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元皇后算得上是《甄嬛傳》裡最為神秘的一個人物了,從未出場,卻處處都有她的傳說。關於她最為轟轟烈烈的一件事情,大概就是她搶了妹妹宜修的丈夫,也順便搶了她快到手的嫡福晉之位。大致過程如端妃所說:
當年皇上還是王爺,宜修又是庶女,所以先封為側福晉,只待生下皇子,便可封為福晉。直到那一日純元皇后奉旨入府陪伴初有身孕的妹妹,誰知在王府就遇上了皇上,皇上竟然對他一見鍾情,立刻去懇請太后封她為福晉。
然而我們仔細推敲一下,就會發現這件事情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宜修懷孕,娘家的女眷過去陪伴也是正常的。不過該由誰去呢?按照當時的規矩,一般是由母親過去陪伴的。
然而這次奉旨入府的既不是宜修的生母,也不是嫡母,而是姐姐純元,這不免就有些奇怪了。當然,宜修的生母是妾室,沒有資格出門交際應酬,所以要去也只能是嫡母去。可若是湊巧嫡母不在了呢?那是不是就非得讓純元這個閨閣在室女去照看一個懷孕的妹妹呢?
首先,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像純元一樣的大家閨秀講究的都是足不出戶,更別說提前沾染生育之事了。這一點我們從淳貴人身上就能看出一二。在甄嬛第一次懷孕的時候,她很好奇的問了一句:莞姐姐,真的有個小孩在你肚子裡面嗎?
可見她對生孩子的事情十分陌生。淳貴人是有姐姐的,她的姐姐和姐夫感情十分要好,懷孕生子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可是淳貴人卻似乎從未見過姐姐懷孕的樣子。同樣的還有甄玉嬈,她曾多次入宮探望甄嬛,可是在甄嬛懷孕的時候她也從來沒有去過。可見在當時的禮法之下,未婚的女孩兒去探望懷孕的姐妹是不合適的。
第二,純元是嫡女,身份尊貴,是不可能去照顧一個庶出的妹妹的。
第三,純元與宜修並非一母同胞,二人的關係真的不怎麼樣。
既然不論從禮法,還是親密程度來講,純元都不適合陪伴有孕的宜修,那麼為什麼偏偏去的就是她呢?不用說,為的就是「偶遇」雍親王,成為他的嫡福晉。純元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據端妃所說,當年純元是「奉旨入府」陪伴有身孕的宜修,這才導致了「偶遇」雍親王,那麼我們先來看看這旨意是誰下的。
是康熙皇帝嗎?似乎不大可能。這些事情本來就是有慣例的,不需要皇帝特別下旨。更何況皇帝日理萬機,不會連一個側福晉養胎的事情也要親自過問,更不會連側福晉還有個姐姐都一清二楚。清楚這些的只能是和烏拉那拉氏以及雍親王都很親近的人。
很親近,有權力下旨,又不會惹人非議,這樣的人只有一個了,那就是當年的德妃娘娘,也就是《甄嬛傳》裡的太后。德妃出身烏雅氏,是烏拉那拉氏的親眷,也是宜修的婆婆,她關心兒子的家事再正常不過了。
然而,她為什麼要下一道如此奇怪的旨意,竟然讓純元這樣的未嫁女去陪伴一個懷有身孕的妹妹呢?沒錯,她就是要促兒子胤禛與純元的「偶遇」,再將純元推向嫡福晉之位。
我們都知道,烏拉那拉氏的終極目標,就是要保住皇后的位子在自己人手中,為此他們下了好大的一盤棋,先是在奪嫡局勢複雜,不知道誰會勝出的時候,將庶女宜修嫁給雍親王為側福晉,佔好坑位;雍親王漸漸得勢以後,他們再將嫡女純元嫁過去做嫡福晉,就能順理成章的拿下皇后的寶座。德妃作為烏拉那拉氏的自己人,下一道旨意協助一下又有何難?
庶出的宜修已經是側福晉了,嫡出的純元當上嫡福晉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正如當年宜修自己所說的那樣:長姐入府應為福晉。
說白了,宜修只不過是烏拉那拉氏為純元安排的一顆墊腳石而已。而純元也好不到哪兒去,她也只是家族的一枚棋子。
精明的烏拉那拉氏知道,若是雍親王登上帝位,以宜修庶出的身份,哪怕是生下兒子,也很難登上皇后之位,只有派出嫡女純元才能最終達到目的。
當然了有人可能會問,萬一當年雍親王並沒有對純元一見鍾情呢?烏拉那拉氏豈不是白折騰了?
有沒有一見鍾情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讓雍親王看見,烏拉那拉氏還有一個更加優秀的嫡出女兒。只要他看見了,後面就是利益的談判了,比如你要是娶了我家的嫡女,我們烏拉那拉氏就會全力支持你!雍親王野心勃勃,他哪裡會拒絕這樣的政治利益呢?
事情比烏拉那拉氏想像的還要順利,雍親王直接就愛上了純元,省掉了他們許多的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