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交往的潛規則,都在這本書裡

2020-08-27 第七天讀書

婚姻像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這是小說《圍城》最著名的一句話,也成了形容婚姻最著名的一句話。

但說到《圍城》,你不能只知道這麼一句話吧。

其實豈止說婚姻,小說從方鴻漸初出茅廬零戀愛經驗寫到他婚後生活,從露水情緣的鮑小姐寫到把他圈進婚姻的孫柔嘉,種種糾葛之餘,男女交往的那些潛規則,也全在這本書裡。雖說這本書是講述了民國時期的故事,但是書中的很多例子無一不說的是當代的種種劣跡。

也許這就是張愛玲所說的「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吧,從前只覺得滑稽可笑的故事,覺得用再刻薄的言語形容都不過分的人物,現在也開始不忍苛責。

特別是對小說主人公方鴻漸,以前嘲笑他,成年後越發覺得,人人身上都有方鴻漸的影子。

在感情發生之前 互相掂量已經開始

人們看待感情很容易理想化,說什麼愛一個人沒有理由,其實都有理由。因為在每個人的意識裡,都自知或不自知地運行著一個篩選機制。

在感情發生之前,互相掂量已經開始,所謂的好感,就是初步通過了篩選。

在歸國郵輪上,鮑小姐和蘇小姐同時看上了方鴻漸,她們又是怎麼相互掂量的呢?

鮑小姐是覺得旅途無聊,只是想找個消遣對象,她看方鴻漸是坐二等艙的,供吃喝付小費出手會闊綽,人還說的過去,聊起來不悶,作為旅途消遣已然足夠了。

蘇文紈

蘇小姐是想趁航行,尋覓一個結婚對象:「她對方鴻漸的家世略有所知,見他人不討厭,似乎錢也充足」,蘇小姐考慮的因素更多一些,自己是留學博士,自然也要留學博士才配得上,此外還有家世、性格、經濟條件等等。

方鴻漸掂量鮑小姐,是鮑小姐身材性感勾人,生性浪蕩,主動熱情,容易得手,完事還不用負責任。

在鮑小姐下船之後,方鴻漸的女伴又換成了蘇小姐,方鴻漸同樣在掂量蘇小姐:「蘇小姐是最理想的女朋友,有頭腦,有身份,態度相貌算得上大家閨秀,和她同上飯館戲院並不失自己的面子。」

明知名花有主還來勾搭是因為可以不用負責任

方鴻漸在郵輪上,和「局部的真理」的鮑小姐發生了一夜情。

至於為什麼要叫「局部的真理」?

是因為在郵輪上的鮑小姐穿著大膽,在甲板上也只穿著三點式的比基尼,而另一方面是因為真理是赤裸裸的,所以方鴻漸等人也就稱鮑小姐為「局部真理」。

鮑小姐用兩句話就撩到了方鴻漸,一句是:「方先生,你教我想起我的未婚夫,你的相貌和他像極了」,這當然是假的,因為她未婚夫是個禿頂的黑胖子,但暗示的意味已經很明顯了;

另一句是:&34;,這句話一出,方鴻漸心中電光瞥過似的,忽然敞亮。

兩個心懷鬼胎的人,不謀而合,一觸即發。

歸國郵輪上的鮑小姐和方鴻漸

但是鮑小姐和蘇小姐都對方鴻漸有意思,為什麼方鴻漸選了鮑小姐做女伴呢?

有個重要的原因,鮑小姐已經訂婚了,方鴻漸知道,自己可以享受她未婚夫的權利,而不必履行跟她結婚的義務責任。

這是男女交往的一個潛規則:

通常一個男人知道一個女人名花有主還來勾搭,很少是真的想挖牆腳,追求真愛,而是因為可以不用負責任,不用給任何承諾,何樂而不為呢?

