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坐在咖啡廳裡喝咖啡,吃披薩。
無意聽見坐在隔壁桌子的一個女人說:「:在家玩了三年了,我老公不讓我出去幹活,我發現玩的成神經了,閒得我經常想些沒用的,想別的男人,再這樣下去完了」
……
次日,我告訴辦公室的同事。
我補充說:「無獨有偶,這是我見過的第二個女人。另一個也是想別的男人。也是不上班。而且落實上床了。」
男同事說:「飽暖思淫慾,很常見。」
我說:「哦。」
男同事說:「有能力就金窩藏嬌,省心而已。」
我說:「省心?」
男同事說:「溫室養花,免遭風吹雨打和偷竊。」
我說:「哦。第二個女人的老公也如出一轍。因為是工作狂,所以養的起。都是有實力的老公。」
我說:「 哦。 是飽暖思淫慾。剛才看見有個人在網上說女人不上班,會生事變醜。說話的應該是個男人。」
男同事說:「嫉妒的女人也會這麼說。外表的美麗,年輕時靠青春,歲數大靠保養。內心的美麗,靠修行。」
我說:「男人嫉妒被老公養活的女人?」
男同事說:「嗯嗯,有的是。」
可能吧?誰知道呢?
一方面,男女嫉妒悠閒舒適的人,成立。一方面,那種悠閒別說嫉妒了,沒被瞧不起都不錯了。
要嫉妒依賴的人,應該是太多年辛苦,不曾改變。起早貪黑工作,日子清苦。偏偏依賴者的物質又高一些。
女同事說:「 你倆是不是有種遇到知己的感覺?多麼神奇而又一致的三觀,工作學習了這麼多年,巋然不動,依然如我之當初之我。」
我說:「文言文吧?不太懂。」
女同事說:「簡單點說我說你的那段話,就是要進步哇。」
我說:「嫉妒那段,需要進步?」
女同事說:「遇事往開處想,不要往犄角旮旯想,就更進步了~
大家一起進步!」
她說我們不要老關注依賴的人。除了依賴,還有依靠的人,還有經濟獨立的人。儘量關注正能量的人,避免注意負能量的人。
這時,推門進來一個隔壁辦公室的女職員。
女職員說:「我不能停下來,不能空閒下來。」
我說:「工作狂。」
女職員說:「忙碌起來我就沒有時間去想我怎麼了,就不恐懼,不是我喜歡工作,而是工作的累跟沒事瞎思考的累相比較起來更輕鬆一些。」
很多人都有過的體驗。
她有點事就給別人說一說,聽一聽別人的建議。
女同事說:「你是個機器,不是個人,沒給自己定位人,所以活的不像人樣,比別人都累。」
男同事說:「說明你沒有獨處能力。因為停下來,你就需要赤裸裸的面對自己,你無法和自己相處。無法安放自己的靈魂。」
女職員說:「我就是覺得自己不知道要怎麼樣了。不喜歡跟別人相處太近,一個人的時候又覺得孤寂無邊」
還是別人同樣有過的體驗。不想跟人相處太近,獨處時感覺孤寂無邊。
下班,沿途,看見一個女人站在路邊,向我微笑。我認出是我中學時的校友。那時,我們那的中學超小。她說她現在在家做家庭主婦,想出來找份工作幹。
我說:「你老公養你囉!你在家帶好娃娃行了哦。」
她發出一聲不屑的語氣。
她接著說:「老在家帶娃娃不煩嗎?我今天上街走一走,雖然沒有掙錢,心情也好了很多。」
我說:「是的。我曾經在家休息過一陣子,老呆在家裡,也煩了。工作是因為我需要錢,我也感覺每日工作充實舒服好多。」
……
2
許多年前,聽收音機,聽過一個有點類似的事例。中學時,下午放學後,我經常邊聽收音機邊寫作業。有日,深夜,有個節目朗讀了一個男人壓在心頭十年之久的心事。
男人在中學校園,和現任老婆相戀,之後,步入婚姻。那時,她還不足20歲。
男人以第一人稱敘述:彼時,除了上班,我把家務也攬上一些。
每天,起早貪黑地工作,有天,意外得到了半天假期,想回家給老婆一個驚喜。卻發現大白天,家裡的窗簾拉著。他從窗簾的縫隙往裡看,都看見那張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床上,躲著另一個男人。
他喝的大醉。最後,被店主送了回來。他不想去睡那張骯髒的床。
妻生了個兒子,不僅相貌象他,個性也象他。
隨著事業越來越成功,錢越掙越多,他開始有了情人。妻開始在兒子面前灌輸爸爸的陰暗,有時,到情人家裡也去攪和一把。
有日,跟妻吵了一架,他甩下一句:「你不是個好女人,我十年前就知道。」
他並沒有去找情人,因為根本就沒有想到她。
兒子給他寫了封信,信中說也許是媽媽不對,但你十年才說出來……
他淚流滿面。
我十幾歲的年齡,聽完收音機中的這段傾訴。不禁認為倆口子的生活方式不同,男人是工作狂,女人應該是家庭主婦。我想男人應該找一個旗鼓相當的伴侶。我挺欣賞那種工作狂的男人。就象是生活中學習好的少男少女一樣。
