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宜修已經坐穩皇后之位了,為何還要去謀害皇嗣呢?

2020-09-11 小丑趣談

甄嬛傳:宜修已經坐穩皇后之位了,為何還要去謀害皇嗣呢?

宜修是純元皇后的親妹妹,但與純元不同的是她只是一個庶女,烏拉那拉氏一家一朝出了兩個皇后,一個太后,也算的上是光耀門楣了。太后是後宮之中地位最高之人,自然無須在鬥,純元的品性自然是沒得說的,只是宜修便沒那麼好了,作為皇后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表面裝的一副心慈手軟的模樣,背地裡卻老是做一些謀害皇嗣,戕害嬪妃的事,其實這也很難理解,她明明已經穩坐皇后之位了,為何還要做這些呢?

皇帝對宜修這個皇后雖然沒有太多的感情,卻是有敬重在裡面的,只要她不犯什麼大錯皇帝都會忍著她。一則廢后是大事,容易被天下人議論,再者有太后和純元的情分在,皇帝無論如何都不會輕易廢了她。若是宜修能一直坐在皇后的位置上,那她未來便是母后皇太后,無論是誰登上帝王之位這一點都不會變,她也永遠都是後宮第一人。

明明後位已經非常穩固了,但宜修偏偏要自己作死,做盡惡事最終不得好下場。了解宜修的人相信都知道她喜歡把一切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所以她的手下大多是祺嬪、齊妃這樣沒腦子好掌控之人,聰明的安陵容因為家世低無子也無法與她抗衡,這樣的人是不允許後宮之中出現兩個太后的,畢竟一山不容二虎,像宜修那樣的人怎會容忍有人和她平起平坐呢?

宜修曾經也有自己的孩子,不過因為當時皇帝寵愛純元忽視她,所以她的孩子曾重病不治而亡,自從那個孩子後她再也沒有孩子了,這是宜修一生的痛。相信大家都知道宜修雖然表面裝的大度賢良,實際上是一個嫉妒心超強的女人,她的孩子沒了所以她也不想其他人能生下孩子,畢竟連自己親姐姐的孩子都能謀害,還會對其他人生的有憐憫之心嗎?

後宮之中母憑子貴,宜修雖說穩坐後位,卻不想後宮之中有威脅到自己地位的女人出現,若是華妃、敬妃這種妃位嬪妃生下孩子,那再進一步豈不就是貴妃、皇貴妃了嗎?高位妃嬪太多難免會分走皇后手中權勢,這是宜修絕對不能夠忍的。宜修一生自詡深愛皇帝,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愛,其實不然,她愛皇帝卻更愛自己和權勢,她做的一樁樁一件件不過是為了讓自己的地位越來越穩固罷了。

