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蛇共舞的人

2020-11-19 城鄉百姓故事

《城鄉百姓故事》特約作者葉茂原創,並授權在《今日頭條》首發。

哎呀!夾山溝,怪石嶙峋,鬼不生蛋。楓樹嶺村本來昨天就安排好了,讓婦聯主任陪同妮子一起去走訪貧困戶,但被妮子拒絕了,非得一個人前往。哎呀,腳板早就磨起了血泡,殷紅的血洇溼了絲襪,鑽心地疼,妮子還是咬著牙、硬著頭皮在這崎嶇的小路上攀爬。

累了,一跤跌倒在地,索性褪下絲襪,看看傷口,眼淚差一點掉下來。這時,一股腥風撲撲鼻而來,耳旁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不遠處兩條大蛇糾纏在一起,綠豆大的眼睛在瞪著她,白裡吐紅的嘴一張一歙的,長長的信子吐出來,釋放出要咬人的信號,鱗片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賊亮的光。妮子嚇得本能地張開嘴,大喊救命。

剛好從巖石後面滑下一個人,破衣芒鞋、蓬頭垢面。他在一跳一躍間抓起一條蛇,麻利地裝進隨身帶的編織袋裡,一擰袋口,然後跳下近兩米高的土塹,不到半分鐘,又將另一條蛇抓在手裡。

——喂,你認識劉大山不?

——你是來給他做老婆的吧?

——我是扶貧工作隊的。

——找他?跟我走吧。

男人健步如飛地走在前面,妮子一拐一瘸地緊跟在後面。土牆黑瓦,斷井頹垣,破敗不堪。妮子下意識地捂了一下鼻子,問:「你就是劉大山?」

——大山留,留大山。

——為什麼沒有出去打工?

——走得了嗎?你看,這是我爹奶,這是我父母,那是我外公外婆……

妮子探頭一看,有一種進入養老院的感覺。沒有辦法,先是薅掉他們的頭上的茅草,後是掃去場院的垃圾。大山要用蛇肉湯來招待她,妮子婉拒了。

「看在貴人的份上,就讓這對夫妻多活幾天吧。」

妮子被大山的風趣幽默逗笑了。一來二往,熟悉了。蛇屋,大山壘起來了;蛇苗,妮子幫他貸款買回來了。蛇開始要蛻皮,蛻不出,死了一些,妮子急得掉淚。大山難過極了,飯也不吃,圍著妮子團團轉。妮子查了資料,然後叫大山給蛇添加了一些基礎設施,讓它們也能」翻山越嶺、鑽洞過河」。

問題解決了,兩人歡呼雀躍,妮子把自己的智慧型手機也給了大山。屋後的山頂也是信號最好的地方,妮子喜歡在這裡聽大山講風土人情,聽潺潺流水唱著歌兒向遠方匯聚。第一批貨賣了三千五百元,兩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第二批貨賣了九千八百元,妮子帶來了她心愛的吉他,在院子裡彈唱;老人們像當年看把戲一樣,樂得合不攏嘴;大大小小的蛇立起身來,和著音樂的節拍舞起來了。