作為對比,再看方鴻漸和蘇文紈的互動,當蘇小姐開始給他洗手帕、補襪子、縫紐扣的時候,這些都是太太對丈夫盡的小義務,方鴻漸感到承諾婚姻的壓力,開始恐慌,甚至毛骨悚然。

年齡越大

女性在婚戀市場慢慢貶值

蘇文紈剛出場,錢老爺子給的形容是:「有一種孤芳自賞、落落難合的神情——大宴會上沒人敷衍的來賓或喜酒席上過時未嫁的少女所常有的神情」。

蘇文紈就是個過時未嫁的少女,她留學歸國面臨一個很嚴峻的問題,隨著年齡增長,她的追求者數量和質量都在下降,所以她才急著圈定候選人,把自己嫁出去。

蘇文紈

蘇文紈是這樣布局的:重點發展方鴻漸,養著備胎1號趙辛楣,和備胎2號曹文朗,讓三個人為她爭風吃醋,但方鴻漸是內定的丈夫。

書裡是這樣說的:

在大學同學的時候,她眼睛裡未必有方鴻漸這小子。那時候蘇小姐把自己的愛情看得太名貴了,不肯隨便施與。現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捨不得穿,鎖在在箱底,過一兩年忽然發現這衣服的樣子和花色都不時髦了,有些自悵自悔。


雖然不願意承認,也很討厭年齡歧視,但事實就是這樣:女性年齡越大,會慢慢貶值,無論她的自身條件多麼好。

這是一條很強勢的男女交往潛規則。

曾經有看到過這樣的一句話,用來形容這條規則十分恰當:「女孩在18歲的時候,脖子可以挺得高高的,之後每過一年,就要懂得把頭低一點點。

戀愛中耍心機用手段

只對對你有好感的人起效

蘇文紈的婚戀心理很有趣,她有一手好牌,傲人的家世、留洋歸來的學歷、不錯的品貌,唯一的劣勢就是錯過最好的花期。

她選擇低嫁,原因有其二,一個是她想要一個任她拿捏的丈夫,另一個是她爸爸是實權官員,有本事把女婿扶上位,不會因此而降低生活質量。

所以她選了方方面面不如她,但品貌相當,知情知趣的方鴻漸,而為了促成這段預謀的感情,她使了很多手段。

陳道明

她喜歡挑起醋意,讓幾個男人為她爭風吃醋,比如趙辛楣不在的時候,她叫方鴻漸方先生,趙辛楣來了,就親暱地叫「鴻漸」。

可是,戀愛中耍心機用手段,只對有好感的人起效。每個人擇偶的時候都有一個初步的篩選機制,通過第一層的篩選才有發展的可能,通過了第一層的篩選才會產生好感。

而蘇文紈是沒有通過方鴻漸的第一層篩選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蘇文紈缺乏方鴻漸喜歡的少女感,他覺得蘇文紈表現出來的頑皮嬌痴和她不相配。

方鴻漸和孫柔嘉

這是男女交往的一條潛規則: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擇偶的硬標準,如果沒有通過這個硬標準,就無法進入候選人行列,使再多的心機和手段,也是白搭,甚至令人鄙夷生厭。


只有對於那些對你有好感的人,愛你的人,心機和手段才能讓他們或方寸大亂,或心生憐惜。

再好的朋友也比愛人疏一層

朋友要有邊界感

這一條嚴格說起來是友情潛規則,但是和男女交往相關的。

趙辛楣和方鴻漸認識在先,兩人是年歲相當,無話不談。他們的談話內容就包括對身邊人的評價和看法。

起初,孫柔嘉對於趙辛楣和方鴻漸來說,只不過是認識的人,甚至連朋友都算不上,所以兩個男人私底下可以毫無忌諱地交換對於別人的評價。

可是後來孫柔嘉成了方鴻漸的未婚妻,繼而成為妻子。這種親疏關係就變了,再好的朋友也比愛人疏一層。

方鴻漸和孫柔嘉

其實這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錯誤,永遠記住:

