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版《三國演義》與2010版《三國》的十勝十敗

2020-08-29 賴正直2019

「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話也不知道是哪個鬼人說的,反正乍一聽似乎有些道理。現如今導演和演員們常把這句話琅琅上口,既顯得自己有內涵,好歹跟老莎扯上點關係,又輕鬆把一切罵聲消解無形,你還沒法反駁。

其實,這句話是有底限的,一千個哈姆雷特,那也是哈姆雷特,要是您把哈姆雷特整成奧特曼,還面對媒體鏡頭大言不慚:「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奧特曼就是我眼中的哈姆雷特。」那就有點無釐頭了。

呵呵,讓我們把扯出來的話題再扯回去。話說2010版《三國》(以下簡稱「新版三國」),呃,其實已經不新了,說新版是相對於1994年的舊版《三國演義》而言的。說真的,王扶林的1994版《三國演義》(以下簡稱「舊版三國」)真的非常好,雖然也確實存在不少硬傷。比如武打特技什麼的,也太「初級階段」了!還有我最不滿意的,就是當時好像是有四個執行導演同時在四個不同的外景地開拍的,所以除了幾個特別顯眼的主要演員之外,很多配角,包括很多重要的配角,都是由不同的演員來扮演的。我最氣憤的是張遼至少有四個版本!還有兩個龐統,居然一胖一瘦,暈,好歹找兩個接近一點的演員嘛!四個執行導演難道都沒有一點溝通的嗎?

一胖一瘦倆龐統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缺點一大堆,但都是邊邊角角的小瑕疵,在最值得關注的內容方面,幾近100%忠於原著的情節、原汁原味的對白、還有就是唐國強、鮑國安兩位超實力派演員的精彩演繹,舊版三國完全無愧於「經典」二字!

當初知道翻拍三國的時候,心裡既期待,又擔心。期待的是希望導演和演員們再次創造一個經典,彌補舊版的遺憾;擔心的是導演和演員們文化內涵和知識結構的不足,畫虎不成反類犬,偷雞不成蝕把米,那就太糟糕了,浪費拍攝資源不說,糟蹋名著那真是造孽啊!

最先確定的消息是導演某氏。這位導演是搞偶像劇的,最得意的代表作是《把××進行到底》,雷了一下下,但是心想人家導演可能是多面手,華麗轉身也是可能的,於是繼續期待。再後來,看到的東東是導演反覆強調「還原歷史」,於是開始感覺有點不妙了。還原歷史?說起來簡單!歷史是什麼?誰知道?假定史書、史料就是歷史,整天忙著拍片、應酬、潛規則的導演和演員們有時間來研究史書、史料?接下來,看來看去,終於明白了,人家導演所說的「歷史」,是指易中天的《品三國》!

易中天在百家講壇講《品三國》

好吧,中天先生的《品三國》雖然有點娛樂化,但是考證的功夫倒也不算離譜。如果哪位導演有本事把《品三國》拍成電視劇,那也未必不是造福大眾的一件好事。然而,中天先生本人怎麼說呢?記得當時好像中天先生的博客上有篇文字,說是新版三國註定失敗!為什麼呢?因為看三國的也分流派,你是看《三國演義》還是看《三國志》,兩者差別很大,有宏觀的差別,也有微妙的差別,導演一方面拿著《三國演義》做藍本,一方面聲稱還原歷史,最終兩面不討好,所以註定失敗。

中天先生的觀點,我基本贊同,但我有一點保留:話說全國觀眾,有幾個看過《三國志》?大多數人心目中的三國就是《三國演義》。所以高氏掛著《三國志》的羊頭,賣《三國演義》的狗肉,明明拿著《三國演義》做藍本,卻又狠批羅貫中瞎編亂造,大叫「還原歷史」,雖然很不厚道,但眼球是賺足了的,再加上適當的炒作一下,也不愁沒有人氣。

然而,等到正片一放出來出來後。我徹底石化。演曹操的內誰,那堅定剛毅的小眼睛、兀立高聳的蒜頭鼻……演個小地主、小商販、小土匪什麼的,也就算了。那是曹操?您確定那不是穿越東漢末年的座山雕?!

