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情》原著江德福的三大缺憾:歲月不靜好,世事皆是無常

2020-09-03 習慣了相思

我是作者//習慣了相思

《父母愛情》的時候,聽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歲月靜好

江德福與安傑的歲月靜好,是那個時代難得的美好。這樣的美好,曾經在我們腦海裡,百轉千回。

很多女人無數次幻想著遇到這樣像江德福這樣一個人,一生受到庇護;也有很多男人,想像著遇到安傑這樣的女人,知性懂生活

作為這部劇的忠實粉絲,看了幾遍之後的我,依舊覺得回味無窮,因為剛好彌補了我心中那份缺失的美好。

我想很難再有這樣一部劇,將生活中的雞零狗碎,也拍出了別樣的精緻。每個人,都想過著安傑口中的喝茶用茶杯,喝水用水杯的生活。

可是,所有的美好都要回歸現實。

當一個人把美好當作幸福指標的時候,就會產生對生活的不滿,現實和理想的偏差也就由此產生。那種差距感,觸目驚心,一如看《父母愛情》原著時。

《父母愛情》中對於人物的塑造格外用心,江德福這一人物,是我最為佩服的其中之一。

他,足夠大氣,對於安傑成份深重的家庭並不在乎,甚至面對看不起他的老歐,他也並沒有以同樣的態度對待;他,足夠豁達,安傑影響了他的人生事業,可他沒有心生怨懟,反倒十分知足。

這樣的江德福,身上有我們學習的人生態度。可是原著中的江德福,也有著自己的缺憾,雖不那麼美好,卻讓我明白了歲月從來不靜好,世事皆是無常。

關於兄弟,因他的判斷失誤,害死了一位無辜之人,成為江德福一生愧疚之事。

江德福是一名領導,在海島上,他有決定權。

可是權力太大,責任越大。有時候太多權力在手,並不是一件好事。你必須時時刻刻保持清醒,才能對得起你的權力。

島上發現了一顆刻著洋文的水雷,工兵排長以他的經驗判斷是一顆死雷,而跟江德福一起的參謀長卻覺得有危險,而決定權就交到了江德福手中。

江德福一笑,覺得參謀長小題大做了,讓工兵排長繼續研究。

而參謀長將江德福勸了回去,誰也沒有想到,他回去的這一趟,竟救了他的命。他剛回到家,還沒坐穩,就已經爆炸了。

參謀長因此成了犧牲的英雄,也成為了江德福心中難以彌補的愧疚,困擾了他一生。

劇中,江德福因為自家兒子欺負烈士子女,將兒子痛打了一頓,而原著中被欺負的孩子,正是因為江德福而死的參謀長的孩子。

更為慘重的是,江德福將兒子打成了殘廢,一隻耳朵再也聽不到任何聲音了。

關於江德福的心理,原著中是這樣寫的:「後來,我還發現,其實我父親一直都在窺視並企盼著我的哥哥們同許萌萌之間的紛爭。」

因為在這場紛爭中,江德福總可以打自己的兒子,為許萌萌(犧牲的參謀長的兒子)出氣。

委屈自己,來回報他人,是一種偉大。對於江德福來說,內心是極度內疚的,他渴望做一點事情來彌補,換取一個心安理得。

可是江德福的心安理得,是用兒子的耳聾換來的。

對江德福這樣一個好人來說,最難的就是心裡有了包袱。對於善良正直的人來說,包袱會成為心魔。

關於愛情,他30多歲再娶安傑,並隱瞞子女,因為那是一段失敗的婚姻。

江德福對於張桂蘭,是不滿意的。那是父母包辦的婚姻,更是他不喜歡的女人。

所以,他當兵之後,一走就是四五年,杳無音訊,毫無消息。在這期間,他沒有給張桂蘭一封信,是死是活,張桂蘭都不知道。

江德福對於張桂蘭的態度,是不在意,才可以肆無忌憚。

作為女人,張桂蘭是可悲的,嫁給江德福之後,像是守了活寡一樣。而她不像老丁的老婆王秀娥,還有孩子陪伴,她的身邊,空無一人。

可作為妻子,她是不忠貞的,她與一個院子的大哥有了情感。或許可以理解,但不可以原諒。

而對於江德福來說,承受的不僅是妻子的不忠貞,還有欺騙 。

張桂蘭,寧死也不承認自己肚子裡的孩子是別人的。對於江德福來說,在江昌義找上門的時候,還不知道他到底是誰的孩子。

江昌義那酷似江德福的模樣,甚至讓江德福有點動搖。

在這件事情上,江德福是受了張桂蘭母子的欺騙,但也可以說是對於江德福的報復。張桂蘭恨江德福,所以臨死前沒有讓江昌義找自己真正的父親,而是找了江德福。

在這段失敗的婚姻中,江德福也有自己的錯。他娶了張桂蘭,可是卻不愛她,將她丟在了農村,就不再管。

劇中的江德福恨張桂蘭恨的理所當然,但是原著之中,他最小的女兒卻被江昌義質問的啞口無言。但是究其根本,或許還是包辦婚姻的錯。

是對是錯,都是已經發生的事情,只是於江德福而言,成為了他心中的一塊隱痛,更是人生的缺憾。

關於子女,女兒的為情自殺,讓江德福覺得:自己一個堂堂領導,連自己丫頭的腦袋瓜子都管不住,往後還怎麼去說服教育全要塞那麼多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腦袋呢?

