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老漢家跑進一條蛇,無賴氣憤:那蛇仙是我家的,誰都別想要

2020-10-08 郝麗君

唐朝年間,碧富村有個名叫杜四紀的男人,祖上也是積善之家。

杜四紀自小嬌生慣養,長出一身毛病,長大後吃喝嫖賭,後來父母去世,漸漸將家業敗盡,和一幫無賴之徒混跡一處,不務正業,無人敢惹。

這日,杜四紀和一幫賭徒在家裡聚眾賭博,半晌,想吃想喝,正愁弄點什麼填飽肚子,一個賭徒如廁,看見牆頭上爬了一條大蛇。


賭徒大叫,眾人跑出來看,都各執棍棒來打,那大蛇見勢不妙,一溜煙兒翻過牆頭,跑到了鄰居李老順的家裡去了。

眾人還想追殺過去,要抓了大蛇吃肉,杜四紀攔住說:

「一條蛇罷了,也沒什麼肉,況且,萬一是條毒蛇呢,現在它跑到李老順家裡去了,有他好受的,不用管它了,咱們接著玩……」

眾人都餓得難受,哪裡肯依,一窩蜂翻牆過去,來到了李老順的院子裡。李老順正在院子裡曬糧食,曬好後往西廂房搬糧食。

不料,那大蛇竟然直接鑽進了西廂房裡,眾賭徒也都追了進去。

那大蛇在眾人的喊叫聲中,慌不擇路,胡亂攀爬,竟然一路爬上了西廂房的內房頂上,在木樑上穿梭。

眾賭徒從李老順的院子裡尋到竹竿木棒,朝房頂亂捅。大蛇動作靈敏,尋個縫隙鑽了進去,霎時沒了蹤影。

李老順也停下手裡的活兒,仰臉尋找大蛇。

忽然看見大蛇藏在一處隱蔽的地方,那裡的梁木恰好被蟲蛀一空,眼看就要斷了,嚇得大叫:

山東省棲霞市牟氏莊園風光。牟氏莊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國北方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


「房子快塌了,都趕緊離開這屋子!」

眾賭徒聽了,嚇得抱頭鼠竄,又跳牆而出,去了杜四紀的家裡,接著賭錢去了。

李老順本來懼怕這蛇,和眾人一起想尋到它趕走,此時忽然明白,這大蛇無意中救了自己,連忙找來木匠,將腐朽的梁木換掉,避免了房倒屋塌的悲劇。

事後,房子修好,那大蛇似乎知道李老順心地善良,便在李老順的西廂房裡住了下來,經常在糧倉裡捕鼠。

消息傳出,村民們都覺得大蛇有靈,定是蛇仙無疑,便有村民來到李老順家的西廂房前,獻上供品,求蛇仙保佑自己心想事成。

事有湊巧,前來許願的村民都得償所願,一傳十,十傳百,很快蛇仙名聲在外,方圓幾十裡地的村民都來祈願。

一時間,李老順的家裡門庭若市,人們都帶著禮物而來,李老順受益匪淺,日子過得很是紅火。

杜四紀和他的一幫無賴賭友看在眼裡,都有些不忿,這蛇仙本來出在杜四紀的家中,是他家的賭徒首先發現,如今卻讓那個老實巴結的李老順吃香喝辣,怎不讓人氣憤?

眾賭徒一頓攛掇,杜四紀越發覺得那蛇仙就是自家的保家仙,更覺得吃虧,他生氣地說道:「那蛇仙是我家的,誰都別想要!」

這夜,眾賭徒都一致決定,要幫杜四紀將蛇仙搶回,讓十裡八鄉的村民們都來杜四紀的家裡求蛇仙辦事,也好讓他們都吃些好處。

眾人議定,都各執了棍棒絲網,在夜色裡一齊出動,悄然翻牆而過,潛入李老順的家裡,趁他熟睡,將西廂房門撬開,一齊溜了進去。



此時,月明如晝,月光透過窗戶照進西廂房裡,但見大蛇盤曲房梁之上,正閉目而睡。

眾人大喜,一齊撒出大網,一下將大蛇罩住,猛然拽下,直接兜在網裡,拖了出去。

又隔牆一扔,落進了杜四紀的院裡,都翻牆而回,齊聲叫好,一齊慶祝偷盜蛇仙成功。

眾人又搬出事先準備好的大木籠子,放在院子中央,將蛇仙關了進去。

眾賭徒見大功告成,只等今後人們都來祭拜蛇仙了,不由得都開懷暢飲,一醉方休。

杜四紀最為高興,他喝得大醉,被眾人簇擁著,來到籠子跟前,跪在地上,問蛇仙道:

「蛇仙,你說我什麼時候才能贏個金山銀山回來啊?」

眾人見了,也都有此心,一齊下跪,同聲問那蛇仙:「蛇仙,你看我什麼時候才能發財呢?」

大蛇在籠子裡臥著,見眾人都伏地叩首,忽然從木籠子裡伸出腦袋,蛇信子嘶嘶作響,衝著杜四紀的腦袋狠狠咬下。

杜四紀一聲尖叫,忽然仰面跌倒,眾賭徒嚇得半死,紛紛尖叫著逃竄。

但見大蛇忽然發力,身子蜷曲間,橫掃而出,將木籠子的柵欄掃得碎裂開來,籠子頓時粉碎。

大蛇一出,衝眾賭徒直撲而上,長尾橫掃,將幾個跑得慢的賭徒捲起老高,又重重地扔下,跌得哭爹喊娘,骨斷筋折,成了殘廢。

次日,村民們發現,杜四紀的院裡死了幾個賭徒,皆是被大蛇咬死摔死。

這一夥兒賭徒皆非良善之輩,平日裡聚眾賭博,一貫為非作歹,欺凌鄉民,而今被蛇仙報復而死,村民們無不拍手稱快。

僥倖沒死的賭徒,自此收斂許多,都相信了因果報應,再不敢明目張胆地出來結夥害人。

蛇仙又回了李老順的家裡,鄉民們又紛紛慕名前來祈福。

相關焦點

  • 故事:老婦死後想念老漢,化身巨蛇回家
    也不見老太腳步走動,她就這樣遊移到我跟前,恨恨地說:「誰叫你睡這床上了?這是我家樂哥的床鋪,哪容你一個外人佔位踐踏?」老漢心中一驚,以為賊人進屋偷雞來了,於是,摸了一條大扁擔,沿著牆根輕步來尋……卻是不見人影,兩隻黃狗只對著雞籠狂吠,老漢喝停黃狗,拿來火把往雞籠裡一照,一條黑白相間的大蛇正遊在雞籠邊上,嘴上正叼著一隻黃毛小雞!說來奇怪,這蛇見老漢拿著扁擔靠近,卻也不逃走,只抬起頭來,一雙紅寶石似的眼睛定定地盯著老漢……四眼對望一會,老漢竟莫名地心軟起來,落寞地說了一句:「你走罷。」便放下手中扁擔,回屋上床了。
  • 故事:民間故事:蛇仙君子
    敘洲有個姓王的書生,有次出城拜訪友人,行路時遇一急轉彎道,突然見前方路面上有一條蟒蛇,約有兩丈餘長,水桶大小,正橫穿於道中爬行。王生見狀一驚,大叫著往後退了好幾步,那蟒蛇似乎也受了驚嚇,快速地遊入叢林中去了。王生很恐懼,不敢再前行,就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第二天就生了病,看起來十分嚴重。家人為他找來郎中醫治,許久不見效果,都非常擔心他。
  • 故事:小孩子不聽勸告,弄傷了一條蛇,當天晚上他便食了惡果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62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一則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希望大夥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這蛇可不是一般的大,足有木桶一般粗,長長的身子在地上蜷縮著。不過看樣子,那條大蛇有氣無力,似乎受了傷。「咱們快走吧!我聽爺爺說,這樣的蛇多是仙啊!」「是啊!我可沒看見過這麼大的蛇,咱別惹它,快走吧!」
  • 故事:一條家蛇
    可誰知道,一場大雨把房頂衝了一個大洞,王大爺只好把錢取出來把房子翻蓋一下。。。。村民得知王大爺要翻蓋房屋,都紛紛來幫忙,這才出現了開頭的那一幕,眾人把牆推倒了。。。。「來來來,別著急幹活,喝口水歇歇。。。」王大爺的老伴一隻手拎著一壺熱水,另一隻手拿著幾個杯子招呼大家去喝水。。。
  • 救了一條蛇,但卻得罪了兔子,沒想到蛇的舉動讓人感動!
    有一天他回家,準備去雜物拿點米熬點粥,剛走進去,發現門口竟然盤著一條蛇,仔細一看這不就是他救的那條嗎,他也沒管這蛇,剛把門打開,這條蛇就爬到了房梁上了,然後一動不動就這樣盤著,丈夫從雞窩裡掏出幾顆雞蛋放在房梁底下讓蛇吃,然後自己就回屋子了。