相關焦點

  • 甄嬛傳:宜修禁足後,甄嬛為何讓人在景仁宮養鴿子?宜修中計了
    導語:甄嬛傳:宜修禁足後,甄嬛為何讓人在景仁宮養鴿子?宜修中計了!,她起初與華妃相對,後來才慢慢發現皇后才是正在的心思惡毒之人,甄嬛曾栽在皇后手裡多次,在甄嬛復進宮後,她與皇后的戰鬥真正打響了。她與皇后都是極聰明之人,甄嬛最終不得以利用自己的孩子才將皇后拉下馬。
  • 甄嬛傳:皇后多次對懷孕嬪妃下手,為何從未針對眉莊呢?
    甄嬛傳:皇后多次對懷孕嬪妃下手,為何從未針對眉莊呢?在《甄嬛傳》中皇后是一個心狠手辣的女人,從表面根本看不出她的惡毒,屬於那種佛口蛇心的人。俗話說不怕真壞人,就怕假好人,這皇后便屬於假好人一類。在劇情的前期她把自己偽裝的非常好,看起來就是一個端莊大方的皇后,可後來她做的惡事被一一揭露出來,戕害皇嗣、謀害嬪妃,後宮多少皇嗣都是折損在她的手中的,連甄嬛都在她手裡栽過跟頭,就是這樣的一個女人,為何卻從未對眉莊下手呢?
  • 宜修都已經是正宮皇后了,為什麼要多此一舉去陷害嬪妃的子嗣呢?
    看過《甄嬛傳》的人都知道宜修皇后素有「打胎小分隊隊長」和「計生辦主任」的外號,因為整部劇中宜修不是在忙著預防妃嬪懷上皇帝的孩子,就是在設計除掉已經懷孕妃嬪的路上,在她的辛苦奔波之下,皇帝被她算計得幾乎要斷子絕孫,存活下來的皇子極為少數,直到主角甄嬛出場以後,這樣的局面才得到了改善
  • 甄嬛傳:皇后為何拉攏安陵容,而並非美貌受寵的甄嬛呢?
    甄嬛傳:皇后為何拉攏安陵容,而並非美貌受寵的甄嬛呢?看過《甄嬛傳》的朋友都知道,皇后是一個非常腹黑有心機的女人,她佛口蛇心,在表面裝出端莊落落大方的樣子,背後卻謀害妃嬪,戕害皇嗣,她出身大族烏拉那拉氏,但因為自己是庶女從小便被人瞧不起,後來雖然登上了皇后之位,但經歷了自己孩子去世一事後她的心變得非常扭曲。她在後宮之中有不少自己人,安陵容便是其中之一,為何她當時選擇拉攏安陵容,而並非家世容貌都在上乘的甄嬛呢?
  • 《甄嬛傳》曾生下大皇子的皇后宜修,為何再也不曾懷孕?
    《甄嬛傳》中,皇帝每月初一十五必然不會忘記和皇后宜修的約定,當晚是一定會到皇后宮中休息的。為何曾生下大皇子的宜修,卻不曾再懷孕呢?源姐認為原因有以下幾種一、宜修年齡太大,已經錯過了女子懷孕生子的最佳年齡。宜修作為烏拉那拉氏庶女,入王府做側福晉時,還是很得王爺寵愛的。
  • 宜修皇后明明有生子秘方,為何再無子嗣,頌芝一句話道出真相
    很多人一說到宜修皇后,就會想到她為了保證自己的皇后之位,一直暗中陷害皇嗣和懷孕的嬪妃,很多人看後都很疑惑,為何當初安陵容想要懷孕,皇后給了安陵容一個生子秘方,那她自己為何不用呢?而且皇上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都會到皇后的寢宮去讓皇后侍寢,如果皇后再用了生子秘方後,就可以懷孕了,這樣皇后也不用再擔心自己的皇后之位被別人搶去了。
  • 甄嬛不會放過宜修,卻放過了如懿,這是為何呢?
    甄嬛不會放過宜修,卻放過了如懿,這是為何呢?《如懿傳》是《甄嬛傳》的續篇,它延續了上一代人的故事,但感情色彩卻截然不同。兩部劇都是大型宮鬥劇,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後宮佳麗三千人,自然是天天都有好戲看。東家與西家有怨,南面與北面有仇,這在宮中是非常常見的,妃子們表面一團和氣,背地裡卻是勾心鬥角,作為上一屆的宮鬥冠軍甄嬛,自然是不會放過她的死對頭宜修的。成王敗寇,宜修不得不死,可為何甄嬛不放過宜修,卻放過了她的侄女如懿呢?
