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中有一場驚世大戰,就是六大派圍攻光明頂,這和《天龍八部》《神鵰俠侶》中的武林大會完全不同,是真正的頂尖門派間的生死搏殺。
這場大戰裡面僅僅少林方丈這個級別的頂尖高手就有十幾位之多。明教有白眉鷹王殷天正、青翼蝠王韋一笑、光明左使楊逍,少林派有空聞、空智、空性、成昆,武當派有宋遠橋、俞蓮舟、張松溪,加上峨眉派的滅絕師太,還有遠超他們的張無忌。還有略次他們的一群高手,這種生死搏殺,實在是前所未有。
其實我也有個疑問,明教的總壇遠在西域,只有崑崙派離的近點,其他各派遠隔千裡,接觸很少,有什麼深仇大恨,要不辭辛苦跑到西域去把明教滅了。
武林中的邪派多了,謝遜當年打死的巨鯨幫、金沙幫等個個作惡多端,離得又近這些大俠們不去除惡揚善,偏偏要和遠在西域的明教過不去,這是什麼道理?
我們看到各大派對天鷹教都手下留情,沒有大舉進攻,讓天鷹教支撐了十年,卻偏偏對明教趕盡殺絕。雖說明教和各派均有一些過節,但是也都屬於門下高手的紛爭,按理說也不至於要滅掉人家整教。
其實六大門派與明教的紛爭,比書中寫的要嚴重的多。陽頂天打瞎了渡厄的眼睛,楊逍氣死峨眉派孤鴻子,華山派掌門殺死師哥嫁禍於人這都是小打小鬧。
真正的深仇大恨,其實是六大門派和丐幫殺死了明教前代的教主和無數高手。起因是丐幫圍殺了明教31代石教主,搶走了明教的聖火令。明教豈能善罷甘休,當時明教雖非全盛時期,但是實力依然強勁無比,建教31代,傳承千年,組織嚴密,積累深厚。
第32代周教主率領手下多次與丐幫大戰,丐幫當時已經進入了衰退期。能夠依託的頂尖高手洪七公去世,郭靖殉國,智囊黃蓉殉國。又在守衛襄陽的多年間損失了大批高手,無力對抗復仇的明教。
但是丐幫的前幾代幫主洪七公、黃蓉等無各大派交好,淵源很深,又俠義之名播於天下,各大門派均馳援丐幫。所以說是丐幫與明教大戰,其實是六大門派聯合丐幫與明教大戰。
這也就是為什麼明教實力如此之強,60年來與丐幫數場大戰,次次敗北,連教主都戰死了。
最後一次大戰,明教32代教主周教主(新版為衣教主)被丐幫四大長老圍攻而死,光明左右使,四大法王等高手大部分死於幾大門派和丐幫的圍攻,明教實力大損。
陽頂天接任教主後,大力提拔新人,吸收新鮮血液,比如金毛獅王。又把乾坤大挪移傳給了青年高手楊逍,這樣過了多年,明教實力不但恢復了,而且更勝從前。
六大門派參加丐幫與明教的大戰中殺死了明教無數高手,自己也損兵折將,與明教仇深似海。
本來以為明教就會煙消雲散,沒想到明教竟然浴火重生,更勝從前,六大門派找明教報仇倒是其次,害怕明教找自己報仇更是重要。
畢竟雙方實力相差太大,除了少林、武當,其他各派在明教面前簡直不堪一擊。
如果陽頂天未死,恐怕不過幾年就是明教大舉報復之時。當年周教主讓陽頂天把乾坤大挪移練的再高一層,就去找丐幫報仇,他一直記在心裡,臨死前都寫到了遺囑裡面,可見一場大戰本就不可避免。
恰好陽頂天走火入魔而死,明教四分五裂,實力大損,六大門派若不趁此機會將明教斬草除根,那麼等到明教恢復實力,六大門派後患無窮。這才是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的真正原因。
好笑的是,此時的丐幫和60年前相比已經成為二流門派,圍攻光明頂竟然不是主力隊伍,等到最後才來撿便宜,實在是令人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