  • 故事:新聊齋:蛇娘子報恩
    只是這人緣好是一回事,這樣的人姑娘家是瞧不上的,他到了28歲,還是打著光棍。這天,劉二到山坡上給玉米苗澆水時,在山塘裡發現有一條大花蛇。這條蛇浮在水中只伸出一個蛇頭,要死不活地看著劉二,蛇眼中露出乞求的神色。劉二看了看大蛇,心中恍然。
  • 故事:新聊齋:蛇仙渡劫
    新聊齋:蛇仙渡劫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中期,四川綿州一山中小村裡,有個叫牛通的樵夫。牛通嚇了一大跳,往山洞中一看,只見一條大蛇,從洞中探出一個巨大的腦袋,看不清有多長。那蛇頭,足有家中的水缸大小,兩隻蛇眼如燈泡大小。
  • 聊齋故事:農夫與蛇仙
    原來,他在打柴過程中,遇道一條被一條大蛇攔住了去路,這蛇可不是一般蛇,是修煉了幾千年的蛇仙。蛇仙對譚欣說:「好心人呀,快救救我,後面有人在追殺我!」譚欣那時還是個淳樸善良的人,就趕緊放下柴捆,讓蛇仙躲進去。
  • 老漢深山冒死救回一條白蛇,第二天白蛇報恩,老漢一家卻出事
    (故事純屬虛構,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其實李老漢心裡早就有了其它的想法,李老漢有個兒子,他是專門的蛇販子,平時就捕捉一些稀奇古怪的蛇銷往全國各地,因為有些有錢人喜歡這些玩意兒,也可以說是供不應求,李老漢看了看那條白蛇冷笑了一下,他看到那條白蛇還在昏迷中,於是他就用上山採藥時背的竹簍把白蛇裝進去救回了家,等著兒子回來給他個驚喜,剛好早上吃飯的時候他聽到兒子說有一個有錢的人需要一條白蛇做藥引子用,並且出了很大的賞金懸賞,誰捉到了就能拿到這些賞金
  • 故事:滿洲小夥救了蛇一條命
    這是一個流傳比較廣的故事,在滿洲很多地方都有流傳。可能有人聽過,但各地民間傳承,傳承人不同,講的人不同,都會形成不同的版本。所以應該和這裡講的故事版本不完全相同。過去滿洲人都帶帽子,小夥把帽子拿下來,把小長蟲放帽子了,帶頭上,他繼續挑柴回家。回到家,拿一個小泥盆,裡面放棉花,放在火坑上,算是長蟲窩,就把長蟲放裡。
  • 聊齋故事:老漢家中供著鱔仙給人治病,小兒子卻買農藥全給毒死了
    那是一幅畫像,畫著一條盤起來的鱔,頭從中間昂起來,向畫外的人注視著。據說每月的初一、十五,王老漢都要給鱔仙送香。王老漢給人治病用的鱔都是從村後黃河故道的一處水泊裡逮來的野生鱔。無論寒暑,王老漢都會親自下水,逮上一條鱔就回家,從不多逮。他家供著鱔仙的桌子底下的水桶裡,每天都有一條活鱔準備著為患者獻出生命。如果來了兩三個患者,王老漢會再次下水逮鱔,每次總能逮住。但凡來看病的患者,總能治療痊癒。
  • 新聊齋:蛇仙新娘
    新聊齋:蛇仙新娘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中期,陝西鳳翔府北邊的大山腳下,有一個叫梅子埡的小村。阿瑤說:我家是早些年前,從外地搬到此山中的隱居者,去年父母都去世了,你準備好了,我跟你去家裡即可。鄭生回家後,連忙去找村裡的先生看日子。那先生看了黃曆後說,吉日正在半個月後的七夕這天。
  • 我和我的家蛇
