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看孟靜嫻,覺得這個女子傾慕果郡王,人畜無害的樣子。
可反覆去看孟靜嫻,我發現她像極了《還珠格格》中的知畫。國公府女兒,自小知書達理,養在深閨中,琴棋書畫樣樣通。她的養成系和知畫很像。初看人畜無害,細看全都是綠茶一派。
小像事件後,果郡王喜提浣碧和孟靜嫻兩位福晉。雖說這兩位都不是果郡王深愛,但一個自小傾慕都長成了老閨女,一個又是單相思奔現,從情感上來說,兩位是對等的。
從地位上來說,孟靜嫻是國公府根正苗紅的女兒,而浣碧只是一個婢女,出嫁前從了甄姓,收為妹子。但是,宮中人人都錯意的以為,果郡王私藏的小像是浣碧,孟靜嫻自然也知道,她覺得果郡王和浣碧是真愛,可自己這也等了多年,哪怕知道人家是真愛也要嫁過去。這點小心思,是抱著後期裝柔弱裝可憐試圖挽回一丟丟的態度的。
孟靜嫻從一開始,出發點就不止是只當一個被強塞給果郡王的福晉這麼簡單的。
果郡王婚後,孟靜嫻是看出了一些端倪的。
兩人同睡一張床,加上女人神奇的第六感,孟靜嫻這種聰慧的綠茶婊,用了估計有半個月,就看出果郡王心中所愛,並非浣碧。
而且,她通過調查得知,小像事件再到凌雲峰,再到小像既像甄嬛又像浣碧,慢慢看出了果郡王心中所愛。
來來來,一起深扒一下,上截圖!
孟靜嫻試探果郡王,第一試就是陪果郡王進宮請安這裡。半道上碰見甄嬛,憑女人神奇的第六感,在果郡王和甄嬛的眼神中,參透了一些天機。
所以,她故意幾次提起浣碧在府中料理家事試探甄嬛,然後看出一些端倪後,在果郡王勸說她走時,故意在甄嬛和敬妃面前拉扯果郡王的手,顯得夫妻二人婚後恩愛和諧。
孟靜嫻這一拉手,心中已經有底了。演給甄嬛看,是孟靜嫻初試探甄嬛的第一步。
第二試探,就是進宮給六宮請安後,特意去了甄嬛宮裡,剛巧浣碧也在,浣碧躲起來。孟靜嫻坐了浣碧的凳子,我就在想,凳子都是熱乎的,孟靜嫻定是剛坐下,就覺得浣碧來過。
坐熱乎後,孟靜嫻開始綠茶上身了。
知畫就愛人前柔弱,處處提小燕子多好多好,自己多弱,什麼都不懂。
孟靜嫻在人前和知畫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張口閉口「玉隱妹妹」,自己身子不好,府裡上下全靠浣碧。明面上是誇浣碧,暗地裡告訴甄嬛,只有不被寵愛的女子,才會打點府中上下。她雖然弱,可她能在果郡王那裡得到關愛,一個被寵愛的女人,是不會去打點府中上下的。
接著,再來試探甄嬛。
拋出浣碧和果郡王的感情線,她一問這個,就證明小像事件絕對是調查過的。知道小像的主人是果郡王所愛,外界又都在傳小像是浣碧,她這是在打馬虎眼。
把問題拋出後,再來說實情。
既然果郡王鍾情浣碧,為何浣碧和她一樣也在這般費力的投其所好?
這個反問,倒是把甄嬛給問住了。
而這個問題,孟靜嫻可不是隨便來問甄嬛的,前面花園中故意牽手是試探甄嬛,這裡的這個問題,已經由前面的試探變成確定了。這段甄嬛的表情其實很精彩,在聽到這個問題時,眼神明顯不對了。在聽到孟靜嫻說自己已經有一個月的身孕時,甄嬛的眼眶立馬就紅了。
孫儷對人物的細節處理,真的很細心很巧妙。
孟靜嫻問的這個問題,甄嬛只能以「疑心必生暗鬼」這樣的敷衍話來打發孟靜嫻。國公府長大,又抱著「王爺娶我是敷衍,但我想爭一爭」態度的孟靜嫻,又怎會被甄嬛的這句話給打發了。
孟靜嫻拋出這話徹底打亂了甄嬛的思想,「如今妾身是王爺枕邊人,許多事,除了枕邊人,外人是瞧不出來的」這段話,是在敲山震虎。
她在警告甄嬛,把握分寸,果郡王和她是不可能的。
二來她第一時間把懷孕的消息放出去,讓甄嬛知道,是她也害怕浣碧會害這個孩子。告訴甄嬛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甄嬛幫她保住這個孩子。
說起孩子,孟靜嫻到底是怎麼得來這孩子的?
電視劇中說是把果郡王給灌醉得來的,來來來,開個八卦腦洞!是孟靜嫻穿了甄嬛舊衣得來的哈哈哈哈。
狗頭保命!