再好的朋友也比愛人疏一層,朋友要有邊界感。不要輕易置喙人家兩口子的事,即使你和當事人認識的時間再久,交情再深。

戀愛心術也許能一時奏效

但虛假人設無法一輩子不拆穿

《圍城》裡,戀愛心術最厲害的不是蘇文紈,而是普通家世、普通長相、普通學歷,卻把方鴻漸圈進婚姻的孫柔嘉。

趙辛楣評價她是一個「很心機」的人。

其實女孩子談戀愛有點小心思也沒什麼,

但孫柔嘉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那就是她一直在營造一個虛假的人設。她有意識地在方鴻漸面前樹立一個天真無知、柔弱可憐、沒有主見、需要保護的人設。

比如,同事陸子瀟寫信追求她,她跑來問方鴻漸的意見:

我照方先生的話去做,不會錯的。我真要謝謝你。我什麼事都不懂,也沒有一個人可以商量,只怕做錯了事。我太不知道怎樣做人,做人麻煩死了,方先生,你肯教教我嗎?

方鴻漸這個傻子,偏偏就最吃這一套:

這太像個無知可憐的弱小女孩了,辛楣說她裝傻也許是真的,方鴻漸的猜疑像燕子略過水,沒有停留。孫小姐不但向他求計,並且對他言聽計從,這使他夠滿意了,心理容不下猜疑。


不過大概所有的男人都吃這一套。

可是訂婚之後,方鴻漸漸漸發現孫柔嘉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女孩子,並不是他以為的事事都需要請教自己的那種柔柔弱弱的女孩子。

而且她不僅不天真無知,對方鴻漸的境況看得比方鴻漸自己還清楚,嘴巴比刀子還厲害,往最痛的地方戳下去。

所以方鴻漸才會覺得,結婚之後,娶的根本不是婚前認識的那個人

孫柔嘉營造虛假人設去迎合方鴻漸,在男女交往中,這種策略常常被用於沒那麼有把握的或條件優越於自己的對象。

這種策略短期可能是起效的,可是婚姻是漫長的、瑣碎的,虛假人設無法一輩子不拆穿。

所以最好也最聰明的做法,就是坦誠地做真實的自己。

一個正確的心態應該是:我是這樣子的一個人,如果你喜歡,那很好,如果不喜歡,那就算了。我無法假裝成一個不是自己的人

結婚無需太偉大的愛情

彼此不討厭就可以結婚了


這是方鴻漸的一個感觸。

趙辛楣最後找了個女學生結婚,方鴻漸明顯地感覺到這並不是出自於熱烈的愛:「他對她也許不過像自己對柔嘉,可見結婚無需太偉大的愛情,彼此不討厭已經夠結婚資本了。」

他說的是真的,愛情是奢侈品,稀缺品,不是所有人都能幸運地嫁給愛情。現實的真相是:

這世間的男男女女,很多很多的人都是遇到一個條件相配,彼此不討厭的人,就走進了婚姻。

只不過大眾媒體把愛情鼓吹成了結婚的必要條件,很多人直到到了年紀,才發現原來並不是那麼回事。

在擇偶領域,還有個不成文但很有趣的規律:

一個人最愛的、最念念不忘的,往往是他配不上的人,其實哪有那麼多男神女神,不過是相貌、學歷、能力、家境、社會地位等方面配不上的人。一個人最終的伴侶,往往是他可選範圍內最好、最優的人。但凡能長久的關係,都是價值排序後的精準匹配。


只有經營不好的婚姻,才是圍城

方鴻漸的感情經歷,是《圍城》的一條主線,而他的表現也一直在印證著「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

受著鮑小姐的勾引,吊著蘇小姐的胃口,卻追著完美的唐小姐,最後被孫小姐套牢,急著衝進婚姻的圍城裡。

婚後,兩個人天天吵架,此時方鴻漸便如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去了。

「愛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麼苦於終成眷屬的厭倦,要麼苦於未能終成眷屬的悲哀」。


有人說,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結婚之後,兩個人要各去掉一半的個性,才能組成美滿的家庭。

而你當下所做的妥協,其實都是在成就自己的婚姻。

生活中,兩個人雖然有爭吵,有嫌棄,但因為彼此的愛意和相互遷就,才讓婚姻裡的枯燥和乏味,多了一絲溫暖和幸福。

不是所有的婚姻都是圍城,只有經營不好的婚姻,才是圍城。

楊絳和錢鍾書

圍城是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唯有懂得突破自我的圍城,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相關焦點

