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雨果獎作品《北京摺疊》,後「三體」時代的中國科幻

2020-11-15 蘇和的文化園

作者簡介

《北京摺疊》是由是科幻作家郝景芳創作的中篇小說,收錄在小說集《孤獨深處》中。

她出生於天津,畢業於清華大學,中國科幻小說家。代表作有《北京摺疊》《流浪瑪厄斯》《星旅人》等。

不僅有才華,顏值更是很高。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該小說講述北京在未來按照社會階層被分成三個空間,生活在第三空間的垃圾工老刀,為了讓自己的養女可以上學,穿梭在空間之中為人送信賺錢。

在送信的過程中,他看到了嫁入豪門的年輕女性與中層依靠讀書改變命運的年輕大學生感情的無奈,也被從第三空間奮鬥到第一空間的好心人出手相救,在歷經艱險之後筋疲力盡終於回到第三空間。

《北京摺疊》故事中設定了三個互相摺疊的世界,也折射出了現實人們的生活焦慮 。

2016年8月21日,《北京摺疊》獲得第74屆雨果獎最佳中短篇小說獎。

另闢蹊徑,未來的階級社會

「中國科幻作家獲得國外獎項,是中國科幻小說更多走向世界的一個標誌。」——雨果獎作家劉慈欣談《北京摺疊》

雨果獎又被稱為科幻界的「諾貝爾獎」,可見獲獎作品的價值之高。

《北京摺疊》一文收錄在郝景芳的科幻短篇集《孤獨深處》中,在前言中,她提到《北京摺疊》是一部構想中的長篇小說,暫時作為短篇收錄。

大家都知道,科幻作品的寫作是較為困難的,既要有大膽的想像又要合理。在《北京摺疊》中,作者郝景芳對於幾個空間階級的清晰分化,不同人性的表達以及幻想世界的細節準確描寫都讓我們看到了她的寫作高度。

在圖片中這段話中,我們甚至可以清楚明白地想像到城市摺疊時的情景,融入書中去體會。

人的出世與異化

作者在前言中還提到,《孤獨深處》的書名源自於她對科幻小說的感覺。

在一個可能性的世界,高科技和不確定的東西越來越多,人站在世界邊緣,最有可能感到出世和異化,產生一種不可名狀的孤獨之感。

「在後『三體』時代日漸浮囂的中國科幻中,景芳的作品並不大張旗鼓吆喝,但總是吸引你去聆聽。搖曳多姿、細膩唯美的感性筆觸下,有著對世界的冷峻洞察和理性思索,而深處是一種堅定的力量感,這並非單純是科技發明的力量,而是精神追求自身的完滿、充沛與堅韌。」——科幻作家 寶樹

確實,在郝景芳的作品中,我們體驗到的不只是科幻世界下冷冰冰的世界,而更多的是認性的溫暖。

儘管折射了現實,但我們仍體會到了人生美好。

美句共賞

看了這本書的介紹後,讓我們來看一下它的美句摘抄吧!

  1. 他還沒有找到可以獨自生存的意義和最終的懷疑論。他仍然在卑微的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
  2. 他想告訴她女孩應該安靜地坐著,讓裙子遮住膝蓋,略微露出微笑露出好牙,輕聲說話,然後有人愛著。但是他知道他們不需要它。
  3. 勞動力成本在上升,機器成本在下降,並且在一定的時間裡機器便宜,生產力得到了轉變,GDP升級,GDP消失,失業率也在上升。怎麼做?政策保護?福利?您對工廠的保護越多,僱用的人就越少。您現在正在向市區外望去,在那幾公裡之外的人並不多。農場不是嗎?當一個大型農場佔用幾千畝土地並用其所有設備耕種時,根本沒有多少人。那時我們是如何度過歐洲和美國的,不僅僅是這樣嗎?但是問題是土地已經騰空,人們得到了拯救。這些人為什麼要去?歐洲正強迫減少人均工作時間,增加就業機會,但您沒有能力去理解。最好的方法是完全減少某些人的壽命,然後為他們找到工作。你理解嗎?它塞滿了黑夜。

