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有償」看外孫,姥姥在親家眼裡成了「保姆」

2020-10-03 津雲工作室

三番五次邀約外加開「工資」

終於請出姥姥看外孫

  工作日每天早上七點半以後,是王阿姨最放鬆的時候。閨女和姑爺都去上班了,外孫池池還沒睡醒。王阿姨把客廳電視靜音,光看圖像和字幕,順便等池池醒來。

  一晃,王阿姨來市區已經三個月了。起初,她在郊區家裡養雞,根本沒想過來帶外孫。閨女畢業後嫁了個好人家,可兒子才剛上大學,將來用錢的地方還多著呢。趁著自己還有把子力氣,王阿姨還想再奔幾年,多給兒子攢點錢。可沒想到,閨女三番五次要她來市裡幫帶娃,最後還搬出了公公一起說情:「我們全家都上班,孩子沒人帶呀,找保姆花錢是小事,關鍵是不放心呀。還不如把工資給您,您是孩子姥姥,照顧外孫,我們一百個放心!」王阿姨卻說:「現在養孩子都嬌貴,我這笨手笨腳的,真怕照顧不好。」王阿姨之所以推脫,是因為她心裡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即便親家那頭肯給工資,她哪好意思接著呢。「有嘛照顧不好的,看孩子和養雞本質上是一樣的。您能把小雞仔養到會下蛋,肯定也能帶好池池。」最終,讓王阿姨下決心處理了正在產蛋期的母雞來市裡的,除了親家那頭開出的每月6000元的「工資」,還有一點——她還能隔周見到正在市裡上大學的兒子。

  閨女還沒休完產假,王阿姨便提前過來學習帶娃「業務」了。閨女奶水少,基本靠奶粉餵孩子。從燙奶瓶到沏奶,從換尿片到做撫觸……閨女和親家母手把手地教,王阿姨親自上手實操。等到一切都步入正軌,閨女才放心去上了班。

擔心姥姥帶不好娃

爺爺奶奶抽冷子「檢查工作」

  「啊……」伴隨著一陣響亮的哭聲,池池醒了。王阿姨顧不得關電視,趕緊跑去抱池池,順便把備好的奶瓶放到池池手裡。池池的奶還沒喝完,門鈴忽然響了。

  聽到門鈴響,王阿姨沒著急開門,等池池把奶喝光,才抱著池池起身奔向門邊。透過門鏡,王阿姨發現是池池的姨奶奶,這才放心開了門。姨奶奶不是頭回來看池池,池池自然也不陌生。姨奶奶抱著池池,池池不錯眼珠地盯著電視,姨奶奶微微皺了皺眉說:「池池,乖,你還小,咱不看電視哦。」王阿姨這才想起自己忘了關電視,趕緊去按遙控器。姨奶奶是順路過來看看孩子,待了不到一個小時就回家做飯去了。

  池池看了兩眼電視這事王阿姨壓根沒放在心上,然而她沒想到,轉天閨女就猶豫著對她說:「媽,池池睡著了,您看會電視沒事。池池要是醒了,千萬別讓他看啊。還有,我給您買的智慧型手機,也不能讓他看。」聽了閨女的話,王阿姨嘴上沒說什麼,心裡難免有情緒。夜裡躺在床上,王阿姨翻來覆去睡不著。池池姨奶奶打的小報告,徹底點醒了她。怪不得家裡隔三岔五不是姨奶奶來就是姑奶奶來的,親家公和親家母也抽冷子在單位午休時過來,表面看是幫她搭把手,實際上,是人家不放心呀。

  王阿姨越想越窩火,自己畢竟是池池的親姥姥,親家怎麼能這樣對自己呢?思來想去,不想把事鬧大的王阿姨最終選擇了忍讓,畢竟自己看池池風吹不著,雨打不著,每月親家還往她卡裡打錢。池池嬌貴,當姥姥的就委屈點吧。看了一天孩子,王阿姨也累了,她邊給自己解心寬,邊迷迷糊糊睡著了。

李志平 繪

孩子發燒捅破「窗戶紙」

收錢的姥姥快成僱來的「保姆」

  那天上午10點多,王阿姨帶池池去街心花園曬太陽。哪曾料想,響晴的天兒,突然風雨大作,王阿姨緊溜兒帶池池回了家。下午,池池有點沒精神,王阿姨一摸池池額頭,發現有些燙,趕緊給池池測體溫,一看都快38℃了,王阿姨火速帶池池去了家門口兒的一家私人診所。醫生說不到38.5℃,不吃退燒藥,先觀察下。回到家,王阿姨一邊給池池喝水,一邊繼續測體溫。池池的體溫一直在38℃上下。王阿姨有點不放心,還是把退燒藥給池池吃上了。吃了退燒藥,池池睡著了。看看快到下班點兒,王阿姨起身給閨女打了電話:「麗麗,今天下班別耽擱,早點回來,池池好像感冒了。」

