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包子鋪生意火爆,道士路過望一眼,怒將包子丟去餵狗

2020-08-10 我是龍民我怕誰

走在卜京的大街上你會看到,街道兩邊店鋪的吆喝聲此起彼伏,這家蔬菜水果賤賣,那家的胭脂水粉出了新品,那家的首飾店開業大酬賓活動買一贈一,還有遠處的酒館門前貼著喜訊。

總之每家店鋪都在為自己招攬顧客,但是你再仔細一看,那些店鋪去光顧的顧客還沒有吆喝的人多,服裝首飾等店鋪人還是有些的,那些做酒館飯館等的店鋪幾乎沒有人去。

走到這不知道的人可能就會詫異了,堂堂卜京大街上居然就這麼幾個人,居然沒有人吃飯喝酒,那麼多人都去了哪?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直到大街的街尾,一家叫做貓兒麥的包子鋪。

街道兩旁整整齊齊擺了百十套桌椅,貓兒麥門口大排長龍,所有人都井然有序,不爭不搶,滿臉期待的等著購買他家的包子,街上的座位座無虛席,沒有座位的,只得在邊上站著吃,依然一臉滿足的樣子,每個人都在一口一口的吃著,細細咀嚼著,生怕少咬一口就會缺少什麼一樣。

住在卜京的人們每天都要來貓兒麥吃兩屜包子,要不然這一天都會無精打採,沒有力氣,貓兒麥的包子已經成了卜京人維持正常生活的必需品了。

貓兒麥包子鋪在卜京已經開了兩年了,開鋪的前幾天還沒有人前來光顧。

直到有一天,一個外地來的商人途經卜京,來街上逛了一趟,走到街尾感到餓了,就買了兩個包子,這包子長得和普通包子沒什麼區別,也沒有多麼誇張的香氣,但入口卻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讓人產生一種依賴心理,商人不知不覺中已經吃完兩個包子了,再要吃時發現自己已經沒有了,他急忙跑回去,想要再多買點,卻發現包子鋪已經關門了。

商人想離去卻又留戀包子的美味,猶豫再三後留了下來,並把包子鋪的事說給同行的一群人。

第二天,這群人早早就等在店鋪門口等待開門,這群人吃到包子後的反應和商人一模一樣,路過這的行人見了他們的模樣,也抱著好奇的心態嘗試了一下,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

這一天,一個身穿灰色道服手挽拂塵的白毛道士來到卜京門外,他雙瞳神光流轉,望向卜京的上空,只見卜京的上空有一團巨大妖雲遮住了整個卜京,道士面色凝重,整理了一下衣衫邁步向城中走去。

他走走停停,偶爾停下在空中揮幾下拂塵。他先繞著卜京走了一圈,又在卜京的大街小巷都走了一遍,看似走的緩慢,實際上他做完這些不過才過了一刻鐘,他剛剛走過城中每個角落唯獨避開卜京的這條大街,他站在街頭慢慢的向街尾走去,他發現這條街上的妖氣最濃鬱,而街尾的妖氣更為濃鬱。

道士一步一步的向街尾走去,來到街尾的包子鋪門口,也隨人群一樣排起長隊,道士在慢慢觀察周圍的人們,也在一直關注著買包子的兩個老闆,兩個老闆也察覺到道士的目光,愣了一下,露出微笑回應道士,就繼續賣著包子。

終於排到道士了,道士還沒有說話,賣包子的老闆就給道士遞來一個乘好的包子,他沒有看老闆一眼,轉身找了一處空地,拿著包子開眼看去,只見包子已經不是包子原來的模樣,雪白的包子變成一個呲牙咧嘴粉色狐狸。

