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獵人捕捉黃皮子,獸夾子卻總丟失,不聽老翁勸倒了大黴

2020-12-20 詩文書畫匯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613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

作者:小田

小時候,筆者就經常聽身邊的長輩人講關於黃皮子的奇聞小故事。姥姥說過,她年輕時在家納鞋底時,就曾遇見過黃鼠狼趴在窗戶紙外面。戴著草帽、身披人的衣服對屋裡人說話。

姥姥的娘就說:「別搭理它,好好做鞋。」黃皮子見屋裡沒人搭話就跑啦。故事聽得多了,筆者就對黃皮子產生了敬畏之心。

黃皮子確實很有靈性,長輩人也說過,別惹它們,別得罪它們。直到今天,我還謹記老輩人的叮囑呢!

說了這麼多關於黃皮子的事兒,自然與今天筆者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有關。希望大家看過這則故事後,都能有一顆敬畏之心,還有,不要去傷害小動物!

閒言少敘,民間故事這就開講了:

邳州的曹良,是一位半吊子獵人。他並不是每天都去打獵,但他只要出門去打獵,就想方設法捕捉黃皮子。


曹良說,黃皮子值錢。皮毛可以單獨賣錢,肉可以自己食用,或者賣掉。村裡的老人們就勸說他,不要惹黃皮子,那傢伙很邪門,別給自己惹麻煩。

曹良卻不以為然。前些日子,他特意買了些燒酒,找到村裡王老爺家,向王老爺討教捕捉黃皮子的妙方。王老爺子是老獵人,妙招多的很。這酒也喝了,俗話說得好:吃了人家的嘴短。王老爺子就將妙招告訴了曹良。

曹良很是高興,回家準備獸夾子去了。

第二天黃昏,曹良便拎著十多個獸夾子,還帶了些肉,就去了山林裡。他按照王老爺子的方法,在黃皮子常出沒的地方放下了獸夾子。

隨後,曹良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曹良就去了山林裡。可讓他吃驚的是:昨晚布下的獸夾子全都丟了!


「誰把俺的獸夾子偷走啦?挨千刀的,等我知道了非給你點顏色看看!」曹良顯然很生氣。無奈,曹良又買了些獸夾子,當天晚上又布下了。

可第三天早上曹良再去看時,獸夾子又都丟了!獸夾子接連丟失,讓曹良損失不小,曹良下定決心,今晚非要查出那個偷夾子的人!

曹良又買了幾個獸夾子,在山林裡布下後,他就躲在大樹杈上守著。

臨近三更時,曹良發現從遠處林子裡走來了一個白髮老翁。那老翁彎下身喃喃說道:「你這獵人真是執著!放這麼多獸夾子,害得我家子子孫孫都不敢出來,我勸你趕快收手,不然可別怪老叟不客氣了!」老翁朝著樹杈上瞄了一眼,拿著獸夾子走了。


曹良嚇得沒敢下來,他知道這老翁定不是凡人!曹良害怕了,跳下樹來撒腿跑了。

可沒過幾天,曹良又在別處布下獸夾子。翌日一早,總算捉到一隻黃皮子。夾子打在黃皮子眼睛上,瞎了。曹良拎著獵物跑回家了。

半年後,曹良妻子生下一個男孩。曹家很是開心,可仔細一看孩子的眼睛卻是瞎的。這個梗始終在曹家人心裡堵著,每每看到孩子的瞎眼,家人是唉聲嘆氣。

這個男孩6歲那年,跑到河邊去玩,一陣風吹過,孩子就掉進河裡了。等被人發現時,身體早就涼透了。

「他曹良專捕黃皮子,還打瞎了黃皮子的眼睛,結果兒子生下來就是瞎眼,哪有這麼巧合的事?我看就是曹良惹了黃皮子遭報應了!」村裡人是一言一語,說啥話的都有。

後來,曹良的媳婦兒又生下了一個男孩,可這個男孩同樣也是瞎眼。曹良害怕了,他趕忙跑到山林裡。跪在地上開始磕頭,一邊磕頭一邊給黃皮子道歉。隨後又將獸夾子收了,再沒有捕捉過黃皮子。

