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豬狗不如,《聊齋志異》卻說人不如蛇,蛇的感恩之心讓人慚愧

2020-07-10 也可自話

在古老的民間傳說中,動物往往被賦予某種靈性,比如狗有靈性,好狗識主,馬有靈性,老馬識途,狼也有靈性,但是東郭先生和狼那種白眼狼的靈性了,這其實是一種萬物皆有靈的思想,更甚者,這些靈物在人間生活久了,吸收了足夠多的陽氣,便可以修煉成仙(精),人們也因此形成了一種妖仙崇拜,最出名且最重要的妖仙,非五大家仙莫屬了:狐狸、黃鼠狼、刺蝟、蛇、鼠,分別被神話為:狐仙、黃仙、白仙、柳仙、灰仙,傳說,五大家仙睚眥必報,人類對五仙稍有侵犯,就會遭到報復,但如果誠心供奉,則會得到庇佑。

《聊齋志異》中,更把「萬物皆有靈」發揚到了極致,不但動物植物可以成精,甚至一個板凳一根掃帚也可以成精,有一個蛇人的故事,就講了一條小蛇修煉成精,與人成為朋友,知恩圖報的故事。

都說豬狗不如,《聊齋志異》卻說人不如蛇,蛇的感恩之心讓人慚愧

蛇人

蛇人,講述的是一個以耍蛇為生的人,與蛇長期相處,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同時間雜著蛇與蛇的友誼,所以這個篇目應該是「耍蛇人」或「養蛇人」,蛇人可能是流傳過程中發生了訛誤。

說東郡某甲,以弄蛇為生,就是把蛇馴服後,到市上耍蛇戲,以維持生計,他養了兩條青蛇,大的叫做大青,小的叫做二青:

「二青額有赤點,尤靈馴,盤旋無不如意。蛇人愛之,異於他蛇。」

蛇人某甲對二青尤其疼愛,因為二青額頭上有一個紅點,十分具有靈性,任何高難度的蛇戲動作,一教就會,堪稱蛇中學霸。

都說豬狗不如,《聊齋志異》卻說人不如蛇,蛇的感恩之心讓人慚愧

人蛇情

一年後大青死了,蛇人想另找一條蛇代替它,他進山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合適的替代者,眼見天色已晚,只好在山中寺廟借宿,誰知一夜過去,連二青也不見了,某家心急如焚到處尋找,卻找不到。想著平常進山也會讓二青放放風,到時候自然會回來,他便在原地等候。等到日上三竿也不見二青的影子,某家正感到絕望時,聽到窸窸窣窣的聲音,二青回來了,還帶了一條更小的青蛇:

「出門數武,聞叢薪錯楚中,窸窣作響。停趾愕顧,則二青來也。大喜,如獲拱璧。息肩路隅,蛇亦煩止。視其後,小蛇從焉。」

這可怕某家高興壞了,連忙拿出美食招待兩條蛇,那條小蛇一開始還有點怕生害羞,二青就陪它玩耍,給它餵食,漸漸地,二蛇一人都混熟了,某家又開始訓練小蛇,和二青一樣,小蛇也很快學會了各種戲路,從此,蛇人帶著兩條蛇一起表演,賺了許多錢。

某家給小蛇起名叫小青。

都說豬狗不如,《聊齋志異》卻說人不如蛇,蛇的感恩之心讓人慚愧

小蛇變大蛇

凡世上耍蛇的人,對蛇的體型都有嚴格要求,最好是二尺以下的長度,若太長,一則靈活度和觀賞性會降低,二則太重,不方便表演,但二青由於表現太過良好,雖然早已超過二尺,蛇人依然沒捨得換掉它。

又過了兩三年,二青長到三尺多長,即使再不舍,也不得不把它放生了,蛇人帶著二青來到山裡,拿出最好的食物餵了二青最後一頓,又進行一番禱告,對二青說:

「去之!世無百年不散之筵。從此隱身大谷,必且為神龍,笥中何可以久居也?」

你走吧,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在這大山谷中藏身修煉,將來你必定成龍,不必眷念這個小小的蛇籠。