  • 《圍城》:男女交往的潛規則,全都在這本書裡了
    其實豈止說婚姻,小說從方鴻漸初出茅廬零戀愛經驗寫到他婚後生活,從露水情緣的鮑小姐寫到把他圈進婚姻的孫柔嘉,種種糾葛之餘,男女交往的那些潛規則,也全在這本書裡了。鮑小姐和蘇小姐都對方鴻漸有意思,為什麼方鴻漸選了鮑小姐做女伴呢?有個重要的原因,鮑小姐已經訂婚了,方鴻漸知道,他可以享受她未婚夫的權利,而不必履行跟她結婚的義務。這是男女交往的一個潛規則:通常一個男人知道一個女人名花有主還來勾搭,很少是真的想挖牆腳,追求真愛,而是因為可以不用負責任。
  • 這本書裡都有了
    《黎明之街》是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極具突破性」的長篇小說,這是他第一次在創作中把戀愛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因為此書與他以往作品的最大不同,是他把愛情作為主線,推理穿插在愛情中。很多人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差不多都要懷疑這是不是東野圭吾的作品。但此書在日本的銷量驚人,超過了200萬冊。
  • 《極地特快》:魔幻世界的奇妙旅程中,揭露出人際交往的潛規則
    但是,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生活壓力巨增,一切都更趨現實,幻想與期待越來越微不足道,恰如小男孩克勞斯的父親所說的,童真不在。他翻開了百科全書,看到上面關於北極的描述 「Devoid of life」,這更加深了他對於聖誕老人存在的懷疑。隨著年齡漸長與知識漸增,童話會變得越來越不真實,孩子在收穫理性的同時,也失去了童真與夢幻。雖說這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的一步,但失去童真的同時卻能得到別樣的收穫,這不能不說是《極地特快》在現實意義上的一種成功。
  • 這本書改變了我的三觀
    我看過一本書叫做《繆斯林的葬禮》,最先知道這本書時,是一個朋友推薦的,當時並沒有多大的耐心去看,無奈朋友見到我就講 這本書寫作的背景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至六七十年代,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奇特的經歷,平凡的人物,不平凡的人世生活。 這是一部五十萬字的長篇小說。涵蓋了三代人的命運故事,六十年的心衰變化。故事發生在不同年代 有著不同形態卻又交錯糾結的愛情悲劇。作者霍達以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富的內容,深情講述著中國的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
  • 《人間失格》:我們都喪失過做人的資格?太喪的人不要看這本書
    我不太喜歡日本文學,不管是《失樂園》還是《人間失格》,都太直白的討論了有關「死亡」的話題,死亡又剛好是人類最不願意面對的議題,這會造成我的恐慌。討好型人格會抬高他人,貶低自己,葉藏卻蔑視所有人,他覺得娼婦不算女人,更不算人類,她們像白痴或者是狂人,葉藏覺得一切交往都讓人厭惡,散發著腥臭,就算是跟他交往最「密切」的堀木,葉藏也從未將他視作好友,他覺得堀木跟自己是一類人,但自己要更與眾不同,因為堀木的搞笑是無意識,但他的搞笑是有意識的。
  • 《三十而已》沒告訴你的婚姻真相,都在武志紅推薦的這本書裡
    吳傑臻律師在2019年出版的這本書《好的婚姻,要守護財產和愛》,被稱為「人人都需要的婚姻安全必修課」,得到了心理專家武志紅的強烈推薦。吳律師的日常工作就是「教人離婚」,他在目睹了婚姻百態,見證了無數離婚大戰之後,結合自己的思考和專業,站在女性的角度,寫下了這本守護婚姻安全的書。