原著中的江德福,有四個女兒,和所有的父親一樣,江德福是極其喜歡女兒的。

但是對於子女的婚事,江德福並未過多幹預。

作為妻子的安傑,卻熱衷於安排子女的終身大事。安傑看上了年少有為的孟主任,想要安排給江亞菲,可是江亞菲那時,已經喜歡上了王海洋,並談起了戀愛。

安傑的強勢和自以為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讓江亞菲難以接受。安傑步步緊逼,而王海洋家對於江德福安傑的態度極為不滿,王海洋也跑去姨家躲避。

孤立無援之時,江亞菲選擇了吃安眠藥自殺。

好在安傑發現的早,才將她從鬼門關拉了出來,可是這也成為全島人盡皆知的事情,這讓江德福覺得十分丟臉。

可是,對於已經十分自責的安傑,他也沒有辦法發脾氣,反倒被安傑大吵了一頓。

女兒的自殺,對於江德福來說,不僅僅是丟人這麼簡單。作為父親,更是一種對女兒缺少關心的自責,和沒能做好父親的失敗。

江德福是一個有些大男子主義的人,這也就註定了他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因為在意,那些不好的事情,往往記住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所以江德福女兒的自殺,也是他心中久久難忘的痛。

江德福的缺憾,卻讓我覺得這個人物更加真實,美好的生活裡夾雜著的那些不夠好,才是生活的常態。

關於生活,我們必須在現實中找心安,而不是在美好裡幻想。

因為所有的幻想都是一種自欺欺人,直面現實,才是人生當中,最勇敢的堅強。

歲月不靜好,世事皆是無常。

如果你正在經歷生活裡的不堪,請相信所有的美好裡,都是夾雜著不完美的。

每一個人都很難,而我們絕對不會是最難的一個。

我們需要做的,不是放大困難的強度,而要提高抗風雨的能力。

我是小Q,一個熱愛文字的90後

微風不燥,遇見你剛剛好

相關焦點

  • 《父母愛情》原著:安傑和江德福沒那麼甜
    相信看過《父母愛情》的觀眾朋友,都被安傑和江德福的愛情甜到了。但如果看了原著你會發現,他們的婚姻生活就像凡間的你和我一樣,柴米油鹽取代了詩和遠方,歲月靜好的另一面是彼此妥協。江德福第一眼就被安傑的美貌所折服。而安傑並沒有相中有點土、有點憨厚的江德福。安傑接受江德福並非因為江德福弄到了盤尼西林救了侄子的命,而是在哥哥和姐姐的強壓下不得不屈服。安傑的嫂子是地主成分,姐姐的未婚夫也是資本家成分,所以一家人特別希望安傑找個成分好的對象,而江德福正好滿足了他們的需求,雖然他長相不好,沒文化,吃飯吧嗒嘴,但根正苗紅的成分可以讓安家人忽略他所有的缺點。
  • 《父母愛情》原著中,安傑沒愛上江德福,是因為安欣不在
    》原著裡,沒有老丁,沒有德華,沒有安欣,甚至深究起來,江德福(原著名為秦得福)和安傑之間也沒有愛情。她在幾天之後,就把為安傑物色好的對象——江德福的信息,給到了安傑。,後來還在明知安傑不喜歡江德福的情況下,一邊勸說安傑,一邊胳膊肘朝外拐,幫助江德福製造和安傑接觸的機會。
  • 看了《父母愛情》原著後,安傑和江德福的神仙愛情在我心裡幻滅了
    ,有讀者給我留言說原著中安傑和江德福的愛情並不如電視劇所呈現中的那般美好。原著中,安傑的哥哥姐姐自顧不暇,也沒有多考慮安傑的感受,只一個勁地勸安傑接受江德福。除此之外,他們還擔心江德福放棄,所以變著法兒地給江德福鼓勁。
  • 《父母愛情》原著不願嫁給江德福的安傑:學會和解,才是極致人生
    》原著以後方知,真正的父母愛情並不是轟轟烈烈的美好,而是在雞零狗碎中磨合。刷了幾遍《父母愛情》之後,忍不住去看了原著。那些驚心動魄的現實,反倒讓我在他們日久天長的相處中,找到了真正的愛情。作者劉靜,對於自己父母之間的愛情冷眼旁觀,她說:「我怎麼看,怎麼覺得他倆不般配,我就想這月下老人也有辦糊塗事的時候。」
  • 《父母愛情》原著:江昌義不光欺騙江德福,還帶著惡意與安傑作對
