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孟靜嫻在家宴上被毒死,不是意外,是借刀殺人

2020-10-05 源姐侃大劇

看過《甄嬛傳》的朋友,應該都對後宮家宴上,孟靜嫻意外中毒而死,感到意外和可惜。孟靜嫻原本是沛國公之女,年幼之時見過果郡王一眼,便暗許芳心非君不嫁,連皇帝選秀都推辭不去。奈何果郡王心有所屬,一直拖著不願娶福晉。孟靜嫻思念成疾,都拖成老姑娘了。好不容易聽說果郡王要娶側福晉,沛國公再三請求,才讓孟靜嫻也同日入府做側福晉。

不同於浣碧和王爺多年相識的情分,初入王府的孟靜嫻備受冷落。憑藉對王爺的真愛和觀察,孟靜嫻很快就發現了王府裡的秘密。一杯烈酒,幾分類似甄嬛的神韻,終於成功的讓她懷上了允禮的孩子。這個孩子便是孟靜嫻未來所有的希望。

皇兄舉辦家宴,允禮帶著兩個側福晉開開心心的前往宮裡參加。宴席上閒談中,六阿哥弘曕對孟靜嫻這個嬸母格外親熱,非要孟靜嫻餵食湯羹。孟靜嫻大約也很喜歡六阿哥,開開心心的接了過來。怕燙著孩子,餵之前還試了一口,這一口便害的孟靜嫻性命垂危。後來又強行催下孟靜嫻腹中胎兒,才讓孟靜嫻英年早逝。

當年熹貴妃誕下龍鳳胎,沛國公還特意送了一雙文犀闢毒筷。沒想到自己的女兒反死在了宮裡的暗毒之下。孟靜嫻看似意外中毒而亡,實則背後有太多的算計。

我們都知道,這砒霜是剪秋為了毒殺熹貴妃下的。剪秋是皇后最貼心的侍女,此時的皇后因誣陷熹貴妃私通,被皇帝囚禁宮。如果隨便就能毒殺熹貴妃,皇后早就派人去做了。更何況此時,甄嬛手握協理六宮大權,還有蘇培盛這個後宮總管歸心。皇后宮裡的剪秋姑姑,私下查看了熹貴妃的飲食。宮女們自然會主動把這個消息送到甄嬛耳中。所以甄嬛一開始就知道這碗湯羹有毒。甄嬛知而不言,是尚未造成大錯不好重罰。從剪秋乃至皇后宮中其它宮女太監嘴裡套出宜修的罪行。

宴席間,有六阿哥的生母熹貴妃,有姨母甄玉嬈和浣碧,為什麼六阿哥偏和不熟悉的嬸母孟靜嫻最為親近。說是和孟靜嫻肚裡同是果親王的孩子似乎有點牽強,小孩子根本不可能知道這些。唯一的可能,是甄嬛「指使」他過去的。

孟靜嫻中毒後被挪去後殿,太醫們趕過來醫治,為首的便是甄嬛黨的衛臨。太醫們的診斷結果是中了鶴頂紅,還好食用的量很小,中毒不深。但他們不採取解毒措施,而是立馬備藥催產。身中劇毒,體力虛乏,卻強灌下催產之藥強行產子。說好聽點是以防孩子中毒,難聽點,就是趁人之危「去母留子」。

我們再來說說甄嬛暗害孟靜嫻的必然性。

同樣是嫁給允禮,甄嬛可以不在意浣碧,但卻不能不在乎孟靜嫻。沒才情文學的浣碧一輩子都不可能走進允禮的心裡,孟靜嫻卻很有可能。孟靜嫻是高門貴女,才情文學不在甄嬛之下,又對允禮用情至深。同在一個屋簷下,又有著夫妻的名義,孟靜嫻走進允禮的心裡實在太容易。

孟靜嫻又太聰明,單從浣碧也同樣一直在討好王爺,就推斷出浣碧並非王爺內心多年的心有所屬,而是和浣碧神似的熹貴妃。並利用這一秘密很快的懷上了允禮的孩子。然而這個秘密,卻事關甄嬛、浣碧、允禮以及幾個孩子的性命。知道這個秘密的人,對她們來說始終是個威脅。

甄嬛即便不為了自己,也要為浣碧的未來著想。浣碧是熹貴妃義妹到底還只是個宮女,孟靜嫻是國公之女。當年同時嫁進王府全靠熹貴妃撐著才和孟靜嫻平分秋色。而如今孟靜嫻有了王府唯一的孩子,若是個小王爺,自然少不了允禮的偏寵。浣碧在王府的處境就尷尬了。王爺鍾情浣碧多年的說法也就不能服眾了。

