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愛了皇上一生,最終卻活成了一個笑話

2020-09-24 梅馨小住

皇上將華妃打入冷宮、賜死,在行刑時,華妃非要看到聖旨才肯就死,即使到這種地步,她仍對昔日的愛人抱著希望。

甄嬛把歡宜香裡含有大量麝香的真相告訴華妃後,她絕望了。

她本以為自己最大的敵人是其他寵妃,卻沒想到害她最深的竟是自己的枕邊人,一句「皇上,你害得世蘭好苦。」說得是那麼撕心裂肺,說完便一頭撞死在柱子上。

華妃雖然囂張跋扈、心狠手辣,但她對皇上是用情至深的,最後慘死那一幕也不免讓人心生同情。

華妃的悲劇是由家族、愛、性格造成的,她亦是權利爭奪下的犧牲品。

1. 成也家族,敗也家族

哥哥年羹堯平定西北,戰功赫赫,居功自傲,皇上還是親王的時候,就對年家很是忌憚。當得知還是側福晉的華妃懷孕時,他一開始是高興的,但漸漸就不高興了。

素日裡,年羹堯就沒怎麼把他放在眼裡,如果再誕下有年家血脈的皇子,難免年羹堯不會有篡位之心。

自古權勢的爭奪都是殘酷的,他借端妃的手打掉了自己的孩子,為了防止華妃再度懷孕,他賜給她歡宜香。不明就裡的華妃以為皇上獨獨賜給自己,她為這一份「獨寵」很是覺得自豪。

家族給了她任性妄為的資本,華妃成為眾妃之首,她可以明著嘲諷皇后,暗裡陷害得寵的妃嬪。

在翊坤宮附近將眉莊推下水,冤枉眉莊假孕爭寵,害她得時疫。

皇上因為不明藥理的華妃找出了時疫的方子就放她一馬,不追究底細,甚至在甄嬛找到劉畚時,他還懷疑過是不是甄嬛設的計。

後來甄嬛得寵,華妃指使餘氏給甄嬛下毒,皇上把餘氏賜死,並沒有重罰華妃。

一來,迫於年家的關係,皇上只能對華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二來,他不認為華妃會那麼壞。

2. 深刻又矛盾的愛

其他妃嬪爭寵多是為了保全家族、保全自己,只有華妃不為這些,只是因為愛皇上這個人。

因為愛皇上,霸道蠻狠的華妃才不管他是不是皇上,只要有別的女人來分享自己的愛人,她都欲除之而後快。

華妃對皇上用情最深,她什麼都不怕,就怕皇上不喜歡自己。

皇上睡在華妃床上,聽見外面打雷,知道甄嬛怕打雷,他連夜去碎玉軒,留下華妃獨自傷心崩潰。

她的心酸,皇上又何嘗知曉:

「他說他只喜歡我一個人,可是王府裡的女人真多啊,多的讓我生氣,他今天宿在這個侍妾那裡,明晚又宿在那個福晉那裡,我就這樣等啊等啊,等到天都亮了,他還是沒來我這,你試過從天黑等到天亮的滋味嗎?」

華妃一生中,有無數個日夜都是這樣等過來的。

華妃嫵媚、愛使小性子,皇上曾經真心喜歡過華妃,因為她的刁蠻任性讓他覺得新鮮。

選秀時,皇后話裡話外是勸誡,他不高興,去華妃那裡,她只有撒嬌,試問哪個男人不喜歡呢。

華妃在臨死前跟甄嬛說:「以前在王府的時候,府裡的人個個都怕他,就我不怕,他還帶我去騎馬打獵!」

皇上不喜歡怕自己的女人,安陵容侍寢時,怕得發抖,皇上馬上就沒有了興致。

皇上喜歡率性大膽的女人,不喜歡掩蓋真實情緒,成天裝出一副聖母樣的皇后。

跟華妃一樣不怕皇上,會使小性子,溫和又聰慧,長得像純元的甄嬛出現後,華妃自然比不上甄嬛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後來皇上去華妃那裡也只是礙於她的家族。