  • 人民的名義:吳惠芬被同事潛規則,高育良為何無動於衷
    當高育良知道吳惠芬被潛規則的時候,為何無動於衷呢?吳惠芬被同事潛規則,完全是推測,不過根據吳惠芬說話和表情,有99%的可能性,她已經被同事小林潛規則了。第一,吳惠芬不顧一切要給同事小林介紹工作。同事小林想要到政法委部門上班,吳惠芬就給高育良說走關係。高育良不同意,吳惠芬當時就翻臉了。如果說同事小林和吳惠芬是普通同事關係,吳惠芬不可能和高育良翻臉。
  • 6本男女主是雙職業的電競文,每次分別都是成長曆程裡的必不可少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6本男女主是雙職業的電競文,其中強推《應許你歡喜》!真的很喜歡這本書,除了是很甜的電競文外,還體會到了熱血、拼搏和永不言棄!我不太能接受女主也是職業選手的文,雖然電競文最爽的就是一定能奪冠,但真的希望作者不要給男女主開金手指的文,因為女主有個哥哥,叫FOX,也是電競選手,全文哭了兩次,都是為他哭得,因為男女主註定要贏,所以哥哥只能是輸。我好心疼呀,林亦讓的夢想也是冠軍呀,那也是他唯一熱愛的事情呀,感覺作者欠fox一個冠軍呀!
  • 潛規則?
    就不會被職場潛規則了?那我告訴你,你錯了,而且大錯特錯!最新劇情中,吳恪之被甲方爸爸的女領導閆總看中,電梯相遇,閆總一副霸氣挑逗的表情,真是耐人尋味,是不是像極了我們常見的油膩男上司看上女職員的場景,此時的吳恪之慫的一批啊,灰溜溜的下了電梯,慌忙逃走,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還被下屬調侃:芝哥,你也夠厲害的,從前的少女殺手,如今的殺師奶啊。
  • 《一捆沒削皮的甘蔗,竟然讓情深交往三個年頭的男女情斷義絕》
    今天剛好是周末,一大早我便起床弄好營養早餐,燕麥粥煮雞蛋、小饅頭,還有牛奶;都是大人小孩都喜歡的早餐單品 剛剛準備好了要開吃,電話裡的微信語音通話功能便不停地響起來,真是的,誰一大周末早上也不放過我。一看微信頭像,哎喲,我的大侄女,這是什麼情況? 我剛一按接聽,電話哪頭便聽到大侄女唏哩呼嚕的哭泣聲,我一聽心裡頭慌了!連忙急聲問她:「燕兒咋回事呢?一大早起來發惡夢啦?」燕兒:「姑姑,我昨晚上和林瑞徹底分手了!」
  • 人民的名義:小林潛規則吳惠芬,為何高育良還要幫助小林
    在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吳惠芬被同事小林潛規則,作為吳惠芬前夫的高育良不但沒生氣,還幫助小林找工作,這是為什麼呢?吳惠芬內心十分苦悶,非常有可能被潛規則。吳惠芬有被潛規則條件。吳惠芬其實很年輕,她嫁給高育良的時候,也不過二十幾歲。吳惠芬原來還是漢東政法大學的校花,本身就是一個漂亮的女人。
  • 這本書,推薦給家有「小惡魔」弟弟的姐姐
    「你們兩個到花園裡玩吧!」我不能批評書中的爸爸,因為我也時不時冒出這句話——當然是第一句,第二句不是誰都能說的。重要的是我覺得書中的爸爸這種看似不作為的方法,其實在處理兩個孩子的爭執問題上,大有作為。二、家長該如何處理孩子間的爭執?
  • 人民的名義:高小琴給趙瑞龍潛規則,為何祁同偉假裝不知道
    高小琴很早就給趙瑞龍潛規則了,為何祁同偉假裝不知道呢?高小琴給趙瑞龍潛規則了。高小琴給趙瑞龍潛規則以後,經常和趙瑞龍在一起。高小琴開始學會經營自己的人生,她不再是那個單純的小姑娘了。高小琴和趙瑞龍沒有真正的感情,直到高小琴遇到了祁同偉,才感覺遇到了真愛。祁同偉是漢東省公安廳的廳長,屬於正廳的級別。
  • 渡邊淳一:《男人這東西》這本書告訴你男人的真實想法究竟是什麼