「我要走了,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嗎?」一天,妮子揉揉發紅的眼睛問大山。

大山把目光收回來,輕輕地拍打了一下妮子的肩膀,說: 「淺水養不了大魚,還有更適合你的地方需要你。祝你好運!」

再見大山的時候,他是開著小車來的,身邊多了一個姑娘,據說是來自四川大涼山的養蛇人。

妮子愣了一下,捋了捋劉海,微笑地點點頭,心裡說:唉,人變了;心,還是原來的樣子。


編輯 童曙明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蛇人
    生活中很多人懼怕蛇,討厭蛇,看過這篇文章後,說不定會喜歡上它們。《聊齋志異》——蛇人。東郡有個人,喜歡蛇,到處為人耍蛇表演,靠收取酬勞,維持生活。他曾經養了兩條蛇,都是青色的,乾脆利落地為它們取名為大青 ,二青。
  • 蛇能報復人嗎?一個關於蛇的傳說
    他的大舅外號野狼,40多歲,個子高大結實,臉上有幾道疤,據說原來與人打仗一人砍到三人,從此出名,蹲過幾次牢,二舅外號野狗,個子大而粗,光頭,八眼,聽說原來與人鬧矛盾一下將人眼扣出來,蹲牢好多年。他們經常到小完家。 我們家與小完家關係還是比較不錯的,從來沒有吵過仗。爸爸還經常請小完爸爸到我們家喝酒。兩家有什麼事情都互相幫忙。
  • 救了一條蛇,但卻得罪了兔子,沒想到蛇的舉動讓人感動!
    村子裡有一戶人,婆姨漢倆人,丈夫在一次砍柴時救了一條蛇,在我們那裡,很多動物是不能打的,比如蛇有一天他回家,準備去雜物拿點米熬點粥,剛走進去,發現門口竟然盤著一條蛇,仔細一看這不就是他救的那條嗎,他也沒管這蛇,剛把門打開,這條蛇就爬到了房梁上了,然後一動不動就這樣盤著,丈夫從雞窩裡掏出幾顆雞蛋放在房梁底下讓蛇吃,然後自己就回屋子了。
  • 唐三和小舞上演「月下共舞」,粉絲一看慌了,這腿越來越像胡列娜
    所以玄機還是讓小舞和唐三提前團聚,不僅如此,兩人還玩起了「月下共舞」,這可這是月下共「舞」。畫面看上去很唯美,不過很多粉絲一看就慌了,原來,小舞的腿越來越像胡列娜。所謂的「月下共舞」就是唐三和小舞在月亮下跳舞,這一幕確實是很唯美
  • 都說豬狗不如,《聊齋志異》卻說人不如蛇,蛇的感恩之心讓人慚愧
    蛇人,講述的是一個以耍蛇為生的人,與蛇長期相處,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同時間雜著蛇與蛇的友誼,所以這個篇目應該是「耍蛇人」或「養蛇人」,蛇人可能是流傳過程中發生了訛誤。蛇人本以為小青會隨二青而去,沒想到過了一會兒,小青竟獨自回來了。就這樣,小青和蛇人相依為命,蛇人很多次想再找一條蛇,但總找不到合適的,時間一久,小青也長得有小孩兒手臂那麼粗,也不適合繼續表演了,蛇人還是沒找到合適的替代品,沒辦法,只好把小青放生山林。
  • 故事:農村故事:捕蛇人的江湖
    捕蛇人,懂蛇性,能召喚蛇,能捉蛇。會冶蛇咬,會制蛇藥。會蛇法,會武功。抓蛇是不敢的,最多用鋤頭把蛇打死。那捕蛇人有時也用右手那根棍子挑起一條水蛇或者菜蛇往我們人群中扔。嚇得我們大喊大叫,他就哈哈大笑。那捕蛇人捕蛇很快,像現在的定位系統一樣,走哪哪就有蛇。捕蛇人抓蛇有時用棍子挑,挑蛇中間,蛇頭向上立起來衝人咬牙。左手打開袋子,得小心點才能放進去。大多時候是放下棍子,閃電般伸手用大拇指和食指把蛇七寸一捏,蛇就不動了,提起來,蛇筆直立在捕蛇人兩指之間。
