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回聲 圖強的史詩——觀《大秦賦》有感

2020-12-18 愛鹹陽

原標題:歷史的回聲 圖強的史詩

——觀《大秦賦》有感

觀最近熱播的《大秦賦》,令人震撼。

這是一部盪氣迴腸的歷史正劇,也是一部創業圖強的史詩作品。整個劇情緊湊有致、懸念不斷、險象環生、傳奇感人。沉澱在這部電視劇之中,極易使人產生很多想法。當下熱播熱議,也在情理之中。

觀電視劇,給人直接的感受是,歷史的真實與人性的寫真給劇情注入了魂魄。宏大的戰爭場面和馬背上的強悍威猛,在戰火硝煙傳遞的恢宏氣場中使人熱血沸騰。秦人的勇敢和崛起在勤思奮進中得到展現。一代代先祖的志向和為之付出的智慧、心力、豪氣奠定了電視劇的基調。貫穿其中的英雄情結和創業精神給電視劇注入了魂魄。每個場景,每個人物,都使人聽到了歷史的回聲。走在歷史的深處觸摸那段悲壯的歷史,觀眾渾身都在生長一種民族的自豪和人性的閃光。看看秦嬴政的成長曆程,從小飽受磨難和艱辛,但矢志不移,鬥志不減。無論是在趙國遭受的屈辱還是初回秦國遭受的冷遇,都沒有擊垮少年嬴政的銳氣和堅韌的脾性。整個電視劇塑造的嬴政都還原了歷史的真實,透射出人性的逼真,極大地展現了秦人發奮圖強,勵精圖治,不斷壯大的開拓精神。這是電視劇得以憾人感人的核心所在。

同時,人物的生動與歷史的軌跡相融相攜,使電視劇逼真感人。電視劇在塑造人物時,把人物置於歷史的大背景和歷史的細節中予以描繪,使人物鮮活、生動、傳神。呂不韋的老辣和商人的奸詐、自私在他的舉手投足之間展現得淋漓盡致。而其高深莫測的冷笑、會心爽朗的大笑、眨眼無語的陰笑,都令人毛骨悚然。對權力的恪守,對尊嚴的捍衛,對局勢的把控,都顯示了獨霸秦庭的威嚴和大國神氣的不可進犯。李斯的冷靜沉著和大國謀士氣概都流露在他與嬴政的對話間。在嬴政的成長過程中,少年的英氣與不羈的性格備受關注。雄心與抱負不能施展,統一天下的宏願難以付諸行動,這使嬴政焦慮。儘管這種焦慮被他的沉穩冷靜所遮蔽,但眉宇間寫滿了雄霸天下的誓言。忍耐、期待、儲備、待發的氣象瀰漫在劇情之中。少年英雄的氣概在大的歷史事件中逐漸呈現,一代霸主蓄勢待發。

電視劇刻畫人物的功力和人物命運的走勢使劇情跌宕起伏,人物呼之欲出。在塑造嬴政這個人物時,我們不難看出,無論是忍受心靈的考驗,還是肉體的摧殘,嬴政都能在堅韌的目光和倔強的性格中予以化解,給歷史飽滿和真實的寫照。而嬴政自己也在這種塑造中逐漸生動、威武、雄健。可以說,電視劇在塑造人物、刻畫人物、勾勒人物時,能以史為本、以景烘託、以情蘊味,使宏大敘事在一個一個人物的登場中聚光凝神,給大秦帝國客觀定位,讓讀者對歷史產生敬畏,對一統的江山深愛。

《大秦賦》以藝術的手法,把一個真實的大秦帝國奉獻給萬千觀眾,讓觀眾了解我們這個民族的自強不息、不畏艱難、追求卓越的精神起源。秦之統一天下,為了息戰事、安民生、圖強大,不是窮兵黷武,也不是耀武揚威,而是為了天下歸於和平、繁榮和昌盛。

一部電視劇帶給人諸多思考,使人在歷史的回聲中反思歷史,在歷史的推進中解讀歷史,從而更為真實地認識大秦帝國,明白勵精圖治發憤圖強的精神淵源,懂得今朝創新奮發的難能可貴,珍惜擁有的和平、安寧、美好是多麼幸福。應該說,這部劇是成功的,是可以傳頌的。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大秦賦》不僅僅是一部歷史正劇,更是一部英雄史詩。每一個秦人,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關注這部恢宏的歷史大劇。它既是秦帝國強大崛起的縮影,更是偉大中民族復興壯大的真實寫照。整部劇使人聽到了歷史的回聲,感受到人性的寫真,體驗出偉大的歷程在開拓創新中令人震撼,傑出的偉業在英雄輩出的民族憾人心魂。