  • 甄嬛傳太后為何縱容皇后打掉莞貴人腹中皇嗣
    太后為烏拉那拉氏家族榮耀考慮,從「皇嗣凋零,數量不及先帝的零頭」,拐彎抹角提起三年大選,引入幾個新人入宮,平分春色,制衡華妃,抬高皇后。太漂亮,易狐媚惑主;太聰明,有幹政之嫌,太后都不喜歡。而甄嬛,偏偏既漂亮又聰明。因此,甄嬛並不是太后心儀的后妃人選。再加上甄嬛與純元「五分性情五分長相」,足以讓皇上情動;「純元臉+飽讀詩書」,家世不低,是個比華妃更漂亮聰明的主,這要是入宮,皇后的正位中宮地位恐怕岌岌可危,自己嘔心瀝血保住的烏拉那拉氏的家族榮耀豈不毀於一旦?甄嬛配置的樁樁件件,都犯了太后的大忌。
  • 《甄嬛傳》皇上廢后時,宜修為何說:你以為姐姐是真的愛你嗎?
    一如《甄嬛傳》裡面的果郡王,他愛慘了甄嬛,為了甄嬛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宜修也是愛慘了皇帝,為了皇帝把自己變成了最為人不齒的模樣。這句話是在甄嬛徹底的剝掉了宜修母儀天下的畫皮,將她害死姐姐純元皇后,以及眾多的皇嗣的罪惡公之於眾,雍正皇帝大怒決定廢掉她之後,在絕望了以後才喊出來的絕情之語。到了那個地步,純元是不是真愛雍正,對於宜修根本就不重要了。宜修真的想要告訴雍正的是:酷似純元的甄嬛熹貴妃不愛你!
  • 甄嬛傳:宜修只是墊腳石,純元皇后才是烏拉那拉氏最大的陰謀
    純元皇后算得上是《甄嬛傳》裡最為神秘的一個人物了,從未出場,卻處處都有她的傳說。關於她最為轟轟烈烈的一件事情,大概就是她搶了妹妹宜修的丈夫,也順便搶了她快到手的嫡福晉之位。大致過程如端妃所說:當年皇上還是王爺,宜修又是庶女,所以先封為側福晉,只待生下皇子,便可封為福晉。
  • 甄嬛傳:宜修為何那麼恨純元?其實純元並非那麼完美
    甄嬛傳:宜修為何那麼恨純元?其實純元並非那麼完美純元是《甄嬛傳》中比較重要的一個人物,雖然她從來未曾真正出現在正劇中,但她可說是貫穿了整個劇情,女主甄嬛因為與她相像所以得到了皇帝的寵愛,大BOSS宜修也是因為謀害了她所以被甄嬛扳倒,她在外人口中是一個完美無缺的女人,溫柔懂事,心地善良。
  • 甄嬛說宜修永遠是皇后時,宜修為何幾乎崩潰?好歹毒的心腸
    ,宜修為何幾乎崩潰?皇后失去了她的兒子,大阿哥,讓她一直沉浸在喪子之痛中,她對皇上十分恨,但是又沒有辦法,只好將所有的不滿發洩在那些得寵的妃嬪身上。皇上膝下子嗣單薄,這不僅是因為皇上對朝政的關心而疏遠了後宮,還是因為皇后謀害了皇嗣。太后一次對皇后說出來了,她說:「別以為哀家什麼都不知道,皇帝子嗣稀少你脫不了干係……」皇后跪了下來,但是還一臉的不思悔改。太后語重心長的說,想要維護烏拉那拉氏的榮耀,希望皇后要爭氣。
  • 皇后一手好牌為何會輸給甄嬛:被毀滅欲操控人,終將自我毀滅
    最近重看《甄嬛傳》,一刷的時候,全部注意力都在甄嬛身上,甄嬛小產、與皇上訣別去甘露寺修行、以及最後眉莊和果郡王都先後離她而去,每一場戲,都讓我哭到不能自已。二刷的時候,我反倒開始留意宜修這個拿著一副好牌,一出場就是王者的皇后宜修了。