都說豬狗不如,《聊齋志異》卻說人不如蛇,蛇的感恩之心讓人慚愧

但二青卻怎麼也不願意離開,只是不停地用頭撞擊蛇籠,籠中的小青也在裡面不停地撞擊,蛇人才明白,原來這兩位好朋友還沒有道別呢,於是就把小青放出來,兩條蛇頻頻吐舌,頭頸相交,就像在互道珍重一樣,不久兩條蛇就一起離開了。蛇人本以為小青會隨二青而去,沒想到過了一會兒,小青竟獨自回來了。

就這樣,小青和蛇人相依為命,蛇人很多次想再找一條蛇,但總找不到合適的,時間一久,小青也長得有小孩兒手臂那麼粗,也不適合繼續表演了,蛇人還是沒找到合適的替代品,沒辦法,只好把小青放生山林。

都說豬狗不如,《聊齋志異》卻說人不如蛇,蛇的感恩之心讓人慚愧

二青成精

在那片山中,最近有些不太平,不少行人和砍柴人都在山裡看到過一條碗口粗、數尺長的巨蛇,看到人就掀起狂風,追趕行人。人們再也不敢進入山中,一時成為山中大患。

但蛇人必須要去深林中放生小青,而且他本就是以蛇為生,怎麼會懼怕大蛇呢?於是他帶著小青一起進山了,誰知剛走到深處,突然一條巨蟒像狂風一樣向蛇人襲來,蛇人嚇壞了拔腿就跑,邊跑邊回頭看,猛然發現那蛇的額頭上有一紅點,原來,這條「蛇精」就是二青!

蛇人連忙大喊:「二青!二青!」

都說豬狗不如,《聊齋志異》卻說人不如蛇,蛇的感恩之心讓人慚愧

蛇停下來看了蛇人很久,突然用身體纏繞了蛇人,就像當年耍蛇戲那樣,雖然沒有惡意,但那麼大一條蛇這樣纏著,誰受得了啊,蛇人一個勁兒求饒,二青才把他放下來:

「蛇頓止。昂首久之,縱身繞蛇人,如昔弄狀。覺其意殊不惡;但軀巨重,不勝其繞;僕地呼禱,乃釋之。」

二青又用頭撞擊蛇龍,蛇人打開籠子放出小青,兩條蛇一相見就交纏在一起,甜蜜極了,久久不願意分開,蛇人便對小青說:「我們早就應該分別,如今你有伴兒了」。

都說豬狗不如,《聊齋志異》卻說人不如蛇,蛇的感恩之心讓人慚愧

又對二青說:「它是你引來的,如今你把它帶走吧」,並囑咐道:「深山不乏食飲,勿擾行人,以犯天譴。」山中食物很多,你們不要打擾行人,以免遭到天譴,再看二蛇:

「二蛇垂頭,似相領受。遽起,大者前,小者後, 過處林木為之中分。蛇人竚立望之,不見乃去。自此行人如常,不知其何往也。」

二青和小青乖乖地垂著頭,聽完蛇人的教導,便一前一後地離開了,蛇人在原地目送它們離開,從此以後,山中再也沒有蛇患,也沒有人知道蛇去了哪裡。

都說豬狗不如,《聊齋志異》卻說人不如蛇,蛇的感恩之心讓人慚愧

異史氏曰

這是一篇人與蛇、蛇與蛇之間的友情故事,先是二青感恩於蛇人「異於他蛇」的厚愛,為他帶來了小青,兩條蛇和蛇人一起「衒技四方,獲利無算」,兩條蛇長大後不能再「弄蛇為業」,被蛇人先後放歸山林,兩次放生的過程中,都展現了二青和小青之間的深厚友情,在二青為患山林的時候,還聽從了蛇人「勿擾行人」的忠告,不再作惡,給一方帶來了平安。

都說豬狗不如,《聊齋志異》卻說人不如蛇,蛇的感恩之心讓人慚愧

最後,蒲松齡在「異史氏曰」中寫道:

「蛇,蠢然一物耳,乃戀戀有故人之意。且其從諫也如轉圜。獨怪儼然而人也者,以十年把臂之交,數世蒙恩之主,輒思下井復投石焉;又不然,則藥石相投,悍然不顧,且怒而仇焉者, 亦羞此蛇也已。」

蛇不過是一種動物,然而卻有人情味,懂得感恩,會感念古人,還會聽從人的勸告。然而有些人模人樣的傢伙,彼此之間有著數十年的情誼,甚至世代受人恩惠,卻動不動就落井下石。還有些人,面對別人的諄諄教誨,不但不感恩,反而將人的一片好心視作驢肝肺,把恩人當做仇人。

這樣的人,真是連「蠢然一物」的蛇都不如啊!

