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門派圍攻明教很精彩,但暴露了3個漏洞,金庸發現也沒法填坑

2020-07-28 蠢哥哥聊歷史

金庸筆下的各部作品中都會有不少小的高潮部分,通常情況下那些主角們也就是在這些高潮部分嶄露頭角,以「扮豬吃老虎」之勢在江湖中立威。

《天龍八部》中的少室山一戰就是如此,段譽、虛竹分別壓制了慕容復和丁春秋;《神鵰俠侶》中的英雄大會也是如此,楊過與小龍女擊敗金輪法王;還有就是《倚天屠龍記》中的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事件,正邪雙方的正面衝突著實讓人覺得過癮,而主角張無忌在明教面臨滅頂之災的時候橫空出世逐個擊破六大門派高手的表現也著實讓人看著熱血沸騰。


六大門派圍攻明教很精彩,但暴露了3個漏洞,金庸發現也沒法填坑

(明教劇照)


但當熱血退去,「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這件事卻讓人越看越覺得不對勁,這劇情至少出現了三個漏洞,即便金庸察覺到也沒法自圓其說,要改就得重編這段故事。

一、光明頂的位置

六大門派要圍攻光明頂首先就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古代交通不便,通訊也不便,縱然武俠的世界中存在能夠日行千裡者也不足為奇,但要求六大門派的人個個都是這般高手顯然就不太合理了,至少書中他們沒有展現過這般實力。

少林派位於河南嵩山,武當派位於湖北,峨眉派在四川,華山派在安徽,崆峒派在甘肅,這些門派要殺到明教光明頂談何容易?人家光明頂總部可是在西域的崑崙山上!

而說到這崑崙山,問題就更大了,六大門派中的崑崙派也在這崑崙山上,雖說崑崙山脈面積十分龐大,但對於兩個處於對立立場的門派而言只怕早就擦槍走火無數次了,而六大門派才能夠勉強圍攻光明頂,那明教為何沒早早將崑崙派給滅了?還能等六大門派集合在一起來攻打光明頂?

無論是交通、通訊還是崑崙派的位置都讓這圍攻之舉顯得十分離譜。

二、百年前的明教

如果距離不是問題,咱們再來看看明教與其他門派究竟關係如何吧。

《倚天屠龍記》中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大部分原因還是在於謝遜當年的惡行,其實多數人是想找謝遜尋仇的,根本不必大動幹戈來找明教的麻煩,而最重要的一點在於金庸在《射鵰英雄傳》中提到過明教與其他門派的關係,似乎還是十分要好的。

六大門派圍攻明教很精彩,但暴露了3個漏洞,金庸發現也沒法填坑

(九陰真經劇照)


那是新修版《射鵰英雄傳》中周伯通講述《九陰真經》的創作過程時提到的一段往事,原著道:「不料明教的教徒之中,著實有不少武功高手,眾教徒打起仗來又人人不怕死,不似官兵那麼沒用,打了幾仗,黃裳帶領的官兵大敗。他心下不忿,親自去向明教的高手挑戰,一口氣殺了幾個什麼法王、什麼使者。哪知道他所殺的人中,有幾個是武林中名門大派的弟子,於是他們的師伯、師叔、師兄、師弟、師姊、師妹、師姑、師姨、師乾爹、師乾媽,一股腦兒地出來,又約了別派的許多好手,來向他為難,罵他行事不按武林規矩。」

明教有難,其他門派的高手還會來幫忙,所以明教與其他門派關係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壞,怎麼到《倚天屠龍記》中就是正邪不兩立了?這是第二個不合理之處。

三、共同的敵人

而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一點是書中的正道武林高手絲毫沒有一點兒正道該有的樣子,筆者指的可不是鮮于通、宋青書之流,而是六大門派所有人。

六大門派圍攻明教很精彩,但暴露了3個漏洞,金庸發現也沒法填坑

(張三丰劇照)


要知道《倚天屠龍記》的時代背景被設定在元末明初,此時中原武林群雄的敵人是誰?自然是大元,就連張三丰見到元兵也忍不住要痛下殺手,可見他們對元兵是十分痛恨的。

金庸在《天龍八部》中用蕭峰的犧牲換取宋遼和平,在《神鵰俠侶》中讓天下英雄集結在一起對抗元軍,怎麼到了《倚天屠龍記》中這幫人反而分不清輕重的開始糾結起小家子氣的江湖恩怨了?