所以,當甄嬛知道剪秋在湯羹裡下毒,沒有立馬揭穿。而是小心利用,借刀殺人。一邊借著有毒的湯羹「留子去母」,保住自己和浣碧;另一方面,又借著果親王側福晉沛國公之女被毒殺,下令捉拿景仁宮眾人問罪,套出宜修往日罪證,扳倒皇后。

相關焦點

  • 甄嬛傳:原來給孟靜嫻下毒的人,並不是剪秋,你看這人是誰?
    甄嬛傳:原來給孟靜嫻下毒的人,並不是剪秋,你看這人是誰?,孟靜嫻心心念念的都是果郡王,最終也成功地嫁給他為妾室,然而,在家宴上,她卻因為吃了一口六阿哥碗中的膳食,中了鶴頂紅,不幸毒發身亡,最後經由查證,這件事是她的貼身婢女剪秋所為,但其實在甄嬛傳的原著當中,給孟靜嫻下毒的人其實並不是剪秋,而是另有其人。
  • 孟靜嫻到死都不知道,害死她的人不是剪秋,而是令人意外的她
    孟靜嫻是怎麼死的?很多人在看《甄嬛傳》的時候一直沒有明白,孟靜嫻雖然是誤喝了四阿哥的湯,下毒的罪魁禍首是剪秋,但其實經過仔細推敲之後,卻發現事情並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孟靜嫻的死跟甄嬛也有關係。對於孟靜嫻皇后其實並沒有讓剪秋下毒,但事情怎麼就發生了呢?其實這是甄嬛的謀略。
  • 再看甄嬛傳才明白,為啥孟靜嫻服毒後,甄嬛的的湯碗裡還剩下一半
    甄嬛傳:孟靜嫻中毒身亡,為啥甄嬛碗裡就剩一半湯?細思極恐在甄嬛傳中,孟靜嫻這個人物是比較重要的,她對果郡王的愛絕對不比甄嬛要少,最後也是如願嫁給了自己心愛的人,可是她卻漸漸發現,果郡王心中裝著的並不是自己,而是甄嬛,然而她並不將妒忌放在第一位,而是和甄嬛達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一定要保護好他們共同愛的男人,就是這樣一個識大體的女人,可卻在宮中的家宴上被人下毒害死,但奇怪的是,孟靜嫻毒發時,為什麼甄嬛的碗裡就只剩了一半的湯?
  • 甄嬛傳:洗白浣碧被罵的很慘,雖然最後借刀殺人害死孟靜嫻
    雖說這兩位都不是果郡王深愛,但一個自小傾慕都長成了老閨女,一個又是單相思奔現,從情感上來說,兩位是對等的。從地位上來說,孟靜嫻是國公府根正苗紅的女兒,而浣碧只是一個婢女,出嫁前從了甄姓,收為妹子。但是,宮中人人都錯意的以為,果郡王私藏的小像是浣碧,孟靜嫻自然也知道,她覺得果郡王和浣碧是真愛,可自己這也等了多年,哪怕知道人家是真愛也要嫁過去。
  • 甄嬛傳:孟靜嫻想都想不到,甄嬛對浣碧說了一句話,幫她保住孩子
    甄嬛傳:孟靜嫻想都想不到,甄嬛對浣碧說了一句話,幫她保住孩子在甄嬛傳裡有講到,浣碧原本就甄遠道和一個漢族女子所生,可是因為這個女人是罪臣之女,為了甄氏一族的命運,甄遠道不得不隱藏了這件事在這之後浣碧對果郡王又非常痴迷,她知道果郡王的心不在自己身上,可是卻在一次家宴,略施小計讓皇帝給她與果郡王訂婚。
  • 《甄嬛傳》浣碧至死不知,果郡王為啥出門總喜歡帶孟靜嫻
    《甄嬛傳》可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宮鬥戲了,相信大部分的小夥伴應該都看過這部劇吧,而且有很多人看過很多遍,對裡面的劇情也是了如指掌,大家都知道果郡王,他最愛的女人是甄嬛,當初兩個人的確在一起過,後來甄嬛回宮之後,火箭王為了不連累甄嬛,也是為他做出了很大的犧牲的,而且果郡王甚至可以為了甄嬛能夠喝下毒酒,這可是一個男人對女人的真愛。
