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三十而已》這部劇三觀不正?有哪些細思極恐的情節

2020-08-25 故十

文|故十

每更新一集就能上一次熱搜的《三十而已》終於迎來了大結局,毫無疑問,這次又登上了熱搜的排行榜。

許幻山為了自己的愛繼續生產藍色煙花,就在許幻山和顧佳準備籤離婚協議的時候煙花廠發生了爆炸,許幻山鋃鐺入獄,在監獄裡和顧佳離了婚。

最後林有有全身退,作為一個破壞別人的第三者,沒有受到任何的懲罰,相反地,在該劇中,她成了那個最幸福的人。

看到這裡有人就開始坐不住了,認為該劇嚴重的三觀不正,為什麼這麼說呢?一個破壞別人的第三者,最後不僅沒有受到任何的懲罰,還成了那個最幸福的人。

有人就不理解的問道,該劇到底想要給我們表達的是什麼?

這樣的現象會嚴重的誤導年輕的女性,她們可能認為這樣的做法是正確的,不僅不會受到懲罰,相反的還能讓自己過得很好。

要是真的是這樣的話,我想那事態就嚴重了。

如果你認為在全劇中,只有這大結局讓你感到三觀不正的話,我想那你就太天真了。

王漫妮

王漫妮,一個奢飾品專櫃的銷售。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可能在她身上看到了大多數人的影子,一個人在大城市裡打拼,身邊沒有人可以依靠,生活中生病了沒有人照顧,工作中還受別人的排擠……

她的這個人物是典型的「瀘漂」,可以代表不少獨自在都市裡打拼的小鎮女孩的縮影。她在上海工作了八年的時間,卻換不來這裡的歸屬感。

天天過著一種累死累活的「精緻窮」生活,卻也不願意回老家忙忙碌碌度過輕鬆的一生。

仿佛一切都不盡人意,可是在後來這一切都發生了質的改變,在第三集中,由於王漫妮善待賣菜大媽,可誰知道大媽豪擲千金秒變百萬搞定客戶,從此人生就仿佛開了掛似的,升職加薪慶功宴。

在宴會上被問到理想是什麼?她說她的理想就是希望在30歲之前把自己嫁出去,最好男方有錢溫柔還要帥。

王漫妮的做法有錯誤麼?肯定是沒有的,我想這也是大多數人的理想。

幹得好始終不如嫁得好,非常的寫實,非常的焦慮……,以至於很多人現在都想去上海乾專櫃櫃姐,然後開啟自己的「王漫妮」之路。

顧佳

顧佳,總裁夫人。進口的橘子成箱的買,住的是幾百平的上海江景學區大房,到晚上的時候,可以直接的站在陽臺上看到外灘的繁華景象,她的圈子都是一些闊太太,對外說自己是全職太太,生活簡直不要太幸福了好麼?

家庭也生活的和睦,有個可愛的兒子,在對待兒子這方面,顧佳可謂是付出了全部的心血。

可就是這麼幸福的家庭,還是被別人有機可乘,沒錯,他的老公許幻山背叛婚姻了。

不知道是編劇見不得別人好還是有意而為之,仿佛家庭不出點問題,這個家庭就是不完整的家庭。

面對老公的背叛婚姻的事實,顧佳並沒有做出什麼出格的舉動。相反的,她非常的理智,理智到好像是別人的老公背叛婚姻了。

最後第三者林有有全身而退,沒有受到任何的懲罰,仿佛林有有就是一個過客,是專門來插足他們之間的一個絆腳石。

要問這部劇中誰最幸福,我想可能就是林有有了。

這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原配夫人能夠容忍第三者這麼放肆的插足自己之間的感情?試問在現實生活中有誰能夠做到?