這樣的《大秦賦》,怎麼叫人不喜歡。

熱播熱議,追劇愛劇,盡在情理之中。(董信義)

相關焦點

  • 鹹陽文化界熱評歷史大劇大秦賦,看看他們怎麼說?
    從「裂變」到「縱橫」到「崛起」再到「天下」,《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自2006年開拍以來,十五年始終如一匠心製作。近日,隨著電視劇大秦賦在央視及各大視頻網絡的同步播出,《大秦帝國》系列史詩劇的終章大幕已徐徐拉開。在全國觀眾的火熱追看下,鹹陽文化界學者、專家以及文化工作者等也紛紛加入追劇大軍,並從歷史文化,秦人精神等多個角度,淺談這部歷史大劇與鹹陽的淵源,與秦人、秦地的秦韻情懷。
  • 近十年打磨、豆瓣開分8.9,歷史正劇《大秦賦》詮釋家國情懷
    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12月1日晚,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CCTV-8)和騰訊視頻等平臺開播。這是大型史詩劇「大秦系列」的收官之作《大秦賦》,延續了前三部作品的史詩正劇風格定位,呈現了秦始皇嬴政從出生到建立起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國家,40餘年的風起雲湧。劇中也試圖以嬴政的一生視角切入,追溯華夏精神的紐帶根基,展示歷史文明的力量。
  • 影視觀察丨《大秦賦》:跨越千年的思想對話
    文丨黃 宇 大型史詩劇「大秦系列」終於迎來收官之作《大秦賦》,於近日在央視八套和騰訊視頻播出。從第一部開播到現在,已經過去了足足有11年的時間,收官作延續了前三部作品的史詩正劇風格定位,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等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國家的故事,呈現了秦始皇嬴政從出生到建立大一統國家、共40餘年的戰國風雲。 《大秦賦》的故事背景定位在戰國晚期,紛亂五百餘年的華夏大地仍戰火不息。
  • 洗眼睛系列來了,《大秦賦》終開播,這才是中國史詩劇該有的水平
    朋友們都知道大秦系列吧?沒事,不知道也沒關係,我來說一下就好了。如果說國外有《權利的遊戲》,那麼國內就有史詩劇《大秦帝國》系列,氣勢恢宏更甚。熟知歷史的都知道,戰國末期,百家爭鳴,天下紛亂,整個《大秦帝國》系列就發生在這個時期,以秦國為主要視角,向觀眾展開了一幅七國爭雄的史詩畫卷。這副畫卷厚重、恢宏,但不晦澀浮誇,因為它勾勒的每一畫,書寫的每一筆,都是無比真實的。
  • 深度「魔改」的《大秦賦》,還能算是歷史正劇嗎?
    雖說電視劇都有虛構的成分在,但依照大秦系列前三部的製作水準和初衷,《大秦賦》理應算在歷史正劇的範疇內,事實上劇方也的確在分類的時候給自己貼上了古裝歷史劇的標籤要論對歷史的還原,對歷史人物的刻畫,《大秦賦》不是沒有可以借鑑的對象,至少前三部就擺在那裡。
  • 秦國成為秦朝的「前夜」丨《大秦賦》初評
    這一部的大秦,「賦」了些什麼?《大秦賦》正是著眼於大秦帝國500年奮鬥史之「IPO敲鐘」的這段歷史,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等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
  • 張魯一版嬴政惹爭議,《大秦賦》依舊夠「彩」
    講述大秦一統天下的歷史劇《大秦賦》正在央視八套播出,劇中秦王嬴政的「人設」讓觀眾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整體而言,不論是精美的服飾道、恢弘的戰爭場面,還是飽滿立體的人物呈現,《大秦賦》在全年的電視劇作品中,配得上一個「彩」。
  • 展現鐵血精神與強國之路,《大秦賦》顯正劇品格
    歷史劇「大秦帝國系列」的完結篇《大秦賦》開劇便在豆瓣創下8.9高分,被不少人推薦為「年末最燃大劇」。從2009年起至今,「大秦帝國」劇集系列共推出《裂變》《縱橫》《崛起》及《大秦賦》四部作品,制播長達11年。雖然它們在藝術水準上各有高低,但一如既往地堅守著歷史正劇的基準色——從服化道、禮儀制度到戰爭場面都盡力貼近歷史真實,拒絕「偶像化」「宮鬥化」「戲說化」各種流行濾鏡。
