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少年時的一點感悟

2020-09-10 流浪貓的情感美食

1

坐在咖啡廳裡喝咖啡,吃披薩。

無意聽見坐在隔壁桌子的一個女人說:「:在家玩了三年了,我老公不讓我出去幹活,我發現玩的成神經了,閒得我經常想些沒用的,想別的男人,再這樣下去完了」

……

次日,我告訴辦公室的同事。

我補充說:「無獨有偶,這是我見過的第二個女人。另一個也是想別的男人。也是不上班。而且落實上床了。」

男同事說:「飽暖思淫慾,很常見。」

我說:「哦。」

男同事說:「有能力就金窩藏嬌,省心而已。」

我說:「省心?」

男同事說:「溫室養花,免遭風吹雨打和偷竊。」

我說:「哦。第二個女人的老公也如出一轍。因為是工作狂,所以養的起。都是有實力的老公。」

我說:「 哦。 是飽暖思淫慾。剛才看見有個人在網上說女人不上班,會生事變醜。說話的應該是個男人。」

男同事說:「嫉妒的女人也會這麼說。外表的美麗,年輕時靠青春,歲數大靠保養。內心的美麗,靠修行。」

我說:「男人嫉妒被老公養活的女人?」

男同事說:「嗯嗯,有的是。」

可能吧?誰知道呢?

一方面,男女嫉妒悠閒舒適的人,成立。一方面,那種悠閒別說嫉妒了,沒被瞧不起都不錯了。

要嫉妒依賴的人,應該是太多年辛苦,不曾改變。起早貪黑工作,日子清苦。偏偏依賴者的物質又高一些。

女同事說:「 你倆是不是有種遇到知己的感覺?多麼神奇而又一致的三觀,工作學習了這麼多年,巋然不動,依然如我之當初之我。」

我說:「文言文吧?不太懂。」

女同事說:「簡單點說我說你的那段話,就是要進步哇。」

我說:「嫉妒那段,需要進步?」

女同事說:「遇事往開處想,不要往犄角旮旯想,就更進步了~

大家一起進步!」

她說我們不要老關注依賴的人。除了依賴,還有依靠的人,還有經濟獨立的人。儘量關注正能量的人,避免注意負能量的人。

這時,推門進來一個隔壁辦公室的女職員。

女職員說:「我不能停下來,不能空閒下來。」

我說:「工作狂。」

女職員說:「忙碌起來我就沒有時間去想我怎麼了,就不恐懼,不是我喜歡工作,而是工作的累跟沒事瞎思考的累相比較起來更輕鬆一些。」

很多人都有過的體驗。

她有點事就給別人說一說,聽一聽別人的建議。

女同事說:「你是個機器,不是個人,沒給自己定位人,所以活的不像人樣,比別人都累。」

男同事說:「說明你沒有獨處能力。因為停下來,你就需要赤裸裸的面對自己,你無法和自己相處。無法安放自己的靈魂。」

女職員說:「我就是覺得自己不知道要怎麼樣了。不喜歡跟別人相處太近,一個人的時候又覺得孤寂無邊」

還是別人同樣有過的體驗。不想跟人相處太近,獨處時感覺孤寂無邊。

下班,沿途,看見一個女人站在路邊,向我微笑。我認出是我中學時的校友。那時,我們那的中學超小。她說她現在在家做家庭主婦,想出來找份工作幹。

我說:「你老公養你囉!你在家帶好娃娃行了哦。」

她發出一聲不屑的語氣。

她接著說:「老在家帶娃娃不煩嗎?我今天上街走一走,雖然沒有掙錢,心情也好了很多。」

我說:「是的。我曾經在家休息過一陣子,老呆在家裡,也煩了。工作是因為我需要錢,我也感覺每日工作充實舒服好多。」

……

2

許多年前,聽收音機,聽過一個有點類似的事例。中學時,下午放學後,我經常邊聽收音機邊寫作業。有日,深夜,有個節目朗讀了一個男人壓在心頭十年之久的心事。

男人在中學校園,和現任老婆相戀,之後,步入婚姻。那時,她還不足20歲。

男人以第一人稱敘述:彼時,除了上班,我把家務也攬上一些。

每天,起早貪黑地工作,有天,意外得到了半天假期,想回家給老婆一個驚喜。卻發現大白天,家裡的窗簾拉著。他從窗簾的縫隙往裡看,都看見那張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床上,躲著另一個男人。