  王阿姨沒想到,自己的一個電話,召回的不僅僅是閨女,姑爺、親家公和親家母全來了。大家圍著池池又是摸額頭,又是測體溫,又是餵水。或許是因為退燒藥的作用,池池已經不燒了。看到池池不燒了,王阿姨開心地說:「看來是我給吃退燒藥給對了……」話音未落,閨女和親家母幾乎異口同聲地說:「池池吃退燒藥了嗎?」這時,王阿姨才發現自己捅了婁子。「池池發燒,您怎麼不早說?」「可憐池池這麼小,就吃上退燒藥了……」搞得王阿姨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心裡特別不是滋味。

  打破尷尬的,是在單位裡當領導的親家公:「親家母,今兒我把話給您撂這兒。池池是我們王家的根兒,我說了算。除了我,誰都沒別想做主!」說完,親家衝兒子一努嘴:「幹嘛還傻愣著,趕緊帶池池去醫院呀!」幾個人手忙腳亂帶著池池去了醫院,甩下王阿姨自個兒像個局外人。王阿姨總算明白了,她哪裡是池池的姥姥,分明就是他們老王家花錢僱來的保姆呀!早知道會這樣,還不如橫下心在家養雞。

  守著空蕩蕩的房間,王阿姨越想越憋屈。她抄起電話打給了老伴兒,老伴兒剛問了一聲「你咋樣啊」,王阿姨像個被人誤解的孩子,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今天的故事有點奇葩,故事中的「姥姥」之所以變成「保姆」了,主要是因為親家之間「過錢」了。爺爺奶奶掏錢,姥姥接錢,一旦形成事實,雙方就已經是僱傭關係。只是男方父母為給親家留面子口頭兒沒這麼說而已。

  在目前的情況下,姥姥要想擺脫困境,只能抽身而退。畢竟自己與親家的已經關係不平等,從心理、情感上都難以接受;另外自己的知識層次、育兒理念與親家及女兒一家都有差距,而隨著外孫長大,對孩子進行教育的訴求開始增長,自己很難勝任這一重任。因此,對於姥姥來說,早點知難而退可以避免更多、更深的家庭矛盾。