有圖有真相。您瞧瞧、您瞧瞧,新版、舊版放一塊兒,高下立判!

新舊兩版曹操

首先看「冠」,舊版巍峨端正,新版則調皮地歪向一邊,您要表現曹操玩世不恭也不是這樣來的吧?

其次看「面」,舊版方正有稜角,血色豐潤,有貴人氣,新版骨小肉多,擠成一堆,有市井氣。

其三看「眉」,舊版粗長舒展,英武雋麗,新版短小狹促,猥瑣有餘。

其四看「眼」,舊版目光如炬,炯炯有神,新版鼠目遊移,渾濁無光。

其五看「須」,舊版淡雅飄逸,整潔修長,有長者之風,新版亂而捲曲,顏色過濃,一看就是假的!

其六看「衣」,舊版華麗有澤,新版黯淡粗糙。導演說了,當時紡織技術不高,人們普遍是穿粗布衣。呃,這樣說貌似不錯,可是人家曹操好歹是國家領導人好不好?難道東漢王朝已經衰敗到找不出一件絲綢衣服給領導穿?

其七……,罷了罷了,沒完了。

郭嘉曾說過曹操有十勝,袁紹有十敗,這裡我也套用一下,舊版三國有十勝,新版三國有十敗:

一、舊版總導演(總製片)王扶林翻拍名著經驗豐富,有過《紅樓夢》的成功經驗,拍攝手法嚴謹,風格沉穩老到;新版導演則是從偶像劇直接穿越過來,作風浮躁,缺乏文化基礎和與名著相稱的厚實、莊重的品質。此為導演(製片)勝

二、舊版演員演技穩重,中規中矩,有唐國強、鮑國安兩大超級亮點;新版演員虛浮無實,剛愎自用,演得不好還容不下批評意見。此為演員勝

三、舊版人物造型樸實,符合人物在大眾心目中的普遍印象,認同度高;新版完全是為演員而造型,形似者神不似(例如諸葛亮),神似者形不似(例如關羽),與人物形象差距較大。陸毅作為實力派演員本身沒有問題,他飾諸葛亮,俊俏有餘,但與「英霸之器」還有很大距離,感覺上缺乏智者的氣質,這或許與劇本塑造人物的水平有關。于榮光的關羽,看上去氣質似乎相仿,但是……總覺得還是眼睛小了點。陳好的貂蟬稍嫌俗氣,還是陳紅的嫵媚更接近古典美人的感覺!最無語的是不知道誰演的張飛,一胖墩兒,還披頭散髮的,從60年代美國穿越回來的披頭四吧?兩隻可惡的小眼睛眨巴著。雷!瞧瞧人家舊版的張飛,那才叫「豹頭環眼」!此為造型勝

新、舊版諸葛亮

舊、新版關羽

舊、新版張飛

舊、新版貂蟬

四、舊版極度尊重原著《三國演義》,除部分情節省略,部分細節合理補充外,忠誠度幾乎接近100%。新版明明拿著《三國演義》做腳本,卻打著顛覆、還原的旗號,不厚道不說,可別誤導了不讀書的青少年以為這就是歷史!還自以為是地增加很多無聊的情節,比如張飛放火燒諸葛亮房子之類的,這有意義嗎?這是要表達什麼?無語!此為情節勝

五、舊版的臺詞大量移植原著,可謂原汁原味,編劇的文學水準也很到位,增編的臺詞與移植原著的臺詞風格完全吻合,幾乎不留痕跡。比如舌戰群儒中,諸葛亮的大段辯論除了原著就有的以外,還新增加了很多臺詞,新增加的部分語言風格與原著高度一致,而且言之有物,令人服膺。新版的臺詞就……,穿越雷人也就算了,居還然是瓊瑤風格,天打雷劈沒得商量!都是以前拍偶像劇落下的毛病!此為臺詞勝