  • 甄嬛傳:孟靜嫻死前一句暗語,直接指出兇手,剪秋卻成了替罪羊
    剪秋根本不想害六阿哥,她想毒死的只有甄嬛。那六阿哥碗裡的毒,是誰下的?甄嬛說「孟靜嫻深愛王爺,會以王爺的利益為重」。但是浣碧和甄嬛的利益呢,孟靜嫻可從來沒考慮在內,此次攤牌,不就是示威嗎?甄嬛心裡有殺母奪子的想法,一旦孟靜嫻死了,那浣碧就會成為世子的養母,真正的「名義上的母親」。
  • 《甄嬛傳》孟靜嫻,到底是被浣碧害死的還是剪秋害死的?
    《甄嬛傳》中的孟靜嫻,是一個悲涼的角色,明明是一個大小姐,有資格成為他人的正妻,卻一見果郡王誤一生,最終以側福晉的身份嫁入果郡王府。那麼究竟孟靜嫻是被誰毒死的呢?在她臨死之前,給果郡王留下的言語,在某種程度上暗示著孟靜嫻的真正死因。剪秋所下的毒只是表面誘因,真正讓她步入死亡的在於浣碧。
  • 果郡王到死不知,原來孟靜嫻並非誤食鶴頂紅,而是被甄嬛有意謀害
    甄嬛傳這部大劇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看過吧,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這個細節嗎?我們都知道劇中的果郡王風流倜儻,被無數人喜歡,但就算是這樣,他只愛甄嬛一人,為了她可以付出所有,就算是去生命也在所不惜,但就算是這樣沒有能感動上天,最終他跟甄嬛還是沒能走到一起,我們都知道甄嬛在霸氣回宮後,浣碧看到了希望,那個時候她在一次家宴上設計果郡王,成功嫁給了允禮,但沒想到皇上也一起將孟靜嫻也許給了果郡王
  • 《甄嬛傳》孟靜嫻的心機,浣碧永遠不懂
    《甄嬛傳》孟靜嫻的心機,浣碧永遠不懂再後面,若不是孟靜嫻運氣不好,誤服本來要給熹貴妃之子弘曕的毒湯,浣碧哪有機會下狠手除掉孟靜嫻?只能說浣碧是沾了甄嬛主角光環的光。兩個側福晉,「不是東風壓倒了西風,便是西風壓倒了東風」。此時的孟靜嫻,完全被壓倒,那麼她如何逆襲呢!有些時候呀,男人是不聽勸的。要是有人和果郡王說,孟靜嫻好呀,人美,對你又傾慕多年,家世好呀,不拉不拉的。任你說上天,果郡王也未必往心裡去。孟靜嫻就聰明。
  • 甄嬛傳:孟靜嫻身體不好,為何最先懷孕?其實不止灌醉果郡王
    導語:甄嬛傳:孟靜嫻身體不好,為何最先懷孕?其實不止灌醉果郡王在甄嬛回宮後,果郡王也只能把自己的感情藏起來了,只是感情這事又怎麼可能藏得住呢?在一場酒宴上,果郡王一時忍不住就喝得爛醉了,而他懷裡的香囊也掉了出來。好巧不巧,被雍正看到了,最後這件事以果郡王同時娶兩個小妾結束,而孟靜嫻能夠屈身做小妾,她可不是一個好惹的料。
  • 《甄嬛傳》你看懂了沒?孟靜嫻穿衣的這個細節可謂是火藥味十足。
    ‬果郡王可謂是《甄嬛傳》中最多情的王爺了,憑藉自己的撩妹技術和那張清秀的臉龐一連俘獲了四位女人的心,她們分別是甄嬛、浣碧、寧貴人葉瀾依以及孟靜嫻不僅整日裡穿著碧色的衣服,更是連果郡王喜歡的合歡花都繡在了衣服上。還在最後幫自己的情敵甄嬛奪下了太后之位為果郡王報了仇。就連下線的時候都還穿著碧色衣裳。可見愛之深。
  • 可甄嬛清楚,孟靜嫻也明白
