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版農夫與蛇,農夫中毒死後,輪迴了千年,再次與蛇相遇

2020-10-05 神秘旅客

從前,有一個農夫,他家裡貧窮,性格耿直,到了成家的年齡,卻沒有人願意嫁給他,一晃就錯過了年齡,變成了大齡青年。

有一天,他上山打柴的時候碰見了一條蛇,這條蛇被凍僵了,奄奄一息。

農夫動了憐憫之心,悄悄地走到蛇的身旁,緩緩地伸出雙手抱起它,用手輕輕地撫摸著它,甚至還憐惜將它往自己溫暖的懷裡送,打算用自己暖暖的身體來溫暖它冰冷的身軀,使它慢慢甦醒過來。

那蛇得到溫暖以後,果然甦醒了,漸漸地睜開眼睛,緩慢地活動了一下身軀。

農夫看見小蛇沒事了,於是放下小蛇,準備讓她自行活動。

這時候蛇竟然開口說話了,只見它豎起頭部,緩緩向農夫拜了一拜道:「多謝公子救命之恩,小蛇感激不盡。」

農夫大驚,蛇能開口說話他還是頭一次遇到,於是結結巴巴說道:「你,你是妖還是魔?」

小蛇道:「公子不必驚慌,我本觀音大士座下的一條小蛇,被大士派下凡間行走,沒想到遇到千年寒冰,身子被凍僵,幸好公子為我取暖,方才活命。」

農夫一聽,原來小蛇是觀音大士身邊的紅人呀,於是就問「小蛇,你認識觀音大士,能不能幫我在觀音大士面前說一句話,求她賜給我一樁姻緣。」

小蛇道:「這倒是沒有問題,可是我因為被千年冰雹所傷,現在雖然性命無憂了,卻不能動用法力,連一條普通的小蛇都不如,無法再回到天上。」

農夫道:「不知道怎麼才能使你恢復法力,回到天上呢?」

小蛇道:「我之所以會受傷,是因為受到了千年寒冰的寒氣所傷,只要找到一個九陽之人,我喝了他的鮮血,就能夠驅除寒氣,恢復法力。」

農夫道:「什麼樣的人是九陽之人?」

小蛇道:「九陽之人就是在正午十二點出生的三十年以上的處男,他們血液聚陽之能,每十年可聚三陽,三十年就是九陽。」

農夫大喜,道:「我就是三十年以上的處男呢,你看看我的血行不行。」

小蛇一看,道:「還真是呢,沒想到公子就是我命中的救星,不知公子願不願意搭救小蛇。」

農夫道:「只要能娶到媳婦,死我都願意。」說著,伸出胳膊,讓小蛇下口。

小蛇害羞道:「那我咬了呀,公子真是個好人!」

小蛇咬了農夫,農夫中毒,猝!

吸了農夫血,小蛇果然痊癒,道:「真是個呆子,看你治癒本蛇的份兒上,本蛇若能見到觀音大士就為你美言幾句。」說完,小蛇化為白煙而去。

話說歲月如流光,轉眼農夫已經輪迴了四十九世,剛好一千年。小蛇千年修煉,化身成人,卻無法成仙,於是就求觀音大士指點迷津,觀音大士道:

「千年修煉,一朝成人,你可記得千年前許下的承諾?」

小蛇努力回憶,卻無所得,觀音大士道:「千年前你下凡行走,可是許了別人承諾?」

小蛇才恍悟,方才想起許了農夫找媳婦的事情,但農夫已輪迴千年,如何才能找到他?