  • 聊齋故事:耍蛇人的蛇長大了要下崗,親自找小蛇做替補
    東郡縣有一個耍蛇人,他馴養了兩條蛇,都是青色的,大一點的叫做大青,小一點的叫做二青。二青額頭中間有個紅點,而且非常通人性,也很配合耍蛇人的表演,常常給他賺來很多賞錢,因此耍蛇人對二青非常好。一年後大青死了,耍蛇人想找一條蛇做替補,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
  • 蛇!蛇!蛇
    好多人以為,蛇都生活在水草或樹林裡,其實,有一種蛇,是生活在百姓家庭,它們壽命很長,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與老屋的主人相伴,彼此互不侵犯。這種蛇頭部為黑白搭配,有的也有紅色或淺藍色的紋路,一米多長,樣子醜陋、兇惡,它們很少在白天出來,一般情況下,白天都是躲在洞穴裡睡大覺,夜深人靜,耗子活動猖獗時,它們就出動了。
  • 村裡,最初也是最後的那個捕蛇人
    有一天天黑了,媽媽伸手從磚縫裡摸煤油燈準備點亮,手一摸進去感覺涼涼的,滑滑的,軟軟的,就知道摸到蛇了。媽媽走出門,叫了一個膽子大的堂叔來家裡抓蛇。這個堂叔人很懶,遊手好閒,不事生產,村裡人都看不起他。村裡住著的都是沒出五服的親戚,就算不喜歡,平時有事沒事也會叫上他,給他一點好處,也是關照他的意思。
  • 灌陽掌故:畫蛇咬死人
    然而,天無絕人之路,一天 ,那位最小的姨太太身子不舒服,請來郎中一看,小姨太並沒有生病,卻是懷了孕。喜訊傳來,財主高興得幾乎要暈過去,勉強地定住神,精明能幹的財主隨即採取一系列措施,單獨闢出一個小院子,將小姨太重點保護起來,僱用了幾個經驗豐富的老媽子,專門照顧小姨太太的生活起居。小姨太初次懷孕,妊娠反應很大,動不動又吐又昏,財主在一旁看得揪心,恨不得替小姨太來受罪。
  • 琵琶蛇與金線蛇的故事
    可是這個劉員外有件煩心事,他花幾百兩銀子蓋的宅子沒法住人。那所宅子每到月圓之夜就會響起琵琶聲,聽了琵琶聲的人,會感到渾身無力,頭昏眼花的,沒一點精神。一個戲班子十幾口子人呢,班主找到了劉員外,想在那所廢宅子裡住下來。劉員外就告訴班主這件蹊蹺事,怕傷害到戲班子的人。那個班主就說,他們戲班子的人裝神裝鬼的,都命硬不怕事。於是他們就住下了。一個月後,官道終於通行了,戲班子也要走了。那個班主對劉員外說,謝謝劉員外的收留,讓戲班子沒受風吹露宿之苦。為了報答劉員外,班主要把這件麻煩事解決掉。
  • 蛇人(聊齋故事之一,翻譯及所得)
    東郡某甲,弄蛇為業。嘗蓄馴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二青額有赤點,尤靈馴,盤旋無不如意。蛇人愛之,異於他蛇。期年,大青死,思補其缺,未暇遑也。一夜,寄宿山寺。既明,啟笥,二青亦渺。蛇人悵恨欲死。冥搜亟呼,乞無影兆。然每至豐林茂草,輒縱之去,俾得自適,尋復返;以此故,翼其自至。坐伺之,日既高,亦已絕望,怏怏遂行。
  • 聊齋志異(蒲松齡)- 蛇人(二)