他喝的大醉。最後,被店主送了回來。他不想去睡那張骯髒的床。

妻生了個兒子,不僅相貌象他,個性也象他。

隨著事業越來越成功,錢越掙越多,他開始有了情人。妻開始在兒子面前灌輸爸爸的陰暗,有時,到情人家裡也去攪和一把。

有日,跟妻吵了一架,他甩下一句:「你不是個好女人,我十年前就知道。」

他並沒有去找情人,因為根本就沒有想到她。

兒子給他寫了封信,信中說也許是媽媽不對,但你十年才說出來……

他淚流滿面。

我十幾歲的年齡,聽完收音機中的這段傾訴。不禁認為倆口子的生活方式不同,男人是工作狂,女人應該是家庭主婦。我想男人應該找一個旗鼓相當的伴侶。我挺欣賞那種工作狂的男人。就象是生活中學習好的少男少女一樣。

收音機播放的解答,我並不喜歡。主持人解答了好多:……如果你沒有,她就只有去別處尋找……

總之,勸和不勸分。

我猜想他老婆並不想跟他離婚,覺得他有好多優點,顧家,能掙錢,勤快。他也有「那個缺點」。在優缺點並存的情況下,她選擇不準備離婚,出軌解決問題。

我想那次出軌,是工作狂和家庭主婦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等過了少年的年齡,我想校園戀愛,應該是初戀吧。很多人初戀就是真愛。

就算有意願和別的男孩或者女孩在一起,不是每個人都能對上他特有的心理結構。

3

我上高中時,班上有個女孩在看一本小說。我借了過來,當晚,帶回家看。書名叫《喜寶》。我一口氣快看完了。男主人公對喜寶比起以往的情婦要好的多。我認為他更喜歡喜寶是因為年老了,跟先前的生活方式不一樣了。不似先前那般充實有精力了。喜寶更受寵愛就來自他生活方式較之先前的變化。

4

初中時,有的男孩花心的很,所以不少女孩沒少因此受傷。那時,有的男孩學習特別差,但特別受人歡迎。記得,好幾個小坯坯都有好幾個女孩喜歡,其中有的女孩學習還挺好的。後來還考上了本科院校。但有幾個受歡迎的男孩子學習太差,上學上不下去了。

女孩因為男孩花心而受傷是挺傷感的。

數年後,我覺得也跟那幾個男生精力過剩的生活方式有關。說不定任何人過那種空虛的日子,都會變得朝三暮四。

初中升到高中之後,我竟然愛上了初中時被我拒絕的男生。那時,我獨自住在一所破敗的平房,經常感覺恐懼。覺得似乎有死過的人站在身後。我認為專注學習,就能解決恐懼的問題。但是,學習不可避免的一落千丈。

數年後,我還寫過一小篇文章,說生活要保持平衡。就是由於那段經歷「有感而發」。

上初中十二三歲時,有個學習挺好的男孩追過自己。那時,記得男孩已經有個優等生的女朋友。

班上有群學生特別愛打桌球,他們早上會很早趕到學校,為了爭取在教室門前不遠處的桌球臺多打一會桌球。

我不擅長運動,站在教室門口,看著他們。桌球滾到地上不遠處,那個男孩掉頭去撿桌球,那個女孩恰好騎著自行車早上到學校上課。男孩撿起桌球抬頭看見女孩,女孩恰好跟男孩對視,眼角眉梢,心花怒放。

他們交往的缺點是不夠自然,不夠灑脫。女孩是優等生,所以常常被老師叫著回答問題。有次,上歷史課,老師讓女孩朗讀書上的一段文字。女孩鮮見的拘謹起來,吭吭巴巴的讀不下去,吭巴到一個字一個字的往外「蹦」。這下,可是被同學們看了笑話,尤其是討厭女孩的同學。

