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的黃昏戀

2020-09-22 悅言心

在縣城工作的女孩若欣家自從買了新房子後,爺爺就戀愛了。爺爺68歲了,他的戀情是名副其實的黃昏戀。可爺爺開始了這段黃昏戀,整個人都變了一個樣,整天樂呵呵的,變得容光煥發。

爺爺的戀人姓林,大家都叫她林奶奶。她比爺爺小五歲,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倆夫妻很能幹,家裡條件也不錯,啥事都不用林奶奶操心。小兒子和兒媳在外打工,一對兒女在鎮上的小學讀書,小兒子租了一間小房子給林奶奶和孩子們住。

若欣的爺爺喜歡打麻將,只要天不下雨,就會來到鎮上打麻將。林奶奶把孫子送進學校以後沒事也在鎮上打麻將。在同一個麻將鋪裡,他們是多年的牌友。

只是近一段時間,兒子在縣城買了新房,老人按捺不住心頭的喜悅,在麻將桌上跟大家分享了這讓人喜悅的事情。果然麻將鋪裡的人們將羨慕的目光紛紛投向若欣的爺爺,讓他更是滿心歡喜。

「買了新房,舊房子就該給您享受享受。您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也應該嘗試一下城裡的生活。」牌友們提議。

「是啊!有了新房,舊房不給我給誰住?」若欣爺爺笑意盈盈的隨口敷衍,不料有人卻完完全全聽進了心裡。那就是坐在另一桌沒有說一句話的林奶奶。

之後的日子裡,林奶奶看見若欣爺爺就會很熱情的打招呼:「哎!您來了?」「嗯!」若欣的爺爺高興的回應著。有一個人在心裡記著自己,真好!

天氣轉涼的時候,林奶奶還會熱心的跟若欣爺爺說要多穿衣服,千萬不要凍感冒了。

一些很簡單的關心,像冬日暖陽一樣完完全全的照進了若欣爺爺的內心。女兒隔三差五的電話問候,兒子一家一個月幾次的探望,都不及林奶奶的貼心話溫暖。

一段時間之後,若欣爺爺萌生了想要和林奶奶在一起生活的想法。便給兒女們分別打電話。兒女們說,沒問題,村裡的樓房我們幫你修得又通透又寬敞,足夠您和林奶奶住了。

兒女們尊重老人的要求,在生活中從來沒有讓他失望過,這一次也不例外,老人一開口,兒女們馬上答應了。

見兒女不反對,若欣之後爺爺更是經常在家弄些好吃的帶給林奶奶,以表示回復林奶奶一直以來對他的關心。儘管麻將鋪裡的牌友們一再假意取笑他,說他人老心不老,他並不理會。還說就是想和林奶奶在一起生活。

「好喲!我們搬到縣城的舊房子裡住,免得倆孫子在鎮上租這小破房。」林奶奶輕描淡寫地說。

「好哇!好主意!你兒子買新房,舊房子讓林奶奶也沾點光。您一個住著寂寞,人越多越熱鬧。」長期在一起打牌,大家有感情了,牌友們都幫著林奶奶說話。

若欣爺爺一開始有些不情願,覺得兒子的房子應該由他自己安排。現在大家都這樣說,想想也對,反正空著也空著,找時間打個電話慢慢跟孩子們商量。

幾天後,若欣的爸爸接到老父親的電話,非常震驚,新房子還欠著銀行二十萬貸款,舊房子賣了還不夠還貸款。而舊房子是自己和老婆打工十年攢下的積蓄買的。居然有人為了省區區三五百元房租打它的主意,還是以黃昏戀相互關照的名義。

若欣爸爸自然是竭力反對,絕不會為了孝敬老父親作出讓步。

於是老父親很失落,一連幾天無精打採,林奶奶一看八成是沒戲,也就不再理他。若欣爺爺一下段了林奶奶的關心,更傷心。

又過了幾天,他給孫女若欣打去電話,讓她跟媽媽說點好話。自己又偷偷去縣城用女兒逢年過節給的零用錢給林奶奶買了好幾千塊錢的金銀首飾,為留著她的關心。又悄悄等著孫女的好消息。