六大門派圍攻明教很精彩,但暴露了3個漏洞,金庸發現也沒法填坑

(蕭峰劇照)


就連書中也展現了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的惡果,那就是被元軍一網打盡,這幫高手智商要掉線到什麼程度才會選擇在這種情況下還窩裡鬥?這就是第三個不合理之處。

就如文章開篇所說,就算金庸發現了這三個漏洞也無法填坑,因為要改的話就要整個將「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一事刪除,無異於重寫一本書,所以金庸兩次改書也沒有改動過這個橋段。

相關焦點

  • 六大門派圍攻明教光明頂,到底要走多遠,從地理上看有可能實現?
    看到《倚天屠龍記》的都知道,金庸筆下的明教被人們稱為「魔教」,因為他們長期受到朝廷壓抑,形式十分詭秘,江湖中人對其知之甚少。因為明教多造殺戮,得罪了不少江湖人,加上朝廷和壞人挑唆,明教的名聲在江湖中傳壞了。在《倚天屠龍記》中最精彩的地方莫關於六大門派圍攻明教總壇光明頂,這六大門派分別為少林、武當、峨眉、崑崙、華山和崆峒,他們組成聯軍對明教進行徵討。
  • 如果陽頂天活著,明教能抵擋六大門派的圍攻嗎?網友:顯而易見
    《倚天屠龍記》中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是全書的一個重要事件,張無忌在此正式走上了自己的巔峰之路。明教33代教主陽頂天走火入魔而死後,明教眾多高手紛紛爭奪教主之位,導致明教四分五裂,實力大損,六大門派趁虛而入,圍攻光明頂。
  • 六大門派為何要滅掉明教?六大門派:因為明教潛力太可怕
    《倚天屠龍記》中有一場驚世大戰,就是六大派圍攻光明頂,這和《天龍八部》《神鵰俠侶》中的武林大會完全不同,是真正的頂尖門派間的生死搏殺。這場大戰裡面僅僅少林方丈這個級別的頂尖高手就有十幾位之多。其實我也有個疑問,明教的總壇遠在西域,只有崑崙派離的近點,其他各派遠隔千裡,接觸很少,有什麼深仇大恨,要不辭辛苦跑到西域去把明教滅了。
  • 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高手盡出,為什麼最後輸得那麼慘
    其中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一戰,一向為人們飽含期待。六大門派,江湖人眼中的名門正派,光明頂,江湖人眼中無惡不作的邪教。這一場大戰幾乎集結了劇中所有有名的江湖人物,各大門派的掌門人,得意弟子,江湖上叫得上名號的,除了張三丰,基本上都到了。
  • 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 明教處在生死關頭, 範遙為何不來支援?
    為了得到汝陽王的信任,範遙甚至親手擊殺了幾位明教香主。把自己的一生、自己的所有都奉先給明教的範遙,為何在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沒有趕回來支援?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明教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早已經自立門戶多年的白眉鷹王殷天正,不惜與六大派為敵,帶著部眾千裡迢迢趕回光明頂來支援明教。
  • 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明教處在生死關頭,範遙為何不來支援?
