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我的父親---父親和母親

2020-10-30 練心860

父親與母親是一九六七年結的婚,之前他們是完全的自由戀愛。據說當時他們兩個人在同一個工廠上班,但不在一個車間,本來都不認識的。有一天午休,大家吃完了飯呆著,我爸和哥幾個在廠院裡蹲著侃,碰巧我媽也吃完飯,拿了飯盒到院裡水龍頭下面刷,我爸一眼就著魔中邪了,於是就毫不猶豫地開始了一番轟轟烈烈的死纏爛打。直至把我媽娶進了門。

父親和母親相識相戀的時候二十三歲,母親二十四歲,兩個人都是人生的朝陽,又都長的俊美,在外人眼裡真正是一對金童玉女。父親當時的樣貌按現在的標準講絕對是男神級,我見過他當年的照片,客觀的講,不亞於王心剛。父親那時身手還好,這大概是由於父親打小沒爹,是家裡唯一的男子漢,不得不早早就剛強起來的緣故吧。反正據我奶奶講,我爸長成半大小子以後,家裡就斷不了有別家家長登門來告我爸的狀,都是因為我爸把人家孩子打壞了,好在那時人們都厚道,我奶奶賠個不是拿倆甜棗就了事了,要是擱現在,乖乖,還不得把家都賠給了人家。我爸大約十六歲以後吧,整條胡同甚至那一片兒的人就沒有不服的了,好像他老人家那時還進過個什麼組織(其實就是小團夥),其間還為什麼事被勞教過,這些事爸從來不跟我們提,我也只是後來在我媽罵他時隱約聽見過,並不曾在意。但後來有件事讓我覺得我媽說的可能是真事了,我爸去世後,我們按老例兒,在家裡擺靈弔唁三日,一天突然來了位大叔,所有人都不認識,我爸生前也從沒提起,那大叔自我介紹姓穆,說年輕時是我爸的好兄弟,我爸當年在「裡面」照顧過他。其他的話,穆叔就不再說了,只是默默的敬了香,鞠了躬,隨了禮,就走了,從那後我們家誰也沒見過他了。雖然只是一面之緣,但現在回想起那穆叔的眼神,表情和動作,似乎隱隱的有一些故事和力道。想必父親年輕時也曾是個人物吧。

母親其實是生在一個大買賣人家庭,按成份論屬於民族資本家。說起來我媽才冤呢,她老人家是地主的血統,貧農的命呵。母親家姓田,太姥爺的生意作的很了不起,據說現在天津南市的鋪戶,在解放前有半條街都是我太姥爺的產業,我媽跟我說過,她小時候每年過年,各鋪的掌柜都會來給我太姥爺---田總掌柜拜年,烏泱泱的,家裡很是風光氣派。但我姥爺,人品就不齒了,他雖然上過學,但卻沒學得作人,只是自私好色了一生。我媽一歲多的時候,我姥姥就因病去了,姥姥走了不到兩個月,姥爺就娶了填房,他四個子女包括我媽,都是很早就離開了家,各自謀生路去了。母親長到七八歲,就開始寄住到我姑姥姥家,幫姑姥姥家幹活,照顧更小的孩子,要看大人眼色換得一口飯吃。現在我覺得,大概有錢人心都狠,總是能有理由欺負弱小,老田家的許多事當時若換作我們老屈家斷是打死也作不出來的,我母親幼時在親戚家受了很多很多苦,可以說是過的連幫傭都不如,但我那姥爺當時卻每日聲色犬馬,自己好不快活。直至母親後來上學,我姥爺也是極不情願的,母親不得不讀了護士學校(中專),圖的是學校管吃管住,且幾乎不用學費。畢業後學校那屆要統分到廣州,母親自小無依無靠,膽子小,不敢去,就沒服從分配,好在那時不愁找工作,母親就到了工廠當工人,這樣才有了後來她和我父親的緣分。

