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故十
每更新一集就能上一次熱搜的《三十而已》終於迎來了大結局,毫無疑問,這次又登上了熱搜的排行榜。
許幻山為了自己的愛繼續生產藍色煙花,就在許幻山和顧佳準備籤離婚協議的時候煙花廠發生了爆炸,許幻山鋃鐺入獄,在監獄裡和顧佳離了婚。
最後林有有全身退,作為一個破壞別人的第三者,沒有受到任何的懲罰,相反地,在該劇中,她成了那個最幸福的人。
看到這裡有人就開始坐不住了,認為該劇嚴重的三觀不正,為什麼這麼說呢?一個破壞別人的第三者,最後不僅沒有受到任何的懲罰,還成了那個最幸福的人。
有人就不理解的問道,該劇到底想要給我們表達的是什麼?
這樣的現象會嚴重的誤導年輕的女性,她們可能認為這樣的做法是正確的,不僅不會受到懲罰,相反的還能讓自己過得很好。
要是真的是這樣的話,我想那事態就嚴重了。
如果你認為在全劇中,只有這大結局讓你感到三觀不正的話,我想那你就太天真了。
王漫妮,一個奢飾品專櫃的銷售。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可能在她身上看到了大多數人的影子,一個人在大城市裡打拼,身邊沒有人可以依靠,生活中生病了沒有人照顧,工作中還受別人的排擠……
她的這個人物是典型的「瀘漂」,可以代表不少獨自在都市裡打拼的小鎮女孩的縮影。她在上海工作了八年的時間,卻換不來這裡的歸屬感。
天天過著一種累死累活的「精緻窮」生活,卻也不願意回老家忙忙碌碌度過輕鬆的一生。
仿佛一切都不盡人意,可是在後來這一切都發生了質的改變,在第三集中,由於王漫妮善待賣菜大媽,可誰知道大媽豪擲千金秒變百萬搞定客戶,從此人生就仿佛開了掛似的,升職加薪慶功宴。
在宴會上被問到理想是什麼?她說她的理想就是希望在30歲之前把自己嫁出去,最好男方有錢溫柔還要帥。
王漫妮的做法有錯誤麼?肯定是沒有的,我想這也是大多數人的理想。
幹得好始終不如嫁得好,非常的寫實,非常的焦慮……,以至於很多人現在都想去上海乾專櫃櫃姐,然後開啟自己的「王漫妮」之路。
顧佳,總裁夫人。進口的橘子成箱的買,住的是幾百平的上海江景學區大房,到晚上的時候,可以直接的站在陽臺上看到外灘的繁華景象,她的圈子都是一些闊太太,對外說自己是全職太太,生活簡直不要太幸福了好麼?
家庭也生活的和睦,有個可愛的兒子,在對待兒子這方面,顧佳可謂是付出了全部的心血。
可就是這麼幸福的家庭,還是被別人有機可乘,沒錯,他的老公許幻山背叛婚姻了。
不知道是編劇見不得別人好還是有意而為之,仿佛家庭不出點問題,這個家庭就是不完整的家庭。
面對老公的背叛婚姻的事實,顧佳並沒有做出什麼出格的舉動。相反的,她非常的理智,理智到好像是別人的老公背叛婚姻了。
最後第三者林有有全身而退,沒有受到任何的懲罰,仿佛林有有就是一個過客,是專門來插足他們之間的一個絆腳石。
要問這部劇中誰最幸福,我想可能就是林有有了。
這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原配夫人能夠容忍第三者這麼放肆的插足自己之間的感情?試問在現實生活中有誰能夠做到?
正如文章開頭所言,可能這樣的結局會誤導一些年輕的女性或者一些甚至不再年輕的女性。
鍾曉芹雖然只是一個公司市場部的小職員,奈何人家是上海土著,自己一套房,男朋友一套房,怎麼說兩者加起來也有兩百多平。
可是唯一讓觀眾覺得不爽的是「我養貓,他養魚」,咱倆到底適合不適合,還有就是他為什麼不讓我生孩子,他是不是不愛我。
最終婚姻破散,不歡的收場。
當然了,婚姻的失敗,並不是一個人的錯誤。談戀愛的時候我可以讓你看到你想看到的,但是結婚之後,你想看到的和不想看到的一切都會暴露出來。
陳嶼看到鍾曉芹的媽作,不溫柔的一面,他並沒有想到的是如何好好的溝通,而是選擇了逃避,退回到自己的世界裡,把心門關起來,還在門外疊加了冷漠,無視以及厭煩等等。
而鍾曉芹並沒有能力把陳嶼的心門打開,而是她堅信自己看的是什麼就是什麼。
說實話,這樣的婚姻在現實生活中存在麼?答案是肯定的,可是作為電視傳播,應該給人傳遞是一種積極,正能量的形式,而不是讓人看了之後,覺得很壓抑。
有人說看了這部電視劇之後,覺得很壓抑,還有很焦慮,沒錯,我看完之後也是這樣的感受。
三個女人一臺戲,從《三十而已》全劇來看,電視劇不再是為觀眾服務,而是流量服務。只有熱度有了,管他三觀正不正,結局爛不爛。
最後希望看完的朋友能夠有自己的判斷和理智思考的時間,不要被編劇牽著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