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版《三體》要來了,7.5億元的三體宇宙終於不再是一個黑洞

2020-09-04 AI財經社

文| AI財經社 董雨晴 徐曼菲 黃雲騰

編輯 | 王曉玲


和《三體》有關的消息總是容易掀起熱議,9月1日,在坐實Netflix即將改編網劇版《三體》後,書粉們不禁發出了活久見的感嘆。


這部在2015年獲得科幻文壇大獎雨果獎的中國小說,擁有一個浩瀚的世界觀設定,被粉絲們稱為中國最硬核的科幻作品,卻在影視化的過程中一波三折。自2009年網傳幾萬元賣出影視化版權後,至今已有11年之久。由於國內製作團隊實力不足,觀眾們始終未能看到影視化後的《三體》。


圖/視覺中國

背後牽扯的資本利益,卻已經高達7.5億元。遊族網絡CEO林奇在遊族改編《三體》電影失敗後,重新組建了新公司「三體宇宙」,並以該公司為主體,為三體IP融資,開發包括電影、劇集、廣播劇、動漫番劇、國際劇集以及商業衍生品在內的多類產品。同時,在三體宇宙的推動下,《三體》的影視化作品正在全面重啟,Netflix合作的國際版劇集就是其一。


目前官方尚未披露具體製作投入金額。但另一位業內人士則向AI財經社稱,有傳聞Netflix中途一度為《三體》海外網劇開出了2000萬美元單集的製作費用——這一價格打破了全球最貴網劇《權力的遊戲》第八季的紀錄。


美劇版《三體》怎麼拍?


「我問了好幾家影視公司,沒有一家看好的」,在聽聞Netflix拿下《三體》國際劇集版權後,影視公司高管劉蕾說,關鍵原因還在於《三體》構建的宇宙過於龐大,「《三體》真的不好改,比《流浪地球》影視化難度大太多了」。


「《三體》就屬於給我多少錢我都不會改的那種作品,一定會砸,一定會毀經典,到時候還要被粉絲罵死」。不過劉蕾也不敢小看「Netflix所搭建的全球最豪華陣容」,「說不定匹配的上《三體》這樣的IP,真的很成功呢?《西部世界》說實話也是非常複雜的作品」。


圖/視覺中國


本次公布的主創團隊中,編劇D.B(指大衛·貝尼奧夫David Benioff和D·B·魏斯)是讓不少原著粉心情複雜的「罪魁禍首」。原因是兩人此前改編的作品——《權力的遊戲》系列前後幾季口碑相差太過懸殊,特別是第八季,為權遊粉絲留下了深深的爛尾陰影。西方網友也調侃,《三體》的改編「可能和權遊的前四季一樣好,也可能跟權遊最後一季一樣爛」。


科幻作家陳楸帆告訴AI財經社,Netflix取得了《三體》的國際劇集版權,就意味著它並非僅面向中國觀眾,而是全球市場。因此,Netflix首先要考慮的,便是如何讓更廣泛的觀眾接受三體文化。這裡面首當其衝的是,如何讓美國本土觀眾接受《三體》的內容,以及當中的一些文化符號和想像部分。


比如,三體遊戲中出現秦始皇等中國歷史人物,對國外觀眾來說,需要一定背景知識才能理解。因此,改編時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把這些概念換成更加普世的大眾化符號。


包括演員的選擇,「你不可能要求Netflix完全按照中國人的口味喜好和審美來拍攝」,陳楸帆相信Netflix很可能選擇「黑白黃」齊上陣。


他建議,讀者最好將Netflix正在籌拍的美劇,當作是《三體》的衍生品,不要把它和原著當成同一個作品看待。「Netflix的製作質量還是有保障的,拍出來肯定不會難看,但是至於跟我們想像中的《三體》是不是一個東西,那就是見仁見智了。」


雖然原作者劉慈欣和《三體》英文譯者劉宇昆均擔任本次製作的顧問,但業內人士透露,改編話語權更多掌握在平臺方手裡。劉蕾也透露,「劉慈欣其實向來不太管影視化的事」。


《三體》的小說完成於2006年,三年後以拍恐怖片出名的導演張番番就找到劉慈欣購買了影視化版權,相傳當時的版權交易費用非常低。此後,《三體》的電影版權輾轉到了遊族網絡全資子公司遊族影業手中。


2015年,張番番執導的電影版《三體》正式開機並在當年殺青,原計劃在2016年暑期上映,但就在預告片放出來不久後,在粉絲的一片罵聲中,電影版《三體》的上映日期卻無限擱置,後來有業內人士透露,該部作品在拍攝中遇到了技術性問題,以至於後期無法完成。