收音機播放的解答,我並不喜歡。主持人解答了好多:……如果你沒有,她就只有去別處尋找……
總之,勸和不勸分。
我猜想他老婆並不想跟他離婚,覺得他有好多優點,顧家,能掙錢,勤快。他也有「那個缺點」。在優缺點並存的情況下,她選擇不準備離婚,出軌解決問題。
我想那次出軌,是工作狂和家庭主婦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等過了少年的年齡,我想校園戀愛,應該是初戀吧。很多人初戀就是真愛。
就算有意願和別的男孩或者女孩在一起,不是每個人都能對上他特有的心理結構。
3
我上高中時,班上有個女孩在看一本小說。我借了過來,當晚,帶回家看。書名叫《喜寶》。我一口氣快看完了。男主人公對喜寶比起以往的情婦要好的多。我認為他更喜歡喜寶是因為年老了,跟先前的生活方式不一樣了。不似先前那般充實有精力了。喜寶更受寵愛就來自他生活方式較之先前的變化。
4
初中時,有的男孩花心的很,所以不少女孩沒少因此受傷。那時,有的男孩學習特別差,但特別受人歡迎。記得,好幾個小坯坯都有好幾個女孩喜歡,其中有的女孩學習還挺好的。後來還考上了本科院校。但有幾個受歡迎的男孩子學習太差,上學上不下去了。
女孩因為男孩花心而受傷是挺傷感的。
數年後,我覺得也跟那幾個男生精力過剩的生活方式有關。說不定任何人過那種空虛的日子,都會變得朝三暮四。
初中升到高中之後,我竟然愛上了初中時被我拒絕的男生。那時,我獨自住在一所破敗的平房,經常感覺恐懼。覺得似乎有死過的人站在身後。我認為專注學習,就能解決恐懼的問題。但是,學習不可避免的一落千丈。
數年後,我還寫過一小篇文章,說生活要保持平衡。就是由於那段經歷「有感而發」。
上初中十二三歲時,有個學習挺好的男孩追過自己。那時,記得男孩已經有個優等生的女朋友。
班上有群學生特別愛打桌球,他們早上會很早趕到學校,為了爭取在教室門前不遠處的桌球臺多打一會桌球。
我不擅長運動,站在教室門口,看著他們。桌球滾到地上不遠處,那個男孩掉頭去撿桌球,那個女孩恰好騎著自行車早上到學校上課。男孩撿起桌球抬頭看見女孩,女孩恰好跟男孩對視,眼角眉梢,心花怒放。
他們交往的缺點是不夠自然,不夠灑脫。女孩是優等生,所以常常被老師叫著回答問題。有次,上歷史課,老師讓女孩朗讀書上的一段文字。女孩鮮見的拘謹起來,吭吭巴巴的讀不下去,吭巴到一個字一個字的往外「蹦」。這下,可是被同學們看了笑話,尤其是討厭女孩的同學。
因為我不喜歡那個男孩,所以自然灑脫。除了腸道排氣,想說什麼,想幹什麼,不會在意不文雅。
我初一和初二時,不僅學習不好,而且內向。保持最低限度的交往,只跟一個女孩做朋友。後來,我的那個女朋友沒上高中,早早謀生,早早結婚生子。那會,我發現還有別人和我一樣。高一,我到附近女同學家裡玩,恰好,女同學不在家,我便跟她的父母聊了幾句。
她爸說:「我們家這個丫頭就是不擅長跟人來往,初中時,跟謝新蘭是朋友,上高中了,人家轉學了,她就獨來獨往了。我們說她要學著跟人交往,她說還不到交往的時候呢。」
我說:「哦哦。」
初中時,追我的那個男孩,沒人知道他看上了我什麼?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想他原先的女朋友肯定挺羨慕我的。她只能想入非非。我卻跟那男孩象哥們一樣打鬧。
數年後,我想難不成他就不喜歡她那種爭強好勝的個性了嗎?所以,同時追求我這種差生?
上了高中,恰好是我姐到大城市上大一的時候,父母又到另一個地方工作。我一個人獨自居住在一座破敗平房。學習一落千丈。特別消沉。
今天看來,說不定那時的頹廢,就是森田療法中所說的恐懼和焦慮之間的聯繫。
在那種低潮時期,我常常感覺自己做的事情匪夷所思。我竟然到一個初中男同學家裡串門,就是曾經被我拒絕的男孩。那時,那個男孩己經不想跟我有來往。眾所周知,他上高中時,談了一個主動追他的女朋友。或許,跟別的女孩來往過多,對女朋友不太好。他還是禮貌地和我聊了幾句。
盛夏烈日,他送我出院門時,我無意看見他穿著拖鞋的腳,大腳指頭上的汗毛顯得真實熟悉。好象是我有個哥或弟,天天和我生活在一起,長著醒目汗毛的大腳指頭是我哥或弟的腳。
之後,我們沒有再來往過。
之後幾天裡,我匪夷所夷地想入非非。
我十幾歲的年齡,時常就感覺生活方式不一樣,應運而生人就變化了很多。就象喜歡上自己都想不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