道士看著包子的模樣,怒把包子丟到路邊餵狗。

而包子鋪的老闆一直在關注著道士,看到道士發現包子的秘密,知道自己藏不住了,頓時炸起,嘴裡叫著古怪的音調。

包子鋪周圍的人如同提線木偶一般,全部面朝站起,把道士圍在中間,道士見狀好似提前知曉一般,不慌不忙的甩了一下拂塵一躍而起,站在包子鋪上空,手捻道訣,口中莫念口訣。

只見卜京上空出現一個巨大的太極八卦陣,陣邊圍繞諸多符文,鎮中太極圖慢慢旋轉越轉越快,上空的妖氣呈漩渦瘋狂湧向太極圖的中心,仔細看去就會發現漩渦的頂端有一個古樸的小葫蘆,葫蘆內似有無盡的空間,滿城的妖氣在數息間便被吸淨。

兩個老闆見狀立刻轉身就要逃,道士轉換道訣,天上的小葫蘆朝兩個老闆飛去,兩個老闆被葫蘆吸在空中,慢慢變小,變成一紅一粉兩隻四耳狐狸,轉瞬被吸進葫蘆,道士收回葫蘆,對著葫蘆大喊一聲「煉」,葫蘆肚內紅光一閃,兩隻葫蘆被煉化成一紅一粉兩滴液體。

道士劍指一挑,把兩滴水甩到卜京上空正巧路過的一朵雲裡,頓時雲裡變化四起,一會兒紅一會兒粉最後變成深粉紅色的雲,紅雲翻滾,滴滴紅雨落下,低落在卜京的每一處,街道上站著的人們紛紛醒來,神志模糊的望著天空下著的紅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在人們醒來之前道士就已經踏空離去,城裡的人不會記得發生了什麼,也不會記得道士曾經來過,他們只會記得這一場粉紅色的雨。