  監製:桃金孃娘

  編輯:劉穎

  音頻後期:葉丹

相關焦點

  • 小說:帶了5年外孫,一巴掌讓老人後悔:再閒也不給女兒帶孩子
    張姥姥最近有一件非常令人氣憤的事情。她給女兒帶了5年的外孫,沒有落下一聲好,還莫名挨了一巴掌!她發誓,再閒也不給女兒帶孩子了!這話啊,還要從5年前說起。張姥姥的女兒嫁到了外地,兩個人十分的恩愛,感情好的不得了,雙方父母也還是挺同意的。確定了婚禮日期之後,兩家人都一起籌備婚禮,最後的婚禮也是辦的熱熱鬧鬧。
  • 小說:帶了3年外孫,一巴掌讓老人後悔:再閒也不給女兒帶孩子
    王姥姥最近有一件非常令人氣憤的事情。她給自己的女兒帶了3年的外孫,不僅沒有落下一聲好,反而還莫名挨了一巴掌!她發誓,再閒也不給女兒帶孩子了!這究竟是怎麼一會事兒呢?事情還要從3年前說起。3年前,王姥姥的女兒嫁到了外地,兩個人十分的恩愛,感情好的不得了,雙方父母也還是挺同意的。
  • 首富和小保姆的戀情
    女兒找了婆家,後面有了外孫,親家公有次在個飯局上說,別看老趙這麼風光,家裡面的家產,最後還是得跟著女婿的姓。縣城不大,這個話就傳到老趙的耳朵裡面了,做為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老趙,心裏面肯定不舒服,但是沒有馬上爆發。而是心裏面扎了一根刺。因為女兒哪裡有了外孫,老闆經常得去照顧女兒,家裡面就僱了一個保姆,平常做家務做飯,有時候老伴去女兒家住幾天,家裡面就老趙和保姆。
  • 咋天,去鄉下王叔家,他親家喝了點酒,哭倒在炕上……
    他們兩個親家也從遠處趕來。王嬸的兒媳婦是雙胞胎。她爸與姐姐的老公公都來了。席間,大家也談論著農民養老問題,王叔很關心實事,他的親家不喜歡說話。但是,他兒媳姐姐的老公健談。總說老實巴交的親家,太能幹,太受累,太辛苦,自己沒受著累。現在給一朋友兒子公司打更,一個月3000……王叔的親家也67歲,老伴前二年突然病逝。去可憐的是姥姥臨了也未見過今年考上大學的大外孫。
  • 小說:帶了4年外孫,一巴掌讓老人後悔:再閒也不給女兒帶孩子
    李姥姥最近有一件非常令人氣憤的事情。她給女兒帶了4年的外孫,沒有落下一聲好,還莫名挨了一巴掌!她發誓,再閒也不給女兒帶孩子了!這話啊,還要從4年前說起。李姥姥的女兒嫁到了外地,兩個人十分的恩愛,感情好的不得了,雙方父母也還是挺同意的。確定了婚禮日期之後,兩家人都一起籌備婚禮,最後的婚禮也是辦的熱熱鬧鬧。
  • 帶了3年外孫,一巴掌讓老人後悔:再閒也不給女兒帶孩子
    李姥姥給女兒帶了三年的外孫,不但沒有留下一句好,反倒是落下了一聲不是,她發誓,再嫌也不給女兒帶孩子了!這話要從三年前說起。李姥姥的女兒嫁到了外地,兩個人十分的恩愛,感情好的不得了,雙方父母也還是挺同意的。確定了婚禮日期之後,兩家人都一起籌備婚禮,最後的婚禮也是辦的熱熱鬧鬧。
  • 外孫得百分的故事
    雖然聽到了喊聲,我還是無動於衷,繼續坐在屋角裡的看我的小人書。門「吱」的一聲開了,外孫手舉考試卷子向我跑來,房屋中間還有個茶几擋道,他也不繞一下,而是從茶几上走過來。頓時我的眼睛被他的卷子愰得眼花繚亂,他說:「姥爺,看到沒有,我又得到了個百分,你不是說我不行嗎?你看看!」獲得百分當然是好事。雖然不以分數論英雄,但我還是想他得高分。
  • 姥姥的童謠伴著我長大
    不知何故,姥姥不到七十,滿口的牙就掉光了,吃飯無法咀嚼,只能整咽。那是個非常貧困的年代,不知道母親為啥不給姥姥鑲牙,估計還是因為沒錢。不過那個年代有個很普遍的傳統:人老了,有病就不看了。那時的人們都認為,人老了不中用了,花錢看病是極大的浪費。 姥姥從六十多歲起就不吃晚飯了,有時喝一點米湯。
  • 故事:都說姥姥疼外孫,我媽卻要把我兒子賣掉
    如今美夢卻成了泡影。那天女兒小欣打電話說要回來,王秀芬高興的什麼似的。又是殺雞又是宰鵝,操辦了一頓豐盛的飯菜為小欣接風。她滿以為小欣會帶回來幾萬塊錢,給自己一個驚喜。沒想到女兒卻抱著孩子回來,著實給了她一個驚嚇。王秀芬的臉頓時拉得老長。
  • 小外孫童言無忌,卻讓姥姥無地自容,女婿的臉色也變了
    因為有了兵兵以後,正好兵兵的姥姥退休了,他們住在一個小區,照顧起來比較方便。雖然兵兵的爺爺奶奶住的離縣城只有二十幾裡地,但畢竟是農村,還種著幾畝地。所以,兵兵基本上就是姥姥帶大的。姥姥也只有兵兵媽媽這一個孩子,所以,姥姥自然是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他們一家特別是兵兵的身上。兵兵的爸媽都要上班,姥姥便一早就把兵兵接過去。
  • 婆婆該幫你看孩子嗎