    【原文】大抵蛇人之弄蛇也,止以二尺為率,大則過重,輒便更易蛇人揮曰:「去之!世無百年不散之筵。從此隱身大谷,必且為神龍,笥中何可以久居也?」蛇乃去。蛇人目送之。已而復返,揮之不去,以首觸笥。小青在中,亦震震而動。蛇人悟曰:「得毋欲別小青耶?」乃發笥。小青徑出,因與交首吐舌,似相告語。已而委蛇並去。方意小青不返,俄而踽踽獨來,竟入笥臥。由此隨在物色,迄無佳者。而小青亦漸大,不可弄。後得一頭,亦頗馴,然終不如小青良。而小青粗於兒臂矣。
  • 故事:一個捕蛇人的詭異經歷之瞬間轉移
    在2014年的夏天,有一段時間我經常去浙江寧波北侖區的一個菜市場上買魚和蛇放生其中蛇都是菜花蛇,是從山上抓來的野生蛇。買了幾次蛇之後,捕蛇人和我也認識了,要了我的手機號。最後有一次他打電話找我,說抓到了蛇,要賣給我,我非常生氣,因為好像是我出錢讓他去抓蛇的,然後再去放,這樣還不如直接把買蛇錢給他。
  • 聊齋志異 (蒲松齡)- 蛇人(三)
    又數年,長數尺,圍如碗,漸出逐人。因而行旅相戒,罔敢出其途。一日,蛇人經其處,蛇暴出如風。蛇人大怖而奔,蛇逐益急。回顧已將及矣,而視其首,朱點儼然,始悟為二青。下擔呼曰:「二青,二青!」蛇頓止。昂首久之,縱身繞蛇人,如昔弄狀。覺其意殊不惡,但軀巨重,不勝其繞,僕地呼禱,乃釋之。又以首觸笥。蛇人悟其意,開笥出小青。二蛇相見,交纏如飴糖狀,久之始開。蛇人乃祝小青:「我久欲與汝別,今有伴矣。」
  • 聊齋志異(蒲松齡)- 蛇人(一)
    蛇人愛之,異於他蛇。【譯文】東郡有一個人,以耍蛇戲為生。他曾經馴養了兩條蛇,都是青色的,他管那條大的叫大青,小的叫二青。二青的前額上長著紅點,尤其靈巧馴服,指揮它左右盤旋,表演動作,沒有不如人意的。因此,耍蛇人十分寵愛它,和對待其他的蛇不一樣。【原文】期年,大青死,思補其缺,未暇遑也。一夜,寄宿山寺。既明,啟笥,二青亦渺。蛇人悵恨欲死。
  • 蛇與車夫還是車夫與蛇
    不久之後,三個打劫的被蛇給咬走了,小車蛇也躺那裡,一動不動。司機打開車門,拿出手電筒,看到地上有一條已經死掉的蛇。司機拿出了一個塑膠袋,把蛇裝了進去。當天晚上,司機家裡吃的是蛇肉火鍋。司機從柜子裡面拿了拿出了一瓶酒,酒裡泡了一條蛇,那是小蛇的母親!
  • 她救蛇,蛇讓苦命的她幸福
    快中午時,有人跑來告訴香香說王猛死了,香香一驚,扔下東西跟著人跑到了鎮子外的一個山坡上。在一片草地上已經圍了十幾個人,王猛直挺挺地在草叢裡躺著,臉色發青,看王猛的樣子死前一定經歷過很痛苦的掙扎。這時一位有經驗的獵人來了,他蹲下去仔細看了看王猛的屍體,對香香和眾人說這是被蛇纏死的。蛇?
  • 蛇,與 蟹
    蛇與蟹住在一起。蟹總是真誠和友好地與蛇相處,而蛇卻陰險卑鄙。蟹經常勸告蛇要真誠、正直,而蛇卻全當耳邊風。因此蟹十分氣憤,忍無可忍,趁蛇睡著時,把蛇掐死了。蟹看著蛇僵直地躺在地下,說道:「喂,朋友,現在你死了,也用不著真誠、正直了,你要是能聽我的勸告,就不至於被殺。」這故事是說,對有些人來說,也許他死了對人們還好一些。
  • 慕思的出軌日記(前言:夏娃與蛇人)
    其實這根本沒有必要,他是用神草,物氣和仙水創造人。愛創新的蓋亞神這次加上崑崙山深谷的幽蘭之水。果然,一個皮膚白皙,光潔如玉,面目清秀,身體柔軟似水注的人就現世了。蓋亞給它取名夏娃,還剩下的一小碗原料,被蓋亞倒在地球上的秘密後花園,落地化成一條滑溜溜的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