正如文章開頭所言,可能這樣的結局會誤導一些年輕的女性或者一些甚至不再年輕的女性。

鍾曉芹

鍾曉芹雖然只是一個公司市場部的小職員,奈何人家是上海土著,自己一套房,男朋友一套房,怎麼說兩者加起來也有兩百多平。

可是唯一讓觀眾覺得不爽的是「我養貓,他養魚」,咱倆到底適合不適合,還有就是他為什麼不讓我生孩子,他是不是不愛我。

最終婚姻破散,不歡的收場。

當然了,婚姻的失敗,並不是一個人的錯誤。談戀愛的時候我可以讓你看到你想看到的,但是結婚之後,你想看到的和不想看到的一切都會暴露出來。

陳嶼看到鍾曉芹的媽作,不溫柔的一面,他並沒有想到的是如何好好的溝通,而是選擇了逃避,退回到自己的世界裡,把心門關起來,還在門外疊加了冷漠,無視以及厭煩等等。

而鍾曉芹並沒有能力把陳嶼的心門打開,而是她堅信自己看的是什麼就是什麼。

說實話,這樣的婚姻在現實生活中存在麼?答案是肯定的,可是作為電視傳播,應該給人傳遞是一種積極,正能量的形式,而不是讓人看了之後,覺得很壓抑。

有人說看了這部電視劇之後,覺得很壓抑,還有很焦慮,沒錯,我看完之後也是這樣的感受。

三個女人一臺戲,從《三十而已》全劇來看,電視劇不再是為觀眾服務,而是流量服務。只有熱度有了,管他三觀正不正,結局爛不爛。

最後希望看完的朋友能夠有自己的判斷和理智思考的時間,不要被編劇牽著鼻子走。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覺得《三十而已》這劇三觀不正?
    這部劇最大的三觀不正是消費觀極度扭曲,甚至懷疑是商家們的消費主義洗腦陰謀。每一集充斥著買買買!吃、喝、玩、耍!錢就像大風颳來一樣,消費得如此隨意。王漫妮天天累成狗蹲跪著伺候人,有點錢就造騰,跟錢有仇似的,30歲了,還一點存款沒有,借朋友的裙子,刷信用卡,消費自己根本無法支付的行政倉。顧佳消費更是荒誕離譜,每過兩集,她不是去抵押房子就是借債,明明對煙花公司心裡怕的要死,但為了好日子寧願天天提心弔膽,買房子要豪宅,吃喝拉撒孩子要頂級消費,給爸爸要找富豪養老院,對朋友妥妥一款姐。
  • 《三十而已》;顧佳的三觀,到底正不正?
    英語都講得流利的人,連自己國家的基本常識都不知道。老師連問幾遍,還開口咬起了老師。說實話,顧佳對自己孩子的教育,真不咋地。教了一個有知識,卻沒有常識的孩子。另一方面是這個學校的機制有問題。他們考核的不只孩子的能力,還要考核家長的能力。看家長能給學校提供多少資金。就這一點,說明這學校三觀也沒正到哪裡去。她自己也說這種機制根本不合理。
  • 祝英臺是渣女,《鐵達尼號》三觀不正:放到現在都是綠茶女?
    >01 &34;上午我在知乎上看到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那麼多三觀不正的電視劇還那麼火呢?先把主角釘在恥辱柱上,上上下下拿著放大鏡查驗一遍,只要主角不是偉光正,那麼這部作品就是三觀不正,就是文化糟粕。曹公嘔心瀝血寫紅樓的時候,也沒有想到在很多年以後的現代社會裡,主人公賈寶玉竟然被痛批是渣男。
  • 《三十而已》爆火:全網等顧佳離婚。三觀不合,真的適合結婚嗎?
    這個夏天的熱播劇,莫過於《三十而已》。滬漂櫃姐王漫妮、全職太太顧佳、職場便利貼女孩鍾曉芹這三位30歲女性的生活,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生活中的婚姻圖鑑。為什麼火?小編想可能是因為真的太!真!實!了!它赤裸裸揭示了婚姻中三觀契合的重要性。
  • 段正淳,梁正賢,相似的兩人,名字裡都有正,但是三觀不正