觀音大士道:「有緣千裡來相會,須往西湖高處尋。」

後來,小蛇下凡找到了農夫,和農夫成就了一番人間佳話,那小蛇叫白素貞,農夫叫許仙。

相關焦點

  • 從農夫與蛇的故事中的啟發
    在一個冬日的傍晚,忙碌了一天的農夫走在收工回家的路上,看到路旁有一條快凍僵的蛇。這個農夫心生憐之情,把這條快僵死的蛇放在懷裡。這條蛇在農夫溫暖的體溫中甦醒了過來,反口咬了農夫,農夫中毒身亡。關於這個寓言故事,有許多的版本,具體到情節都是一樣的,農夫幫助了蛇,反被蛇咬。小時候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會覺得農夫很傻,心裏面會想,為什麼要救一條快僵死的蛇呢?
  • 農夫與蛇的故事
    有位農夫,是村裡村外有名的大善人。一個隆冬時節,他在村口遇到了一條凍僵了的蛇,他覺得這條蛇挺可憐,就發了善心,把蛇拾起來,放在懷裡,用自己的身體去溫暖它。 蛇得到了溫暖,漸漸的甦醒過來了,等到它恢復了體力,活動自如時,便露出了殘忍的本性,在農夫的胸脯上,兇狠地咬了一口。原來這是一條毒蛇,農夫受了致命的傷害。蛇毒很快布滿了農夫的全身。當農夫到家時,求醫治療已經來不及了。
  • 再談《農夫與蛇》
    「農夫與蛇」不知道是哪個國家的寓言故事。世界上的人(不算還沒上學的,和智力低下的)我估計都是知道這個故事的。 話說有個冬天,天氣異常寒冷,一個農夫不顧嚴寒,早早的出門了。他要去地裡看看,雖然寒冬臘月無法耕種,可他多年養成的習慣是改不了的。
  • 被蛇咬的農夫——再品《農夫與蛇》
    伊索寓言中《農夫與蛇》的故事相信每個人都不陌生,講的是在jiu寒冷的冬天,一個農民憐憫一條凍僵的蛇,把它帶回家用自己的體溫把蛇暖和過來後,反而被蛇咬的故事。
  • 蛇與農夫的故事給我們的警示
    比如我們從小就知道的農夫和蛇的故事,農夫好心救了凍僵在路邊的蛇,但是蛇在暖和了之後,不僅不知恩圖報,反而還咬了農夫一口。 這些現象似乎都印證了這句「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以至於很多壞人明明做了壞事,都用這句話來作為藉口。 那麼,這句話是在告訴我們善良沒有好下場嗎?其實並非如此,之所以會出現誤解,是因為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句話的完整版,其實最後一句才是精華。
  • 給大家普及一下農夫與蛇的故事!
    故事從前,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趕集完回家的農夫在路邊發現了一條蛇,以為它凍僵了,於是就把它放在懷裡,讓它甦醒過來。蛇受到了驚嚇,等到完全甦醒了,便本能地咬了農夫,最後殺了農夫。農夫臨死之前非常後悔傷心地說:「我想要做善事,卻由於見識淺薄而害了自己的性命,因此遭到了這種報應啊。」
  • 農夫和蛇
    農夫和蛇一條蛇躺在田野裡,寒冷的北風把它凍的奄奄一息。它張開毒牙狠狠地往農夫的心窩咬了一口。「別忘了我是一條蛇。」蛇頭也不回地走了。他在臨死前嘆息道:「唉,蛇說的沒錯,我憐憫了壞人,應該受到惡報。」
  • 農夫與蛇的故事,被他完美演繹
    農夫與蛇的故事我們都聽過,我們都痛恨那條蛇,因為農夫救了蛇,蛇不但不感恩農夫,反而咬了他。
  • 農夫與毒蛇!
    寓言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趕集回家的農夫在路邊發現了一條凍僵了的蛇,於是把它放在懷裡讓它甦醒。蛇甦醒了後便本能地咬了農夫,最後殺死了農夫。故事告訴人們做人要分清善惡,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對惡人千萬不能心慈手軟,即使你對那些惡人做的仁至義盡,但是,他們的本性是不會輕易改變的。這就是金氏瑪麗!
  • 聊齋故事:農夫與蛇仙
    原來,他在打柴過程中,遇道一條被一條大蛇攔住了去路,這蛇可不是一般蛇,是修煉了幾千年的蛇仙。蛇仙對譚欣說:「好心人呀,快救救我,後面有人在追殺我!」譚欣那時還是個淳樸善良的人,就趕緊放下柴捆,讓蛇仙躲進去。
  • 是否要當現實中的「東郭先生」或「農夫」?
    等躲過獵人的追趕,狼從布袋裡出來之後,露出兇惡的嘴臉,要吃掉東郭先生,幸好遇到一個農夫又把狼騙到了布袋裡,這才把狼打死。與這個故事相似的是《伊索寓言》中的一個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趕集完回家的農夫在路邊發現了一條凍僵的蛇,他很可憐蛇,就把它放在懷裡。
