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沉迷新三國的宏大場面?看看老版三國.....

2020-11-14 娛情觀察

小編近期看閒來無事看完了老版的三國演義,而在十年前小編曾完整的看過新版三國。如今看來,兩部三國確有很大的差距,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兩部三國的不同與差距。

從評價來看,多數人更傾向於老版的三國,之所以認為老版的較好,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演員的選擇上,老版三國很多演員都不是很火的演員,而是面向全國進行,幾乎所有的演員都是按照原著的描述來挑選的,他們的演技和氣質都很符合所扮演的角色。二是道具的選擇,不管是人物的服飾、兵器還是建築都力圖還原三國時代的特色。因此,老版三國比較的「保真」,讓人看起來感覺很有古代的韻味。

下面小編就三國演義中的幾位主角來對比,供大家參考對比。

首先是曹操,三國中最具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人,老版由鮑國安扮演,著重刻畫的是曹操霸氣的一面,強調曹操胸懷天下的一面。鮑國安老師版曹操雖然不是細眼但是表演入目三分,堪稱經典。而新版由陳建斌扮演,面相上就比較符合三國演義了,眼睛細眯,長長的鬍鬚,強調了曹操的狡猾奸詐,但是陳建斌的表演風格壓不住不曹操這個角色的霸氣的一面,沒有給人一種胸懷天下的感覺。


劉備,一直以仁義至上的形象示人,老版由孫彥軍扮演,在外形上更接近於原著,同時比較重要的是劉備仁義而近偽,孫彥軍不管是通過哭戲還是眼神也都很好的傳達的劉備的仁義加上一點偽的色彩。新版由于和偉扮演,無需多言的是,于和偉的演技很在線,而他所表演的劉備很有自己的特色,有一種英雄的氣質。



但是就孫權這個角色,小編認為新版三國所刻畫的還是不錯的。雖然新版的孫權沒有「「碧目紫髯」,但是小說裡對孫權的描述是十八歲執掌江東,之壁之戰時只有二十來歲,老版三國中吳曉東扮演的孫權略微顯老,甚至比魯肅和周瑜都顯老,而張博飾演的孫權看起來很精明,皮笑肉不笑的感覺能看出來張博對孫權還是有理解的。



諸葛亮在老版三國中由唐國強飾演,而唐國強的演技一直很深厚,一出場給人一種很儒雅的感覺。舌戰群儒,收姜維,火熄上方谷等等場面,唐國強的氣場完全能鎮住場面,而陸毅的氣場完全遜於唐國強,而且到後期陸毅飾演的諸葛亮經常皺眉,而且這種皺眉是類似於愁眉苦臉的皺眉,完全沒有小說中描寫的上知天文下至地理風採。



對於關羽就不用過多介紹了,陸樹銘老師扮演的老版三國的關羽屬於經典中的經典,很完美的復刻了關於的形象。于榮光所飾演的關羽感覺有點用力過猛,給人有點狂妄的感覺,而非性格高傲。



猛張飛在老版三國中是由李靖飛飾演,他演出了張飛那種粗狂,把「猛張飛「的」猛「實實在在的演了出來。而新版三國中的張飛沒有讓人感受到張飛的霸氣,曾有網友評論:這是李逵穿越到三國了?



總的來說,新老闆的三國都各自有亮點,但如果沒看過老版三國演義的話,就更容易被新版三國的那種大場面所吸引。而如果看過老版三國演義的話,就會感覺兩部劇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片子,老版三國演義對原著的還原度確實很高,絕對的一代經典。