我爸媽結婚後便如同一般的夫妻過日子,但是由於他們二人的生長環境與歷程不同,從小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兩個人的思維必定有所隔閡,也著實有過一些衝突。所以現在我想呀,雖然人之一生必要有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來成就青春,但結婚成家確是另一回事,其中門當戶對是要考慮的,否則三觀有太多不同,誰能確保以後能磨合成功呢?還好後來父親讓步於愛,讓母親當了家裡的一把手,那時我家的生活架構是,母親決斷一切大事,父親每月工資交給母親,然後承擔起家裡絕大部分家務。父親學歷底但很聰明,是理工課的腦子,在廠裡絕對是大拿,不論是車,鉗,銑,刨,磨,還是電氣焊,繪圖,描圖。甚至是錛,鑿,斧,鋸的木工活。我爸樣樣拿得起來放得下!家裡的活自然都不在他話下的,用我媽的評價說:「你爸幹活,根本不用管,絕對放心。」 但我爸也就是個幹活的腦子,作別的真不靈,我記得我上高中時,我爸廠裡效益已經不好了,有一次我爸出差到南方,他看見當地有養甲魚的,那時天津剛興起吃那東西,貴的不得了,老爺子心裡一算計兩地的差價,就突然有了經商的靈感,於是果斷買了一大箱甲魚,用泡沫箱裝好,埋上溼沙子,大約一共五十多斤吧,老爺子自己坐火車背回來的。本以為少說掙幾千了,但到人家飯館一看呀,分量短了不少,而且人家的收購價遠低於老爺子當初的想像,結果趕快出手,哈哈,賠了二百多。父親從此不再動歪腦筋,老老實實在廠裡家裡幹活,一輩子到也活的踏踏實實的。

父親和母親一輩子最大的衝突和難處也就是那房子的事,這個我在前文裡說過了,父親當時沒有堅持原則犯了錯,後來我媽罵了他一輩子,他也沒法回嘴。大概他心中終究也是覺得虧欠了我媽吧。

父親和母親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有兩段,第一段就是兩個人從相識到戀愛到成家,那段時光母親即使現在和我講起,臉上仍溢滿了幸福和自豪,媽媽說那時候人們都保守,當眾談戀愛被人笑話,但我爸媽卻從戀愛到結婚後沒孩子之前一直形影不離,背人的時候還敢偷偷拉拉手,反正恩愛當時沒少秀吧。倆個人又都長得好看,旁人自然也愛看,因此我爸還沒少和愛看的人理論過,但他的每次理論都讓我媽著實著急,因為他每次都是用拳頭和人家理論的,而且人家也貌似無辜的呀。我現在想像當時的情景哈,「嘿,你瞅啥?」 「我沒瞅。。」 咣。。。 「哎呦。。。。」 哈哈哈哈。爸媽的第二段幸福時光就是在我結婚成家以後,他們二老,從王頂堤的六樓老宅搬了出去,在 西青大寺買了新房,一百三十多平,一樓帶地熱。那時老兩口身體都好,也有些積蓄,兩個兒子各自成家且混的不錯,一點也不用他們操心,我還給爸買了臺三輪摩託,老兩口在大寺養狗,種花種樹,沒事就開著小車滿世界溜達,爸爸還釣魚,放風箏,兩個人又開始無憂無慮,形影相伴,宛如少年了。這樣的生活一直維持了六七年,一直 到我父親查出絕症,便一切都變了。

父親是零六年查出的腸癌,查出的時候就已經中晚期了,直到一零年父親離開我們,這五年裡父親承受了一般人難以承受的痛苦,全家人也都盡了力,尤其我的母親,五年裡幾乎是什麼都不顧了,拖著父親不停地跑醫院,託熟人,動手術,作化療,找偏方,方方面面地護理。但終究這個病還是讓父親活不過了,父親臨走的那一天喚了母親到床前說,他這一輩子和母親沒過夠,但這個病真是不讓他活了,他也沒辦法。母親以後一定要照顧好自己,要為自己多留些錢,儘量不要離開自己家,家中的兒女也要好好處。。。。。