一個月後,兒子搬家了,搬家後的第一件事,搬家後第一件事就是賣了舊房子還銀行貸款。

中年人的生活裡,難承孝名。為了一個家的生活,為了養兒育女,身為中年的兒子已經傾盡全力,父親的晚年幸福,實在無力承擔。

相關焦點

  • 養老院裡的黃昏戀
    她跟那位老人住一間屋子,聽說他們是在養老院互相喜歡,黃昏戀的那種。他們在一起的時候老頭會彎腰幫老太太繫鞋帶,囑咐她走路慢點,就是上廁所,老頭也把她送到廁所門口,他們經常手拉著手,很親切甜蜜的樣子。可是聽說他們雙方的孩子們都反對他們在一起,可能也是他們年齡大了,孩子們都擔心或者怕人笑話吧。但是兩位老人還是在一起,他們親密的樣子也挺讓人讚嘆的。
  • 小說:婆婆黃昏戀後,行為出現反常,跟蹤她之後,我大吃一驚
    我的兒子小達有次這麼問她,而婆婆笑了笑,說:「因為你爺爺,我吃不下。」公公走後二十幾年,婆婆一直過著樸素節儉的日子,最大的愛好就是存錢。她有一個專門的銀行帳戶,收退休金的。可無論是丈夫還是我,都沒見她取過。一天,老公下班回家,臉上很高興,神秘兮兮地對我說:「你知道嗎,我媽啊,走出來了。」
  • 故事:老聞頭的黃昏戀(紅塵奇緣)
    齊聞祁緣黃昏戀原來,齊聞和祁緣,高中時是同班同學
  • 故事:相互扶持在養老院頤養天年,情義無價演繹一段最美黃昏戀
    黃昏戀感人,有情保姆成愛妻,養老院救妻老先生情義無價。
  • 一次黃昏戀,北大高材生清白被毀積蓄被騙光,但「真愛」令她幸福
    嚇得姨媽心驚膽顫,她怕鄰居金太太來找貓,發現自己的黃昏戀。果真,金太太來叫門,姨媽將貓趕到臥室,並交代潘知常不能讓貓發出聲。姨媽心虛,看到心急如焚找貓的金太太,謊稱沒有看到。丟了貓的金太太極度失望。姨媽回到臥室,卻發現貓已經死了。怕貓發出叫聲,潘知常用被子捂住了貓,結果捂死了。
  • 故事:我鄉下的爺爺和外爺爺
    圖文:劉雯雯在我剛記事時,我爺爺就去世了,但是關於他的傳說一直都在,伴我長大。傳說中,爺爺是個傳奇般的人物。他儘管目不識丁,但是很會做生意,帳目都記得一清二楚,而且有自己獨特的一套計數方法。傳說因為爺爺會做買賣,賺的錢太多了都用麻袋裝, 數的手疼都數不完。
  • 九指的爺爺
    有時實在沒了辦法,勉強到了學校,爺爺也不安分,經常的逃課。 有一次,爺爺上課不耐煩了,就偷偷的逃了出去。當時恰巧被一個老師給看見了,爺爺在前面跑,老師就在後面追。爺爺跑出了好遠,老師依然在後面緊追不捨。爺爺的火氣一下子上來了,索性停住不跑了,等著老師追上來。
  • 爺爺的軍大衣
    爺爺急促的問著奶奶。 「軍大衣?你什麼時候有軍大衣了。」奶奶說。「建軍送給我的那件軍大衣呀,老婆子快給我找找。」爺爺撒嬌般的看著奶奶。 「噢,那件......那件衣服呀,我給你找。」奶奶知道是哪件衣服了,身子開始埋沒在大立櫃中了。
  • 爺爺的故事
    我還在香甜的睡夢中不願速醒,被爺爺每天凌晨喝茶的淡木柴火香味鑽入鼻孔,爺爺每天的必喝的罐罐茶開始了,爺爺喝一口罐罐茶,就一口媽媽先天烙的高梁面饃片,有滋有味的品嘗著老香茶,爺爺是全村的茶商戶,那時的茶商不象現在的茶商,趕集逢會全開機動車
  • 爺爺的來電
    (一)清晨,媽媽將我晃醒:「收到奶奶通知,爺爺在昏迷中,正在發熱,需要打點滴」。我趕緊起床,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我要去看爺爺」。直覺告訴我,這次發熱可能意味著爺爺即將離世。我著急地穿衣洗漱,同時疑惑家裡來了好認識的和不認識的人。一陣忙亂之後,我趕緊踏上了去爺爺家的路。同行的還有堂妹和不認識的幾位夥伴。他們似乎都不著急,只有我心裡清楚,爺爺的生命快耗盡了。
  • 爺爺是書生
    這些書就是我爺爺留下來的線裝書,紙張發黃髮脆且薄如蟬翼,還有些是他寫的滿滿的筆記本,我趕忙勸阻他賣書的舉動,在舊書中把爺爺留下來的書仔細整理出來。這些書是爺爺當年文革冒著極大風險保存下來的書,他愛惜如命,在爺爺病危的時候,曾要求把這些書燒了給他。但這些書最終卻沒有燒掉,臨終前,爺爺願意把這些書留給我們。
