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烏拉那拉氏的榮耀沒有保住,是太后走錯了兩步棋

2020-09-03 吉吉

《甄嬛傳》中的太后才是真正的宮鬥高手。因為不愛先帝,才能和他的寵妃成為閨蜜。面對之前戀人的背叛,她也能既往不咎,讓他幫助自己的兒子成為皇帝。她對自己的定位永遠都是先是太后,再是其他身份。後宮的事,她很少過問。一旦過問,便明察秋毫。但她走錯了兩步棋,烏拉那拉氏失去了往日的榮耀。

01

純元皇后貫穿了整部劇,都是回憶。但似乎每件事情,都和她有關。皇上喜歡的人,都是她的影子。

純元皇后是宜修害死的,但是太后默許的。因為,太后覺得純元太弱了,而宜修的狠才適合宮中。但她沒想到,宜修太狠了,同樣斷送了烏雅氏和烏拉那拉氏的榮耀。那時的太后,她沒有看懂純元。那時的純元,亦不懂宮中兇險。但純元比宜修更懂家族使命,也比宜修放得下情愛。只是,她還沒來得及坐上中宮之位,宜修便除了她。

都說純元皇后從不苛責,那人跪了半個時辰便小產了。正是因為她從不苛責,偶爾的失誤便也只能是失誤了。如果她真的苛責,就算是偶爾的失誤,也不是失誤了。這便是純元比宜修的高明之處。

到最後,純元告訴皇上請護好我唯一的妹妹宜修。她用的就是皇上這份心理,讓宜修繼續延續烏拉那拉氏的榮耀。皇后和太后都是利用這一點。

這明明是一手好牌,是被皇后打成爛牌的。宜修知道太后放不下榮耀,皇后只能是她才如此放肆。如果太后當年阻止了宜修的做法,純元比她更適合皇后之位。她是那種溫柔的狠人。而且,有了皇上的愛,她走得更順暢。晚年的太后,經常提起純元,是因為她後悔了。

02

為了挾制皇后,太后幫甄嬛回宮。如果太后還在,甄嬛的陰謀不會得逞。以她的洞若觀火,明察秋毫,是不會允許甄嬛動搖皇后之位的。甄嬛之所以後期敢那麼做,她知道皇上不喜皇后,而皇后已經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太后。

甄嬛回宮的那一刻,皇后已經是她的心腹大患。她回來就是復仇的。但當時四阿哥被害,太后無暇顧及太多。她知道保住皇嗣很重要。

太后太清楚保著別人,也是保著自己。可是宜修學不會。你看,太后一直在擔心宜修的後位。說實話,宜修的這個後位,如履薄冰,如果沒有太后撐著,恐怕早就沒有了。

太后最後都留了遺旨:烏拉那拉氏不可廢后。這道遺旨保住的是宜修的命和名分。實際上,皇后也只是名義上的皇后了。到了《如懿傳》中,為了保住青櫻,為了延續烏拉那拉氏的榮耀,也只能自殺了。

太后已經盡她的努力做好萬全之策。她一生都在盡力保住烏拉那拉氏的榮耀。但這一步棋,她真的走錯了。為了挾制皇后,讓甄嬛回宮,是一步錯棋。

03

太后的一生,是經歷了無數風霜雨雪。坐在了太后的寶座上也有遺憾。四阿哥登上了寶座,她卻永遠都見不到自己的老十四。生命最後的時刻,她的懇求,只是見兒子。她知道見不到,但也只是希望保住兒子的命。

她的愛人隆科多騙了她,她才入宮。入宮後,她沒有斬斷情緣分,反而有了利用。這份利用裡有真心。到最後,她真的希望隆科多能活。但她更看重大清江山。她先是太后,先盡太后之責,才是青梅竹馬。