都說豬狗不如,《聊齋志異》卻說人不如蛇,蛇的感恩之心讓人慚愧


都說豬狗不如,《聊齋志異》卻說人不如蛇,蛇的感恩之心讓人慚愧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蛇人
    生活中很多人懼怕蛇,討厭蛇,看過這篇文章後,說不定會喜歡上它們。《聊齋志異》——蛇人。東郡有個人,喜歡蛇,到處為人耍蛇表演,靠收取酬勞,維持生活。他曾經養了兩條蛇,都是青色的,乾脆利落地為它們取名為大青 ,二青。
  • 聊齋志異(蒲松齡)- 蛇人(二)
    【原文】大抵蛇人之弄蛇也,止以二尺為率,大則過重,輒便更易又二三年,長三尺餘,臥則笥為之滿,遂決去之。一日,至淄邑東山間,飼以美餌,祝而縱之。既去,頃之復來,蜿蜒笥外。蛇人揮曰:「去之!世無百年不散之筵。從此隱身大谷,必且為神龍,笥中何可以久居也?」蛇乃去。蛇人目送之。已而復返,揮之不去,以首觸笥。小青在中,亦震震而動。蛇人悟曰:「得毋欲別小青耶?」乃發笥。小青徑出,因與交首吐舌,似相告語。已而委蛇並去。方意小青不返,俄而踽踽獨來,竟入笥臥。
  • 聊齋故事:耍蛇人的蛇長大了要下崗,親自找小蛇做替補
    東郡縣有一個耍蛇人,他馴養了兩條蛇,都是青色的,大一點的叫做大青,小一點的叫做二青。二青額頭中間有個紅點,而且非常通人性,也很配合耍蛇人的表演,常常給他賺來很多賞錢,因此耍蛇人對二青非常好。一年後大青死了,耍蛇人想找一條蛇做替補,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
  • 聊齋志異(蒲松齡)- 蛇人(一)
    嘗蓄馴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二青額有赤點,尤靈馴,盤旋無不如意。蛇人愛之,異於他蛇。【譯文】東郡有一個人,以耍蛇戲為生。他曾經馴養了兩條蛇,都是青色的,他管那條大的叫大青,小的叫二青。二青的前額上長著紅點,尤其靈巧馴服,指揮它左右盤旋,表演動作,沒有不如人意的。因此,耍蛇人十分寵愛它,和對待其他的蛇不一樣。
  • 聊齋志異 (蒲松齡)- 蛇人(三)
    又數年,長數尺,圍如碗,漸出逐人。因而行旅相戒,罔敢出其途。一日,蛇人經其處,蛇暴出如風。蛇人大怖而奔,蛇逐益急。回顧已將及矣,而視其首,朱點儼然,始悟為二青。下擔呼曰:「二青,二青!」蛇頓止。昂首久之,縱身繞蛇人,如昔弄狀。覺其意殊不惡,但軀巨重,不勝其繞,僕地呼禱,乃釋之。又以首觸笥。蛇人悟其意,開笥出小青。二蛇相見,交纏如飴糖狀,久之始開。蛇人乃祝小青:「我久欲與汝別,今有伴矣。」
  • 他殺了一條蛇,結果被蛇折磨了二十多年,瘋瘋癲癲,生不如死
    師兄20多歲時,用鎬頭殺了一條蛇,並把它鏟成好幾段,師兄說剛殺完,就感覺身上一冷,打了個哆嗦,從此這條蛇就開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報復。這條蛇時不時的折騰師兄,不折騰時,師兄和好人沒有區別,折騰時就尋死覓活,瘋瘋癲癲,好像神經病一樣。當時師兄和妻子還沒有結婚,更沒有信佛,所以並不明白因果報應。但是師兄的妻子在知道師兄的這些情況後,仍然與他結婚。
  • 蛇人(聊齋故事之一,翻譯及所得)