2018年3月,據《金融時報》報導,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將投資10億美金改編《三體》,但遊族網絡很快闢謠稱,其是《三體》影視劇改編的唯一權利人。


7.5億元的三體宇宙


由於難度太大,過去多年來,《三體》影視化改編已經流傳成一部血淚史。


「《三體》改編的主要困難就是概念太多了」,劉蕾告訴AI財經社,表現文中封鎖地球基礎科學的「智子」就很難,儘管後期智子具象成一個東洋女子的形象,但在此之前,智子的概念都是非常抽象的。諸如此類的,還有「面壁計劃」、「猜疑鏈」、「黑暗森林理論」、「破壁人」、「二向箔」等等。


如何視覺化呈現這些物理概念,是擺在製作方面前的一道難題,「就目前國內的製作團隊而言,很難達到合格的水平」。


除了技術問題尚待解決,《三體》的篇幅對於電影2-3小時的承載量,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短時間內,電影難以還原作品中複雜的情節和時空。業內人士表示,《三體》改編不能以傳統的戲劇結構和套路去設計,可參考漫威的改編思路,從作品主要人物切入,再由多個人物支線慢慢交織到一些較為關鍵的事件節點,比如「三體人入侵」。


圖/視覺中國(三體舞臺劇)

因為製作難度較高,這部劉慈欣作品中口碑最佳的《三體》,一時間成為市場上的燙手山芋。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時我的其他作品還有人來問,有的還轉讓出去了,倒是《三體》無人問津。」


當然,科幻作品難以影視化,並不是劉慈欣才會面臨的問題。劉慈欣表示,國外的科幻文學,如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阿瑟克拉克的《與拉瑪相會》等,影視化運作時間已經四、五十年,拍攝途中經常面臨難產。因此,他認為《三體》等待時間並不算長。


隨著《三體》大電影項目的無限期擱置,遊族網絡CEO兼董事長林奇在2018年底成立了「三體宇宙」,這家公司的唯一業務就是《三體》IP的授權。同時據天眼查APP顯示,遊族網絡關聯公司上海奇歆詠巖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其54.15%的股份,B站旗下上海寬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持有5%的股份。該公司還是科幻媒體「未來事務管理局」的第三大股東。


同時劉慈欣持有其對外投資的北京三體宇宙文化有限公司5%的股權(他還持有遊族影業0.95%的股份)。


可以說,在成立三體宇宙的同時,《三體》IP已經與科幻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實現了緊密的資本捆綁。


據一位參與過三體宇宙公司《三體》IP宣講會的影視行業人士回憶,「他們說為《三體》IP構建了7.5億元的融資大盤,其中即包括電影、劇集、舞臺劇、動畫番劇等各種衍生形態。」


「遊族雖然還沒幹啥,就先碼了7.5億元的盤子」,前述業內人表示,自己最後並沒有參與到《三體》影視項目中。


「遊族相當於放棄了此前那個《三體》大電影的想法,又回過頭來做全版權業務」,劉蕾認為,《三體》影視化作品本身並不具有爆款氣質,影視化過程也存在諸多難點,走IP化經營思路確實更科學。


目前,在三體宇宙的推動下,《三體》IP的各類開發方基本敲定,其中電影版由光線參投,十月文化承制,《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執導。同時騰訊視頻也在今年暑期宣布,其出品的本土電視劇版《三體》正式啟動。再加上喜馬拉雅手中的廣播劇版權。B站手中的動畫版權,三體宇宙目前正在全面開發中。


Netflix來了


「業內人還是挺高興的」,據一位科幻作家表達,聽聞Netflix拿下《三體》海外劇集版權,業內人很受鼓舞。


作為中國科幻作品的代表性人物,劉慈欣一直被外界看作是科幻領域的風向標。


2015年,《三體》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劉慈欣成為獲得該獎項的第一位亞洲作家。對此,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嚴鋒稱讚劉慈欣為「這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甚至連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也曾給他發過郵件,催更《三體》。


圖/視覺中國(《流浪星球》宣傳海報)

2019年春節,一部完全由本土團隊開發電影《流浪地球》誕生,這部作品同樣改編自劉慈欣的小說,最終票房躋身中國影史第三。


近幾年,中國科幻圈的發展也是幾經曲折,《三體》電影項目無限期擱置。在2019年暑期,同屬科幻作品的電影《上海堡壘》上映,最終豆瓣評分只有2.9分,對科幻圈無疑成為巨大打擊,「大家是指著好消息吃飯的」,前述科幻作家表示。