關注作者


相關焦點

  • 科幻十年,《三體》一枝獨秀還會久嗎?
    2020年7月,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整裝待發,馬上就要開始孤獨而又輝煌的遠航了。它包含了中國人對宇宙探索的殷切希望,也體現了中國人的不懈努力,時光倒轉十年前,2010年,《三體3》橫空出世,在中國掀起了一股三體熱潮,我至今還保留著《三體3》第一版的紙質書,當時還是預訂的,這對於科幻小說是難能可貴了。只是沒有想到《三體》後面的成就如此之大,能夠走出國門,行銷歐美,拿下雨果獎等殊榮。
  • 劉慈欣、郝景芳、米歇爾·法柏等著名科幻作家,科幻專場
    公元2049年。人類進入後末世時代。地球生態環境不再適合生存,人類在地球近太空製造了一個人造星球「天穹」與地球相連,地球上的富人移居到了天穹以求生存。二戰時,他受軍方派任前往中國,發揮其外交專長。戰後以上校的軍銜榮歸。然而,考德維納最不為人知的身份便是科幻小說家,他並不多產,科幻作家的身份也是直到過世後才由女兒公開。
  • 科幻十年,黃金時代來到了嗎?
    2020年7月,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整裝待發,馬上就要開始孤獨而又輝煌的遠航了。它包含了中國人對宇宙探索的殷切希望,也體現了中國人的不懈努力,時光倒轉十年前,2010年,《三體3》橫空出世,在中國掀起了一股三體熱潮,我至今還保留著《三體3》第一版的紙質書,當時還是預訂的,這對於科幻小說是難能可貴了。
  • 比較《贍養人類》和《北京摺疊》,看貧富分化社會的相似性
    最近我讀了《北京摺疊》和《贍養人類》兩個短篇科幻小說,起初我是懷著一覽科幻世界的幸福快樂生活,結果出乎意料的事,不論是古代現代,還是科幻世界裡,一樣都有&34;。於是,我的書評選擇從底層、中層、高層三個視角,看貧富分化社會的相似性。
  • 中國科幻巨作《三體》將拍成美劇《權力的遊戲》主創操刀
    9月1日深夜,一則爆炸性新聞在全球科幻迷和美劇迷中傳播。奈飛(Netflix)宣布將把劉慈欣所著長篇科幻小說《三體》三部曲搬上螢屏,改編成一部原創的英文科幻電視劇。《三體》影視化之路一波三折作為一部在世界範圍內受到讀者肯定的作品,《三體》的影視化之路可謂一波三折,2014年,遊族影業宣布成立,號稱要以單部2億元、總計12億元的投資額拍攝6部《三體》電影。
  • 僑報網評:Netflix版《三體》來了,美國人能拍好中國科幻嗎?
    美國流媒體巨頭Netflix將與中國遊族公司合作拍劇版《三體》,消息在網上傳開後,科幻迷紛紛表示「期待又怕受傷害」,期待的是Netflix實力有目共睹,害怕的是主創團隊裡的一眾美國人get不到中國作家劉慈欣筆下精髓,把這個放眼宇宙卻植根於中國土壤的科幻故事拍成一部套路化的好萊塢流水線產品。
  • 《三體》10年影視化之路,為何如此之難?
    9月1日深夜,三體宇宙(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三體》英文系列劇集將由三體宇宙、遊族集團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奈飛(Netflix)聯合開發製作,此消息一出立刻引來中國科幻迷和影迷的關注。從2009年賣出版權,2013年電影立項到2019年無疾而終,期間歷經了漫畫、動畫到廣播劇,再到電影、電視劇的籌備……作為中國第一原創科幻IP,《三體》的影視化為何如此之難?
  • Netflix拍攝劇版《三體》,英文翻譯劉宇昆擔任顧問製作人
    無論你是不是科幻迷,相信都聽過《三體》這本書。作為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三體》獲得過「星雲獎」提名,也是中國第一部榮獲「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的作品,可謂是憑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推向了世界的高度。2DB表示,《三體》是他們所讀過的最雄心勃勃的科幻系列,他們期待著用未來幾年時間將其拍成劇集,獻給全世界觀眾。
  • 權利的遊戲製片人改編中國科幻小說「三體」
    中國科幻小說三部曲「三體」在世界範圍內,贏得了包括歐巴馬和科幻巨匠喬治.馬丁在內的粉絲的讚譽。 現在,HBO權利的遊戲的製片人打算為Netflix製作英文版本的三體系列劇。 Netflix版本將涵蓋劉慈欣所有的三本書,正式名稱叫地球往事,涉及對中國歷史的另類解讀,包括外星侵略,技術戰鬥和權力之爭。這個項目是中美兩國製作團隊的共同協作。
  • 劉慈欣的巨著《三體》到底講了啥?讓歐巴馬請求《三體》更新
    劉慈欣的巨著《三體》到底講了啥?讓歐巴馬請求《三體》更新中國科幻第一巨著《三體》,裡面到底講了啥?震撼你只需要一本書——這部被視為「中國科幻文學裡程碑」的作品,在國內的銷量已突破2100萬冊。劉慈欣迎來了創作的高峰期,02年到05年期間,他憑藉《朝聞道》、《地球大炮》、《贍養人類》等作品連續獲得中國銀河獎,不知不覺,他已經爬上了中國科幻的金字塔塔尖。
  • 三體交給國外翻拍,是福是禍?國產科幻又是什麼光景?
    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經過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不是因為某些時代的局限導致苦難中的人類掙扎與自我救贖,而是中國毀滅世界。
  • 「跳票」多年終牽手Netflix,《三體》影視化為什麼這麼難?