雖說華妃大不如從前受寵,但皇上對華妃自始自終都有一份情義在,華妃是後宮唯一一個不像純元卻得到皇上多年寵愛的人。華妃的跋扈何嘗不是皇上默許縱容的結果。

皇上對華妃的愛或許超過了甄嬛,甄嬛得寵或許絕大部分原因是皇上把她作為純元皇后的替身。

但華妃犯下的樁樁件件案子,都可以被殺幾次頭了,即使年家已倒臺,皇上仍然沒有殺她之心,而是給她一個答應的位份,讓她安度餘年,還對太后說:她其實人不壞。

甄嬛看出皇上對華妃有憐惜之意,便借華妃慾火燒碎玉軒一事,上演一場苦肉計,逼得皇上不得以處死華妃,好給大家一個交代。

華妃死後,皇上沉默許久,或許是真的難過了。

處死華妃後,皇上對甄嬛開始心生嫌隙。甄嬛因為誤穿純元皇后的衣服,就被禁足十個月,直到產子。

得公主,皇上龍顏大悅,表示還可以像以前一樣對甄嬛,被她拒絕後,皇上便打發她去甘露寺,讓甄嬛成為廢妃。

從這些可以看出皇上對甄嬛並沒有對華妃那麼寬容。

後來出現了跟華妃很像的葉瀾依,她是個馴馬官,有個性,灑脫驕橫,皇上在她身上看到了華妃的影子,葉瀾依因此受寵。

甄嬛請求大封六宮時,皇上不顧甄嬛,依然決定封華妃為皇貴妃,因為當皇貴妃是華妃當年最大的心願。

純元死後,是華妃陪著他一路走來,與他交心,他想給華妃幸福,但迫於家族的壓力,他不能讓華妃有子嗣,也因此他對華妃總有一份虧欠在。

3.性格決定命運

性格決定命運,華妃的命運還受到自己性格的影響。

她自私霸道、嫉妒心極強,想方設法迫害得寵的妃嬪。

她心狠手辣,個性張揚從不收斂,將他人的命視如草菅,將皇后賜的丫鬟福子沉入井裡淹死;她虛榮愛面子,才會私相授受,左右朝廷用人,被淳貴人發現,遂將她溺斃;為了爭寵,利用溫宜公主,在她飲食裡下木薯粉,不顧及其性命;為了報復端妃,給她灌下紅花,致使其一生病弱;多次迫害甄嬛和眉莊。

樹敵眾多的華妃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明爭暗鬥的皇宮裡長久待下去,她沒有皇后的城府,也沒有甄嬛的算計,在她張牙舞爪的背後都是靠曹貴人出謀劃策。

皇上處決年羹堯後,華妃不但不知收斂,以求自保,還要火燒碎玉軒。即使兩敗俱傷,她也在所不惜。

除了怕皇上不喜歡她,華妃什麼都不怕,即使賠上性命。

結語:

華妃生得嬌豔欲滴,大膽,又愛使小性子,她的確得到過皇上的真心。然而伴君如伴虎,但她到死都沒明白,自己的夫君是皇上,她以為哥哥有功,皇上一定會念及他的功勞,即使年羹堯在朝堂囂張跋扈,她以為皇上喜歡自己,就可以任性妄為。