    作品簡介《男人這東西》是一本關於兩性關係的讀物。這本書從男性的角度,向我們展現了男人在不同的年紀階段的心理發展過程。這本書會讓你懷疑,是不是被電視劇裡的情節騙了。你不禁感嘆:「男人咋這樣啊!」這本書吸引力在於,我們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對情感話題的關注,對兩性相處的疑惑。渡邊淳一以年少時學過的醫學等為基礎,加上作為一個男人的真實感受,幫助我們分析社會生活中男性在情感上的心理活動。通過這本書的學習,男人開始審視自己,女性更了解男人,避免一些兩性衝突,值得一讀。
  • 這本書有毒
    自從晚上睡覺前看這本書,總是做各種奇奇怪怪的夢,每天早早就醒了。這本書在亮子飄窗上放了好幾年,由於關於這本書的傳說太多,我一直不碰。也問過亮子關於這本書的評價,他說怎麼說呢,就沒了下文,於是更沒有看的衝動。電子書看多了,聽多了,就懷念紙質的踏實和溫暖。於是,把這本書的封皮上的灰抹了抹,索性把封皮去了,好好的看了幾天。傳說中最好的小說開頭之一,理工科出身的我真的眼拙,看不出。
  • 原著人民的名義:有人潛規則梁璐,梁璐的父親梁群峰為何不敢追究
    在《人民的名義》這部電視劇中,梁璐還是校花的時候,被人潛規則了。就是因為梁璐被這個男人潛規則,導致後來不能生育。作為梁璐的父親梁群峰,為何不敢追究這個人呢?可是梁璐愛上了比自己大很多的老師,還被他潛規則了。
  • 這本書的多層含義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本書便是《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我是我看了許多遍的書,還記得以前因為這本書想要發噴圖強的樣子。還記得有一段話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平凡的世界裡,沒有一天是平靜的。
  • 《失樂園》:已婚男女雙雙出軌,這不是真的愛情?
    想像這種場景,一定是非常美的,就像《失樂園》中凜子和久木躺在開著窗戶的房間裡,窗外的櫻花飄進來,輕輕立在凜子的手腕上……渡邊淳一能夠帶給我們這種影視化的感受,也能夠輕而易舉的讓讀者替即將凋零的櫻花嘆息,但這也正是《失樂園》這本書的恐怖之處,渡邊淳一隻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很平靜的講了這麼一個故事:一對已婚男女出軌了,他們一個背叛了妻子,一個背叛了丈夫,最後他們殉情自殺了。
  • 豆瓣評分9.3的小說《圍城》裡,趙辛楣是不是值得交往的朋友呢?
    方鴻漸在陰差陽錯情況下,交往了一位好朋友趙辛楣,而在整篇小說中,趙辛楣是不可或缺的人物。 可以說,主人公方鴻漸在此後的人生重要節點裡,都有趙辛楣的參與。而方鴻漸死心塌地和他交往,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 比如小說中,對於同學聚會,趙新楣的觀點是這樣子的:開同學會都是些吃飽了飯沒事幹的人跟闊同學拉手去的。看見不得意的同學,問一聲「你在什麼地方做事」,不等回答,就伸長耳朵收聽闊同學的談話了。做學生的時候,開聯歡會還有點男女社交的作用,我在美國,人家就把留學生的夏令會,說是「三頭會議」——:出風頭,充冤大頭,還有情人做花頭。
  • 雪崩這本書
    《雪崩》其實買這本書是被豆瓣的評分系統騙了。這本是18年再版的版本,又是賽博朋克主題,所以高達8.9分的評分,簡直讓人不可錯過。但是越讀越懵逼,越讀越傻逼,越讀越無聊……終於忍不住看看書評,發現09年那版才8.1分,而且1500多個人看,這個數字在豆瓣來說,算很多了。關於賽博朋克,吸引人的地方在於一種科技廢土的感覺,它就像把現實社會裡的某些枷鎖打開,但其他幾個枷鎖又被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