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百姓故事》特約作者葉茂原創,並授權在《今日頭條》首發。
哎呀!夾山溝,怪石嶙峋,鬼不生蛋。楓樹嶺村本來昨天就安排好了,讓婦聯主任陪同妮子一起去走訪貧困戶,但被妮子拒絕了,非得一個人前往。哎呀,腳板早就磨起了血泡,殷紅的血洇溼了絲襪,鑽心地疼,妮子還是咬著牙、硬著頭皮在這崎嶇的小路上攀爬。
累了,一跤跌倒在地,索性褪下絲襪,看看傷口,眼淚差一點掉下來。這時,一股腥風撲撲鼻而來,耳旁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不遠處兩條大蛇糾纏在一起,綠豆大的眼睛在瞪著她,白裡吐紅的嘴一張一歙的,長長的信子吐出來,釋放出要咬人的信號,鱗片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賊亮的光。妮子嚇得本能地張開嘴,大喊救命。
剛好從巖石後面滑下一個人,破衣芒鞋、蓬頭垢面。他在一跳一躍間抓起一條蛇,麻利地裝進隨身帶的編織袋裡,一擰袋口,然後跳下近兩米高的土塹,不到半分鐘,又將另一條蛇抓在手裡。
——喂,你認識劉大山不?
——你是來給他做老婆的吧?
——我是扶貧工作隊的。
——找他?跟我走吧。
男人健步如飛地走在前面,妮子一拐一瘸地緊跟在後面。土牆黑瓦,斷井頹垣,破敗不堪。妮子下意識地捂了一下鼻子,問:「你就是劉大山?」
——大山留,留大山。
——為什麼沒有出去打工?
——走得了嗎?你看,這是我爹奶,這是我父母,那是我外公外婆……
妮子探頭一看,有一種進入養老院的感覺。沒有辦法,先是薅掉他們的頭上的茅草,後是掃去場院的垃圾。大山要用蛇肉湯來招待她,妮子婉拒了。
「看在貴人的份上,就讓這對夫妻多活幾天吧。」
妮子被大山的風趣幽默逗笑了。一來二往,熟悉了。蛇屋,大山壘起來了;蛇苗,妮子幫他貸款買回來了。蛇開始要蛻皮,蛻不出,死了一些,妮子急得掉淚。大山難過極了,飯也不吃,圍著妮子團團轉。妮子查了資料,然後叫大山給蛇添加了一些基礎設施,讓它們也能」翻山越嶺、鑽洞過河」。
問題解決了,兩人歡呼雀躍,妮子把自己的智慧型手機也給了大山。屋後的山頂也是信號最好的地方,妮子喜歡在這裡聽大山講風土人情,聽潺潺流水唱著歌兒向遠方匯聚。第一批貨賣了三千五百元,兩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第二批貨賣了九千八百元,妮子帶來了她心愛的吉他,在院子裡彈唱;老人們像當年看把戲一樣,樂得合不攏嘴;大大小小的蛇立起身來,和著音樂的節拍舞起來了。
「我要走了,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嗎?」一天,妮子揉揉發紅的眼睛問大山。
大山把目光收回來,輕輕地拍打了一下妮子的肩膀,說: 「淺水養不了大魚,還有更適合你的地方需要你。祝你好運!」
再見大山的時候,他是開著小車來的,身邊多了一個姑娘,據說是來自四川大涼山的養蛇人。
妮子愣了一下,捋了捋劉海,微笑地點點頭,心裡說:唉,人變了;心,還是原來的樣子。
編輯 童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