既然成了太后,延續烏雅氏和烏拉那拉氏的榮耀,便是她的責任。她看重宜修,但宜修只懂狠,不懂柔。其實,這是她小看了純元。

為了制衡宜修,讓甄嬛回宮,卻讓宜修腹背受敵。確實,她是宜修最大的保護傘。然而,宜修終究成了棄妃。烏拉那拉氏的榮耀在宜修那裡已經敗得差不多了。

她一輩子付出的心血,終究還是沒能保住。

吉吉:陪你一起追劇,分享我的感悟。

相關焦點

  • 《甄嬛傳》齊妃之死——太后和皇后的烏拉那拉氏的榮耀
    太后名叫烏雅成璧,烏雅氏是皇后烏拉那拉氏的包衣,就是家奴的意思太后和皇后自成一家。儘管皇后背著皇帝做了許多壞事,太后都都是以警告了之,也沒有告訴皇帝。,叫她適當收斂點,為了烏拉那拉氏的榮耀,應該少做一些害人的事!
  • 甄嬛傳:太后為何縱容皇后謀害皇子,難道只是為了保住家族榮耀?
    甄嬛傳:太后為何縱容皇后謀害皇子,難道只是為了保住家族榮耀?,難道只是為了保住家族榮耀?其實小編在看甄嬛傳這部劇的時候,真的挺討厭皇后的,畢竟皇后這個人表面看上去人畜無害,或者說是溫柔又善解人意。但是背地裡皇后做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甚至為了能夠當上皇后,把自己的親姐姐也就是純元皇后都害死了。但就算是這樣,皇后也不後悔,甚至還覺得自己做的沒有錯。這也是小編最討厭皇后的一點了!
  • 甄嬛傳:宜修只是墊腳石,純元皇后才是烏拉那拉氏最大的陰謀
    純元皇后算得上是《甄嬛傳》裡最為神秘的一個人物了,從未出場,卻處處都有她的傳說。關於她最為轟轟烈烈的一件事情,大概就是她搶了妹妹宜修的丈夫,也順便搶了她快到手的嫡福晉之位。大致過程如端妃所說:當年皇上還是王爺,宜修又是庶女,所以先封為側福晉,只待生下皇子,便可封為福晉。
  • 甄嬛傳:甄嬛如果不是雙生子,結局必死無疑
    甄嬛傳中一直以為開始時以為後宮的大boss是年羹堯的妹妹,依靠擁有軍功在身的哥哥,恃寵而嬌的年世蘭,年世蘭死後,表面慈眉善目的皇后,其實,在太后去世前,後宮的所有爭鬥,下指導棋的都是太后,後宮所有宮嬪的心思和鬥爭路線的是非曲折都是了如指掌,主要原因是後宮連著前朝,所以為了大清的江山,烏拉那拉氏的榮耀,只能睜一隻眼,閉隻眼。
  • 甄嬛傳:眉莊一直受太后偏愛,為啥死後太后卻並無反應?
    ,甚至沒有表現出太悲痛的心情,反而像從來沒有這份情誼一樣。,沒有孩子的母妃和沒有母妃的孩子都掀不了什麼浪花。安陵容受皇后指使,而皇后是太后的親侄女,她們共同代表著烏拉那拉氏的榮耀,放棄了自己愛的人在宮中那麼努力活到最後
  • 甄嬛傳:後宮嬪妃小產,為何太后唯獨對這個人特在意?用意極深
    甄嬛傳:後宮嬪妃小產,為何太后唯獨對這個人特在意?用意極深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甄嬛傳》中有無數的女人,得湊成好多臺戲了。劇中姐妹反目,妃嬪們勾心鬥角,還有一個偽善的皇后潛伏在後面隨時等著給受寵的妃嬪致命一擊,借刀殺人也是幹得得心應手,網友們還給她取了一個外號「打胎小能手」。之所以給她取這個名字呢,是因為在劇中皇后明裡暗裡讓好些妃嬪失去了孩子。
  • 甄嬛傳太后為何縱容皇后打掉莞貴人腹中皇嗣