    但在閱讀完《父母愛情》的原著小說之後,我才發現,原來江昌義的「惡」還能有更令人作嘔的展開。(原著名為秦得福)一直心存怨恨。張桂蘭耐不住漫長歲月的寂寞,和江德福的大哥走到了一起,還懷上了江昌義。可江昌義壓根就沒有經歷猶豫的過程——他直接帶著母親的願望和自己心中那股說不出的惡意,放棄去認近在咫尺的親生父親,轉頭選擇遠赴海島,去找那個婚姻裡的受害者,也是他的親叔叔江德福。
  • 父母愛情:從人性剖析,張桂蘭不恨江德福才是不正常的
    劇版的《父母愛情》給我們呈現出來的內容實在是太美好了,不管是婚姻愛情,親情友情等等都是從人性積極面來詮釋的。在劇版的《父母愛情》裡我們看不到愛恨情仇,也看不到生離死別,一切都好像春風拂面,就好像安傑和江德福在島上的那個院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種歲月靜好的感覺讓人不由得心生嚮往。劇中的每個人都好像是「聖母」,發散出來的都是正能量的光芒,這也許就是孔笙和編劇劉靜等導演製作組要傳遞的東西吧。
  • 父母愛情:江德福讓江德華進城照顧安傑母子,其實跟二哥也有關係
    劇版的《父母愛情》我們幾乎感覺不到人世間不美好的東西,什麼生離死別悲歡離合都被大大弱化了,為了突出安傑和江德福幸福美滿的一生,把一些原本該有的不好的一面都摒棄了。甚至為了成全安傑歲月靜好的一生,還特意加入了江德華這個人物角色,要知道在原著中,江德華這個人物是不存在的,但不得不讓人承認的是,劇版江德華的確非常成功,若說配角能夠跟主角比肩,那麼江德華這個角色當之無愧!
  • 《父母愛情》原著江德福兩個女兒都要嫁的王海洋:他,憑什麼?
    ——《父母愛情》主演 梅婷豆瓣評分9.5分的《父母愛情》,是一部深受70後到00後好評的電視劇。作為一名90後,看了五六遍,卻在每看一遍之後仍有新的感受。為此,忍不住看了原著,原著中的情節,比劇中來的更加觸目驚心。卻更加符合那個年代的時代背景,在很多人為溫飽發愁的時代裡,所謂的幸福就是衣食無憂。
  • 《父母愛情》原著裡的真相,安傑是另一個飲泣的文麗,童話幻滅
    由於電視劇《父母愛情》與《金婚》題材相似,時間跨度也相重合,再加上這兩部劇都是非常經典優質的電視劇,所以經常被觀眾拿來對比一番,一對比,人們就難免會覺得文麗的婚姻生活太悲戚鬧心了,而安傑婚後愜意美滿的幸福生活卻讓人心嚮往之。所以我們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地重溫《父母愛情》,卻不忍一遍又一遍的觀看《金婚》,因為大家覺得,現實生活已經那麼不容易了,何必再看《金婚》來添堵呢?
  • 《父母愛情》:江德福的人格魅力在哪兒
    《父母愛情》中的安傑和江德福,一個是上過洋學堂的資產階級大小姐,一個是農村來的大老粗,他們的婚姻,是典型的門不當戶不對。然而,就是這樣各方面反差巨大的兩個人,卻相濡以沫,度過了漫長的一生。在後來的共同生活中,安傑打心裡愛上了江德福,還曾為了他,吃其他女人的醋。他們的愛情,雖不像安欣和歐陽懿,在靈魂上高度契合,精神上完全對等。但江德福卻能讓安傑的一生心情愉悅,幸福無比。01他是說情話的高手。說情話是男人的「殺手鐧」,有所向披靡的力量。
  • 《父母愛情》原著:恨極江德福的張桂蘭,心中的恨是見不得別人好
    前幾年大家因為《父母愛情》這部電視劇受到了瘋狂刷屏,雖然這已經是2014年的電視劇裡,不過因為太經典了,時隔多年大家仍然覺得這是一部好劇。這是一部由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在這部電視劇裡,我們能夠從這個電視劇裡看到這個家族的變遷,也可以看到整個時代的變遷。
  • 《父母愛情》原著,江昌義替張桂蘭質問這尖銳問題,讓江德福羞慚
    在電視劇《父母愛情》之中,江昌義的突如其來,給安傑這個一直溫馨脈脈的家庭,投入了一顆重磅炸彈,一時間這個家庭變得人仰馬翻混亂無序,江德福的為人,受到了家裡所有成員的質疑和怨懟,安傑從未動過這麼大的氣,帶著巨大的傷痛回了娘家。幾個孩子,衛國和衛東已經逐漸成熟穩重,所以對這件突發事件,即便驚愕氣憤但是應對的沉穩得體。
  • 豆瓣9.5分《父母愛情》:原著與劇版對比,三處改編成為經典