曹良這個兒子雖然眼瞎,但卻很聰明。一直長大成人,也沒有出過禍事。

村裡人說,曹良的悔過態度得到黃皮子仙翁原諒,這才收了手不再折騰他。

曹良家的事兒隨後在附近幾個村子傳開了,獵人們再也沒有捕捉過黃皮子。


筆者有話說:

正如筆者開篇所講,關於黃皮子的民間傳說有很多,各位看官可以回家問問爺爺奶奶,準有一籮筐這樣的小故事。

不過這些故事的寓意基本一樣,都是在告誡世人:萬物皆有靈性,對待動物,我們要有一顆敬畏之心,不要去傷害、招惹它們呀!

本期話題:您聽說有關黃皮子的民間故事嗎?您覺得黃皮子有靈性嗎?歡迎評論區留言,優質回答我會手動置頂哈!

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

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聲明:文中故事為作者虛構,目的是藉故事向世人闡述道理。切莫效仿故事情節,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謝謝!

相關焦點

  • 與黃皮子的鬥智鬥勇的故事
    有這麼一個農夫,農閒的時候,就愛打黃皮子(黃鼠狼)。在黃皮子出沒的地方,下了好多的夾子,每天都有很好的收穫。他把逮住的黃皮子剝皮賣錢,還把這當成賺錢的好買賣。時間已久,這黃皮子讓他打得太多啦可是這一連好多天了,他都沒有什麼收穫;每次下的夾子還不知道為什麼都丟了,去向不明。他還以為是誰偷走了呢。於是,他又接著做了好多夾子,還照樣去下夾子,準備打更多的黃皮子。
  • 黃皮子等他六年,被扒皮賣錢;他遇大難,黃皮子的魂來報恩
    今天的故事是個溫暖的故事。故事溫暖,並不代表人生擁有殘酷的一面。農村人笑他不善於活計,城裡人對他嗤之以鼻。王小刀不服村裡人,我怎麼就不能幹活了。他到山裡轉悠了半天,可打起柴來還真有些費勁,半天才打了一些。他吃力地往家走,在下山的時候,他看到一隻受傷的黃皮子。他將夾子從它的腿上拿下來,但黃皮子已經走不了路了。腿上已經冒膿,也許已經被夾了幾天,它已經奄奄一息,快要斷氣。王小刀將它抱回到家。並敷上草藥,又給它雞蛋吃,不到兩天,黃皮子恢復了活力。
  • 故事:民間故事:獵人的奇遇
    這是姥爺講過的一個故事,據說這個故事就發生在他的同村身上。幾十年前,豫南鄉村的開發程度還比較低,相應的生態環境也就還保持著比較原始而完整的狀態,雖是平原,卻少不了狐狸野貓這些動物的存在,野雞野兔也自然不少。動物多,上頭不監管,打獵的人自然就多。村子旁邊不遠的地方有一條河,河邊野兔類的動物會更多,於是就有很多人在這裡下夾子夾些動物。
  • 故事:民間故事:魏老翁救村民
    西漢年間的平壩村有一個採藥為生的採藥人,因為他有六十一歲了,因此村裡人習慣叫他魏老翁,時間久了村裡人漸漸的忘記了他的名字,他也習慣的村裡人喊他魏老翁。 這個魏老翁就住在淮河邊的平壩村,他經常採藥的山離村莊大概三十裡地,魏老翁常年在深山採藥不僅熟悉深山的環境,而且經常和山裡的鳥獸打交道,時間久了便精通了鳥獸們的語言。
  • 他上山捕捉狐狸,反被狐狸捕捉,捂著臉說:真丟人啊