相關焦點

  • 旺旺與三嫂子包子鋪
    秋雨淅淅瀝瀝一直在下,三嫂子的包子鋪冷清了一整天,晚上九點了,三嫂子一個人把店鋪又收拾了一遍,準備關門閉店。……門口蹲著一隻被雨淋溼的雜毛狗,它兩眼直直看著三嫂子。不知怎麼想的,三嫂子把這隻狗叫了進來,拿了個瓷盆兒,裝了六七個肉包子,放在地上招待這個不速之客。從此這隻主動上門的狗,成為包子鋪的一員。包子鋪的生意,也越來越興旺。
  • 故事:包子鋪改招牌
    王記包子鋪最近生意不好,王掌柜很著急,於是就找人出主意。「買賣起個好字號,生意才能蒸蒸日上,你這個王記沒有特色啊。」劉書生思考再三說:「《莊子》中有庖丁解牛的故事,你這包子鋪,牛肉包是一絕,就叫庖丁牛肉包吧。」王掌柜千恩萬謝,請劉書生寫了字,找人換了招牌。
  • 你以為的小事,在老兩口看來卻是大事,包子鋪的故事
    賣包子的老張夫婦,因為做生意需要,與手機支付發生的故事可謂是一波三折。 早上,晨跑一圈後。和往常一樣,我習慣性的走到路口旁邊的那個小包子鋪。包子鋪排起了長隊,你一個包子我一個包子的,把老張夫婦忙得是不可開交。我走到跟前說道:張師傅,還是老樣啊!老張一抬頭,看見是我,笑著說道:好嘞,兩個包子一杯豆漿。
  • 故事:「包子」帶來的好運
    古時候,在青峰腳下有一個小鎮,鎮上有一個有一個包子鋪,王老三是包子鋪的主人,他祖上五代都是賣包子的王老三的包子美味,皮薄大餡,價格低,所以在當地很出名,人們都喜歡去他那買包子,生意自然好的很。王老三也是個實在人,從不缺斤短兩,看到困難的也會多給個包子。王老三在十七歲的時候父母相繼去世,自己支撐起了包子鋪,婚姻大事也是一拖再拖,現在都三十了也沒娶上媳婦。話說這天晚上王老三說關門啊,門口過來了一個老婆婆大聲喊道:」給我兩個包子吧,我太餓了。
  • 「俏寡婦」的包子鋪(小小說)
    ,包子鋪橫掛一匾額:『蓮香包子鋪』。包子鋪的老闆娘就叫蓮香,一個從南方農村來的小女人。蓮香說自己四十多了,但看上去最多三十,細細的腰,嫩嫩的手,懷中常揣著一對活蹦亂跳的大白兔。每天早晨,包子鋪前,當大蒸鍋騰騰的熱氣升起時,一群群人圍在蒸鍋四周。蓮香掀起竹編的籠屜,夾起一個個滾熱的大包子放到顧客的盤子裡,滿頭汗水。
  • 家鄉的包子鋪裡上演著這樣的故事
    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裡,一條並不起眼的街道上,一個最不起眼的角落裡,開著這樣一家在當地小有名氣的包子鋪。包子鋪的老闆娘姓馬,於是大家都把包子鋪叫作馬家包子鋪。馬家包子鋪在這條街上開了已經有十來年了,日常來往的多為熟客。
  • 乞丐和包子店
    「人和鎮」新開了一家包子店。老闆年過半百,慈眉善目,對人謙和、仁愛。不管是誰路過包子店,買與不買,他都會笑臉相迎,笑臉相送。這天,包子店來了一個乞丐。年紀不大,衣服襤褸,看樣子已經是餓得頭昏眼花了,他遠遠地望著熱氣騰騰的蒸籠,「吧嗒吧嗒」地口水直往喉嚨裡咽。老闆見他那可憐兮兮的目光,於是包了四個冒著熱氣的包子,遞給了乞丐。
  • 傳說故事:「狗不理」包子的來歷
    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是很有名的地方風味小吃。據說「狗不理」包子創始於清朝鹹豐年間,迄今早有150多年的悠久歷史。以其鮮而不膩的獨特口味一直備受廣大吃貨們的愛戴。那這種美食為什麼叫「狗不理」呢?難道連狗都不想吃的包子還會這麼出名?今天咱就來說說這「狗不理」包子是怎麼來的。
  • 狗不理包子為什麼要叫「狗不理」?
    關於狗不理包子的傳說有很多版本,各個版本稍有不同,但這些傳說都是圍繞著一個天津市某包子鋪當夥計的小夥展開來的。故事發生在清朝光緒或道光年間,武清縣一戶農家四十歲得子,起名高貴友,小名叫狗子。狗子十四歲時在一家蒸食鋪學手藝。
  • 故事:鄉村小故事5:周老四賣包子
    今天讓我們繼續說一說荒唐村周老四的故事吧。 一天,周老四奉父親周林的命令去鎮裡賣包子,包子個大,買的人多,所以生意還是不錯的,到早點九點多時,便快賣完包子了,周老四數了數,只餘下五個。他這時剛數完包子,便見有人過來,他便熱情地招呼說: 「老叔,買個包子吃吧。」
  • 南方包子鋪裡的中年婦女,最終輸給了山東饅頭店年輕貌美的老闆娘