    把自己的一生、自己的所有都奉獻給明教的範遙,為何在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沒有趕回來支援?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明教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早已經自立門戶多年的白眉鷹王殷天正,不惜與六大派為敵,帶著部眾千裡迢迢趕回光明頂來支援明教。殷天正明知道自己此去兇多吉少,甚至是九死一生,他還是選擇義無反顧地趕回光明頂。車輪戰武當四俠時,宋遠橋一直在旁打圓場,說天鷹教已經脫離明教,殷天正不必趟這一灘渾水。
  • 光明頂之戰,如果明教四大法王齊聚,能否擊退六大門派?
    小說《倚天屠龍記》裡面,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是重頭戲,暴躁小哥曾阿牛單挑六大門派,拯救明教於危亡之中的橋段,誰看了都大呼過癮。金庸筆下能有著如此待遇的,恐怕也就張無忌了。因為在小說設定中,明教不僅僅是一個江湖門派,更是一個反政府武裝勢力,掌控著大批義軍,擁有著和元朝政府對抗的實力。六大門派雖強,但畢竟只是江湖勢力,體量上和明教差距差距太大。此外,明教的高手數量也是武林中數一數二的存在,明教教主陽頂天單挑少林三渡的存在,此外逍遙二仙,四大法王,五散人,那都是一流高手,此等陣容,足以硬撼六大門派。
  • 陽頂天如果不死,明教直接否吊打六大門派,張三丰去也不行
    金庸大師的《倚天屠龍記》應該是伴隨一代人成長的吧,裡面的明教可以說是非常厲害,尤其是張無忌當上第三十四代教主之後,明教這時期可以說是走上了巔峰,張無忌手下有楊逍、範遙、殷天正、韋一笑等高手坐鎮,同時還有二來五行旗和天鷹旗(天鷹教),這樣明教的教徒得到了最大的補充,除了這些明教和六大門派不同,明教還有起義軍。
  • 地理解析:六門派圍攻光明頂為何輸?真的打不贏張無忌嗎?未必吧
    很多小夥伴都看過倚天屠龍記這部電視劇,劇中最經典的打鬥戲便是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可是卻還是輸了~小編在這就告訴大家輸是必然的!這是為何呢?4803÷60≈80小時策馬奔騰3天3夜,依舊到不了光明頂。Q:那麼如果用輕功呢?我們以《天龍八部》裡的蕭峰為例:他此刻遇上了一個輕功如此高強的對手,不由得雄心陡起,加快腳步,又搶了上去。兩人一前一後的向東北疾馳,蕭峰始終無法追上,那人卻也無法拋得脫他。
  • 六大派圍攻光明頂調研手記
    六大派圍攻光明頂出處:現代小說家金庸所著,&34;系列第三部——《倚天屠龍記》金庸,原名查良鏞主要人物:六大派及明教蒙古天下兵馬大元帥汝陽王的郡主趙敏為了控制武林,嫁禍明教。,張無忌以重傷之軀出手協助明教與各派高手相抗,救了明教一群教徒,並坐上教主之位。
  • 為什麼六大派會圍攻光明頂?成昆有責任,但明教本身也有問題
    小說裡面寫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是成昆這個人籌謀了很多年的一個大計劃。對元朝朝廷來說,這也是一舉解決明教和其他各大江湖勢力的一石二鳥的計劃。而對元朝朝廷而言,能夠一舉解決明教這個心腹大患,同時又能夠剷除六大派為首的江湖勢力,這又何樂而不為呢?所以,成昆和元朝朝廷可謂是一拍即合,而這裡元朝朝廷的代表即是汝陽王。
  • 六大派被囚萬安寺,滅絕師太寧死不接受明教救助,背後原因不簡單
    倚天屠龍記中,少林、武當、峨嵋、崆峒、崑崙、華山六大派聯合一起,圍攻明教總壇,意圖顛覆明教。六大派在以少林武當峨嵋為主力的帶領下,與明教展開廝殺,一時間,戰火紛飛,碧血橫飛,雙方都有大量人員死傷。最後六大派終於攻上光明頂,白眉鷹王帶領天鷹教前來救援,鷹王憑一人之力,與六大派過招,身負重傷,誓死保衛明教,意欲與明教共存亡。明教面臨滅教之災。