    太后為烏拉那拉氏家族榮耀考慮,從「皇嗣凋零,數量不及先帝的零頭」,拐彎抹角提起三年大選,引入幾個新人入宮,平分春色,制衡華妃,抬高皇后。太漂亮,易狐媚惑主;太聰明,有幹政之嫌,太后都不喜歡。而甄嬛,偏偏既漂亮又聰明。因此,甄嬛並不是太后心儀的后妃人選。再加上甄嬛與純元「五分性情五分長相」,足以讓皇上情動;「純元臉+飽讀詩書」,家世不低,是個比華妃更漂亮聰明的主,這要是入宮,皇后的正位中宮地位恐怕岌岌可危,自己嘔心瀝血保住的烏拉那拉氏的家族榮耀豈不毀於一旦?甄嬛配置的樁樁件件,都犯了太后的大忌。
  • 溫實初在眉莊房裡過夜,太后早已知道,為何不動手?答案很扎心
    久而久之太后果然喜歡沈眉莊,還誇讚沈眉莊:莞嬪聰明,你性子沉穩,有你們在皇帝身邊我也就放心了。可見太后是很重視沈眉莊的。但是沈眉莊後來血崩的時候,太后卻沒有過問,實在是奇怪。,這時候太后卻沒有什麼反應。
  • 甄嬛傳:太后臨終前,曾喊出一句詛咒,多年後雍正身上個個應驗
    導語:甄嬛傳:太后臨終前,曾喊出一句詛咒,多年後雍正身上個個應驗!太后跟雍正在《甄嬛傳》裡面其實還是很合得來的,雍正心裡忌憚這年羹堯,不願意讓華妃有孩子。可是人跟人之間總會少不了矛盾,太后最在意烏拉那拉氏的榮耀,明知宜修這麼多年來一直在殘害雍正的孩子,卻還是幫著瞞著雍正
  • 《甄嬛傳》太后,享一世榮華,對前朝後宮洞若觀火,卻從未開心過
    最後因為佟佳氏沒有兒子,才扶持雍正當皇帝。最後,烏雅成璧成了太后。隆科多有了造反之心,雍正告訴太后,隆科多必須死,在一個夜裡,太后帶了小菜和酒找隆科多,她說出了多年來對隆科多的怨,也說出了自己的不易,讓隆科多喝了她親自準備的毒酒,她對這個人是又愛又恨。
  • 甄嬛傳:太后早就知道純元的死因,你看太后死前和皇上說了什麼?
    甄嬛傳:皇上或許早就知道純元的秘密,不信你看他和太后說了什麼儘管宮裡面人人自以為皇上雍正對於自己的髮妻所以當時烏拉那拉氏的願望並沒有實現,雍正也得以藉助烏拉那拉氏的權勢登上王位,最後也在一步一步削弱他的勢力。然而,由於太后和宜修本身都是屬於烏拉那拉氏家族,所以他也不好將這件事情做的太絕。不過雍正早已看出真相,知曉純元的目的和秘密,但是只是和太后心照不宣,只是為了保護彼此的顏面。
  • 甄嬛傳一一曹貴人為什麼落得被皇上毒死的結局?只因走錯了三步棋
    電視劇《甄嬛傳》主要講述了臣女甄嬛一路升級打怪,鬥敗華妃年世蘭,鬥垮皇后宜修,最終成為太后的故事。只因走錯了三步棋:第一步棋:站隊華妃曹貴人深知皇后宜修不是好的領導,卻沒看透華妃也不過是借哥哥年羹堯的關係才得寵,站錯了隊伍。
  • 甄嬛傳,她是後宮小主中唯一讓太后付出真心的人
    ,記得劇情中,皇帝剛繼位時,自然朝務繁忙,沒有心思安撫後宮,對後宮小主雨露均沾,太后為讓皇帝安撫後宮,讓自己的侍女竹息去商量充實後宮的事,竹息給皇上送了一碗粥和一些小菜。其實,潛臺詞是你太后都大把年紀了,人老珠黃,還和老情人不清不楚的。不害臊。但太后現在應該是徐娘半老,春心正盛的時候,就回了一句「人老了倒也不怕熱,叫人放心不下的是皇帝你,早晚忙著朝政的事,自己的身子要有數,你這麼忙著,可有關心三阿哥的功課?」,皇太后有這幾個意思,一、老娘的事自有分寸,不用你操心。二、你自己後宮沒有先帝的能耐,子嗣凋零,先管好你自己。
  • 甄嬛傳:玉嬈能順利伺候皇上,並非因為甄嬛,而是太后為她撐腰
    甄嬛傳:酷似純元的玉嬈,改變命運並非因甄嬛,而是太后為她撐腰甄嬛傳中當初皇帝雍正曾經有一段時間專寵甄嬛,很多人也紛紛為甄嬛感到高興,當時在碎玉軒裡面的快樂日子一度讓甄嬛以為自己收穫了愛情。畢竟從電視劇中我們便知道,太后本身是十分看重烏拉那拉氏的榮耀的