那一日,是公元二零一零年八月五日,還有一周,便是父親六十六歲生日。

相關焦點

  • 懷念逝世的父親
    在我的記憶裡,我的父親是一個高大威猛,極具安全感的人,雖然父親文化程度不高,但卻和天下所有父母親一樣,望子成龍,經常輔導我閱讀語文課文,卻常常讀出錯別字,他自己還不知道,每次都是我說他才不好意思的撓撓頭。
  • 故事:我的父親母親
    三個哥哥看到在外工作回家的父親都小心翼翼不敢近前,唯有我敢在父親懷裡撒嬌,坐在父親膝上嬉鬧,和父親玩剪刀錘子布的遊戲,我輸了,父親就會用無名指打成彎在我鼻尖輕輕刮一下,我們叫「刮鼻兒」,父親輸了,我就會開懷大笑,刮他的鼻子。
  • 火車長鳴 是父親親切的呼喚
    小時候,父親在貴州工作,兩三年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前,父親拍電報說已買好回家的火車票,母親拿著電報,不言語,但欣喜已布滿了臉龐。我5歲那年,父親又拍電報說回家過年。吃過早飯,母親給我換了新衣服,說:「妞兒,跟媽進城,咱去火車站接你爹。」我高興地轉了好幾個圈。要知道,鄉下的孩子,一年裡沒幾次進城的機會。
  • 母親讓我給父親準備遺照和壽衣《父親生命的最後70天》(24)
    回想起父親這次住院期間,在我們子女面前一直表現得很樂觀,只有在母親面前才會吐露他內心的隱憂。父親說,我怕是好不了了,如果我走了,你要帶著子孫好好活下去。母親哭著對父親說,現在我照顧你,你可要好起來,以後我生病了,你還得照顧我,父親笑著說好。我們老家有風俗,親人去世後,家屬的手臂上要系白紗。
  • 父親與母親的愛情
    而此時的父親正凝神細聽著主治大夫交代的各項事宜,並未注意到母親的這個小動作,一直在母親身旁照看的我趕緊推了推父親,並指了指母親,父親很快就明白了母親的意圖,趕緊伸出手抓住了母親正欲縮回的手,此時再看母親,原本晦澀的雙眸瞬間明亮起來,隨即抿嘴莞爾一笑,竟然有種少女般的嬌羞之態,我不禁看得出了神。
  • 朦朧的父親
    □國承新我是有父親的。但是我只見過他三次面:一次是在離家不遠的胡同口,只記得父親個子很高,穿一粗布蘭褂子,沒看到臉。一次是父親讓我抱一個西瓜,抱到半路抱不動了,西瓜摔成兩半,父親沒打我,他合起來抱回家,一大家子人吃了半邊西瓜,還有半邊母親留給父親吃。第二天父親就跳井死了。我們被人喝去,只見父親的頭浮在水面,井邊放著父親的粗布褂子,他是被大哥撈上來的。
  • 孫紹軍:母親就是我的「父親」
    打出生起,他就沒有見過父親,母親一人將他和姐姐帶大,既當爹又當媽。父親這個詞對他而言,奢侈又陌生。而母親的苦苦相勸,又讓他十分的無奈。 在他的記憶中,母親同時充當著「父親」的角色。為了生活,年紀輕輕的母親來到縣城,靠做小生意維持生計,吃穿用度,想盡辦法給孩子最好的,尤其是在對他的教育上,傾注了更多的心血。為了不讓他和姐姐受委屈,母親也一直沒有改嫁,一個人把他們姐弟倆養大成人。 2006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成為鄭大廣播電視新聞學第一屆學生。
  • 住院記丨年幼的母親和勇敢的父親
    父親的手術時間一直沒定下來,為了維持體力照顧術後的父親,母親和我每人半天在醫院裡。6點30分,母親從醫院打來電話說「回來了」。我算著時間,去小區樓下接她。母親眼睛不好,眼底病變色斑變性讓母親一到夜晚就成了盲人,在晚上,母親從來不出門。父親住院期間,母親的好多習慣都改了。
  • 我與父親的故事
    現在想想,對父親最初的記憶是在五六歲的時候吧,嬰兒時期沒有記憶,大概兩三歲的時候,就被寵愛我的舅舅帶到了姥姥家,估摸著當時也是姥姥和舅舅體恤母親的辛苦,因為弟弟只比我小一歲而已,至那以後我一直在姥姥家長到6歲上幼兒園才回了自己家。以前有質疑小時候父親是否抱過我,直到有一天姥姥聊起往事說爸爸喜歡串門,愛打牌也愛看別人打牌,有時候會抱我去看。所以我得到了關鍵信息,我是被爸爸抱過的。
  • 小說:母親離奇死亡,父親卻開心不已,得知原因,我很心疼我父親
    我的母親死了,父親卻絲毫不傷心。他有事沒事就往鄰居家跑。鄰居家是個三十多歲的寡婦,風韻猶存,帶著十幾歲的小女兒生活。父親在她家一待就是大半天,入夜了還不回家。我覺得不對勁,委婉的勸他:「爸,媽屍骨未寒,你老是往隔壁鄰居家跑,村上的人都在說閒話呢。」父親頓了頓,嘆了一口氣,絲毫不覺得心虛:「村裡人就是這樣,看什麼都要說閒話。