    賈老漢和老伴以及兒媳婦坐下來閒話,老伴憂慮地說道:「山上雖然住著不少狐狸,但是從來沒有獵人捕捉。大家都傳說山上的狐狸都成精了,你去招惹它們,不會惹來災禍吧?」賈老漢忍不住埋怨說:「真是婦人之見!你見過成精的狐狸嗎?那都是無稽之談。我一個大活人,還怕幾個狐狸?趕緊給我閉嘴!」他把銀子藏好,忙碌去了。山頂上生活著一群狐狸,賈老漢採摘山貨時,沒有少遇見。他決定利用陷阱來捕捉。
  • 親身經歷的黃皮子怪事…
    在那個年代,人的生活都很窮,靠種地是吃不飽,穿不暖的,我的遠房叔叔也不是很本份的農民,一般老實本份的農民也不幹這事兒!每年到冬季都靠鐵夾子捉到黃皮子後,扒掉黃皮子的皮賣點兒零花錢一添家用!這個營生叔叔大概幹了十年,八年的!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有時早上我跟他去取過,夾到的黃皮子!
  • 山村老事(黃皮子)
    小時候爺爺給我講過一個黃皮子的故事,分享給大家。80年代的小山村裡,剛忙起床的老張頭正在南牆邊的雞窩旁拾雞蛋,開始個人承包土地以後家裡開始有了餘糧,這樣他才敢放開手腳一共養了五隻雞,每天除了留下一個雞蛋給小孫子吃,其他的都到供銷社換日用品。
  • 聊齋:獸妻
    丁仕真還在襁褓之中的時候,就曾有術士預言日後他將會娶獸為妻。當時丁父氣得差點兒沒將這個算命的人用大棍子打出去—以丁家的名望、財勢,怎麼會讓自家的獨子娶一個獸婦?為此,丁仕真不到三歲,就已經定下了一門親事,女家也是本城的世族,兩家約定,等丁仕真十七歲的時候成婚。
  • 兩狐相鬥:一狐精變成老翁請獵手救他女兒,獵手卻把老翁射死了
    :它是狐精,在這個地方居住了多年,它的兒孫和北村的狐因為一件事情發生了口角,最後越鬧越大,結下了怨。北村狐精的首領,把它的一個女兒給抓走了,老翁心中極其憤恨,在打鬥時,趁其不備,把首領的小妾給捉住了。每次戰鬥時,北村狐精首領都會把它的女兒反手綁住驅趕著出來,用這種方式羞辱它。老翁愛女心切,內心極度憤恨,每次也以牙還牙,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北村狐精的小妾。他們本是同類,卻選擇了用互相傷害的方式來爭的魚死網破。
  • 聊齋故事:獵人與狐狸
    尤三是一獵戶,家裡面比較貧窮,這天他從山上只打了幾隻山雞,忽然聽到一哀鳴聲,他隨著聲音望去,看見一隻狐狸被獵人下的夾子夾住了一條腿,腿看上去傷的不輕,狐狸乞求地又向他發出了哀鳴,希望能救它一命。那次我之所以被夾無法逃脫,因為那天正是狐類的劫難日,如果在其他的日子,獵人的夾子根本奈何不了我的。停了沒有多長時間,富翁就對外宣稱道:如果誰能降服狐狸精,就懸賞百兩黃金。尤三的妻子劉氏知道了富翁懸賞百兩黃金滅殺狐狸的事情,她便慫恿丈夫說道:我們應該抓住這次發大財的機會,可不能失去這天賜給我們的機遇,你趕緊想辦法殺了那狐狸精。
  • 民間故事:東北黃皮子害人禍不及三輩
    但是真正東北黃皮子的故事五花八門,黃皮子就是咱們說的黃鼠狼,整個身子極為的長,和狐狸還不一樣,它的臉非常的小,僅僅有張小碟子那麼大,所以就有人說這黃皮子「臉小」,就是說如果要是跟這東西有了什麼過節它就會記恨上你,還有這東西經常夜晚進入農戶的家中,將雞咬死而不吃,只是通過雞的喉管來吸食血液。
  • 老翁救狐狸一命,與狐狸結為知己,狐狸投生成為老翁兒子
    一次,他看見一個獵人手裡提著一隻受傷的狐狸,狐狸可憐巴巴地望著他,眼裡似乎流出了眼淚,劉老太爺動了惻隱之心,於是花50兩紋銀買下了那隻狐狸,放生了。便擺上酒席,與胡老翁邊喝邊談,十分盡興,最後老翁喝得醉醺醺地走了。
