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水飛舟《三國風雲》系列
道盡歷史三國那些事兒
藍水飛舟著
定價:49.80元
ISBN 978-7-5143-8935-7
《三國風雲》是一部講述三國歷史的通俗歷史作品。本書涵蓋了從公元184年—公元280年將近100年間發生的歷史故事,共分為四卷——《群雄逐鹿》《三分天下》《三國鼎立》《三家歸晉》,以史料為基礎,以人物與事件為主線,以時間為順序,運用現代人喜歡閱讀的輕鬆活潑的語言,以小說的筆法和詼諧幽默的風格書寫一個精彩有料的三國。
本書全景式書寫了三國時期的帝王將相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人物,既有力挽狂瀾的英雄人物,也有奸詐狡猾的卑鄙小人,同時也對戰爭謀略、政治鬥爭、人物心理等進行了充分的著墨。作者通過對三國這段歷史的分析、梳理與歸納,以人性洞察歷史,深度挖掘歷史人物的真實情感,解開了歷史事件的背後之謎,也體現了個體複雜的人性對歷史發展或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從而讓我們更深刻地去認識和理解那些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
《三國風云:三分天下》從赤壁之戰孫劉聯合抗曹寫起,到孫權奪取荊州統一長江中下遊止。這一時期是三國形成期,赤壁之戰曹操集團大敗退守北方,孫劉聯軍取勝分治荊州,三分天下的局面開始確立。在此後十幾年的時間裡,各方不斷角逐,互相攻伐,逐漸形成了以曹、劉、孫為主的三家大集團——魏、蜀、吳政權雛形初見。同時,三國歷史仍然波譎雲詭、戰爭頻仍,英雄人物輪番登場,高妙謀略各顯神通,著名戰役繼續上演,波瀾壯闊,精彩紛呈。
藍水飛舟,本名鄭光愛,廣東湛江人,畢業於中山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青年歷史研究者,熟讀三國史十餘載,專注於三國史的深入研究,尤其對三國人物的認識頗為獨到。
劉備把諸葛亮這尊大神請出山了,三國時代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因為,諸葛亮教給了劉備新的創業思路, 劉備的創業境界也得到了提升。
當然, 這個亂世不缺乏極具創業精神的人。孫權就是其中的一名佼佼者。
孫權, 生於公元182年,字仲謀, 別稱吳大帝, 吳郡富春縣( 今浙江杭州富陽區) 人。孫權是孫堅的次子, 孫策的二弟, 主掌江東集團。
在官渡之戰白熱化時, 江東集團奠基人孫策遇刺身亡後, 虛歲年僅十九歲的孫權繼位,成為江東集團的新任掌門人。屈指算來, 從官渡之戰以來,孫權也主掌江東集團七八年了, 並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
孫權作為江東地區的頭號人物, 他的創業精神其實是不亞於他的兄長孫策的。孫策臨終之前將江東集團留給了弟弟孫權, 但當時的江東集團剛剛成立不久, 不僅內部矛盾重重, 而且外部環境更加惡劣, 用「內憂外患」 來形容也並不為過。
孫權接手的江東集團雖然說不是一個爛攤子, 但棘手的事情並不少。當時, 江東集團只佔有會稽、 吳郡、 丹楊、 豫章、 廬陵這五個地級市, 不僅市場佔有空間有限, 而且這五郡的邊遠險要之地尚未完全歸從, 當地的土豪在明處暗處都蠢蠢欲動,根本就不聽孫權的指揮。但更加麻煩的是, 江東的孫家宗室內部也出現了通敵跡象。換句話說, 當時的江東集團就是一塊燙手山芋, 如果能解決這些棘手的事情, 那又將得到很多好處。
對於這種情況, 孫權在張昭和周瑜等人的幫助之下, 制定了「懷柔和鎮壓」 並舉的政策。對江東的土豪們, 能安撫的則安撫, 不能安撫的就鎮壓,相繼平定了豫章、會稽等地的山賊團夥山越, 並消滅了山越六千人, 收編了萬餘人, 暫時穩定了局勢。廬陵太守孫輔( 孫權的堂兄) 擔心孫權無力保守江東, 也為了自己的前途著想,遣使與曹操暗中來往, 企圖奪權架空孫權。對於堂兄孫輔通敵曹操的行為, 孫權雷厲風行出擊, 殺光了孫輔的近臣, 並將孫輔流放到東部幽禁起來。被流放後, 孫輔萬念俱灰,鬱悶不已, 幾年後就去世了。
經過數年的努力, 孫權收編了大量的流民和山賊, 基本上掃清了江東地區的阻礙。至於當地的豪族, 大多數都識時務地投靠了孫權, 畢竟大樹底下好乘涼嘛。當然, 孫權並沒有虧待他們, 儘量給他們提供優厚的待遇。孫權通過鎮壓撫恤山越, 討伐那些不服從者,逐漸穩定了江東局勢。
孫權通過有效的手段, 急速擴大了勢力, 較之當年接手江東集團的規模是只有增沒有減。 於是, 孫權開始大規模招納人才, 「招聘廣告」 貼得到處都是, 隨處可見。 天下士人聽說孫權招納人才且待遇豐厚,都紛紛從各地趕來投靠。 一時之間, 大量的士人、 名流湧入江東。 就這樣, 諸葛瑾、 嚴畯、 步騭、 陸遜、 顧雍、 徐盛、 顧邵等人都聚集到了孫權這裡, 為江東集團所用。這些人都是當時的社會精英,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將在江東集團後來的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那麼, 孫權是怎樣發現人才和任用人才的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