大家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討論

相關焦點

  • 電視劇老版《三國演義》和《新三國》,哪個更好?
    在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的人氣應該是最高的,即便沒有讀過三國的人,或多或少也能說出幾個三國人物。改編自《三國演義》的電視劇不少,其中94版三國演義和新三國的知名度應該是最高的,這兩部作品也經常被拿來做對比,有人喜歡老版,也有喜歡新版,那麼,老版三國和新版三國哪個更好,都有哪些亮點呢?老版《三國演義》好在哪裡?
  • 新三國的成功與失敗
    作為三國迷只要看到關於三國的題材都會關注。新版三國當年剛出就追劇了,可是看了之後感到很複雜,有拍的好的地方,也有很離譜的地方。一 題材不用說都知道是三國演義,可是為了有檔次新三國來了一個史詩巨製,新版不符合歷史的太多了,隨便說倆,劉備一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期待下一場《三國志》盛宴:《三國演義》有憾,《三國》存遺
    完全根據老版再拍,那有什麼意義。《三國演義》也刪減了部分神鬼劇情,比方說玉泉山顯聖那一段。必然不能原著小說的拍,已經有《三國演義》了;也不會小改大尊的模仿《三國》。那麼只剩一個沒被動過的《三國志》。不能拍嗎?先看看兩版電視劇的主要優缺點,再看看有沒有拍的可能。
  • 《神話版三國》:呂布單槍匹馬鑿穿萬人部隊,趙子龍一劍斷山
    在眾多三國類作品中,《神話版三國》絕對稱得上三國類小說最優秀系列。當三國成為神話,呂布單槍匹馬鑿穿萬人部隊, 趙子龍真心龍魂附體了,一劍斷山,這真的是人? 典韋單人護著曹操殺出敵營,當那些霸主不在內戰,奇才沒有耗損,而是一致對外,那三國又會變成怎樣一個世界?
  • 新三國和老三國,差的不僅僅是一點
    新三國上映很久了,但我還是要吐槽一下。在頭條,我刷到過無數「批評」新三國的文章和評論這不但沒使我沮喪,反而讓我頗有興趣的點開新三國看。到昨天為止,我終於刷完了新三國和老三國,不得不說,新三國槽點實在太多:1、第一個槽點就是天下第一孝子呂布
  • 新三國播出十年記:披著三國外衣的宮鬥劇
    新三國播出迄今已經十周年了,新三國早已不新,當初在2010年播出時,與鞠覺亮版水滸傳、二張版西遊記、李少紅版紅樓夢並稱為新四大名著,其實新三國嚴格來說都不算新三國演義,說正史不正史,說演義不演義,整一不倫不類。
  • 和老三國一比,新三國真的只是一部「陰謀論」嗎?
    曾經有一段時間,中國掀起了一股翻拍經典的熱潮,四大名著被統統翻拍了一遍,其中這個《新三國演義》是最讓我詬病地版本,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有同感。本來我看新三國的時候只是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說不出來是什麼原因!直到有一天,我和一個00後的小朋友聊天,當聊到劉備的時候,他居然直接說劉備是個假仁假義的小人,滿肚子的壞水,到處招搖撞騙,扮豬吃老虎。
  • 新版《三國》比老版《三國演義》好?那是你沒看過這一段重頭戲
    高希希執導的10版《三國》。兩版《三國》雖然劇情結構都大致相似,但卻各有其特色和優點。而10版《三國》因為劇情是由《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交織而成,導致整部劇的臺詞和杜撰部分都稍顯欠考究,所以產生了許多爭議。
  • 為啥,老版《三國演義》, 最後幾集拍的非常粗糙?
    在當時的條件下,老版《三國演義》拍的並不粗糙,而且非常經典。一、這部宏篇歷史巨著在拍攝之前,劇組讓所有演員經過了大概3個月的集中培訓,讓他們熟悉劇情和原著,並學習文戲和武戲的最基本要求,如東漢三國時期的禮儀和騎馬等等,這是現在的劇組和演員根本不敢想也辦不到的事情。
  • 從《三國演義》到《新三國》,贏在思路開拓,輸在人物塑造
    所以,老版的電視劇側重點就在於各路英雄人物的交鋒,主要是魏蜀吳三方在形成和之後兩個階段裡英雄人物的故事。但是,《新三國》沒有走這條路線,而是參照一些正史資料以及一些學術上的說法,將故事的重點放在了各個勢力內部的爭鬥上。
  • 搞笑版三國?日本推出《三國志新解》,看到貂蟬網友們坐不住了
    在三國的世界裡,無數男兒投身沙場、建功立業。在這個世界裡,難免會有血腥與暴力,這可以說是日本軍國思想的一種延伸。日本人尚武,可是其人口少、國土面積小,他們很難有《三國演義》裡那樣大規模的戰爭,可以說《三國演義》是他們夢想的一種投射。所以日本人喜歡三國、推崇三國,並推出了不少關於《三國演義》的作品,像是遊戲、動漫等等。