科幻作品改編一波三折,本質上還在於國內製作力量的薄弱。直到今天,遊族對原遊族影業CEO孔二狗發表的「《三體》毀也要毀在中國人手上」的決心也早已悄然退潮。


「業內目前比較看好的項目是田曉鵬執導的電影版《三體》,說實話劇版以目前國內的團隊來看,很難有成功的」,劉蕾分析表示,「Netflix已經是最好的選擇」。


三體宇宙CEO許垚在媒體採訪中也透露,過去兩年,三體宇宙和好萊塢的創作者以及高水平的平臺公司,都進行過接觸。《三體》在好萊塢受到的關注超過了他們之前的預期和想像。


曾就職於遊族影業的影評人嚴蓬也透露,遊族就曾密切接觸海外製作團隊,「我還做過相關評估,為公司提供了二三十位好萊塢導演、編劇的分析報告。」


Netflix能夠拿下《三體》,與這次負責《三體》的劇集主創大衛·貝尼奧夫(David Benioff)和D·B·威斯(D·B·Weiss)有一定聯繫。遊族曾負責《權力的遊戲》手遊的合作開發,而2019年8月,兩位主創於完成《權力的遊戲》最終季後離開HBO,以2億美元籤約Netflix,將為後者開發數部影視作品。


目前,《三體》的Netflix主創陣容中,包括劉慈欣、和《三體》譯者劉宇昆擔任製作顧問,曾負責開發《權力的遊戲》的核心主創大衛·貝尼奧夫和D·B·威斯擔任編劇與兼職,代表作有《極地惡靈》、《真愛如⾎》的亞歷山大·伍也負責編劇。監製則包括開發過《星球大戰VIII:最後的絕地武士》、《利刃出鞘》、《環形使者》的萊恩·詹森和拉姆·伯格曼。


同時,導演吳宇森、好萊塢男星布拉德·⽪特的B計劃影業、英國女演員裴淳華的公司原條影業等也將擔任監製方。該劇已經完成整季預定。


許垚在採訪表示,團隊感受到了Netflix對三體IP的尊重。「我相信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會重視我們中國觀眾的意見,會立足於忠實原著這樣一個基本原則,在創作過程中進行更加準確的把握。」


實際上立足於本土、全球化發展的Netflix,業務遍布190個國家和地區,一直自詡是一家「全球本地化」公司。


過去幾年,它在世界各地的本土化實踐中已經出現了許多經典之作——韓劇《王國》、德劇《暗黑》,還有不久前的小眾爆款華語片《誰是受害者》,「Netflix最擅長的就是給不同國家的人拍那個國家的『美劇』」,劉蕾表示。


雖然劉慈欣曾經在2019年舞臺劇《三體Ⅱ:黑暗森林》的採訪中特別強調,《三體》不能給好萊塢團隊拍攝,並解釋道「好萊塢的科幻片,故事背景可以複雜可以曲折,但主題不能複雜,必須黑白分明。《三體》違反了這條根本原則」。


對於這次遊族網絡、三體宇宙與Netflix聯合開發,劉慈欣本人相對認可,在消息發出的當晚,劉慈欣轉發了三體宇宙的發出合作消息微博,並出面回應了此次合作,表示對劇版的創作團隊有著最高的尊敬和信念。


「我著手寫作的是一個超越了時間和國家、文化、種族的故事,一個強迫我們去考慮全人類的命運的故事,看著這個獨特的科幻概念傳到全球,獲得喜愛,對於一個作者來說是極大的榮耀,並且我期待著全世界新的和已有的粉絲在Netflix發現這個故事。」劉慈欣說。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劉蕾為化名)