新版《三國》穿越雷人臺詞

六、舊版片頭曲氣勢恢宏,片尾曲深情悠揚,還有幾首插曲也非常優秀,比如諸葛亮出山時的《臥龍吟》,「明朝攜劍隨君去,羽扇綸巾赴徵塵。龍兮,龍兮,風雲會,長嘯一聲舒懷襟。歸去歸去,來兮,我夙願,餘年還做壠畝民。清風明月入懷抱,猿鶴聽我再撫琴。」瞧瞧歌詞就知道編導的水平了,刻畫士人心理可謂入木三分。還有劉備招親的插曲《甘露寺》,歌詞是節選的《子夜四時歌》,很有南朝樂府民歌風格,「春風復多情,吹我羅裳開」、「乘月採芙蓉,夜夜得蓮子」、「仰頭看桐樹,桐花特可憐」、「我心如松柏,君情復何似」,這首歌最妙的是用吳越口音的女聲來唱的,十分應景,真是太絕了!新版三國的主題曲非俗非雅,歌詞不知所云,沒法比!此為音樂勝

舊版三國的《子夜四時歌》,「蓮子」為「憐子」(愛你)的諧音

七、服飾勝。舊版三國的服飾、鎧甲華麗考究,多年之後再看,仍有驚豔之感。新版三國服飾貌似花哨,細看粗糙。此為服飾勝

八、道具勝。舊版三國的道具雖算不上精緻,但很有時代感,至少刀劍看上去很鋒利,能砍人。新版三國道具的形制穿越不說,刀劍之類的東西怎麼看都不像是拿來砍人的,倒像是拿來錘人的,好傢夥,厚重、皮實!您瞧瞧曹操的七星寶刀,喂喂,那不是隔壁村張二大爺的鋤頭片子吧?!此為道具勝

納尼?這是七星寶刀?