因為我不喜歡那個男孩,所以自然灑脫。除了腸道排氣,想說什麼,想幹什麼,不會在意不文雅。

我初一和初二時,不僅學習不好,而且內向。保持最低限度的交往,只跟一個女孩做朋友。後來,我的那個女朋友沒上高中,早早謀生,早早結婚生子。那會,我發現還有別人和我一樣。高一,我到附近女同學家裡玩,恰好,女同學不在家,我便跟她的父母聊了幾句。

她爸說:「我們家這個丫頭就是不擅長跟人來往,初中時,跟謝新蘭是朋友,上高中了,人家轉學了,她就獨來獨往了。我們說她要學著跟人交往,她說還不到交往的時候呢。」

我說:「哦哦。」

初中時,追我的那個男孩,沒人知道他看上了我什麼?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想他原先的女朋友肯定挺羨慕我的。她只能想入非非。我卻跟那男孩象哥們一樣打鬧。

數年後,我想難不成他就不喜歡她那種爭強好勝的個性了嗎?所以,同時追求我這種差生?

上了高中,恰好是我姐到大城市上大一的時候,父母又到另一個地方工作。我一個人獨自居住在一座破敗平房。學習一落千丈。特別消沉。

今天看來,說不定那時的頹廢,就是森田療法中所說的恐懼和焦慮之間的聯繫。

在那種低潮時期,我常常感覺自己做的事情匪夷所思。我竟然到一個初中男同學家裡串門,就是曾經被我拒絕的男孩。那時,那個男孩己經不想跟我有來往。眾所周知,他上高中時,談了一個主動追他的女朋友。或許,跟別的女孩來往過多,對女朋友不太好。他還是禮貌地和我聊了幾句。

