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深夜,一則爆炸性新聞在全球科幻迷和美劇迷中傳播。奈飛(Netflix)宣布將把劉慈欣所著長篇科幻小說《三體》三部曲搬上螢屏,改編成一部原創的英文科幻電視劇。
該項目擁有一個豪華至極的卡司陣容——原著作者劉慈欣和英文版譯者劉宇昆將擔任製片顧問,並將由《權力的遊戲》主創大衛·貝尼奧夫、丹尼爾·布雷特·魏斯擔任編劇兼監製,二人被中國劇迷稱為2db組合(英文名中有兩個字母重合),他們將聯合《極地惡靈2》的運作人亞歷山大·伍共同負責劇版《三體》的劇本改編;執導《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的萊恩·詹森和他的製片夥伴拉姆·伯格曼將擔任執行製片人。此消息一出,科幻迷大呼期待。
劉慈欣認可國外頂級製作團隊
據悉,奈飛改編劇集涵蓋了《三體》三部曲——《三體:地球往事》《三體:黑暗森林》和《三體:死神永生》。奈飛已與《三體》影視改編版權方「三體宇宙」及遊族達成協議,獲得製作該系列的英文改編權。
劉慈欣也對國外頂級團隊改編他的小說表示認可,他說:「我非常欽佩他們,作為作者,我很榮幸看到這種獨特的科幻概念在全球範圍內廣受歡迎,我也很高興全球各地的新老粉絲能在網飛上看到這個故事。」
貝尼奧夫和魏斯在聲明中稱:「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是我們讀過最宏大的科幻小說系列。我們期待用接下來的人生歲月,將這個作品呈現在全球觀眾的面前。」
與此同時,三體宇宙官方發文,表示《三體》英文系列劇集將由遊族網絡和其子公司三體宇宙與奈飛聯合開發製作。也就是說,遊族和三體宇宙仍然是這部劇集的重要監製方。
《三體》影視化之路一波三折
作為一部在世界範圍內受到讀者肯定的作品,《三體》的影視化之路可謂一波三折,2014年,遊族影業宣布成立,號稱要以單部2億元、總計12億元的投資額拍攝6部《三體》電影。隨後,第一部《三體》電影2015年3月份開機,由馮紹峰、張靜初等主演,並定檔2016年7月。然而不久之後,《三體》小說獲得了世界科幻小說界最高獎之一的雨果獎,使中國科幻小說一下子登上了世界最高舞臺,這是個好消息,但卻完全打亂了《三體》電影的節奏,電影被宣布無限期推遲,至今未見成片。
實際上,《三體》影視化的消息一經傳出就飽受質疑,粉絲普遍不相信一家做頁遊起家的遊戲公司能在剛涉足電影時就拍出《三體》小說裡呈現的那種恢弘世界。後來,該片的預告片被罵,時任遊族影業的CEO孔祥照離職,特效公司被換,素材無法使用,《三體》電影毫無疑問成了遊族的一個燙手山芋。於是,遊族開始改變策略。2018年12月,三體宇宙成立,作為遊族集團的子公司,也是《三體》的完整版權所有者,專門負責《三體》IP的開發和運營。目前,已出品或授權了動畫《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三體》廣播劇、三體時空沉浸展等內容作品,都是一些輕度的小項目。
2019年6月,B站宣布正式啟動《三體》3D動畫項目,而遊族還是回去做擅長的遊戲了。
而就在奈飛宣布拍攝《三體》英文劇集之前,8月2日,由企鵝影視出品的國內劇版《三體》官宣主創陣容,該劇已於2019年5月正式備案,由楊磊導演,張魯一飾演納米科學家汪淼,于和偉飾演警官史強,還有陳瑾、王子文、林永健和李小冉等演員加盟。
除此之外,光線影業2019年年報預計製作電影的名單裡,《三體》電影赫然在列。《三體》的影視化之路坎坷,現在也終於迎來了幾個靠譜消息,不過影視化作品能否呈現出小說中恢弘的場面、表達出原著的世界觀,還需要抱著平和的心態來看待。
書迷反映
「權遊」主創拍《三體》,書迷憂大於喜
此次奈飛宣布拍攝《三體》,雖然陣容強大,但國內《三體》迷卻出人意料表現出審慎的冷靜,甚至懷疑大於期待。這是為何呢?
首先是劇集的定位,奈飛以其訂閱用戶為主要目標觀眾,《三體》美劇版會是一部以歐美觀眾為目標群體的劇集。因此,書迷普遍擔心英文版會被改得面目全非:選角是選外國人還是中國人,《三體》特別具有中國特色的劇情怎麼改編?敘事手法是不是會為了國外觀眾而採用好萊塢慣用套路?另外,奈飛為《三體》確定的主創雖然都是美劇圈的超級王牌,但由於《權力的遊戲》最終爛尾,很多觀眾心有餘悸。
著名影評人周黎明表示,《三體》影視化最好的結局,就是美版和國內版均成功了,且展現了不同視角和文化特色,如同1987年至1988年的貝託魯奇版《末代皇帝》電影及陳道明主演的劇版。好的故事不止一種講述法。 (瑾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