九、色彩勝。舊版色彩鮮豔,至少看起來像人類世界。新版色彩陰暗,人不人鬼不鬼的。好萊塢大片看多了吧?這是地球的三國!不是潘多拉星的阿凡達!此為色彩勝。

十、印象勝。舊版看了這麼多年,1994年到現在,百看不厭。為什麼?太經典了嘛!新版還沒出來就罵聲一片了,播出來一看,還真是該罵!此為印象勝

有此十勝十敗,我看新版三國還是面對現實、承認差距的好,別拿哈姆雷特來搪塞觀眾。

相關焦點

  • 電視劇老版《三國演義》和《新三國》,哪個更好?
    在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的人氣應該是最高的,即便沒有讀過三國的人,或多或少也能說出幾個三國人物。改編自《三國演義》的電視劇不少,其中94版三國演義和新三國的知名度應該是最高的,這兩部作品也經常被拿來做對比,有人喜歡老版,也有喜歡新版,那麼,老版三國和新版三國哪個更好,都有哪些亮點呢?老版《三國演義》好在哪裡?
  • 新版《三國》比老版《三國演義》好?那是你沒看過這一段重頭戲
    一部是開播於1994年的央視版《三國演義》,另一部是由著名導演高希希執導的10版《三國》。兩版《三國》雖然劇情結構都大致相似,但卻各有其特色和優點。比如94版《三國演義》,雖然拍攝時間早,但從劇情細節上就能看出導演、編劇以及眾演員真的是認真品讀研究過《三國演義》的。
  • 為啥,老版《三國演義》, 最後幾集拍的非常粗糙?
    在當時的條件下,老版《三國演義》拍的並不粗糙,而且非常經典。一、這部宏篇歷史巨著在拍攝之前,劇組讓所有演員經過了大概3個月的集中培訓,讓他們熟悉劇情和原著,並學習文戲和武戲的最基本要求,如東漢三國時期的禮儀和騎馬等等,這是現在的劇組和演員根本不敢想也辦不到的事情。
  • 你心目中高希希版新三國有沒有比94央視版三國演義好?
    新三有十勝。故而完全超越了老三。1.畫質好,儘管老三有1080,乃至4K依舊比不上新三。此為質勝2.打鬥好,老三打鬥皆為全景,真實之餘缺乏觀賞性。新三一秒三切,展現打鬥的激烈,舞刀弄槍,虎虎生風。同時兩武將為靜態之姿,加快交手節奏,緊張氣氛撲面而來。詩云:兩軍陣前比高低,馬飛近來先駐停。
  • 臥龍生《迷光血影》·第三版:古龍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二十六部
    那些年,那些掛名古龍的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二十六部:《迷光血影》·第三版正式登場。,且內容多不相同,本版實際內容是曾經掛名臥龍生、蕭玉寒等人的《賭狂一品侯》,究竟作者是誰,暫未明確;港臺版,即金童的《迷宮血劍》,是否真是金童作品,暫未可知。
  • 還在沉迷新三國的宏大場面?看看老版三國.....
    小編近期看閒來無事看完了老版的三國演義,而在十年前小編曾完整的看過新版三國。如今看來,兩部三國確有很大的差距,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兩部三國的不同與差距。從評價來看,多數人更傾向於老版的三國,之所以認為老版的較好,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演員的選擇上,老版三國很多演員都不是很火的演員,而是面向全國進行,幾乎所有的演員都是按照原著的描述來挑選的,他們的演技和氣質都很符合所扮演的角色。
  • 98版《水滸傳》中,有多少94版《三國》的演員,真是群魔亂舞
    無論是94版的《三國演義》,還是98版的《水滸傳》,在影視劇的歷史上都是一部經典,如今來看都不過時。然而,有一個非常搞笑的一幕,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在98版的《水滸傳》中,94版《三國演義》的演員出現很多,有點群魔亂舞的味道。
  • 央視版《三國演義》電視劇好在哪裡?
    近日央視版四大名著電視劇重新在B站放出,引來不少人重溫。在豆瓣,央視版四大名著裡《三國演義》評分為9.4,僅次於88版《紅樓夢》。相較之下,其實98版《水滸傳》是影視劇化更現代的一部,以後有機會再寫。之所以說《三國演義》有門檻,有很鮮明的時代特徵,是因為大家也能明顯覺察出央視版《三國演義》與我們看過的主流電視劇完全不同的許多地方.
  • 三國演義:郭嘉是第一謀士?若有司馬懿的壽命,天下早已歸曹操?
    94版《三國演義》便是幾座大山之一,憑藉劇中所有演員的精湛演技以及對原著的最完美還原>但今天小影要講的並不是曹操和諸葛亮,而是相對更少人知道的鬼才郭嘉,這個僅在三國初期階段就展露強大謀略實力的曹操帳下第一謀士
  • 央視版《三國演義》裡的周瑜為什麼看上去比諸葛亮年輕?