  • 甄嬛傳:剪秋在慎刑司時,為何非要咬舌自盡?只為保住一個秘密
    只為保住一個秘密」皇上雖然後宮有著三千佳麗,但是還是要依照老規矩,每月的初五到皇后的寢宮去。華妃就十分記恨皇后,不是因為皇后的權利,而是因為不管皇后多麼人老珠黃,皇上都要去她的寢宮。太后一直強調她是為了烏拉那拉氏的榮耀而維護皇后
  • 《甄嬛傳》:皇上是如何靠「女人」上位的
    猶記得《甄嬛傳》開場就是雍正登基,登基中著重強調了隆科多與年羹堯的擁立之功,人稱「內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堯」。看似是前朝風雨,但其實也是後宮風雲,此次登基包含兩個權利中心,牽涉三個女人在其中!因為太后!可見隆科多與太后是一個權利中心,都是傳統皇家貴族。太后也將自己母家的侄女烏拉那拉氏許給了自己的四子,雍正即位後,皇后就只會是烏拉那拉氏,完完整整地從上往下控制了整個後宮。
  • 《甄嬛傳》純元皇后不是白月光,宜修有多狠,純元的城府就有多深
    此時忽然另娶他人,就相當於停妻再娶了,為何卻沒有影響自己的地位和名聲?以上幾點可以推得,純元的進府,根本就是烏拉那拉氏家族,跟太后甚至是先皇這邊達成的統一意見。而純元根本從一開始就知道家族對自己的安排,她也參與了這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 《甄嬛傳》中,「皇后」還是「皇后」,也只能是皇后,為什麼?
    甄嬛傳中「皇后」還是「皇后」,也只能是皇后。因為皇后有太后的意旨,連皇上都不能廢后。那為什麼新皇登基她還是皇后呢?為什麼太后不讓廢后,難道她能算到,以後會發生什麼事嗎?她不知道以後會怎樣,但是太后知道,皇后狠毒,總有一天她會丟了皇后的位置,為保證烏雅氏和烏拉那拉氏的榮耀。
  • 如懿傳:富察皇后連失嫡子,為何沒有像太后一樣撫養一個庶子?
    在失去兩位嫡子之後,富察皇后一直苦苦支撐著,為的就是能保住富察家最後的一點榮耀,為了家族這樣拼命的富察皇后實在讓人心疼!可有一點卻非常奇怪,富察皇后想要保住富察家的榮耀就必須保住自己皇后的位置,還要保證最後是自己的兒子登上皇位,然後她順理成章成為太后,這樣才能長久保住富察家族,富察皇后一直在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 《甄嬛傳》:宜修愛慘了皇上,害苦了自己,最終換來生死不復相見
    從前,看《甄嬛傳》的時候,只覺得宜修這個女人好狠,現在才覺得她是那個最可憐的人。她真的是愛慘了皇上。甄嬛說的真沒錯,她的悲劇就在於讓一個不愛她的男人愛上她。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宜修。她要的就是延續烏拉那拉氏的榮耀。而四爺剛好喜歡她,她無需爭寵。她守護的是她的家族。你看,宜修最後的話無論如何請善待我唯一的妹妹宜修。她臨終,都在延續烏拉那拉氏的榮耀。她知道,這條路,必須有人替她走下去。宜修對她都能下去狠手,那麼這條路,她走得肯定更順暢。她保她,哪裡是姐妹情深,而是為了家族。而皇上,卻吃她的這一套。 皇后呢,恰恰敗在這個執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