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鍾書君在微博上看到,《三體》宣布即將影視化了!
看完這個陣容,鍾書君還挺期待的。
說起三體,相信無數讀者都和鍾書君一樣,到現在都無法忘懷當初看完時內心的震撼與激蕩!
不過還有人沒讀過這部頂級科幻神作,想想覺得錯過挺遺憾的。
所以,今天我來給大家好好講講這部書——
01
「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提到世界高度」
這句話是《三體》最廣為流傳、也最恰如其分的宣傳語。
鍾書君覺得,一點都不誇張。
《三體》之於中國科幻,就相當於姚明之於中國籃球。
2015年,《三體》斬獲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大獎,劉慈欣成為第一個拿下這一獎項的亞洲作家。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狂攬九項世界頂級科幻大獎——
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獎
2014年度美國科幻奇幻協會「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提名
世界科幻「軌跡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
2015年度「普羅米修斯獎」最佳長篇小說提名
「約翰·W·坎貝爾獎」最佳科幻小說提名
「西班牙伊格諾特斯獎」最佳國外長篇小說獎
2017年「德國庫德·拉西茨獎」最佳翻譯小說獎
法國科幻文學大獎外國小說類提名
2018義大利「科幻大獎」最佳國際科幻小說獎
Goodreads上,《三體》系列本本高分
就連時任美國總統的歐巴馬,在讀了《三體》之後也根本停不下來,
因為遲遲等不到第三部的英文版而直接「動用特權」,
通過白宮直接聯繫了劉慈欣和中國出版方,提前要到了《三體》大結局的內容!真是催更界的表率!
《三體》讓世界從此認識了中國科幻,認識了屬於中國的想像力。
而在中國,三體讓科幻這個小眾品類成為一種閱讀趨勢。
時至今日,《三體》的銷量每年還在以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數量在增長!
02
一部顛覆你宇宙觀的宏大文明史詩
《三體》是一部殿堂級的史詩。
這是一部涵蓋了人類從過去到未來的文明史詩,並且為人類打開了看待宇宙、看待自己的新角度。
《三體》所講的故事,即使你沒讀過,可能也聽說過。
即使你不了解整個情節,可能也對其中「降維打擊」「破壁人」等經典梗津津樂道。
箇中奧妙很難用一篇短短的文章詳盡講清,所以鍾書君今天先給沒看過的真愛們說說大概:
文革期間,一次偶然的星際通訊,讓正在被迫逃離母星的三體文明發現了地球。
他們用超級技術封鎖了地球的基礎科學,然後殺氣騰騰地奔向地球。人類危在旦夕。
在前所未有的末日危機前,劉慈欣給出了一個無比大膽、又無比精妙的解決方案:
將全人類的希望都寄托在4個人的身上,給他們所有地球上能調配的資源,來為人類尋找出路。
這就是《三體》設定中超牛超大膽的「面壁計劃」。
而當他們的方案一一揭曉時,鍾書君仿佛是親身面對三體文明,感受到的是智商和想像力上的降維打擊!
比如——小小地劇透其中一段——在你死我活的文明競爭中,終於有一位「面壁人」,參悟了宇宙的「黑暗森林」法則,
並且以極巧妙的方式利用了這一法則,讓地球文明在命懸一線的時刻得以喘息。
但參悟了「黑暗森林」法則之後呢?
劉慈欣已不滿足於太陽系戰場,而是將宏大視野放置於真正的宇宙之中。
這時的人類文明,自以為悟出了生存競爭的秘密,其實還遠沒有競爭的資格。
在從前到後三百年的時間裡,因為三體,人類對宇宙的認知一層層地打開,每一層都令人戰慄,每一次探索都是對人類、對宇宙命運的終極詰問……
我只能說,看完《三體》之後,那種從浩渺虛空中跌蕩回現實的不真實感,
會讓每一個讀者都對這個世界產生新的認知!
相比那些玄妙到超現實的硬核科學設定,對普通讀者來說,
更重要的是,《三體》為我們打開了前所未有的對宇宙、對人類本身的思考層面,
正如復旦教授嚴鋒所說:
當人們為劉慈欣空前的想像力而迷醉時,又會被他銳利的思考和批判所震醒。
與其說大劉在《三體》中構建了一套讓人們瞠目結舌的宇宙法則,不如說他建構起一門另闢蹊徑的宇宙社會學。
在零道德的黑暗森林般的宇宙面前,自有道德體系、崇尚人性和人文的地球文明如何自處、掙扎著存活,是《三體》中一個非常核心的宏大命題。
用冷冰冰的科學理性推翻了一切,又用超越宇宙的終極關懷在這片被推翻的廢墟上開出人文之花來。
這就是劉慈欣和《三體》的魅力,在近乎神跡的超未來科技面前,為了躍遷更高級文明,必須冰冷強硬;
但在這躍遷的過程中,每一次思考、每一次回望,又都帶著童話般溫柔和煦的詩意與美感。
我們為什麼要讀《三體》?
劉慈欣本人給出了一個答案,他專門為《三體》電子書的讀者們寫了一封信:
無比慶幸,我們生活在中國科幻文學有《三體》的時代。
無論從哪一個角度去看劉慈欣的作品:科學、想像、哲學、人文……
他都已經打造了一個完整的世界,等待你去探索。
從此我們的頭腦中,多了一個遙遠的但又和我們息息相關的宇宙世界。
而這個世界一切萬物的起點,就是《三體》!
想看《三體》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橫條,進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