  • 農夫與蛇再上演,給同學擔保20萬被坑,苦肉計妻子逼走上門債主
    課本裡學的農夫和蛇的故事,演到大劉身上。債主到大劉的門店逼債,這好好的文體用品商店,天天坐著幾個紋龍畫虎的光頭強,哪個顧客敢進店消費?看著冷靜的門店,想著知己同學的跑路,大劉上吊的心都有了:哥幾個,求求你們先回去,我想想辦法行不?
  • 得道妖狐與農夫——聊齋志異
    狐狸以為農夫沒有注意到它,就把頭伸到陶罐中,歡快的吃了起來。 乘狐狸吃的正歡,農夫扛著鋤頭輕手輕腳地走了過去,猛地砸下去,未中。狐狸嚇一跳,急忙逃竄。可是因為吃的太陶醉了,竟然被陶罐卡住了頭,怎麼也掙不脫。狐狸急得又蹦又跳,結果沒站穩,跌倒在地,碰碎了陶罐,這才露出頭來。農夫又是一鋤頭砸下來,狐狸險之又險逃過,飛快的越過山粱就跑了。
  • 蛇妖志怪故事:擔生、茅八遇九尾蛇、玄術校尉咒殺豬豚蛇
    這個故事源自於《水經注》、《廣異記》,我們都聽過農夫與蛇的故事,最後農夫被蛇咬死了。而擔生就是中國的「農夫與蛇」的故事,不過主人公不是農夫而是書生,結局卻與農夫不同。並且每天都背著這條蛇去讀書,所以給這條蛇取名擔生。
  • 美國民間故事:人和蛇
    有一天,蛇在森林裡爬行,一棵雪松被風吹倒,壓住了它。有個到林子裡採果子的人經過。蛇請求人,人幫忙搬開了樹,蛇卻一下子纏住了人。蛇說,自己好久沒吃東西了,讓人好事做到底,要把人吃掉。蛇說,這樣做,我覺得沒啥不對。人說,我們找其他動物評評理,誰對誰錯。蛇說,可以,看誰從這路過,就問問他,誰對誰錯,就問三次。第一個路過的是駝鹿。駝鹿說,人該被吃掉,因為人吃鹿。第二個路過的是駿馬,駿馬說,人該被吃掉,因為人奴役馬。第三個路過的是棕熊,棕熊說,我不知道事情經過,蛇這麼靈活,雪松怎麼壓住它呢?我不信。
  • 孤兒山洞救蛇,反被蛇咬中毒,蛇死孤兒幸福了
    剛走到門口,竄出一條熟悉的,漂亮的漂亮的蛇,對著他腿肚子就是一口。楊剛知道前不久自己救過這蛇,他不知道這蛇為什麼恩將仇報要咬他。楊剛彎下腰,發現自己傷口中毒了。楊剛很奇怪,自己救下的蛇病沒有毒,可為何自己會中毒?想不通的事情暫時放下,先解解毒吧,他可不想就這樣死去。楊剛用藤蔓捆綁住自己傷口兩頭,把毒逼了些出來。然後拔了些草藥覆上。楊剛回到山洞迷迷糊糊地睡著了。等到醒來時,肚子很餓,餓得站立不起,他扶著洞壁走出洞口,發現咬自己的蛇也中毒身亡了。楊剛:難道這蛇先吃了有毒物體,再來咬我,想跟我這個恩人同歸於盡不成?
  • 女子夢見與丈夫親熱,不料懷孕生下一條蛇,道士卻說是天命難為
    藥農死後,隔壁的屠夫的張先生總是來調戲藥農的女人,但藥農的妻子不同意。這使張先生很不高興,於是人們趕來準備抓這個女人,買到青樓,就在這危機時刻,家裡卻出現了很多蛇,將這幫壞人敢走了。不久,女人生下了一條蛇。每個人都很害怕它。於是一個路過的道士來到她家裡說了一句,天命難違!二話沒說殺死了女子!原來女人是白蛇。當道士追殺白蛇時,她被藥農救了下來。
  • 驚呆:《守株待兔》和《揠苗助長》兩農夫相遇,會擦出什麼奇葩?
    不得不說,這兩個農夫還真是一類人都是那麼懶惰!「裡面講的都是兩個農夫的事情,對吧?」「是啊!」「都是農夫,他們一定有共同語言。」「也許吧!」「如果他倆人相遇了,會說什麼呢?」我愣住了!不過,你認為如果他倆相遇了,會說什麼呢?我好想知道啊!」女兒略加思索「全是對話,我就不說誰說誰說了啊。」「好的。」
  • 故事:新聊齋:捕蛇人遇大蛇爭鬥,救下一條青蛇,半年後娶美貌嬌妻
    新聊齋:青蛇與蛇人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弘曆年間,在江蘇鹽城風燭鎮,有一個農夫名叫餘光。到了十七歲後,他聽說鎮上有一個蛇商專收各種毒蛇,收購價格還挺高,於是就壯了膽子,自己一個人就跑到山裡抓蛇換錢。
  • 尋異錄·化蛇
    化蛇在古代農業社會,大家最希望風調雨順,收成有保證。化蛇就是這樣子的。化蛇《山海經·中山經》:「陽山多化蛇,其狀如人面,而豺身,鳥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見其邑大水。」化蛇是一種水獸,人面豺身,背生雙翼,走路像蛇一樣爬著蜿蜒爬行。叫聲像是人的斥罵,又有人說像嬰兒在啼哭,或是女人在破口大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