  • 貴的爺爺快過生日了,給爺爺送了啥禮物,爺爺高興的像個孩子
    貴說:爺爺,給你買了一身衣服,爺爺說:哎呀,你給我買衣服幹啥?貴說:你不是快過生日了。奶奶說,快生日了,還給你爺爺買一身新衣服。婆婆說:貴還知道你爺爺生日。還去買了一身新衣服,讓你爺爺穿上。貴說:我爺爺生日了,算我給爺爺送的禮物。別的買啥也不知道,我說買一身衣服吧!
  • 爺爺的情書
    曾不止一次看見爺爺戴著老花鏡,桌上放了一本字典,在書房的燈下寫信的身影。我問他,給誰寫呢,寫什麼呢?爺爺不說,默默地寫,只有碰到不確定的詞時才來問我。奶奶說,這不挺好,不用管他。爺爺寫啊寫啊,寫好就在桌上疊得整整齊齊,眼見著桌邊的稿紙「萬丈高樓平地起」,爺爺依然寫著那些無人知道的東西。也從未看見有人偷看,被當成一個心照不宣的秘密。我倚在門框上看爺爺理了理稿件站起來,招呼我進來,第一次聽見爺爺用很輕的聲音說,你看看。看什麼呢?爺爺不說,離開了。
  • 神奇的錯覺:回去給爺爺做五七,卻似乎看到爺爺
    爺爺是1996年陰曆9月22日去世的。按照風俗習慣,親人去世後三七、五七、五十日,近親屬都要回去給做七的,我是孫女,自然不例外。錯覺發生在五七時。爺爺奶奶年老後,父親三兄弟輪流照顧,每家住一年。爺爺是88歲在二叔家去世的,葬禮也在二叔家舉行,五七我們也是去了二叔家。我進了客廳門,先跟忙著幫廚的奶奶打了招呼,就右拐進入了臥室,似乎看到精瘦的爺爺正靠著牆坐在床上,面對著我。我開口就叫:爺爺、爺爺。爺爺不答應,我邊喊爺爺,邊埋怨他不理我。然而,爺爺忽然就消失了,不見了,像遁入牆壁裡。這時,二嬸在旁邊喊著我說「紅,紅,你爺爺不在了」。
  • 記憶中的爺爺
    記憶中的爺爺是個可憐的爺爺。我兩歲時父母生了弟弟便把我送到爺爺奶奶家,我從小跟爺爺奶奶生活。記得在我三歲的時候,爺爺一次上廁所暈在了裡邊,廁所的門從裡邊鎖上了,那時候住的是夥單,我二伯跟鄰居折騰了好半天,最後把廁所的門卸了下來才把爺爺救了出來。從那天起爺爺便癱在了床上。可以說,我對爺爺的記憶是從那時開始的。
  • 爺爺奶奶的愛情。
    這不禁讓我又想起了我的爺爺奶奶,爺爺奶奶都是八十一歲時去世的,已二十多年了,但爺爺奶奶的一點一滴,在我的記憶裡,永遠是最深的、最幸福的一部分。今天空閒啊,突然有一種想寫點爺爺奶奶生活的想法了。爺爺奶奶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爺爺是個精明的馬幫,不管多麼跳皮的馬,在爺爺手裡一訓,就會變得溫順了。
  • 我的「秦始皇」爺爺
    多年前讀廖凌之先生的《我的爺爺》,先生把爺爺戲稱為秦始皇,霸道獨裁,總覺和我爺爺一樣。一直想寫一篇關於爺爺的文章,卻一直提不起筆。我爺爺去世我剛離家參加工作,來不及回家奔喪,後來聽爸爸說爺爺感冒在家輸液,早上起來上了廁所,坐在藤椅上就仙逝了。
  • 我的爺爺是神棍?
    我的爺爺,今年85歲了,他很消瘦,170的個,右眼帶有殘疾,看什麼都是模糊的。爺爺一輩子用自己的手藝養活了一大家人,有四個兒子,三個女兒。我爸爸排行第二,爺爺一直跟著我們吃住。相信大家也很好奇,我爺爺的手藝是什麼?他是一個木匠,但是跟你想到的木匠不一樣,他是做棺材的。我在爺爺的身邊看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沒法用科學來解釋,但是又確實發生了。
  • 回憶我爺爺
    爺爺這個性格,讓我很是納悶"二相公"這個稱謂的含金量。以他老人家當年也書生意氣的性格,竟然就因為那麼幾個月的反動政府關押,變得從此不再一句多言。但爺爺不多言,並不說明爺爺心裡糊塗。後來解放了,爺爺甚至還遭受了當初參與活埋鄉鄰的壞人欺負,但爺爺"認"了,一句怨言都沒有,默默地幹著比其他人更多的活,也不去爭辯一句...只是,爺爺不跟別人爭辯,卻對自己的孫子不肯"手下留情"。我很小的時候,是活潑了些,無聊的時候,竟然還跟爺爺調皮,爺爺氣急了,一拳就捅到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