  • 甄嬛傳:華妃才自盡,宜修為何就急著對付甄嬛?這常識,女人必學
    導語:甄嬛傳:華妃才自盡,宜修為何就急著對付甄嬛?甚至連雍正都覺得甄嬛跟宜修交好,甄嬛自己對宜修更是沒有異心,為何宜修非要急著對付甄嬛呢?說起宜修,更多人覺得宜修在乎的是她的皇后之位,而不是雍正一個丈夫應該給她的愛。其實我們都錯了,華妃和端妃固然深愛著雍正,但是宜修在雍正身上花的心思明顯更多。太后是雍正的生母,加上雍正有什麼心裡話就會去找太后說,算得上是很了解雍正的人。可是宜修憑著自己的察言觀色,了解雍正不亞於太后,能使她這麼用心當然還是因為心裡有雍正。
  • 甄嬛傳:宜修早有生子秘方,為何要成全安陵容?這藥方有問題
    導語:甄嬛傳:宜修早有生子秘方,為何要成全安陵容?但是,往往皇后生出來的中宮嫡子,只要資歷不要太差,也不至於完全失了父皇的寵愛,自然就能夠被立為太子。所以在宮鬥劇當中,經常能夠看到皇后在防著妃嬪有孕的同時,妃嬪們更是害怕皇后會生出中宮嫡子,這樣一切都是白費的。可是在《甄嬛傳》當中,大家都可以看到,最後鸝妃是憑藉著皇后給的生子秘方才能夠得到一個胎兒,那為什麼皇后從來不用這個方子來讓自己懷孕,甚至很少讓太醫調理身體備孕呢?
  • 《甄嬛傳》:打胎小隊長的皇后,為何會獨留三阿哥?
    看過劇的人應該都知道,皇后一直劇中的隱藏大Boss,前期看上去溫柔賢惠,直到甄嬛離宮大家才看到了她醜惡的嘴臉。滿皇宮裡,死在宜修手下的孩子不少,從親姐姐純元到富察貴人、甄嬛的孩子,宜修也被觀眾戲稱為後宮打胎小分隊的隊長。
  • 《甄嬛傳》:皇后真正的對手,不是甄嬛也不是純元
    在這種焦慮的驅使下,她機關算盡,開始謀害純元皇后,巧奪正室之位。焦慮蒙蔽了她的眼睛。她不明白,她在家不受重視,不是因為她是庶出,而是因為她父母在意嫡庶之別,因為她的姐姐本就名動天下、引人注目。而她的丈夫並不在意嫡庶。她的境遇,本就不會重演在她的兒子身上。
  • 甄嬛傳:皇后一國之母,為何每天都親手卸耳環?藏的秘密太深了
    導語:甄嬛傳:皇后一國之母,為何每天都親手卸耳環?藏的秘密太深了!宜修皇后是與純元和純元影子甄嬛槓上了一輩子的女人,前半生她活在庶出和異母姐姐的陰影之下,未出嫁時在家中許多待遇都不如姐姐,這時候就已經埋下了妒火殺戮的因果,後來也想老天爺有意戲耍捉弄一般,爭完父母的寵愛,又要來爭丈夫的寵愛,偏偏那個人最後還做了皇上。
  • 甄嬛傳皇后執意打掉所有的胎兒絕不是為了將來成為唯一的皇太后
    皇后宜修,作為烏拉那拉氏家族的庶女,嫁入雍親王府為側福晉。本以為「生下皇子」可以扶正福晉,沒想到,嫡出姐姐純元的出現,讓原本到手的福晉之位拱手她人。親生的大阿哥被迫成為庶出,自己兒子的太子之位被他人一朝奪去。只因純元是嫡出女兒,入府便是福晉,又是專房之寵。雍親王只顧著姐姐的有孕之喜,對宜修高燒不退的大阿哥不聞不問。原本屬於自己的一切,瞬間成了泡影,宜修的心裡充滿了仇恨。
  • 甄嬛傳:三阿哥已是養子,宜修為何還要演戲?其實因為太害怕
    看過《甄嬛傳》的人都知道,宜修曾經是有過一個兒子的,但因為生了病,最後也沒有搶救過來,就一命嗚呼了,後來她也就沒有生過孩子了。為了讓自己老有所依,宜修就把齊妃的三阿哥給搶了過來,事情成了定局,而宜修還要在三阿哥面前演戲,這又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