    《甄嬛傳》中,風流倜儻的果郡王可以說是後宮中眾多女子的夢中情人。劇中光表現出對他心儀的女子就有四位。甄嬛與果郡王兩情相悅,若不是突然傳來果郡王去世的消息當日,在一次家宴上有一次果郡王帶著孟靜嫻入宮還遇到了甄嬛,孟靜嫻很明顯看出來端倪,還特意裝出和果郡王非常恩愛的樣子。我們都知道,剛成親的時候,浣碧是比孟靜嫻得寵的,雖說果郡王兩個都不愛,但是看在甄嬛的面子上,果郡王新婚之夜是去了浣碧房裡的,而且家裡的事也是浣碧在主持的,但是偏偏就不帶她出門,這是為何呢?
  • 重看《甄嬛傳》,深思甄嬛命(原創)
    皇子的婚姻從來都不是單純的,尤其是果郡王的母妃舒太妃還是先帝寵妃,他娶誰就更不簡單了。甄嬛父親是大理寺少卿,是四品,相當於現在的法院院長,官職不高,權力不小,所以才能在後期皇帝剷除年羹堯的事情上起到不小的作用。皇帝不會讓果郡王娶一個父親居於這個官位的世家嫡長女。如果甄嬛不入宮,會成為果郡王心中永遠的白月光嗎?不會。
  • 甄嬛傳:孟靜嫻只嘗了小口羹湯,為何就吐血身亡?兇手漏了一個
    導語:甄嬛傳:孟靜嫻只嘗了小口羹湯,為何就吐血身亡?兇手漏了一個在甄嬛傳中,要說最無辜慘死之人,就不得不提孟靜嫻了,生為沛國公的寶貝女兒,一如她的名字那樣孟靜嫻嫁給果郡王那天,浣碧也入門果郡王府,兩者實力差得不是一點,孟靜嫻是國家大臣之女,一個是庶出之女,而且孟靜嫻手段高明,媲美甄嬛,也算是一奇女子了。
  • 甄嬛傳之-浣碧為何要置孟靜嫻於死地?
    甄玉隱也就是浣碧,是甄嬛傳中非常有爭議的女子。她設計嫁給果郡王,是她對自己多年愛慕果郡王做的最大膽的事。那麼,為何孟靜嫻又會落得中毒身亡的下場呢?首先,當皇帝下旨賜婚時,半路殺出的孟靜嫻讓浣碧措手不及。
  • 重溫《甄嬛傳》,害死孟靜嫻的人居然是浣碧
    雖說這兩位都不是果郡王深愛,但一個自小傾慕都長成了老閨女,一個又是單相思奔現,從情感上來說,兩位是對等的。從地位上來說,孟靜嫻是國公府根正苗紅的女兒,而浣碧只是一個婢女,出嫁前從了甄姓,收為妹子。但是,宮中人人都錯意的以為,果郡王私藏的小像是浣碧,孟靜嫻自然也知道,她覺得果郡王和浣碧是真愛,可自己這也等了多年,哪怕知道人家是真愛也要嫁過去。
  • 甄嬛傳:孟靜嫻懷孕時,弘瞻為何更愛親近她一人?幸虧雍正不知道
    說起孟靜嫻,苦苦等了果郡王多年,為了果郡王甘願嫁為妾。這對於這樣的一個背景和才華都出眾的大家閨秀來說,其實是很委屈自己的,可見孟靜嫻愛得有多麼的卑微。都說有女人的地方是非多,所以在果郡王府,也不是十分的安寧。浣碧也是跟孟靜嫻,實際上也是不和的。
  • 甄嬛傳:為何允禮婚後冷落浣碧,獨寵未曾謀面的孟靜嫻?原因在這
    導語:甄嬛傳:為何允禮婚後冷落浣碧,獨寵未曾謀面的孟靜嫻?原因在這看過《甄嬛傳》的都知道允禮一生只愛熹貴妃一人,為了守護心中摯愛,允禮在皇帝的賜婚下娶了兩個不愛的女人做側福晉。孟靜嫻是出身名門,是大家閨秀,千金小姐。
  • 甄嬛傳:浣碧到死也不知,讓孟靜嫻懷孕的背後主謀竟是甄嬛
    《甄嬛傳》這部經典的歷史大劇,大家都看過了吧?劇中的情節扣人心弦,而且每一個人物的性格特徵都十分鮮明,讓人百看不厭,一直讚嘆有加,不知大家還記得這樣一幕嗎?甄嬛在進宮的前一天晚上,甄遠道問甄嬛進宮準備帶誰,甄嬛說浣碧和流朱自小跟著她,要帶浣碧和流朱進宮,接著甄遠道說出了浣碧的真實身份,說她並不是丫鬟,而是甄嬛的親妹妹,當時甄嬛聽了先是驚訝,後來向父親保證進宮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