華妃也做不到像端妃、敬妃那樣收斂鋒芒,甘心只做普通妃嬪,以此便可安度餘年。

她對皇上熾熱的愛不允許她眼睜睜地看著皇上寵幸他人,她性子急躁,一定會採取手段對付情敵,以致她在宮中樹敵眾多。

即使沒有發生火燒碎玉軒一事,她在宮裡活得也是生不如死。

她對皇上的愛讓人看到她真性情的一面,她的作惡多端也確實讓人咬牙切齒。最後一頭撞死在柱子上,含恨而終,或許這就是她的命中注定。

相關焦點

  • 《甄嬛傳》妙音娘子:她把自己,活成了一件贗品
    看慣了宮鬥劇的我們,常常會誤認為見到皇帝是轉角遇見愛一般輕巧的事情,養心殿外,御花園裡,真真假假的巧遇和邂逅在不停地上演。 而實際情況卻是,偌大的後宮裡,等級森嚴,分工明確,人口眾多,辛苦勞作一生也沒能見到皇上一面是大部分宮女需要面對的嚴酷事實。
  • 《父母愛情》歐陽懿:用「嘴」詮釋一生,最終還是活成了自己
    我相信很多人都會羨慕江德福與安傑的白首,用一輩子的互相理解與互相成就,活成彼此最初的模樣,這樣的愛情就像王海洋說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讓人豔羨。但我卻更羨慕歐陽懿與安欣「門當戶對」,歷經劫難而又重獲新生的彼此攜手。在意氣風發之時,相濡以沫;在落魄絕境之時,不離不棄。
  • 同是活在臺詞裡的人,純元死了,她卻活成《甄嬛傳》中最大贏家
    我今天想說的,是宮外的女子,一個活得特別通透,有大智慧的女子。她就是劇中最大的贏家,甄嬛的母親——雲辛蘿。可就是這麼一個默默無聞,毫無家世背景的女人,不僅教育出了甄嬛、玉嬈兩個優秀的女兒,還在一生無子的情況下,坐穩了甄府主母的位置,更是讓丈夫甄遠道一生敬之、愛之
  • 甄嬛傳:一個張揚明媚的女子 一生愛錯一個人 最終也因他而慘死
    今天我們便來說一說這華妃的一生。華妃其人,所到之處亦是眾人目光所所及,耀眼奪目,敢說敢做,仗著皇上的寵愛和家族的勢力背景,在宮中是自成一派,還非常喜喜歡膈應皇后。因而她意識不到或者不願意意識到皇上對她的好有部分是因為自己的母家勢力,可是,如果她要的沒有那麼多,她完全可以好好過完這一生,皇上對她是絕對有真心的,她的問題就出在,得罪了太多人。
  • 《甄嬛傳》最愛皇上的是這位小主,卻被皇上辜負了
    本不願捲入後宮爭鬥,無奈嫁入帝王家,因自身條件優越被華妃和皇后當做情敵,處處刁難,白班算計後,甄嬛忍無可忍,絕地反擊步步為營,最終登上權利之巔。甄嬛的一生是開掛的一生,她最大的缺點就是沒缺點。有美貌,有智慧,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甚至涵蓋了軍事、歷史、治國理政無一不通。名副其實的女強人,甚至強大到男人都怕。這麼完美的女人容易讓男人自卑,自嘆配不上。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一生渴望愛與被愛,一生愛而不得
    之後她離家出走,感情生涯開始了跌宕起伏,在旅途中先後遇到不同的男人,渴望能夠永遠在一起,卻都無疾而終的故事。松子一生渴望愛、渴望被愛,一生也不得愛。 自那以後松子再也不相信愛,也不再去愛別人。她獨自遠走,孑然一身過著隱居封閉生活。
  • 甄嬛傳:皇上愛不愛甄嬛?皇后才是眼睛最毒的,甄嬛被她坑慘了
    第一次甄嬛在倚梅園全身藏滿蝴蝶,皇上一看見她就又是牽手,又是幫她批鬥篷,沒有一絲絲遲疑。皇上知道甄嬛在搞小動作,但他說這都不重要,只要她用心就行。皇上不但去了,聽說甄嬛病了,還特地爬上那麼高那麼險的凌雲峰去看她。其實他又何嘗不知,這一切都是甄嬛的引導呢?只不過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 《七月與安生》半輩子七月,一輩子安生,最終活成彼此的模樣
    七月被這個野性的女孩吸引了,拉著她一起奔跑。從此七月和安生成為了最好的朋友。13歲到15歲那年,是七月和安生形影不離的三年,有時候七月是安生的影子。有時候安生是七月的影子。她們在書裡讀到,如果踩住一個人的影子,那個人一輩子不會離開。但是安生說一輩子太長,她只想活到二十七歲。這部叫《七月與安生》的電影是由安妮寶貝的成名作《告別薇安》改編而成。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她把自己活成了一粒塵埃
    習慣性卑微,習慣性順從,習慣性討好,習慣性委曲求全,因為缺愛,所以迷失自我。是的,今天我要講的是一個悲劇,你,準備好了嗎?魯迅說,真正的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別人看,好吧,我們今天就來剝一剝這顆辣眼的「洋蔥」。這個悲劇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叫松子,松子是山田宗樹的小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主角。