盛夏烈日,他送我出院門時,我無意看見他穿著拖鞋的腳,大腳指頭上的汗毛顯得真實熟悉。好象是我有個哥或弟,天天和我生活在一起,長著醒目汗毛的大腳指頭是我哥或弟的腳。

之後,我們沒有再來往過。

之後幾天裡,我匪夷所夷地想入非非。

我十幾歲的年齡,時常就感覺生活方式不一樣,應運而生人就變化了很多。就象喜歡上自己都想不到的人。

相關焦點

  •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前兩天,讀了林清玄的《願你,歸來仍是少年》,書中收集了作者的45篇短篇小說。第一次讀林清玄老師的作品,被那種細膩的感情吸引,通過一篇篇故事,描寫少年時身邊的人與事,情與感,讓人感同身受。同時,第一次學到了林清玄老師精緻的語言描寫,被很多經典的話語所吸引,不管是對之後的工作還是生活都會有所幫助,可以提高我們的說話水平,讓我們逐步提升文藝氣質。
  • 回到大佬少年時,回到爸媽少年時,回到夫君少年時
    今天來推下三本少年時小說,哈哈哈,發現晉江有的時候,看小說名字,就感覺小說像是批量生產的。比如之前火了《她的小梨渦》,後面淘子看到了超多小字開頭的校園小說,小蠻腰、小甜蜜……《影帝他妹三歲半》火了,就一堆的《反派女配三歲半》、《團寵反派三歲半》、《黑化女配三歲半》……還有些什麼看似批量生產的小說,歡迎大家補充~1,《回到夫君少年時》
  • 最迷武俠少年時
    到書店自己買過幾本,太貴,以我當時可支配的零用錢不足以支撐我蓬勃向上的讀書欲望。然後是圖書館,租書鋪,同學以及可以開口借的一切親友家裡。兒時生活的那個小縣城並未辜負我的淘書熱情,我想讀的書大部分都找到了。每本書到手,自然是等不及過夜,必得一口氣讀罷方才過癮。
  • 最是難忘少年時
    父親為我能平安順利的成長費盡了心思,給我起了個帶「犬″字的乳名,還給我穿了耳孔,戴上避邪鎮惡的銀首飾,狗頭樣的童帽上,也綴滿了幾排密密匝匝的銀質神像。還把我「拜繼"給水井、古樹以及寨上家境貧寒之人。到我6歲上學起學名時,甚至把學校的老師請來斟酌,最後我的名字有了個女性化的「坤″字。按山裡人相傳的習俗,孩子越賤養越能長大成人,所以,好多孩子的乳名都帶貓帶狗的十分不雅。
  • 少年時的仙俠夢:第一次「御劍」帶給我的感動
    原本平凡的少年遍歷種種變故,體會愛恨情仇,它又向讀者拋出如何定義正邪善惡的疑問。《誅仙》給讀者創造了一個新鮮又宏大的仙俠世界,與《飄邈之旅》《小兵傳奇》並稱為「網絡三大奇書」,紅極一時。圖片來自誅仙3官網從仙中來,到俠中去,蕭鼎大大筆下的世界,給了許多少年做夢的素材。
  • 【感悟】盜墓(小故事)
    【感悟】盜墓(小故事)據說盜墓一般要兩個人,比如打一個洞,其中一人下去取珠寶玉器,另一人上面用繩子系上來,但一開始,經常發生了拉繩人見財起異拋棄下面同夥而去的事。於是演變為盜墓團夥以父子居多,但也發生了兒子扔下墓裡親爹的事。最後行成行規:兒子下去取貨,老子上面拉繩子,就再沒出現過把人落在墓坑的事。如果這算是制度建設的鼻祖,那麼不妨以賊為師。
  • 三個小故事,感悟人生大道理
    螃蟹噴著白泡沫,獨自嘟囔道:「我兩眼始終正面盯著那座花園,絕對沒錯兒。它們不聽我的,疏遠我,冷落我,準是出於嫉妒。呶,這不是明擺著的嗎,它們的手腳哪個有我多?……」可是,它的手腳越多,跑得越起勁,離開目的地也就越遠了。
  • 《堅守》第五集總結與感悟(歡迎吐槽)
    總結與感悟1、戲劇發展高度依賴矛盾衝突來推進,對於長篇故事來說結構上講究「縱向起伏橫向交織經緯融合」。前面總結過,男女主雙方家庭,家鄉小村都預埋了伏筆,將作為豐富劇情的若干旁枝。2、「校園」這部分的故事主體是三個核心人物的學習生活以及男女主的戀情,按照時間順序敘事。依據主幹故事「縱向起伏」的原則,在上一集略顯平淡的舒緩敘事後,接下來應該出現大的矛盾事件了吧。
  • 凡人修神11:少年不識情滋味,空把相識當相思
    一個修仙者,從小追求的是修真之心,一心唯求修成正果,求境界,求長生,求更強的功法.對於世俗情的物質與情情愛愛,林晨看得很淡很淡,所以當初識情滋味的陳劍幾次試圖再次雙休時,都被林晨無情地拒絕.
  • 少年的你,少年的我
    就比如魏萊的幫手之一徐渺,她不是施暴者,卻是幫兇,但是,她也害怕,她也膽小懦弱,她害怕自己也會成為受害者,所以她選擇了服從,她一直都聽她們的,她以為為她們做事、和她們站在一邊就不會成為那個倒黴的受害者,但是她錯了,有施暴者就有受害者是,當陳念有小北的保護時,她就成了以往「盟友」施暴的對象。受害者和旁觀者的懦弱和妥協只會讓施暴者更加肆無忌憚地去傷害更多的人。