    她和婆婆住一個院,孩子馬上就要斷奶了,她婆婆也沒啥事,整天東家串西家閒逛,她想要婆婆看孩子,婆婆不給看,說是「誰生的誰養」。大部分婆婆,在兒媳婦生孩子坐月子時,婆婆都會伺候月子的,可她這個婆婆就沒伺候月子,娘家媽媽就把女兒帶到自己家,伺候的月子。這點她本就已經有了怨言。現在要出去工作,照顧孩子的事又成了問題,她老公跑長途車,經常不在家,她被困住了。
  • 貧窮母親隱瞞身份去女婿家當保姆,被發現後女婿將其趕回農村老家
    一個年邁的保姆抱著女主人的腿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著。「小麗她也救不了你,讓你走就趕緊給我走人,看中我家吃的好住的好,死皮賴臉了不成?」說著男主人上去就是一腳,狠狠地踹在了老保姆的身上。隨著「啊」的一聲慘叫,老保姆就從樓梯上摔了下去。照道理說,遇到這麼難服侍的人家,做保姆的肯定是早早走人另謀出路了。可為什麼這個老保姆卻死活不願意離開?她到底在留戀什麼?
  • 大伯的姥姥家(大伯回憶)
    可曾記得那首童謠「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唱大戲,小外孫也要去…」。姥姥總是背著姥爺給老媽纏小腳,因為怕誒罰,中途放開,成了二腳板,老媽總是和我講讓她父母害苦了,所以下定決心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我們上學,不能當睜眼瞎,才造就了我們兄妹四人今天的幸福生活。老媽告訴我出生十八天不睜眼,「女子,不會是個瞎子吧?」姥姥在暑伏天精心服伺,到了第十八天,姥姥掰開紅腫的眼皮,發現兩個黑眼珠轉動,高興的姥姥:「女子,不是瞎子」,是啊,暑伏天坐院子哪有不上火的道理。
  • 到女兒家看外孫,女婿下班買了3個甜瓜,丈母娘看到後連夜走了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媽媽等不到產假休完就要繼續去工作, 照看孩子這項工作很多時候就落到了奶奶、姥姥的身上。電視聲音太大,讓我回房去看我早上要先送外孫上小學,回來以後等女兒女婿上班了,再在家照看小外孫女,忙碌了一天,到了晚上外孫女睡了以後,終於有空暇的時間在客廳看看電視。我看了一眼外孫的臥室,他正在裡面寫作業,特意把電視機的聲音關小了一點,避免打擾到他學習。
  • 故事:大兒當上門女婿,如今大兒和兒媳車禍去世,我讓親家把房子給二兒
    前陣子大兒子和大兒媳不幸車禍去世,給我留下了一個三歲的外孫,而兒媳又是親家唯一的孩子。那麼將來誰養著外孫呢,我想來想,想到了二兒子,我覺得他是最合適的人選,當然為了能說服兒子,我跟親家商量一番,讓親家母把房子過戶給二兒子,親家母同意了,可二兒子拒絕了。
  • 劉姥姥:大觀園之行告訴我,言多未必有失,說不定還有收穫
    但話說回來,儘管書裡花了整整一段去細說前因,我也沒看明白劉姥姥和賈府到底算哪門子親戚。再簡化就是,雖然王成父子都已經過世了,但是劉姥姥知道自己的親家,也就是王成的老父親,曾經被王夫人的父親認作侄兒。而王夫人是知情者,現在王夫人已經是賈家媳婦了,所以劉姥姥也就和賈家有了親戚關係。……估計看到這裡你和我一樣是滿頭的黑線。
  • 故事:外孫兒寄給姥姥溫暖的明信片
    今年中秋節前當我突然出現在老母親面前時,老母親吃驚地睜大了眼睛,看了我好半天才問:你當真是老大?我說:是的。緊接著點點頭。自從老母親耳背以來,和人溝通就很困難了,我們的回答常常聽不清楚。所以對話很困難,我們常常說完話,還要配合著做一些動作。
  • 貓姥姥的隔輩親
    而最近發生的一件事情,一直被附近的鄰裡鄉親口口相傳,津津樂道,甚成美談。為了糧食安全,老周家裡養的貓一直保持在兩隻以上。最近的兩隻大貓是娘倆,而且都是母貓。在今年春季的時候,兩隻母貓都相繼懷孕待產。貓媽媽先懷的孕,所以提前生產了一窩貓崽。
  • 外孫和孫子更疼愛哪一個
    外孫跟孫子年齡差不多,很快兩個孩子就玩到了一起。吳嬸兒正和女兒在屋裡敘話,忽然聽到外孫的哭聲,就跑了出去。原來,兩個孩子爭奪一個玩具,孫子把外孫弄哭了。「你是哥哥,應該讓著點弟弟!」吳嬸對孫子說道,又趕忙哄外孫:「乖孫孫不哭,姥姥替你出氣,打壞哥哥!」然後裝模作樣的在孫子屁股上打了一巴掌。
  • 城裡親家不要房子和彩禮,老父親看親家一家後,開始猶豫婚事
    這不成,絕對不成。看他有點沉默,李矬子說:「不行,房子咱買,你錢不夠我幫你湊湊,城裡時興買房貸款,咱也貸點,日後讓娃慢慢還,這樣女方就沒有理由讓咱上門了。」這到是個辦法,老王感激的看了眼李矬子,老伴也趕緊說:「他叔,別光顧說話,吃菜!」「兄弟,明天女方的爸也來商量婚事,你來作陪!」老王立馬安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