    東郡某甲,弄蛇為業。嘗蓄馴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二青額有赤點,尤靈馴,盤旋無不如意。蛇人愛之,異於他蛇。期年,大青死,思補其缺,未暇遑也。一夜,寄宿山寺。既明,啟笥,二青亦渺。蛇人悵恨欲死。冥搜亟呼,乞無影兆。然每至豐林茂草,輒縱之去,俾得自適,尋復返;以此故,翼其自至。坐伺之,日既高,亦已絕望,怏怏遂行。
  • 讀聊齋志異——青蛇
    讀聊齋志異《青蛇》篇有感。蛇名二青,靈馴,蛇人愛之。伴多年,送歸深山,臨別戀戀,兩不舍。感其情,遂有此篇。二青你懶懶的不動也不開口 我心也沉沉的想從前以後二青再一次想擁你入微風 你看到眼裡的紅那只是晚霞紅二青送你一帆風餘路多珍重前方有天地廣闊必且為神龍我不想做神龍只想跟你走最廣闊的天和地是你的背簍
  • 《聊齋志異》之斫(zhuó)蟒篇:蟒吞人命懸一線,胡老二斬蛇救兄
    二人正談笑緩行,突然從荊棘叢中竄出一網紋巨蟒,蛇信嘶嘶,血盆大口一張,便把在前的胡大吞進口內。胡二隻聞到一股腥臭之氣,還未來得提醒就見胡大已遭蛇吞。但見那巨蟒身長約有兩丈,蛇腹粗如水桶,把胡大的頭吞進口之後,正奮力吞咽,要將胡大整個囫圇吞下,同時蛇身遊動,就要纏到胡大身上。
  • 新聊齋:牛郎與蛇仙
    新聊齋:牛郎與蛇仙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萬曆年間,湖北荊州鄉下,有個叫杜三的人。杜三忙上前感謝,這可是救命之恩。剛才女子說的話,他只是隨口答應,又怕自己聽錯了。女子說:夫君,我叫青妍,從此以後你就是我的男人了。夫妻間不用這麼客氣,你放心,只要你真心對我好,我必真心對你的。今天七夕,傳說中牛郎織女也在這一天相會,我能遇到你,想必也是上天安排的緣分了。
  • 聊齋:蛇人,日久漸生情,青蛇長大成精卻念念不忘與舊主人的情誼
    有個人靠耍蛇賣藝為生。這位耍蛇人曾養過兩條很馴服的蛇,它們的皮膚都是青色的。耍蛇人管那條大蛇叫大青,小蛇叫二青。二青的額頭上長有小紅點,它很機靈,盤旋起來,沒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因此,耍蛇人特別喜愛它,對它的護理不同於對其它的蛇。
  • 故事:一個捕蛇人的詭異經歷之瞬間轉移
    在2014年的夏天,有一段時間我經常去浙江寧波北侖區的一個菜市場上買魚和蛇放生其中蛇都是菜花蛇,是從山上抓來的野生蛇。買了幾次蛇之後,捕蛇人和我也認識了,要了我的手機號。最後有一次他打電話找我,說抓到了蛇,要賣給我,我非常生氣,因為好像是我出錢讓他去抓蛇的,然後再去放,這樣還不如直接把買蛇錢給他。
  • 葵花講故事:《毛大福》,獸有人心強過人,人有獸心不如獸
    縣官知道他平時也非作奸犯科之人,便相信了他的話,於是派兩個衙役,押著毛大福,進入山中,徑直去那個洞穴找狼。結果狼卻不在穴中,一直等到天黑也不見蹤影。三人只得返回,走到半路,迎面碰上兩匹狼,其中一匹頭上的瘡疤還在,毛大福一下子認了出來,便上前作揖說:「上次承蒙您贈我禮物,現在我因為那些禮物蒙冤受屈,您若不為我申辯昭雪,我就死定了!」
  • 小孩放牛救回兩條蛇,家中著火後,兩條蛇緊緊纏住男孩不放
    原本姑姑是好心的,水之財主是一個殘暴之人,經常為難甚至毆打小孩,經常不給飯吃,財主家的其他人也都非常同情這個孤兒。孤兒也摔了個狗吃屎。孤兒踉踉蹌蹌的爬起來,卻發現眼前有兩條蛇,滿身劃傷,這是的他想到了自己在地主家的遭遇,頓時心生憐憫之心,將這兩條蛇帶到附近的草棚裡面,然後採來草藥給蛇治療傷口,一陣忙活下來,已然到了傍晚時分,大雨也停息了。孤兒這才拉著牛飛奔下山,回到財主家,財主又是一陣爆罵。