    2015年,《三體》獲得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三體》的世界觀宏大,有著繁複的故事情節和眾多人物。《三體》影視化,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劇本改編。時代財經9月中旬撥通劉慈欣電話,或許因早已疲於外界的頻繁聯繫,這個蜚聲海內外的科幻作家婉拒了採訪。《三體》並不是外星人攻打地球,人類齊心協力拯救地球的俗套科幻故事,它並沒有展現太多熱血、團結的人性之光。
  • 劉慈欣的兩本科幻小說神作,其中一本獲得過「雨果獎」
    這本書是中國科幻類小說大神劉慈欣早期作品,雖然質量非常好,還曾經獲得過「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這本書改編的同名電影《流浪地球》造成的影響是轟動的,國內外各影評人都紛紛打上好評,甚至有說這是「中國科幻電影」正式面向世界的開門之作,可惜還沒等國內科幻電影徹底徵服老外,一部某堡壘就又把門關上了,順道加了一把鎖,這就很難受了。書中故事並不新穎,太陽即將熄滅人類面臨無盡的寒冬,如果按照老外們一貫的作風,那就是製造超大型飛船,然後部分精英人類逃出地球。
  • 「小四品書」中國科幻文學,不止有《三體》,科幻小說推薦
    大家好,我是小四,今天來給大家推薦幾部科幻小說。自從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雨果獎之後,一大批科幻粉仿佛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黑暗森林」法則仿佛成了宇宙文明之間交流的不二法則,「不要回答」也被他們經常掛在嘴邊。
  • Netflix 將翻拍中國長篇科幻小說《三體》
    Photo Credit:截自《三體》繁中本封面Netflix 今天宣布將翻拍曾獲「雨果獎」的中國科幻小說《三體》成影集,並由原作者劉慈欣、英⽂譯者劉宇昆擔任制⽚顧問!林奇跟趙驥龍,分別是遊族集團董事長跟旗下子公司三體宇宙副總裁。布萊德·彼特(Brad Pitt) 擁有的B 計畫娛樂,作品有Netflix 的《⽟⼦》(Okja) 以及奧斯卡得主《⽉光下的藍⾊男孩》(Moonlight)。
  • 科幻小說愛好者的福音來了!這7部小說都曾獲得過"雨果獎"
    :中國科幻作家首獲雨果獎之作,中國科幻文學裡程碑式巨著。它近乎完美地把中國五千年歷史與宇宙一百五十億年現實融合在一起,挑戰令一代代人困惑的道德律令與自然法則衝突互存的極限。美】介紹:雨果獎設立後的首部獲獎作品。
  • 《三體》開發英文劇集,Netflix能否做出「權遊」的火爆?
    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連載,第二部於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則於2010年11月出版。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其中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是亞洲第一部獲得雨果獎的科幻小說。
  • 三部《三體》改編劇,科幻作品頂端題材,有望突破國內科幻天花板
    在劉慈欣創作的科幻小說中,經常能夠看到他帶給讀者宏大的宇宙觀念,突破尋常的科幻設定,這使得他的著作成為科幻影迷心中賴以追捧的作品。電影版本的《三體》在2014年公布將拍攝成6個系列,2015年宣布定檔於2016年7月,可惜的是2016年7月並沒有等到《三體》電影版的上線。此後《三體》電影版一直推遲,現如今《三體》電影版由豆瓣提供的時間來看看,將會在2020年上映。不過從2016年到現在還沒有上映的消息來看,2020想要上映還是比較困難。
  • 奈飛接手《三體》劇集背後:科幻最熱IP資本局開場
    《權力的遊戲》編劇操刀,《三體》的遊戲即將上演9月2日,三體宇宙TBU發文稱,中國著名作家劉慈欣的史詩科幻作品《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三體宇宙和遊族集團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奈飛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紛紛揚揚的《三體》改編的消息終於塵埃落定,瞬間引爆了科技迷的熱情。
  • 單槍匹馬改變中國科幻的男人,一部顛覆你宇宙觀的神作
    《三體》之於中國科幻,就相當於姚明之於中國籃球。2015年,《三體》斬獲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大獎,劉慈欣成為第一個拿下這一獎項的亞洲作家。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狂攬九項世界頂級科幻大獎——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獎2014年度美國科幻奇幻協會「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提名世界科幻「軌跡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2015年度「普羅米修斯獎」最佳長篇小說提名「約翰·W·坎貝爾獎」最佳科幻小說提名「西班牙伊格諾特斯獎」最佳國外長篇小說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