    家裡老舊的收音機躺在角落裡已經很久,曾經,懷裡抱著那臺收音機,調好的電臺傳來直達心底的聲音,如今想起,有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在看了《父母愛情》以後,像是有了同感,喜歡那個年代的樸實,一如江德華的「俺老家」。看到江德華的時候,像是看到了一個年代的縮影,想笑,但是又覺得真實。我想只有真實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才會懂的江德華的可貴。我們應該感謝《父母愛情》原著作者劉靜,著名文學評論家朱向前說:「劉靜是用生命在寫作,她把自己完全化進作品之中。
  • 《父母愛情》:三個亮點讓報告會成為神來之筆,安傑對江德福動心
    01 江德福「黔驢技窮」心動很重要。尤其是對一個相信並嚮往美好浪漫愛情的女孩子來說,沒有芳心萌動,哪來的甜蜜愛情。心動也是高質量愛情的必備要素。想像下,要是連心動都不具備,那還如何催動你在這份感情裡投入和付出一顆真心呢?
  • 《父母愛情》原著江昌義成了總經理,直言痛恨安傑,更恨江德福
    那年,江德福回家發現妻子懷孕,雖堅信並非自己的,卻也猜不出來是誰的。任憑江德福怎麼想,也沒有想到,這個女人肚子裡的孩子,竟是自己大哥的,江德福硬生生地被瞞了幾十年。原著中的這一點,被編劇改了。對於江德福這樣好面子的男人來說,容忍不下這樣的妻子,他將她趕回了娘家,連一紙休書都沒有。
  • 《父母愛情》王振彪:並不完美的他,卻是江德福晚年的一劑良藥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父母愛情》裡,你最討厭誰?我想很多人的回答,不是江昌義,就是王振彪。江昌義這個人,是壞得很徹底,為了自己的前途,將江德福家攪得「支離破碎」,安傑離家出走、江家幾個孩子也是怨聲載道,心生間隙。
  • 父母愛情:鳳凰男最容易犯的錯誤,江德福卻完美克服了
    《父母愛情》的播出,男主江德福的優異表現,完美詮釋了鳳凰男裡面也有如江德福一般的人物。劇中對江德福的成長經歷刻畫不多之後在工作上也是勤勉盡責,而且是個顧家的好丈夫,能夠庇護妻兒,免受風雨侵襲,只要江家有江德福,江家的天空永遠是一片晴天!
  • 《父母愛情》原著沒那麼美好的安欣:極致的人生,在於隨遇而安
    《父母愛情這樣的安欣,不似想像中的那樣美好,卻有著食人間煙火的真實。江德福上島以後,安傑一個人留在青島,不願意跟著上島,這個時候,同樣是安欣發揮了巨大作用,分析利弊之後,安欣才選擇了隨軍。安欣的聰慧,在於洞察世事的清醒,不似安傑有江德福守護的小性子,她沒有安傑的幸福,所以她比安傑看的更清楚。
  • 《父母愛情》安傑、江德福瞧不上兒媳女婿,孩子還是自己的好?
    文/雨清澤又刷《父母愛情》通過安傑、江德福看兒媳女婿的眼光,真感覺到了一句話「孩子還是自家的好。」亞菲30多歲的時候,嫁給了王海洋。後來她婆婆過生日,她給安傑打電話商量因婆婆過生日想給她買肉的時候,安傑那時正在生氣。而江衛民兩口子什麼也不會幹,在家「啃老」呢,他的媳婦兒許紅還給安傑頂嘴。安傑說了一句:「瞧瞧人家的兒媳婦!」人家的兒媳婦可不是自己的閨女,江亞菲嘛!
  • 《父母愛情》為什麼後來江德福和歐陽懿的關係更好
    看過《父母愛情》的人都知道,剛開始江德福和歐陽懿互相看對方不順眼,倒是安泰一直對江德福很好。但為什麼後來江德福和歐陽懿的關係反而更好呢。說來剛開始兩人的互看不順眼,也沒有任何的惡意。歐陽懿從一個高高在上的公子哥,曾經家裡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現在卻要跟一個文盲大老粗做連襟,心理上多少有點不服氣。二來他也是為安傑不平,「我看這是趁火打劫」,在他看來,安傑嫁給江德福這樣的大老粗是下嫁,是形勢所迫,替她感到委屈。別說歐陽了,安傑一開始不也是這樣的心理嘛。三來他看大舅哥那樣討好江德福,心裡很不舒服,為自己,也為安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