  • 趙玉霞編譯聊齋故事之三十九 螳螂捕蛇
    趙玉霞編譯聊齋故事之三十九 螳螂捕蛇淄川學者趙玉霞為您講述聊齋故事 螳螂捕蛇 原著 蒲松齡 編譯 趙玉霞 有個姓張的人,一次走在山谷裡,聽那崖頭上發出很響的聲音。只見一條碗口粗的大蛇在樹叢中擺來撲去,用尾巴擊打柳樹,把那柳樹枝都弄斷了。看它那不斷翻騰傾跌的樣子,好像是被什麼東西挾制著,但是仔細觀察,什麼也沒看到。他心裡非常懷疑,就小心翼翼地一點一點靠近過去,才看清原來是一隻螳螂叮在大蛇的腦袋上,那螳螂用刺刀般的前臂攫著它的頭,怎麼撲騰也振不掉。過了好大一會,那大蛇竟然死了。再看它的額頭,那頭上的皮肉都被割裂了。
  • 聊齋版農夫與蛇,農夫中毒死後,輪迴了千年,再次與蛇相遇
    有一天,他上山打柴的時候碰見了一條蛇,這條蛇被凍僵了,奄奄一息。農夫動了憐憫之心,悄悄地走到蛇的身旁,緩緩地伸出雙手抱起它,用手輕輕地撫摸著它,甚至還憐惜將它往自己溫暖的懷裡送,打算用自己暖暖的身體來溫暖它冰冷的身軀,使它慢慢甦醒過來。
  • 與蛇共舞的人
    剛好從巖石後面滑下一個人,破衣芒鞋、蓬頭垢面。他在一跳一躍間抓起一條蛇,麻利地裝進隨身帶的編織袋裡,一擰袋口,然後跳下近兩米高的土塹,不到半分鐘,又將另一條蛇抓在手裡。蛇屋,大山壘起來了;蛇苗,妮子幫他貸款買回來了。蛇開始要蛻皮,蛻不出,死了一些,妮子急得掉淚。大山難過極了,飯也不吃,圍著妮子團團轉。妮子查了資料,然後叫大山給蛇添加了一些基礎設施,讓它們也能」翻山越嶺、鑽洞過河」。
  • 故事:新聊齋:蛇娘子報恩
    新聊齋:蛇娘子報恩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前,劉家灣有個叫劉二的小夥。他呆頭呆腦,村裡人都叫他劉大默鵝。至於娶妻之事,年輕時都沒有找到,現在就更難了。這天晚上,劉二弄了幾個菜,喝了兩斤高粱酒,雖然他酒量不錯,但腦子也迷糊起來。最近一段時日他經常做夢,夢見死去的父親回家來了。父親見他還是孤身一人,就氣不打一處來,讓他無論如何要找個媳婦,不能讓劉家在他手上絕了後。
  • 故事:農村故事:捕蛇人的江湖
    還有一種五步倒,奇毒無比,蛇不大,咬你一口,走五步,毒氣攻心讓人暈倒。被五步倒咬了,不能走動,只能用繩子類的東西把被咬的近心端綁死。沒繩子就撕衣服,綁死讓血不流通。心狠點的還要用利器劃開蛇咬的地方,擠出毒血。像電視裡那樣用嘴吸也行,但毒血一定不能吞,吸一下就吐掉並立即嗽口了再吸一口,初步處理了,再喊人送醫院或者找能醫蛇咬的人救治。如果不綁定血管,又走動了,很快就會要命。
  • 灌陽掌故:畫蛇咬死人
    然而,天無絕人之路,一天 ,那位最小的姨太太身子不舒服,請來郎中一看,小姨太並沒有生病,卻是懷了孕。喜訊傳來,財主高興得幾乎要暈過去,勉強地定住神,精明能幹的財主隨即採取一系列措施,單獨闢出一個小院子,將小姨太重點保護起來,僱用了幾個經驗豐富的老媽子,專門照顧小姨太太的生活起居。小姨太初次懷孕,妊娠反應很大,動不動又吐又昏,財主在一旁看得揪心,恨不得替小姨太來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