  • 我的父親 連載三 初識母親
    母親年輕的時候脾氣還沒有現在這麼火爆眼睛大大的,扎著一對粗黑靚麗的麻花辮,煞是好看。只帶了一壺酒和一張照片外公先喝了酒而後才看的照片半晌 沒說話後來他下地(外公腿腳不好,喜歡在床上喝酒),去屋前喚了大舅前來,讓他領著母親南下杭州
  • 我的父親母親
    我的父親母親是老式婚姻,我爸爸有兩次婚姻,第一個是童養媳,沒過門就病死了,媽媽是鄉下地主的後代,媽媽是夢生,也就是姥爺過世時,姥姥已經有六七個月的身孕,姥姥是一個非常識大體開明的智慧女性,共產黨解放她們村子的時候,她把房屋和糧食都做了貢獻!
  • 母親聞到父親身上的怪味懷疑父親出軌:最終母親變成了祥林嫂!
    那時雖然家裡條件不太好,但是母親總是像變戲法一樣給我做好吃的。睡覺前總是給我講著一個又一個溫暖的童話故事。然而八歲那年的一個夏天,一切好像發生了變化,下午放學後,我和往常一樣,像個無憂無慮的小鳥蹦跳著回到家。可是還沒到門口,就聽到父親的吼聲和母親的哭叫聲。我有些驚恐的走到正在哭泣的母親身邊,看到地面上一片狼藉。鍋碗被摔的粉碎,我抱著母親也嚇得哭了起來。
  • 懷念我的父親(四)----烏當區作協副主席羅進
    我的這個家,是雪上加霜的家,是禍不單行的家,是多災多難的家。我母親三十多歲就得了病,而且從此被病魔完全控制住了,從此與生產勞動漸行漸遠了。父親幾乎把母親送遍了貴陽境內的大小醫院,母親的情況,不見根本扭轉。父親有嚴重心臟病,急不得,累不得,激動不得,否則,病會馬上加重,人會急趨亡故。父親那點微薄的民辦教師工資,對負擔重重的我們家來講,完全是杯水車薪。
  • 春節回家最重要的事兒是給父親上墳
    值得一說的是兒子鐵頭,說服他隨我回老家過年,我本來以為會費很大勁的,沒想到我一句「你兩年不去給爺爺上墳,合適嗎」,他二話不說就同意了,他那句「那好吧」,雖簡短,但我知道了他對爺爺的懷念以及對老家有了故土的含義。昨晚,他還對我說:「以前過年一般會待七八天,這次也就是3天,還沒待夠。」我知道,鐵頭已經有點喜歡那個小山村了。
  • 父親突發疾病去世,我回家陪護母親和她吵架,母親召回弟弟批鬥我
    一下衝到客廳嚷嚷母親,這麼早起來做啥飯,哪有剩飯,早倒垃圾箱了。母親生氣,開始罵我黃毛丫頭多管閒事,我說母親,又不是沒錢,天天和父親節約的吃剩飯,父親走了,一天福都沒享過,啥也沒帶走。我和母親口角,老公起來一把拉回我,用手堵我的嘴,說我為啥不少幹活,也不少說話,非得頂撞母親幹嘛!
  • 母親的離世!居然讓她和父親成了永遠的仇人
    父親是一個公務員,母親在家裡務農,幹起了養殖業?最近幾年可能掙了一大筆錢。父親對母親沒有一點愛意,平時沒事,一般很少說話。她和母親的感情比較好,所以母親有什麼話都對她說!後來她出嫁了,但經常回來跟母親聊天!父親可能因為婚姻的問題,經常夜醉不歸……讓母親更加厭惡他!
  • 父親救下母親!我6歲那年,母親走了......
    這對夫妻就是我的父母。自我記事起,母親就一直病臥在床,而父親一直悉心照料。  在我的印象中,父親每天奔波於部隊和家庭之間,既要管理連隊大事小情,還要照顧家裡病妻弱子。連隊忙碌的工作讓他無心顧及其他,所以父親對待家裡的事總是馬馬虎虎,從來沒有接送我上幼兒園,也不知道交租日,甚至還忘記了奶奶的70大壽。
  • 故事:父親去世母親改嫁,我和爺爺相依為命,如今我發達了,母親找上門
    父親去世母親改嫁,我和爺爺相依為命,如今我發達了,母親找上門我叫大衛,出生在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如今經過18年打拼,我終於在城裡買了別墅和豪車,把爺爺接來城來養養老,可這一路走來,我真的很不容易。在我的童年記憶裡,母親在我印象裡並不深刻,為什麼呢?
  • 我的三個母親和父親(完)|索奮起
    父親去世後,奶爹和生父也先後去世。親媽大約看出我的心情,伸出手拉拉我,我順勢到了親媽被窩,像嬰兒一樣依偎在親媽懷抱裡。我嬰幼時在奶媽家,因年令小,記不得是如何在奶媽懷裡吃奶的。回到父母家,我一直和父親睡一被窩。後來我單獨睡了,父親睡炕頭,母親睡後炕,我睡中間。母親可能是沒生過孩子的原因,從來沒有讓我在她被窩裡睡過。現在,人到中年的我依偎在親媽懷裡,親媽輕輕地用手撫摸我的頭,撫摸我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