    我住的這個村子裡,以前還有一家包子鋪,上面寫的是南方包子鋪。我和這個南方包子鋪也發生過一些故事。之前山東饅頭店只賣饅頭和大餅,所以我買包子基本上都是到這個南方包子鋪。有一年暑假,我想帶孩子回娘家住幾天,但是瓜先生需要上班,我婆婆又沒人照顧,她自己又做不了飯。
  • 賣包子的老丁走了,我們再也沒有見過了
    而是走到床邊「告訴你個事呀,老丁要不幹了」「不可能,」「真的,我買包子的時候,聽他的房東說的,具體什麼原因,我沒來得及問」。老丁這個人,全名丁全勝,典型的北方人,個子高高的,長方臉,偏胖,肉多,看著怪嚇人的。也許是常年做生意的緣故,說話總是和聲和氣的,滿臉都是笑和外表有天壤之別了。
  • CIO40: 包子店的財務學
    王大他老爸是王家莊最有錢的人,但同時也是最吝嗇的人,據說他們家吃米飯從來不就著菜,而是吃一口飯看一眼掛在頭頂上的一根鹹菜,有一次王大多看了一眼就遭到他老爸的一頓毒打,一邊打還一邊說:「鹹死你這個熊孩子…」終於他老爸駕鶴西遊了,同時留給王大一大筆錢。王大此時最大的願望是吃一個,不!是吃一鍋,不!要開一個包子鋪,天天躺在床上吃包子。你說他的心情能不愉悅嗎?
  • 9.9古言:某男直接將她扛上肩!喂!你幹什麼?回家種包子
    那些都已經成為了過去,未來她將是這世界上最高存在的靈師。 話說,這位天神,雖然你一直護航,伴我成長,可大白天你壓著我,還扯我衣服幹嘛? 某天神左手一扣,右腿一勾,逮住想要逃的某女,嘴角揚起邪魅的弧度:當然是造小鳳凰了。
  • 聊齋故事:婦人痛失幼子,源於殺生之禍,幾年後得知真相後淚目
    明朝成化年間,綠群鄉有一個叫羅玉的婦人開了一家包子鋪,生意一直很冷淡。有一日,有一個老嫗來到羅玉的包子鋪,交給羅玉一塊肉說道:「將此肉作餡,只要吃過的人一定會再來光顧。」如果你還想要肉,就得自己去取,雖然此肉稀少但隨處可見!」老嫗說道。羅玉詢問老嫗所贈之肉是什麼肉?老嫗指著包子鋪的客人小聲說:「就是他們的肉,你如若敢取,要不了兩年你就可以回家養老了。」
  • 老人賣包子收假錢被辭退,另一家店聘用他,2年後原包子店關門了
    張元軍是一個農村老人,年過六旬,為了償還老伴生病期間欠下的債務,他在鎮一家老字號包子店打工,每個月1500元,管吃管住。別看他年齡偏大,卻是一個幹活的好手,捨得吃苦,包子做得好,包子店裡裡外外打理十分順暢,而且老人心地善良,為人隨和,包子店的生意一直都不錯。
  • 「武俠」我跟師父的江湖,不過是一籠包子一壺酒
    包子下酒,別是一般滋味。時年我五歲,飢腸轆轆、頭暈眼花的我整天在為填飽肚子而發愁。那天,已經幾天沒有吃飯的我剛將髒兮兮的手伸進包子鋪的蒸籠時,老闆正好轉了過來。一時間,我們倆就大眼瞪小眼,誰都沒有說話。蒸籠裡的溫度很高,滾燙的水蒸氣把我抓著包子的手燙得通紅,我一哆嗦就掀翻了蒸籠蓋轉身就跑。「抓賊啊!偷包子了!」
  • 故事:妻子給丈夫吃包子,豈料包子突然落地,兒子:有人攔著爸爸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圖片來源於網絡)早些年,貝康村有個男子名叫張大山,娶了個漂亮媳婦,婚後,妻子給他生了個大胖兒子,張大山待妻兒寵愛有加,一家人過得很幸福。後來,張大山為了多賺錢,讓妻兒過上富足的生活,他便隨著同村工友們外出打工了,這一去就是三年。
  • 短篇小說丨包子
    從墟上帶回家裡,小傢伙接來啃啃,就是莫大的滿足了,所以包子是零食。每逢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會赴墟的日子,就盼著他們能買回一隻包子來給我啃啃。甚至村子裡偶爾也會有騎著單車,載著一個大煲,煲裡滿滿地盛著包子穿村叫賣的人,沒錢的人——比如小孩子,還可以用家裡的大米,去換他的包子吃。
  • 故事:賣包子的李老大,窩囊了一輩子,竟然給鎮子改了名字,人不可貌相
    ,別看這麼多競爭對手,生意依舊特別的好,畢竟這個鎮子的人流量太大了。眾多的包子鋪裡面有個李記包子,包子攤兒的主人都叫他李老大,但是真名沒幾個人知道。李老大看到窮困潦倒的人,多會免費贈送幾個包子,但大多數人收到恩惠之後,都是道謝離去,唯獨有個年輕人,竟然恬不知恥的在李記包子鋪住了一個星期。好在李老大只是一個人,也就收留了他,一個星期之後,年輕人拿了李老大的錢,不高而別了。旁人都說李老大傻,但李老大總是笑笑不說話,在他的心裡,這就是做善事,想來肯定有好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