相關焦點

  • 《三體》真要來了?期待?擔心?
    ,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2009年,盛世新影的合作導演張番番,以10萬元從劉慈欣手中買斷了《三體》此後5年的全部影視版權 2014年,遊族影業宣布成立,號稱要以單部2億元、總計12億元的投資額拍攝6部《三體》電影,遭受到三體迷的廣泛質疑。 2015年3月,《三體》電影殺青,由張番番執導,馮紹峰、張靜初主演,預計於2016年上映。
  • 中國科幻巨作《三體》將拍成美劇《權力的遊戲》主創操刀
    該項目擁有一個豪華至極的卡司陣容——原著作者劉慈欣和英文版譯者劉宇昆將擔任製片顧問,並將由《權力的遊戲》主創大衛·貝尼奧夫、丹尼爾·布雷特·魏斯擔任編劇兼監製,二人被中國劇迷稱為2db組合(英文名中有兩個字母重合),他們將聯合《極地惡靈2》的運作人亞歷山大·伍共同負責劇版《三體》的劇本改編;執導《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的萊恩·詹森和他的製片夥伴拉姆·伯格曼將擔任執行製片人。
  • 《三體》製作美劇引爭議 劉慈欣:不管爛不爛尾
    有外媒將之形容為「太空版《 據國內媒體報導, 大劉透露「現在只是一個開端,剛剛籤完合同,未來的道路還很長,之後還會有很多事情要做。」對於《權力的遊戲》主創作為核心幕後參與《三體》美劇造成的爭議,大劉意見明確「不管爛不爛尾,前幾季電視劇的評分很高,已經證明了它的高度。
  • 對話三體宇宙CEO許垚:《三體》為什麼選擇了Netflix
    》終於敲定了一家世界級的影視合作方——Netflix!2020年9月1號,中國著名科幻作品《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遊族旗下的三體宇宙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Netflix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據報導,英文劇版將由《權力的遊戲》主創David Benioff和D.B.
  • 三體宇宙、遊族集團與流媒體Netflix宣布:《三體》將翻拍
    《三體》要翻拍?在劉慈欣的《流浪地球》中短篇小說改成電影上映大火後,他那部更具代表性的《三體》影視劇作品卻遲遲沒和觀眾見面...一波三折的《三體》IP開發作為一代科幻巨作《三體》,這個IP其影視的改編最為難產。2009年,劉慈欣以一個把《三體》的拍攝版權賣給了張番番。但是張番番版權僅有5年,如若無法拍出任何作品,版權就被收回。
  • 三體不僅出版漫畫,美劇版也將開拍,中國科幻真的要崛起了
    人類進入科技時代發展到如今,我們的生活已有了極大的改觀,要知道在一百多年前,人類文明還是很落後的,連航天的能力都沒有,在經過一次「科技大爆炸」後,各種高科技產物不斷產出,讓我們的生活有了極大的改觀。這樣的實力足夠我們去尋找宇宙中有可能存在的「高級文明」嗎?尋找它們又是為了什麼?
  • 僑報網評:Netflix版《三體》來了,美國人能拍好中國科幻嗎?
    近日Netflix要拍的劇版《三體》,中國合作方依然是那部沒了下文的電影版的出品方——上海遊族影業。前遊族影業CEO孔二狗(本名孔祥照)有句名言「《三體》毀也要毀在中國人手裡」,從他運作的電影版寥寥幾張劇照來看,他兌現了自己的「諾言」。
  • 網飛將推出三體劇集?未來幾年,三體粉絲可有的看了
    9月1日晚間,遊族網絡(002174.SZ)全資子公司上海遊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官方微博、「三體宇宙」微信公號雙雙宣布,《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三體宇宙和遊族集團與Netflix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系列英文劇集。
  • 誰為《三體》狂
    9月2日,三體宇宙TBU發文稱,中國著名作家劉慈欣的史詩科幻作品《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三體宇宙和遊族集團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奈飛(Netflix)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紛紛揚揚的《三體》改變的消息終於塵埃落定,瞬間引爆了科技迷的熱情。
  • Netflix拍《三體》靠譜嗎?
    2009年,在《三體》還寂寂無名時,導演張番番以 10 萬元的價格拿下了《三體》影視+遊戲全媒體永久版權,之後以此為籌碼接觸了當時一心想進入電影產業的遊戲公司遊族。2014年,遊族影業宣布成立,拿下《三體》的全線改編版權,號稱要以單部2億元的投資額拍攝6部《三體》電影。頁遊起家,剛涉足電影產業的遊戲公司顯然沒有這個能力。
  • Netflix將巨資打造劇版《三體》2DB操刀
    》三部曲小說拍成劇集,將由三體宇宙、遊族集團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奈飛(Netflix)聯合開發製作。原作者劉慈欣表示對「劇版的創作團隊有著最高的尊敬和信念」,稱:「我著手寫作的是一個超越了時間和國家、文化、種族的故事,一個強迫我們去考慮全人類的命運的故事,看著這個獨特的科幻概念傳到全球,獲得喜愛,對於一個作者來說是極大的榮耀,並且我期待著全世界新的和已有的粉絲在Netflix發現這個故事。」