    看過央視版《三國演義》的朋友們能發現,周瑜在劇中的扮相看上去比諸葛亮要年輕。但根據史書記載,周瑜要比諸葛亮年長近六歲。那麼央視版《三國演義》的周瑜為什麼看上去比諸葛亮年輕呢?央視版《三國演義》電視劇是根據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改編的,但並不是一板一眼地完全照搬原著。
  • 暢銷榜前十被八本新書佔據,剩《神話版三國》和《贅婿》形單影隻
    因為近日小編發現,起點歷史頻道暢銷榜單上,幾乎全部舊貌換新顏,前十席位悉數被九本新作佔據,而且還多是大牌的新書。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安利一波,水平如何,還請眾位行家不吝賜教。《唐朝貴公子》、《紹宋》、《贅婿》當然更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大神作者創作,質量有絕對的保證,能入前十還是沒什麼好奇怪的了。
  • 期待下一場《三國志》盛宴:《三國演義》有憾,《三國》存遺
    完全根據老版再拍,那有什麼意義。《三國演義》也刪減了部分神鬼劇情,比方說玉泉山顯聖那一段。必然不能原著小說的拍,已經有《三國演義》了;也不會小改大尊的模仿《三國》。那麼只剩一個沒被動過的《三國志》。不能拍嗎?先看看兩版電視劇的主要優缺點,再看看有沒有拍的可能。
  • 94版《三國演義》總投資1.7億人民幣,主角才250元每集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堪稱一座寶藏,無數人去挖掘,都找尋到了嶄新的東西。金庸的評價很到位:「《三國演義》的社會影響,遠遠超過了它的文學價值。顯然,就文學而論,它的人物塑造功夫也的確是最好的,中國後世的小說家都從其中吸取了營養。」
  • 《三國演義》群雄紛爭之經典魅力
    1994年電視連續劇,巜三國演義》正式播出,瞬間頓拜螢屏,成為經久不衰的佳作直到今天仍讓人津津樂道,記憶猶新。整部劇的情節都根據原著,的故事情節的發展而發展,真實的還原了原著的人物和場景。《三國演義》劇中講述的是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互相爭鬥,從漢靈帝中平元年黃巾起義,到西晉武帝司馬炎一統一全國近百年的歷史千變
  • 94版《三國演義》,關羽頭盔上有兩根「犄角」是幹什麼用的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一,被譽為中國古代小說創作史上的一座裡程碑式巨著。《三國演義》以正史《三國志》為藍本,加以適度藝術再創作,把三國時代的一幅恢宏無比的歷史畫卷呈現在人們面前,問世數百年來,一直深受各界讀者厚愛。《三國演義》在藝術上的巨大成功,通過許多方面可以看出來。
  • 連載版雙鵰獨有的十個設定
    說完了連載版天龍八部,接著來說連載版的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由於雙鵰故事具有連續性,就放在一起說了。1、三國逐鹿在連載版的射鵰英雄傳中,出場的歷史人物要比後來的三聯版、新修版多,有辛棄疾、韓侂胄、完顏永濟、胡沙虎,感覺金庸一開始是想把射鵰寫成類似三國演義這樣三方角逐的故事,結果發現駕馭不過來,把金宋二線都砍掉,只留蒙古線,那些歷史人物在後來版本就沒在出現。
  • 從「溫酒斬華雄」這場戲分析,為什麼央視版《三國演義》堪稱經典
    其實,以如今的眼光來看,央視版的《三國演義》雖然在拍攝技術、戰爭戲等方面存在不足之處,但導演和編劇忠於原著,對三國人物有極為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不僅拍出了漢末三國的那份大氣與滄桑之感,且許多人物形象的塑造,如諸葛亮、曹操、關羽等都成為了不可逾越的高峰,甚至有人將此版《三國演義》稱為「藝術品
  • 央視《三國》五虎大將死亡片段,關羽看哭觀眾,趙雲讓諸葛神傷
    「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在無數國人的心中,《三國演義》是毫無疑問的大IP,關於三國題材的影視作品更是數不勝數,而這其中最優秀的作品,當屬1994年播出的央視版《三國演義》。
  • 央視版《三國演義》有唐僧師徒,最驚奇是有「達康書記」
    這些日子重看央視版《三國演義》,發現了幾處驚奇。央視版《三國演義》的演員中有唐僧師徒,有老版關羽斬殺新版關羽,最讓我驚喜的是在央視版《三國演義》中見到了「達康書記」。 張遼,魏營中和關羽關係最好的著名將領。您知道這位大戰逍遙津的張遼張文遠是誰演的嗎?是唐僧徐少華。
  • 新三國播出十年記:披著三國外衣的宮鬥劇
    新三國播出迄今已經十周年了,新三國早已不新,當初在2010年播出時,與鞠覺亮版水滸傳、二張版西遊記、李少紅版紅樓夢並稱為新四大名著,其實新三國嚴格來說都不算新三國演義,說正史不正史,說演義不演義,整一不倫不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