    追劇《三十而已》,當我看到梁正賢說出「我不會結婚的,我是個不婚主義者。」「你和趙靜語一南一北互不幹擾。」「開放式伴侶,人不該為了制度而愛人。」對刀白鳳說:「鳳凰兒,別那麼狠。」對秦紅棉說:「修羅刀下死,做鬼也風流。」對甘寶寶說:「寶寶,多年不見,你越來越年輕啦。」對阮星竹說:「阿阮,阿阮,快來救人!」
  • 論最近爆火的電視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
    大家都知道最近爆火的電視劇《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這兩部劇可以說是很好的描繪出了大學畢業生的迷茫和年近30的生活無奈! 我覺得這兩部劇能夠這麼火是因為劇中的情節,引起了大眾的共鳴。讓大家在看劇的時候都聯想到了自己的經歷生活。 首先我們來說說《二十不惑》,這部劇是以一個大學女生寢室的四個是由展開的。
  • 喜歡薛洋,就是三觀不正
    我說除了他兩個我還喜歡聶導,阿瑤和薛洋。四個人異囗同聲的討伐我:「你三觀不正,竟然喜歡薛洋這樣的壞人,他有什麼可值得同情,有那一點值得喜歡?我們要防著你……」我說:「你們給我打住!」薛洋的壞是誰造成的?他的善良是被誰抹去的?他從小就這麼壞嗎?你們一個個都認真看劇了嗎?
  • 網劇《沉默的真相》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如果我猜測的大體正確,那麼這部劇的最令人細思極恐的地方就在於,一個有錢人強姦了幼女,為了掩蓋罪行殺了人(侯貴平),作為檢察官的江陽,作為刑警的朱偉,作為政法界大佬的張超,通過正常程序都無法維護正義,最終不得不選擇用自己的生命去引爆輿論,用違法的方式(製造爆炸引發恐慌都是違法)來引起關注,把事情鬧大,從而逼著相關部門不得不引起重視,去追尋真相,還無辜的受害者們一個公道。這是何其恐怖啊!
  • 三十而已丨同樣是小三,為什麼林有有讓人詬病,王漫妮卻沒有
    《三十而已》收官,大結局看起來每個人都結束了一段故事,有了一個新的開始。在這部劇裡邊,算是比較好的結局了。而最讓我欣慰的,是快遞小哥和擺攤大姐。他們開了屬於自己的店,不用再風吹日曬雨淋了,最後看著店門口的人絡繹不絕,這才是生活真實的美好。可能是因為我這個人的特殊性,我看電視的時候一直是開著彈幕的。我總覺得自己在看一部電視劇的時候是不完全的,有很多東西我根本就想不到。
  • 喜歡薛洋,就是三觀不正嗎?
    我說除了他兩個我還喜歡聶導,阿瑤和薛洋。四個人異囗同聲的討伐我:「你三觀不正,竟然喜歡薛洋這樣的壞人,他有什麼可值得同情,有那一點值得喜歡?我們要防著你……」我說:「你們給我打住!」薛洋的壞是誰造成的?他的善良是被誰抹去的?他從小就這麼壞嗎?你們一個個都認真看劇了嗎?
  • 《三十而已》裡林有有的結局,是編劇給女性最大的體面
    在這個社會上就是有很多聖母心泛濫的女孩子,她們看著這個老男人好好,我們有很多推崇戀上大叔的歌和劇,那些女孩子想大叔真好,成熟男人的溫柔成熟穩重,然後那個大叔說他妻子怎麼樣怎麼樣。這個女孩子孩子忽然母愛泛濫了,不行,這麼好的男人怎麼遇上那麼不好的女人,那個女人怎麼那樣?她不配,她配不上這麼好的大叔。林有有確實是不要臉到一定程度,但最大的問題出在了許幻山。
  • 追劇《三十而已》,為什麼越往後看越想快進了呢?
    《三十而已》這部電視劇火了半個月,馬上就要大結局,有些有錢的小夥伴,也提錢(提前)看到了結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我一樣的感受,就是:看到後半段,越來越想快進,越來越沒有了耐心去「一幀幀」的看所有的「細節」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呢?
  • 為什麼《甄嬛傳》看得越多,越不喜歡甄嬛?