    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在我家還是土山牆,離地面約1.5m的牆縫有一個小小的老鼠洞。一天中午,妻正在擀麵突然失聲害命的喊正在睡覺的我。聞聲我汲著鞋不顧一切的撲進灶房忙問;咋地了?妻子站在一邊驚慌失措、顫顫巍巍拿著擀麵杖,語無倫語次的指著牆說;老鼠、老鼠……,順著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隻小老鼠睜著圓鼓鼓的小眼睛,半個身子閃在牆外,吱吱吱的叫著。
  • 小時候放牛,被碗口粗的蛇襲擊,是我家的牛救了我
    水牛,暑假的時候,多數會把它拴在水塘裡由於天太熱太陽光太曬,我會避開上午九點以後,下午五點以前為了保證牛能短時間吃飽,我沒有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去群牧一個人一本書一頭牛,往田埂山坡上去放,反正都是些人跡罕至的地方有一天,我起來的比平時都要早
  • 都說豬狗不如,《聊齋志異》卻說人不如蛇,蛇的感恩之心讓人慚愧
    在古老的民間傳說中,動物往往被賦予某種靈性,比如狗有靈性,好狗識主,馬有靈性,老馬識途,狼也有靈性,但是東郭先生和狼那種白眼狼的靈性了,這其實是一種萬物皆有靈的思想,更甚者,這些靈物在人間生活久了,吸收了足夠多的陽氣,便可以修煉成仙(精),人們也因此形成了一種妖仙崇拜,最出名且最重要的妖仙,非五大家仙莫屬了:狐狸、黃鼠狼、刺蝟、蛇、鼠,分別被神話為:狐仙、黃仙、白仙、柳仙、灰仙,傳說,五大家仙睚眥必報
  • 故事:農村故事:捕蛇人的江湖
    只見周文從家裡養蛇的地方拿出一條一米多長的大蛇。那蛇在周文手中無比兇猛。探頭張嘴,嘶嘶的叫囂,總想趁機咬上周文一口。周文雙手,然後左手,右手分別把玩了一會蛇。最後把那蛇像盤蚊香一樣在桌子上盤起來。蛇頭放中間,盤完後,那蛇一動不動。然後就說了些冶蛇咬的手法草藥,還有一些捕蛇,治蛇傷的咒語口訣之類的。我們也聽不懂,也不知幹什麼的。講完在堂屋門前又打了套拳。打完之後,額頭冒汗,氣喘籲籲。
  • 新聊齋:牛郎與蛇仙
    大一點後,他就成了村裡張大戶家的放牛娃,因為他把牛養得好,大家都叫他杜牛郎,張大戶也很喜歡他。待他18歲時,張大戶打算把家裡的一個丫頭許配給他。可是那丫頭嫌棄他,死活不願意,張大戶在鄉間頗有好名,也沒法強逼那丫頭。最後張大戶無奈,打算將三女兒嫁給他。
  • 那個俊美的少年,是一條蛇
    每次,她都從家悄悄整好妝容,再偷偷揣點剩飯,到古寺裡塞給少年。少年也不客氣,接過來就吃,吃完了再幫金鈴打水。偶爾兩人四目相視,有說不盡的甜蜜纏綿。這微妙的神情,躲不過天王殿裡讀書的孩子們。一下課,孩子們就圍著他倆嬉鬧,把金鈴往少年身上搡。少年就乘機抱住金鈴,神採飛揚,一臉的快樂。
  • 男子山中射鷹,救下一條青蛇,青蛇帶他找一仙女為妻
    近前一看,是一隻老鷹,正在和一條大青蛇撲殺。雖然鷹能克蛇,但此蛇好像也很厲害,蛇長近六尺,和老鷹都受了些傷。但久鬥之下,這蛇還是漸漸不支,畢竟那一雙鷹爪可不是說著玩的,在蛇身上一抓就是一個大口。這條青蛇也沒有什麼毒,幾次想要纏住大鷹都沒得逞。王虎舉起弓箭,對準了老鷹,一箭射去,正射中那老鷹脖子。啪嗒一下,那老鷹翻在地上,翅膀幾撲就死於非命。
  • 老漢救條蛇,一年後,女兒每夜偷偷上山,老漢跟上去,癱在地上
    (本故事純屬虛構)老漢救條蛇,一年後,女兒每夜偷偷上山,老漢跟上去,癱在地上李老漢帶著一個女兒小春住在村子裡。李老漢的老婆在生女兒的時候難產死了,後來家裡太窮,也就一直娶不到媳婦。但是李老漢和女兒互相扶持,也一起過了二十年。今年老漢已經40歲了,女兒20歲了。是時候給女兒找門好親事。這段時間,這件事一直堵在李老漢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