  • 《亮劍》:「我喜歡狼,知道為什麼嗎?」每每看之,感悟頗深
    文/情感四葉草說起抗戰題材的電視劇,我特別喜歡看李幼斌版的《亮劍》,非常的經典,也引人深思。這不,今天又抱起來重新看,不管第幾次看,總能感悟到不一樣的東西。那麼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感悟,不到之處歡迎指正。
  • 最脆弱的少年,最深情的少年——《少年的你》
    已經記不清那個姓張的男生是我的同班同學還是隔壁班的同學,個子不高,長相白淨,穿著寬鬆的衣服,經常吊兒郎當,和校外的人打打鬧鬧的,算不上電影中小北那樣的小混混,也算不上大家眼裡的好學生。想不起我和他有什麼交集,畢竟「乖」學生和「壞」學生,學習談不到一起,打架也談不到一起,只記得有時候他會過來跟我開開玩笑。初中時為離學校近便,爸媽便在附近租了一套房子,由爺爺奶奶照顧我們。
  • 搬運工的感悟
    前些時偶然遇上一位年輕帥氣的老闆向我打聽附近哪兒有搬運工。不怕你笑話,我就是搬運工,因疫情影響,今年活兒比往年差了一大節,我就毛遂自薦了。於是互相詢問了有關裝卸的情況,他問多少錢一噸,因為我沒到現場不知倉庫的情況,比喻下貨路程的遠近,就說這樣吧:我們先下一車看看,我做搬運的不怕吃虧上當,相信你當老闆的也不會太讓我吃虧,只要能跑出工價錢就行。「怎麼會讓你吃虧呢」他很誠肯地說。
  • 兩個員外的故事之感悟
    兩個員外的故事之感悟 甲員外看出了乙員外有疑慮,甲員外接著繼續講,比如說,我們家某個人打了一隻碗,大家不是埋怨打碗的人,而是說這事不怨你,是我忘了提醒你那兒有隻碗;我們家無論誰做錯了事,沒有一個人說一句抱怨的話,都把錯誤攬到自己身上,我們家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愛護,這就是我們家從來聽不到吵架的原因。乙員外一下子豁然開朗,從那以後,乙員外家裡再也聽不到吵鬧聲了。
  • 《堅守》第三集總結與感悟(歡迎吐槽)
    總結與感悟1、三集結束,可以算作一個小單元,這是「校園故事」的前半部分。這時期更多是在鋪墊,立人物點化主題。如果看得下去,就算還可以。2、男女主相識相戀算是主要情節,其實也沒多少波折而且老套。俗話說相愛總是簡單相處太難,接著慢慢看。3、家鄉這條故事線,母親這個形象代表了改革開放前三十年毛澤東時代。那時候,父母輩的人正年輕。
  • 好書精選/《回到夫君少年時》兩世夫妻,雙世治癒
    《回到夫君少年時》作者:宋家桃花*兩世夫妻,雙世治癒第一美人vs恣意少年郎長評·古言重生 ·1v1 雙C HE ·女主顧無憂-樂平郡主,男主李欽遠-大將軍看的特別舒服的一本,是我本周看的小說中最好看的(個人覺得)上一世夫君戰死沙場,女主給他下葬後服毒自殺,重生回到了十五歲的時候。
  • 【感悟】運送犯人(小故事)
    【感悟】運送犯人(小故事)有一段時間,英國政府僱傭私人船隻運送犯人,按照裝船的人數付費,多運多賺錢。很快弊端出現了:罪犯的死亡率非常之高。政府官員絞盡腦汁想降低罪犯運輸過程中的死亡率,包括派官員上船監督,限制裝船數量等等,卻都實施不下去。最後,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勞永逸的辦法,就是將付款方式變換了一下:由根據上船的人數付費改為根據下船的人數付費。
  • 《擺渡人》∣真希望少年時便讀到這本書,幫忙尋覓成長的答案
    文/慢羊拿到《擺渡人》這本書後忍不住連讀了幾遍,內心裡充斥著滿滿的感動,但同時又感覺有些遺憾,遺憾的是我沒能在自己的少年時代讀到這本書。那是一個15歲少女的故事,她叫迪倫。和其他少年一樣,她牢騷滿腹,憤世嫉俗,對生活不大滿意。她聽煩了媽媽的嘮叨,看不上媽媽徒勞地想阻止衰老,她討厭自己的學校,覺得那是專門磨平人的熱情、創造力、消磨人的意志的地方。
  • 《堅守》第六集總結與感悟(歡迎吐槽)
    總結與感悟1、第六集是校園部分的收尾,至此,整個故事已進展了六分之一,讀者朋友們應該明白了《堅守》不是一部青春校園劇6、一點心得,與眾分享,歡迎吐槽。
  • 《堅守》第一集總結與感悟(歡迎吐槽)
    總結與感悟(歡迎吐槽)1、開篇兩場戲是序言,增加歷史厚重感,又點化主題,具有象徵性。2、遵循一般劇作法,大幕展開緊鑼密鼓奪人眼球,先來個遊藝廳救人的大情節,熱鬧熱鬧。3、校園觀影,校外打工,學生會改選三個情節相互勾連依次展開,既有主旋律又有民間氣,顯示並非單一校園劇。4、三個核心人物全部出場,便於後續故事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