出全新4K修復3D版,即將於8月14日領跑全球登陸中國院線。隨著海格那句「你是一名巫師,哈利」,一場震撼人心的魔法世界冒險之旅開啟徵程,而「哈利·波特」系列也是一路狂攬佳績,成為風靡全球的超級IP。其中「哈利·波特」系列圖書在全球超過200個國家以75種語言出版,二十多年來仍霸佔多國暢銷書排行榜前列,攬獲安徒生文學獎、雨果最佳年度小說獎等眾多國際重要獎項。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這些奇妙瞬間,你還記得嗎?(完結篇)
    ·波特與魔法石》(下簡稱《魔法石》)中有太多經典時刻:鄧布利多的熄燈器吸走燈光、海格騎著摩託從天而降、和蛇說話的哈利、消失的玻璃、漫天飛舞的信件……這麼看來,我們麻瓜世界已經有了厄裡斯魔鏡了——P圖軟體啊。
  • 哈利·波特在麻瓜世界「變了樣」——全球20周年紀念封面賞
    從1997年《哈利·波特》系列首次出版算起,身處麻瓜世界的我們,已經與哈利相識了二十多年。然而無論過去多少個春夏秋冬,我們心中的哈利依然是那個戴著圓眼鏡、頂著一頭亂髮去拯救魔法世界的少年。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當年首次引進《哈利·波特》系列時用的都是學者出版社的經典美國版封面和插畫↓
  • 哈利·波特系列影片不為人知的背後故事,太多的感動和秘辛
    演員們幾乎都是孩子,三百多個半大不大的孩子們聚在一起,嘰嘰喳喳、滿地亂竄,幾乎隨時隨地都可能會失控,想想都讓人覺得窒息。就連當年只有11歲的馬爾福(為了我們都能立即反應過來這個人是誰,下面我都直呼角色名了)都說:我真的很佩服克裡斯,如果有三百多個孩子圍著我,我就瘋了。
  • 《哈利·波特》咒語大致可分三類,「阿瓦達索命咒」等翻譯頗見神韻
    《哈利·波特》原作以英文寫成,作品中的咒語來自羅琳的原創,但大部分咒語都不是直接的英文表達,而是進行了別出心裁的構思。這些咒語的創作也並非作者隨意為之,背後有一定的邏輯和規律可以遵循,這一點在咒語的詞根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引「尋寶式」觀影 大銀幕挖掘細節伏筆
    尤其是麥格教授一開場就表明了姨媽一家是她見過特別糟糕的麻瓜家庭,而表兄達力的「熊孩子」脾性更是讓人希望哈利趕緊離家出走。哈利·波特為何能與蛇對話?第一次看到哈利·波特與蛇對話時,只是以為這是「魔法」的一部分,也許大部分巫師都擁有這個能力。
  • 《哈利·波特》:面對校園欺凌,斯內普和盧娜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哈利·波特》之所以成為經典,當然是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應該也包括作者羅琳將一些現實中的問題和矛盾引用到魔法世界中,讓讀者們通過書中角色的選擇,對事件的本身有一個自己正確的評定。中最明顯的一個現實問題就是校園欺凌。
  • 還沒等到貓頭鷹的來信,突然發現哈利·波特馬上就要40歲了
    儘管往年的暑期檔有大片加持,日票房破億也並非難事,但是放在影院沉積了178天之後才復工的當下,影迷復甦的觀影熱情對於電影人而言已經是一大幸事。讓影迷和電影人都萬分雀躍的一個消息是:7月24日,根據J.K.羅琳暢銷小說「哈利·波特」系列第一部改編的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宣布將於8月14日在中國以4K修復3D版公映,這段魔法傳奇即將再現大銀幕。
  • 《賽博朋克2077》當中的20處彩蛋,你有注意到嗎?
    文:Akizuki「可惡…」當我意識到時,眼淚已經滑過我的臉頰,滴到了手柄上。眼前這棟酒店的頂樓,宛如一個與下面五光十色的都市相隔絕的異世界。冰冷的光從大樓間隙中,將凌冽的雨切割開來,灑在我脆弱又敏感的情緒之上、浸溼我的心臟。為什麼會有這麼恰到好處的雨、恰到好處的光與影,以及恰到好處的悲傷記憶。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引「尋寶式」觀影,大銀幕挖掘「魔法世界」細節伏筆
    對於領先全球觀看到這一全新版本的中國觀眾而言,在大銀幕上以新鮮體驗感再度欣賞到這部魔法世界開山之作,除了感動與激動,更有「尋寶式」觀影快感,在完整知曉「魔法世界」後續走向後,回頭再看第一部,滿滿都是細節伏筆。
  • 《風犬少年的天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青春
    將笑與淚融入青春底色,高燃和中二並駕齊驅。對大城小村的本土化描摹,意猶未盡的16集體量,以及得天獨厚的彈幕buff加成,都為它博得好感傍身,一躍成為新「下飯」首選。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青春,每個人都會懷念青春,追憶青春。可真正處於青春年華之時,日子卻似乎並沒有那麼好過,生活也沒有如此輕鬆。
  • 你還是個孩子,不該待在這(文末有福利)
    他拿起一塊磚頭,反覆看,像琢磨一件奇特的物品,然後,再慢慢地放進車鬥裡,像電影上的慢鏡頭。他不愛說話,說話時又不看你的臉,好像是自言自語。他說:「你應該上學,要不,去哪裡學個技術吧,才十六啊。」晚上,工棚裡的人大都出去玩了,老歪好像睡著了,我一個人聽著收音機。鋼叉領一個我不認識的人進來了,他走到我身邊,看看老歪,老歪發出輕細的鼾聲。鋼叉說:「想不想掙錢?」我說:「這不是廢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