    《甄嬛傳》,作為宮鬥劇的巔峰,一直是我的心頭好,劇情波譎雲詭的朝堂爭鬥、殘酷無情的後宮糾葛、身不由己的嬪妃宮人,痴心錯付的愛恨情仇,耐人尋味的情節設計,註定這部劇會成為經典,久盛不衰。從開播至今,幾乎每年,我都會刷一刷這部劇,看的越多,我越發現,這部劇裡,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壞人,也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好人。
  • 《笑傲江湖》幾個細思極恐的情節
    很佩服金庸老先生的構思,同時也發現了幾個細思極恐的情節。1.《葵花寶典》流傳三百年沒人練成。在《笑傲江湖》中有一本非常有名的武學典籍叫做《葵花寶典》。林平之也說了裡面的武功太過吸引人,沒人會不練。而且在金庸武俠體系中,武痴不少。有的時候會為了武功不擇手段,那麼經不住誘惑自宮的應該是大有人在,只有極少數會忍住不練。
  • 《三十而已》|三觀不合的婚姻早晚會出問題,就像顧佳和許幻山
    《三十而已》這部電視劇目前已經播出了十幾集,顧佳這個角色也上了好幾次微博熱搜,不知道的還以為顧佳才是這部劇的女一號呢。我認為顧家這個角色之所以得到大家的普遍關注和喜歡。是因為這個人設太討喜了。從女人的角度來看。她有一個疼愛她的丈夫,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兒子。
  • 慶餘年:豆瓣評分節節高升,貓膩小說改編劇為何這部最成功?
    然而,更讓人感覺驚喜的是,開播之後這部劇的口碑竟然還不錯。有人說,《慶餘年》能夠收穫如此好評是因為演員陣容足夠強大?真的是因為如此嗎?為什麼同一位作者的作品,演員陣容相差也不大,口碑評分卻相差這麼多呢?其實一部影視劇好不好,最重要的還是得看故事情節改編得夠不夠精彩。
  • 《三十而已》裡的林有有為什麼這麼氣人?
    夠了,極少有人會去想這裡人物轉變可太不正常了——再怎麼樣前期他一直被塑造成一個愛妻愛子的男人,心思活絡老房子著火可以,但在這種場合真的太不正常了宛如有病。只要這30秒裡,憤怒點有了,渣男綠茶可以罵起來了,這劇熱度就不會掉。
  • 《琉璃》三觀不正,禹司鳳愛的卑微為虐而虐,觀眾卻麻木不仁
    這段劇情同樣脫離現實軌道,現實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事情不只是心疼,更是愧疚難安!真不愧是蛇妖,然而可惜的是,和禹司鳳說了沒幾句話之後就死了!這是何苦呢?為何這部劇裡的所有角色都痴心不改、不懂得不放手呢?《琉璃》這部電視劇給人的感覺就是:三觀不正!禹司鳳對褚璇璣的愛,始終是感動了自己!禹司鳳愛得非常卑微!小銀花仰慕主人,簡直是乞討型愛慕!愛慕小銀花的人,同樣也是憐憫型愛戀!無時不刻在期盼著小銀花的回眸!
  • 這部爆款劇,毀在了大結局
    你在追《三十而已》嗎?相信無論你有沒有去專門看這部劇,這部劇也滲透到了你的生活中。各種社交媒體都被這部爆款劇所霸佔。微博每天必會出現幾個劇中人物相關的熱搜,抖音片段幾乎要讓人在手機上追完大結局。朋友圈人人都在痛罵渣男小三。
  • 《三十而已》告訴我們婚姻要聽媽媽的話,哪有那麼多高富帥可逆襲
    《三十而已》讓一群有時間看劇追劇的女人感嘆著做女人不容易,我看就是無病呻吟,身在福中不知福。那些加班到凌晨的,值夜班的,高空作業的,每天穿梭於城市中送外賣快遞一刻不敢耽擱的,在珠峰或自然條件很差的邊疆站崗放哨的,每天睡四五個小時複習備考的高中生,還有每天診斷幾百個病號的醫生,家裡就幾畝地的農民……這些人容易嗎?人活著就是有苦有甜,成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