  • 甄嬛傳一一一雍正皇上和果郡王允禮,甄嬛更愛哪一個?
    在甄嬛一生中,她愛過兩個男人一一一皇上雍正和果郡王允禮,那麼,她更愛誰呢?聰明睿智的她,便請太醫溫實初幫自己謊稱有病而避寵。皇上雍正因甄嬛酷似純元皇后,而一直對其念念不忘。不想御花園偶遇甄嬛蕩鞦韆,為免身份暴露,便以果郡王的身份接近甄嬛。
  • 《如懿傳》原著「沒愛就活不了」的意歡:她的人生觀,不值得借鑑
    那是一個多聰明的女人,得到了帝王所有的愛,把帝王的一切都能掌控在自己的手裡。而意歡對皇帝所有的真心,都覺得沒必要讓帝王知道,她不為了爭得寵愛,不為了自己的將來,只為了自己的那份痴心。她就是這樣純粹地愛著弘曆,用自己的整個生命,活著的全部意義去愛著這樣的一個男人。
  • 《甄嬛傳》沈眉莊:她活成了女人最驕傲的樣子
    《甄嬛傳》中沈眉莊和甄嬛、安陵容等人一同入宮,但是沈眉莊是最早獲得皇上青睞的人。皇上甚至讓她協理後宮,一時間風光無二。皇上對她寄予厚望,但是沈眉莊卻因為被華妃誣陷假孕之後與皇上心生芥蒂。皇上有意示好,沈眉莊表現得不冷不淡,不假意迎合。沈眉莊對皇上灰了心,不願意讓自己強顏歡笑。
  • 《甄嬛傳》:她是深宮好閨蜜,雖一生短暫、卻活出了自我
    若不甘心,只能刻意鑽營、曲意承歡,活成越來越不像自己。 不如守住內心,不再為情所動。他來由他來、他去由他去,如此便不會輕易受傷。 你若無情,我有傲骨。皇上在意甄嬛,不願見跟她有關係的人,沈眉莊也受到牽連,她正好落得清靜。
  • 《甄嬛傳》:拒絕嫁給皇帝的她,為什麼活出了很多人想要的幸福?
    這部宮鬥劇主要講述了少女甄嬛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單純少女成長為一個善於謀權的一代太后的故事,插入嬪妃們的勾心鬥角,以及與皇帝的感情糾葛,加劇了甄嬛的曲折經歷。最終甄嬛憑藉智慧捧了養子做皇帝,自己登上了太后之位。看完劇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劇中女人眾多,而真正幸福的沒幾個。有人說嫁給皇帝的女人,一生榮華富貴、家族蒙恩應該是幸福的吧。
  • 你的笑話也許是別人一生的苦痛
    得的是肝癌,愛喝酒落下的毛病。沒有通知他女兒,他女兒和他前妻在四川生活,已經結婚嫁人啦。結婚時打電話告訴了老趙,老趙嘆了口氣說,我是沒有錢,給我說有啥用。女兒出嫁沒多久老趙就病了,沒多久老趙就死了。同事們都說老趙是氣死的,被他現在的妻子和她的兒子。老趙現任妻子也是個酒鬼,是第一個把老趙喝到桌子底下的女人,因此他們結婚了。
  • 重溫《步步驚心》若蘭的悲劇人生警示女孩:為愛而活不是福,是禍
    忠貞不渝的愛情可歌可泣,令人欽佩,但倘若這樣的愛情讓一個女人一生不幸,那這份愛究竟是福?還是禍?回看若蘭的一生,那是一場悲劇,這三點事關女孩一生幸福的事,我不得不說。因為若蘭一生的愛和笑,都留在了西北軍營,那裡有她青梅竹馬的戀人青山。十五六歲的若蘭明媚動人,在西北那片土地上策馬揚鞭,自由快樂,她那銀鈴般的笑聲迴蕩在山谷間。也正是這樣的若蘭,深深地吸引了痴情的八爺,他求皇上賜婚。當八爺滿心歡喜的揭開若蘭的紅蓋頭時,卻發現新娘早已淚流滿面。
  • 甄嬛回宮後,皇上是怎麼發現甄嬛已經不愛他的?
    以前的慌亂、不安、懷疑,現在擴展成了一個駭人的黑洞。於是,皇上雖然結束了這場鬧劇,但是他開始尋找真相。當一個人開始清楚地認識到「我在懷疑她對我的愛」,就會慢慢意識到,對方已經不愛你了。眾人在圓明園牡丹臺賞舞,醉酒的果郡王,荷包裡掉出一個女人的剪紙小像。
  • 《白鹿原》中的她最為自己而活,生為愛情偷情,最終卻被情人殺害
    田小娥一生有四個男人,郭舉人且不必說,黑娃確實是愛她的,但對她的愛經得起貧賤,卻經不住患難;鹿子霖談不上愛,只有利益交換,一個貪圖美色,一個尋求庇護;白孝文則更複雜,起先是貪戀,而後是同病相憐,最終仍是一場鏡花水月。
  • 《奇特的一生》: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柳比歇夫的遺產包括幾個部分,有著作,探討地蚤的分類科學、科學史、農業遺傳學、植物保護、哲學、昆蟲學、動物學、進化論、無神論,此外他還寫過回憶錄,追憶許多科學家,談到他一生的各個階段...... 他一生幹了那麼多事,是用什麼方法達成的?那就不得不說他的時間統計法。
  • 端妃:她才是後宮中最愛皇上的人,卻也是皇上最對不起的女人
    甄嬛知道,端妃不會為了自己的奴婢輕易的答應,甄嬛就藉口皇上身邊沒有人服侍,很是不得意。甄嬛當然知道端妃肯定會擔心皇上的安危,端妃見到皇上後,提醒他嘴角都起皮了,這樣的細節都能發現,難道只是做戲嗎?皇上聽完,捏了一下端妃的肩膀兒,而端妃當時就把手放在了自己的肩上,就像是溫存一樣。後來滴血驗親的時候,也是端妃說,皇上龍體怎可損傷,可見也是真真切切愛著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