  • 三國兵器譜!盤點三國時期都有哪些神兵利器
    俗語有云,&34;,羅貫中在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窮盡了筆墨為大家描繪出了一副東漢末年的宏大戰爭場面,讀之令人心馳神往、熱血沸騰。羅老先生除了對於武將文臣的形象刻畫地鞭辟入裡外,更用了大量筆墨去描繪神兵利器,趙子龍在長坂坡七進七出,藉助得便是青釭劍之利;而關二爺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也絕對與他手持的神兵青龍偃月刀脫不了關係!
  • 數說三國
    有段時間心情低落,玩了下久違的三國志PC版,花了不少的夜晚將某一條故事線通關,加上最近不知從哪又看了幾篇關於三國的文章,例如《為什麼劉備總是打敗仗,又每次都能絕地求生》、《關羽之後有關興,張飛個人淺顯的理解是水滸裡的兄弟義氣可能會讓青少年——精力充沛的年紀——過於魯莽和心浮氣躁,少年人涉世不深,讀書時看不透劇情背後的悲涼和江湖的險惡,往往更容易被書中好漢們的快意恩仇與替天行道所迷吸引,因此更容易因怒鬥狠;而三國裡的爾虞我詐可能會讓有一定社會閱歷的人——智力充沛的年紀——過於沉迷於玩弄權術、嘗試操縱他人,並且人在中年難免感嘆三國英雄馳騁,卻不得豪傑有始有終,難免唏噓感嘆,產生老驥伏櫪、烈士暮年之感
  • 1994版《三國演義》與2010版《三國》的十勝十敗
    話說2010版《三國》(以下簡稱「新版三國」),呃,其實已經不新了,說新版是相對於1994年的舊版《三國演義》而言的。說真的,王扶林的1994版《三國演義》(以下簡稱「舊版三國」)真的非常好,雖然也確實存在不少硬傷。比如武打特技什麼的,也太「初級階段」了!
  • 老三國評分9.4分,新三國只有7.9分,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差距?
    老三國評分9.4分,新三國只有7.9分,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差距?很久沒有關注某瓣評分了,突然發現五年前,《新三國》只有6.9分,沒想到幾年過去居然還漲到7.9分了!不過即便如此,也和老版的《三國》9.4分有著不小的差距。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差距的呢?
  • 喜歡《新三國》的人文化素質肯定不高,一定沒讀全《三國演義》?
    新三國編劇朱蘇進自己承認沒看過三國演義,只看過三國連環畫。而央視三國有七大導演,都熟讀三國演義,分別管理不同橋段,遇到事情一起討論,而且還能做到風格統一。老三國演曹操的演員鮑國安老師為了演好曹操聽了許多專家的講課,閱讀大量文獻,寫了兩篇小論文(可在知網查作者鮑國安就可查到,鮑老師分析的極為詳細)。
  • 新三國:羅貫中硬編出來的三國第一謀士
    在三國的各個政治集團中,每個集團都有專屬於自己的人才,不同陣營的文臣在戰場之外施展謀略,精彩迭出,這批文臣在三國中有一個共同的稱呼——謀士。後來,在一些關於三國的影視劇中,但凡有事需要決策,董卓總是先諮詢李儒的意見。高導的《新三國》裡更是將李儒演繹成了陰險小人。其實認真一想就會明白,李儒就是董卓,董卓也就是李儒!
  • 98版《水滸傳》中,有多少94版《三國》的演員,真是群魔亂舞
    無論是94版的《三國演義》,還是98版的《水滸傳》,在影視劇的歷史上都是一部經典,如今來看都不過時。然而,有一個非常搞笑的一幕,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在98版的《水滸傳》中,94版《三國演義》的演員出現很多,有點群魔亂舞的味道。
  • 三國--家喻戶曉的故事,遊戲行業的文化瑰寶
    94年央視版《三國演義》 電視劇隨著時代的發展但光榮並沒有放棄這一主題,隨著2000年ps2的問世便推出了新作《真三國無雙》,這一金字IP在遊戲界可是響噹噹的存在,最新版本《真三國無雙8》也於2018年發布。光榮公司在三國題材耕耘有30多年,開發了豐富的遊戲作品,不僅讓三國故事被更多地域的人了解,也使得光榮本身成為一家優秀製作公司。在三國題材上,除了光榮公司外,還有兩家日本公司。
  • 讀易中天的《品三國》有感
    當年易中天在CCTV的百家論壇講播《品三國》時十分轟動,三國風颳遍了大半個中國。小巖記得那時聽了五遍,每次都大呼過癮,每次聽完都有不同的感受,讓人回味無窮。最近《三國志14》發布了,小巖玩了玩之後,再次沉迷於三國文化,於是小巖將當年購買的《品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