  • 天鷹教為何能抵擋21個門派圍攻十年?除了白眉鷹王還有兩張底牌
    按說天鷹教也難有什麼大成就,只能是一個二三流的門派,但是事實上天鷹教的實力非常雄厚,直逼一流大派,六大門派除了少林武當,其他四派的實力恐怕都不如天鷹教。金毛獅王謝遜奪走屠龍刀後,無論是想要追尋屠龍刀的下落,還是為追尋謝遜的下落,大家都找到了唯一剩下的知情人天鷹教白龜壽。而天鷹教堅決不透露白龜壽的下落,導致天鷹教被21個教派圍攻長達十年之久。
  • 歷史上的明教到底真實存在嗎?
    讀這段話的時候我就想起了明教,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他們視死如歸前說的話。也是明教的教義。 說起明教,就不得不提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也是在這本書中,我才第一次知道有個教派是明教,電視劇中明教是魔教的,六大門派才是正統,這才有了六大派圍攻光明頂的戰役,此戰也是張無忌的成名之戰。
  •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與拜火教有什麼聯繫?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與拜火教有什麼聯繫?《倚天屠龍記》一書當中,六大門派圍攻明教光明頂這一片段是全書的高潮部分,主角張無忌以一己之力扭轉乾坤,最後成功拯救了明教,也正是因為這一戰,張無忌從一個毛頭小子一躍成為江湖當中一大門派明教的教主,可謂是一步登天!
  • 金庸武俠《笑傲江湖》各門派實力排行,五嶽劍派排名有點尷尬
    ,根據金庸先生武俠小說年代設定,《笑傲江湖》應該是明代的故事,也就是說,《倚天屠龍記》之後才是《笑傲江湖》,相比《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中的武林格局又有了一些很大的改變,五嶽劍派強勢崛起,那麼,作為《倚天屠龍記》武林傳奇的延續,《笑傲江湖》中都有哪些武林門派呢?
  • 金庸的武俠小說風靡全國,但他為何刻意推崇明教?其實有2個原因
    武俠小說一代宗師金庸老先生病逝於香港,據香港媒體透露,金庸老先生離世時很安詳,家人一直都陪伴在身邊。回顧金庸小說,六十多年來,金庸的作品風靡於全國,我國武俠小說達到新的高峰,深受讀者的喜愛。金庸留給世人印象最深的作品當屬《倚天屠龍記》,從上映以來就深受觀眾喜愛,雖然已過幾十年,但是熱度從沒有退過。這部武俠劇也是我國翻拍最多的劇,回憶劇情,講述著明教與六大門派之間的恩怨情仇。其實仔細回想,這些門派正是道教、佛教、明教的代表。明教是正義教派,而少林和峨眉作為佛教代表卻成為了反派。
  • 六大門派為什麼和明教有過節?和楊過有關
    此時明教傳入西域,當時因明教聖物聖火令的丟失,內部爭權奪利搞的四分五散。當時的明教第三十二代教主衣琇與楊過一見如故,經常來白陀山莊與楊過把酒言歡,楊過便出手助其統一明教,並讓其與白駝山莊結為聯盟。得知小龍女的事情之後,衣琇以一種波斯秘藥將小龍女的毒治好。
  • 如果陽頂天不死,六大派敢不敢上光明頂,他們能打得過明教嗎?
    如果陽頂天不死,六大派敢不敢上光明頂,他們能打得過明教嗎?陽頂天,別名為「楊破天」是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人物,中土明教第三十三代教主,執掌明教二十餘年,在位期間將中土明教治理的十分興盛,並拒絕波斯明教總教的降元命令,懷有驅除韃虜之宏願。武功極為高強,將明教鎮教武學「乾坤大挪移」修煉至第四層,除了武當派的張三丰真人幾乎是當世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