  • 老翁救了村裡的人,卻被妖怪咬死,太好的人,結局都不太好
    安老翁讓佃戶把麥秸杆收積起來堆成垛,他在垛頂上用腳踩實。等垛高數尺時,在垛頂上的他忽然望著遠處高呼:「妖怪來了!」大夥急著找弓箭,然而猝不及防,那精怪已竄到安老翁身邊,老翁被衝倒在了垛上,鬼啃了他的前額一口就走了。
  • 故事:民間故事:老獵人與狐狸精的愛情
    聽老獵人講狐狸精的故事已經過了二十年,老獵人已經從六十多歲變成了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我也從一個不懂事的黃毛丫頭變成了一個大女人遠嫁他村。我時常回家,總要路過老獵人家門口,我也時常看見老獵人一個人孤單的坐在他家院門口。冬季的時候老獵人總是穿著那樣狐皮大件,這件狐皮大衣可不是普通的狐狸皮做的,它是從狐狸精的身上剝下來的皮。
  • 劉建中:一個獵人的故事
    因為這個地方有出色的獵手,我們小夥伴可以時不時地分享到獵手捕捉到野豬、黑熊、野雞之類的好消息,也能聽到因山洪衝了房屋和人畜,野火燒了山林農舍類的壞消息。我講的故事隨著生存環境和成長背景,潛入了成長中的心靈,成為我們那幫小夥伴的共同的精神營養。
  • 黃皮子醉酒,大姑娘害臊,大仙左右嫁男子,雞犬不寧
    就如房頂上那嫋嫋炊煙相同,這柴垛不可或缺,它比楊老漢年紀都大,在他家人心目中的方位簡直是一座古剎。黃皮子這會兒坐在炕上,也叼著長菸袋抽菸,老伴楊劉氏不斷往它煙鍋裡摁煙麼,老楊坐在炕頭看著,一副想笑又不敢笑的姿態。
  • 村民趕走黃皮子,把黃皮子墳據為己有,一查族譜發現真相
    (故事純屬虛構,圖片來源於網絡)中興村旁有一座墳,在當地非常出名,叫做黃皮子墳,顧名思義,那座大墳中住這數十隻黃皮子,與村民們相鄰而居,據說這座墳是村子裡以前一位大官的,不知發生了什麼變故被殺了頭,死後就埋在了這裡,已經不知過去了多少年,連名字都不知道,直到這些黃皮子入住了進來,才叫做黃皮子墳。
  • 故事:一次善舉,老翁躲過一劫
    古時候的衢州,有一個王姓老翁。老翁人性善良,常做善事。村中很有人誇讚他說:「如此大善之人,普天之下少有,他必得福報。」老翁對於村民的話卻不放心上,依舊多行善事。有一日,住在北街的李老漢家圍滿了人。老翁不知發生何事,便也行了過去。
  • 桃谷六仙過來治病,就是令狐衝倒大黴的開始
    一令狐衝倒大黴就是遇上了桃谷六仙開始的這六人一片好心,要救我性命,但六兄弟意見不同,各憑己法醫治,我令狐衝這次可真倒足大黴了。他口沒遮攔,一語中地。果不其然,各路「好心人」很快就分至沓來,非要給 他治病不可,而且個個都是「意見不同,各憑己法」。胡亂折騰,誰也不認。
  • 故事:老翁帶他去吃酒,從屋梁上摔下來,已在一千多裡之外
    明朝時期,河間縣的書生莊心劫心地善良,有一天,他拜訪文友回來,走在山路上,發現路邊躺著一個老翁,道士打扮,不住地呻吟。他上前詢問,原來老翁的大腿中了一箭,疼痛不止。 莊心劫問道:「好端端的,誰會射你一箭?」老翁苦著臉說:「我上山撿蘑菇,被獵人誤射一箭,他們嚇跑了,我拔了箭支,好不容易走下山。又疼又累,故此在這裡休息一下。」莊心劫問他家住哪裡?老翁說還有十幾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