前面的幾番試探,孟靜嫻知道果郡王鍾情甄嬛,「外人」這兩個字,把甄嬛從果郡王身上拉到了現實。這裡甄嬛表情也很微妙,有點酸楚,又有點看不起孟靜嫻。
算上帘子外藏著的浣碧,如今這在場的,有三個人可都是王爺的枕邊人哦小孟孟。
孟靜嫻自己被蒙在鼓裡,卻還覺得自己是最聰明的那個。
這樣一個外表柔弱,實則步步算計,謹小慎微來觀察甄嬛和浣碧的女人,遇到浣碧會耍點小聰明小心機的心思,顯然前者會裝的孟靜嫻,到底是不是有點站不住腳的浣碧。
就憑那肚子裡的孩子,浣碧顯然是沒有孟靜嫻手段高的。
她只能算是想牢牢用孩子抓住果郡王,得罪了浣碧,以為生了孩子,果郡王就會疼她愛她寵她。可她不知道,浣碧也不是好惹的。
最後錯服鶴頂紅下線時的這句「是誰要害妾身「,或許也拉了浣碧下水。就算自己要死,也把猜忌和懷疑都甩在了浣碧身上。
2、
再來扒拉一下浣碧。
浣碧婚後,也是有些小心機和在後宮混了多年的權謀在身上的。
皇上想納個小姨子,浣碧進宮幫甄嬛想法子,她告訴甄嬛自己有辦法。兩人說起婚後生活,浣碧剛結婚,對孟靜嫻也是有好態度。
接著兩姐妹再碰面時,浣碧說事情解決了,為了處理玉嬈的事情,浣碧選了新人入宮侍寢。
這個婢女(毛曉彤扮演的哈哈哈哈)甄嬛知道是誰,她知道甄嬛和果郡王的所有故事。浣碧安頓這麼一個人在四大爺跟前伺候,甄嬛聽到也有點詭異,這不是把秘密往四大爺枕邊送嘛。
之前只看懂浣碧送採蘋進宮是覺得她勾搭果郡王,為了處理這個眼中釘。現在再翻這一段,浣碧可能也有第二層意思,採蘋知道果郡王和甄嬛的所有故事,那麼浣碧是不是也就有了甄嬛的一個把柄在手?
而這個把柄,顯然是安插在四大爺身邊最合適,要不然甄嬛也不會冷不丁問一句,「怎麼是她呢?」
孟靜嫻說自己懷孕,浣碧的小肚雞腸就上來了。覺得孟靜嫻懷孕,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了,甄嬛的這幾句話,頓時點醒了還在夢中的浣碧。
看到這,隱約就覺得,浣碧或許會為了將這個孩子佔為己有去害孟靜嫻。
再加之神輔助葉瀾依的神總結:
超級喜歡葉瀾依這段總結,完美把孟靜嫻和浣碧兩者之間的關係解釋出來了。浣碧是表面和內心都大方不起來,且小肚雞腸、心胸狹窄的女人。而孟靜嫻是表面看似大度嫻熟、步步謙讓,實則內心就是個算計的心胸狹窄的綠茶女人。
這兩位湊到一起,不來個王炸、你死我活,就真的不符合常理了。
所以浣碧動了歪心思去害孟靜嫻這點,就這些細節和甄嬛說的話無意間點醒浣碧來講,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而孟靜嫻的死,也很蹊蹺。
誤食了原本是甄嬛的湯羹,剪秋狗急跳牆要害甄嬛,這裡是合適的。後來孟靜嫻誤食了湯羹中毒也是真的。
但是!
我們往往忽略掉的,才是關鍵啊!
衛臨診脈後得知孟靜嫻所食不多,尚有力氣產子。
這其實是個關鍵,這裡和小說中是一樣的,孟靜嫻所食不多,生下孩子也沒死透,尚有一口氣在。那麼原本可以活下來的孟靜嫻,為何會在生下孩子後因為用力過猛中毒身亡呢?
本來就所食不多。
可以再看看慌亂中一直處在光線昏暗中的浣碧神情,就能悟出一些細節了。浣碧此時心中所想,定是甄嬛那句「你也是這個孩子名義上的母親」,再加上孟靜嫻在府中的做作,浣碧下了決心,,把剪秋剩下的鶴頂紅餵食給孟靜嫻,誘發孟靜嫻的最終死亡!
這樣一來,前期對浣碧的提點和浣碧吃醋、記恨以及甄嬛對浣碧有意無意的一些話,讓浣碧最終點燃了這個善妒、霸佔孩子為自己所有的心。
原著小說中,也是浣碧借了她人之手害死孟靜嫻的。電視劇前期鋪墊那麼多,事情絕對不是那麼簡單。
鏡子真的是拿放大鏡來看的!
然後涼子又百科了一下孟靜嫻,發現對她的死亡,百科也給了一個解釋。
嗯哼,看來細節和鋪墊,還真的是不無道理。而且我在懷疑,拍一部劇到上映時要刪減太多,那麼這部劇,這個片段,會不會導演害怕太過陰狠,故而將此段落給刪減了呢。
不然你看這段會有很多地方不合適,比如說剪秋在皇后跟前多年,為何會自己實名去下毒,難道真的是狗急跳牆啊?浣碧前期給了這麼多細節和心胸狹窄的性格,後期真的就傻乎乎的白撿一個兒子?
葉瀾依那番意味深長的總結又是為何?
故而,將細節串聯起來,再去看浣碧下手毒死沒死透的孟靜嫻,前面所有的都能給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一方若心胸狹窄起來,兩方勢必不能相容」,這或許就是孟靜嫻和浣碧的結局吧。
評論區留言想看的人物或許細節部分的解析,涼子拿著放大鏡繼續給你們找了。
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給小編留言~小編每一條留言都會認真看的,別忘記給小編一個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