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妃,名為年世蘭,是年羹堯的親妹妹,也是宮鬥的佼佼者,是年氏一族的榮光。今天我們便來說一說這華妃的一生。
華妃其人,所到之處亦是眾人目光所所及,耀眼奪目,敢說敢做,仗著皇上的寵愛和家族的勢力背景,在宮中是自成一派,還非常喜喜歡膈應皇后。像一開始選秀之後給皇后請早安的那一段,皇后給華妃賜了牡丹卷,本該接過來的頌芝卻打翻了牡丹卷,還說著皇后娘娘恕罪。頌芝必然是看華妃臉色行事的,打翻皇后賞的東西,無非是華妃想要跟皇后挑明,你送的東西,我看不上,我甚至擁有更好的東西。華妃要跟皇后慪氣,皇后也不甘示弱要在眾妃和新進宮的妃子面前樹立自己的威信,兩個人在甄嬛到來之前算是宮中兩個最大的勢力,也算是勢均力敵。一個是身居後宮最高位置的後宮之主,一個是後宮第二卻張揚跋扈的美貌妃子。
而在華妃的羽翼之下,有麗嬪,曹貴人等一眾人,再加上選秀新出的一些新人,只是沒料到出了甄嬛這樣一個例外。一開始華妃見惠貴人得寵,便想辦法要誣陷惠貴人假孕爭寵,藉此除掉一個對手。她也給甄嬛使過不少絆子,為了拿到協理後宮的權利用盡了心思。而她的管理理念有些過於苛刻,而且她並不看重宮中的感情,認為人人都想要跟她爭寵,於是她一直在借她的權勢動手打壓新人。
她又因為太過於愛皇上,不願意將皇上讓給別人,恩寵也希望一直都保留給自己,認為皇上對自己也是一樣好。因而她意識不到或者不願意意識到皇上對她的好有部分是因為自己的母家勢力,可是,如果她要的沒有那麼多,她完全可以好好過完這一生,皇上對她是絕對有真心的,她的問題就出在,得罪了太多人。
其一端妃,喝了端妃的安胎藥後失去看孩子,便要灌給端妃紅花,讓她也生不出孩子並且體弱多病,兩位將門女子兩敗俱傷,當真是合了皇上的心意,想一想,華妃肯喝端妃的藥,說明端妃與華妃的關係是很好的,端妃難道會這麼明目張胆地害華妃?華妃明明用腳趾頭也能想到嘛,端妃這樣做完全一點遮掩的可能性都沒有,那豈不是太膽大妄為了,並且之後華妃在想起自己小產和一直沒有身孕的時候,總要跑去端妃宮中大鬧一通,端妃心裡能不怨恨華妃嗎?本來是好意,端妃卻莫名其妙背鍋,也難怪端妃會聯合甄嬛並且在關鍵時候對付華妃了。
其二曹琴默,華妃是想要除掉對她有威脅,威脅到她在皇上心中地位的人。那麼華妃必然是要有一個軍師在一旁為她出謀劃策,那曹琴默便是心機極深吃人不見血的狼,她的計謀甄嬛都不見得能招架得住,一開始曹琴默對華妃也還算忠心,只是除了華妃撫養溫宜公主,心煩公主哭鬧餵給公主安神湯,以及給公主服用木薯粉事件,讓愛女心切的曹琴默有了反叛之意,而甄嬛真是利用這一點,成功撬了華妃的牆角,讓曹琴默站在自己這邊,最終給了華妃倒戈一擊。
其三甄嬛,小產後的甄嬛還是年少,不過華妃的罰跪確實是甄嬛小產的原因之一,那麼甄嬛又怎麼會不恨華妃讓她失去了孩子,她和皇上又一拍即合,一個處理後宮,一個收拾前朝,終於徹底扳倒了年氏一族。而華妃就此徹底落魄,最後被打入冷宮。
冷宮中的華妃被賜死,此時只有甄嬛來看她。華妃依然堅信皇上對她的愛,一直在懇求讓她見皇上一面,甄嬛卻乾脆地告訴了華妃所有皇上利用她欺騙她的事情,比如說歡宜香,正是這皇上賜給她旁人都沒有的香,讓她徹底斷了生育的可能。這時華妃才對皇上完全心寒,可以說,華妃是為數不多徹頭徹尾都愛著皇上的女人,她想著皇上吃的菜,在時疫橫行之時為了給皇上分憂解難看了一晚上的古書,以前與皇上一道騎馬出遊。其情之深其情之切,是眾妃所不能及也。只是甄嬛打破了華妃的幻想,讓她心懷怨恨而死。
至於皇上其實也是並不希望讓華妃死的,只是被甄嬛逼的太緊了,後來張揚的祺嬪,直來直去的寧嬪,都是帶著華妃的影子。皇上必定也是心裡一直放著華妃。只可惜,確實難兩全。也許皇上也很多次夢回年少,記得那個瀟灑明眸善睞的女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