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劉慈欣的《三體》大火。這是國內最成功的科幻文學作品,的確精彩絕倫。
不過,同樣好看的科幻文學作品,還有《安德的遊戲·三部曲》。包括《安德的遊戲》、《死者代言人》和《安德的影子》。
第一部《安德的遊戲》,1985年首次出版後即輕鬆摘取了當年的「星雲獎」「雨果獎」「軌跡獎」。次年,第二部《死者代言人》再次奪取三冠。這在科幻文學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安德的遊戲》,故事背景是第三次蟲族入侵已迫在眉睫,而地球艦隊尚未找到任何抵抗的可能,世界即將毀滅。人類最後的救世主 ,是一個六歲的兒童——安德。
然後,安德在不自知中,以遊戲的方式,消滅了蟲族。
第二部《死者代言人》,安德帶著對蟲族深切的愧疚、理解和關懷,做了死者代言人,他不斷地穿梭於不同的星球,只為了尋找一個合適的地方讓蟲族女王復活,並復活整個蟲族。
他最終來到盧西塔尼亞,為了蟲族,也為了「豬仔」,但名義上他是為死者皮波、利波以及馬科斯代言而來。
他首先為馬科斯代言,這個在所有人包括自己的妻兒看來是十足的惡魔的人,安德還原了他不幸而令人同情的一生,並指出周圍人應負的責任和缺失。
他的到來,治癒了娜溫妮阿六個孩子以及娜溫妮阿本人,他將盧西塔尼亞變成「豬仔」、蟲族和人類共生的星球,他如同一位仁慈的使者,所到之處,帶去溝通、理解、希望、關愛與和平。
借用皮波在測試年幼的娜溫妮阿時的一句話:「信念、希望,還有愛——總共三項,但最重要的一項是愛。」死者代言人安德帶著對所有人深切的愛,理解了蟲族、「豬仔」以及眾多人類,讓大家彼此了解、信任、和平共處。
感悟有兩點,一是溝通了解很重要。親人朋友都未必能隨時了解和體察我們,更不用說不同的進化路線發展出的智慧生命之間,對於同一行為同一事物的理解和對待,更是有著天塹般的鴻溝。
唯有了解,而不是以自己的價值體系為參考坐標的武斷判定,才能消除隔閡、誤解和偏見,才能實現愛與平等。
二是愛是深入了解的前提。唯有對他人心懷恩慈與大愛,站在平視與對等的位置,才能準確地了解對方的立場,理解對方的動機,明了對方的行為,作出中肯的論斷。
有人不理解男主的愛情歸宿為什麼是與人私通生了六個孩子的娜溫妮阿,但我想我能理解。
第一,安德在出發前,也就是35歲的時候,已經愛上了二十歲的娜溫妮阿,她所承受的痛苦引起了他的感情共鳴。
第二,即便在雙方都四十歲的時候,他們仍然有這種感情上的共鳴。
第三,安德的使命就是愛與救贖,而娜溫妮和她的六個孩子迫切需要這些。
《死者代言人》,雖然是科幻小說,但打動人的,依然是其中濃濃的人文關懷。
我想,唯有溝通、理解、愛,才能讓我們每個人的生命變得更為遼闊!同時,這也是我們能夠給予這個世界最大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