  • 《三體》影視化終於要來了!又是一場中美間的較量?
    日前,Netflix突然官宣將拍《三體》美劇,迅速引發網友的廣泛關注。甚至有網友激動地表示,「終於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一部上映的《三體》!」據悉,此次拍攝,Netflix將與三體宇宙、遊族集團合作三體宇宙CEO許垚坦言:「在過去的兩年裡,我們就《三體》的國際合作,與好萊塢很多優秀的創作者,以及高水平的平臺公司,都進行過接觸。這個過程中我們能夠感覺到,《三體》在好萊塢受到的關注超過了我們之前的預期和想像。我們逐步找尋到了一些對三體喜愛、本身有非常好的能力、同時有相應的時間精力能夠投入進來的創作者,比如我們這次官宣的合作者——幾位主創以及Netflix。」
  • 到底有多少部《三體》在拍了?
    三體》電影、以及8月官宣陣容的騰訊視頻《三體》劇集,短短三個月內,接連三部《三體》作品官宣,也終於讓這個IP的影視化進程有了起色。 作為從中國走出去的最著名的文學作品,近十年來《三體》的影視化改編被不斷提及,和《鬼吹燈》等小說一樣,《三體》的影視化改編雖然還沒有任何一部問世,但已經有不少版本了。 1.張番番電影版《三體》 這也是最早立項的電影版,於2013年就已經立項。
  • Netflix官宣:《三體》要出美劇了,權遊團隊參與製作
    這可能是中國美劇迷在未來短期內最期待的美劇了。 剛剛,Netlix和《三體》版權方聯合官宣表示:他們將把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撰寫的科幻小說《三體》拍攝成英文自製劇。《三體》、《權遊》、《星戰》合體在製作方發布的消息中,主創名單無疑是最吸引人的部分。《三體》原著作者劉慈欣以及《三體》的英文譯者劉宇昆將共同擔任這部美劇的製作顧問。這很可能幫助這部美劇儘可能的保持一些原汁原味。
  • 《三體》能救「遊族網絡」於水火嗎?
    《三體》遊戲版權「花落名家」遊族網絡曾於今年6月18日發布公告稱,三體宇宙(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三體宇宙」或「許可人」)經合法有效授權持系列小說《三體》(含《三體》、《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
  • 奈飛接手《三體》劇集背後:科幻最熱IP資本局開場
    《權力的遊戲》編劇操刀,《三體》的遊戲即將上演9月2日,三體宇宙TBU發文稱,中國著名作家劉慈欣的史詩科幻作品《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三體宇宙和遊族集團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奈飛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紛紛揚揚的《三體》改編的消息終於塵埃落定,瞬間引爆了科技迷的熱情。
  • 《三體》10年影視化之路,為何如此之難?
    9月1日深夜,三體宇宙(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三體》英文系列劇集將由三體宇宙、遊族集團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奈飛(Netflix)聯合開發製作,此消息一出立刻引來中國科幻迷和影迷的關注。從2009年賣出版權,2013年電影立項到2019年無疾而終,期間歷經了漫畫、動畫到廣播劇,再到電影、電視劇的籌備……作為中國第一原創科幻IP,《三體》的影視化為何如此之難?
  • 那麼多《三體》影視化項目,這家美國視頻網站的似乎最靠譜
    又有一家公司要拍《三體》了。9月1日,三體宇宙、遊族集團與美國流媒體巨頭Netflix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而這是Netflix成功PK掉了強大競爭對手迪士尼和亞馬遜的結果。
  • 攜手Netflix拍英文劇集,《三體》影視化之路破局?
    相比電影,舞臺劇成為《三體》IP矩陣中率先登場的產品:2016年,《三體:地球往事》舞臺劇首演,2019年《三體II:黑暗森林》首演,《三體1》總票房突破億元,而《三體2》的口碑則兩極分化。而在小熒幕上,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2019年5月電視劇備案公示中顯示,改編自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的《三體》已通過備案,將於2019年9月開拍,共24集,電視劇製作周期為12個月。
  • 從電影爛尾到奈飛投拍,遊族的《三體》IP開發能低開高走嗎?
    Netflix這次的製作班底有些讓人擔憂——不是別人,正是一手製作《權力的遊戲》爛尾季的2DB來主導《三體》美劇,好在還有原作者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任顧問製作人,但他們的話語權顯然是有限的。此外還有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Netflix並沒有進入內地市場,消息也明確提到《三體》將拍成英文劇,具體改動很可能是大刀闊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