  • 大秦帝國收官之作:《大秦賦》
    12月1日,《大秦賦》正式上線,在央視播出。大秦帝國是孫皓暉創作的小說,小說參考了大量資料,完美呈現出大秦帝國的風貌。瑕不掩瑜,不能否認雖然不及前兩部,它也是歷史正劇中非常好的水準了!被人津津樂道的白起換人事件,邢佳棟補拍的白起完美承接了鏡頭。
  • 大秦賦是收官還是爛尾
    大秦賦做為大秦帝國的收官之作,從裂變,縱橫,到崛起可以說一氣呵成,眾所周知,最後一部就是始皇帝一統天下,起名大秦帝國之天下,合情合理,卻在搬上影屏時改成大秦賦,總感覺導演腦子是不是進水了,一二三後面加個FOUR,不倫不類。
  • 《大秦賦·東出》:一個時代的巔峰,一個系列最後的落幕
    可以說,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天下》一分為二,以《大秦賦所以,經過這麼多工作人員的努力,最後力圖確保《大秦賦》作為最終收官季,也不能放棄幾部作品積累下來的口碑,不能學大洋彼岸那一部虎頭蛇身豬屎結尾的史詩大劇,最後墮了名聲!
  • 大秦帝國之天下為什麼改名 大秦帝國之天下改名大秦賦原因揭秘
    《大秦帝國之天下》為什麼改名成了《大秦賦》?這個系列的作品評價都非常高,很多人都喜歡看,畢竟是正兒八經的歷史正劇,但第四部卻改了名,讓很多人覺得難以接受。大秦帝國系列前三部分別是《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和《大秦帝國之崛起》,第四部原本是叫《大秦帝國之天下》的,卻在開播前改成了《大秦賦》。雖然《大秦賦》的名字也很好聽,但是沒有《大秦帝國之天下》那麼大氣磅礴,霸氣側漏,有點跟劇情不搭調。
  • 《大秦帝國》口碑一部不如一部,《大秦賦》能否力挽狂瀾?
    盼了好久終於盼到今天,《大秦帝國》系列第四部《大秦賦》終於要上映了。然而,期待之中,又有些擔心。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裂變》是一部十分難得的歷史正劇,既尊重歷史,又食之有味。大約很多人,也與子彧一樣,先讀了原著,再看的《裂變》電視劇,然後再回過頭去看13年上映的系列第二部《大秦帝國之縱橫》(以下簡稱《縱橫》)。
  • 《大秦賦》劇中有一個伏筆早就暗示了冬兒的意外結局,個人觀後感
    在《大秦賦》最新的劇情中,仔細分析《大秦賦》的劇情和劇中的人物性格,我們會發現劇中有一個伏筆早就暗示了冬兒的意外結局。在《大秦賦》最新的劇情中,燕國太子丹出使秦國,商議秦燕兩國一同討伐趙國的事情而大秦賦裡為了描寫呂不韋和嬴政的矛盾,編劇杜撰了一個太子丹入秦,邀秦國一起攻打趙國,而嬴政在呂不韋的謀劃下,沒有配合太子丹的計謀,導致燕軍慘敗,太子丹怨恨歸國的故事。史記沒有提到兩人關係交惡,是因為太子丹怨恨秦王背信棄義,沒有按照約定,一起攻打趙國,導致燕軍慘敗。這個交惡的原因是電視劇虛構的,至少史書上沒記載。
  • 高開低走的《大秦賦》,10集加旁白就滅六國,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要說2020年,「最受觀眾期待」的年度歷史大作,當屬《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的續作,熱度和知名度都非常高,所以只要不做的太差,那麼和前面幾部就可以一較高下,沒想到「出身」這麼好的《大秦賦》,卻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 關於《大秦賦》,本文有劇透
    電視劇《大秦賦》熱播,這些問題可能困擾著觀眾們——秦軍戰鬥力如此強悍,背後的法治邏輯是什麼?軍功爵法 提升戰力《大秦賦而《大秦賦》中的嬴政,對呂不韋的態度很複雜,看呂不韋的眼光也意味深長:寡人和他長得像嗎?他真的是寡人的親爹嗎?寡人要不要和他一起浪跡天涯?
  • 情感溫度大於歷史厚度
    情感溫度大於歷史厚度——別把《大秦賦》當成歷史正劇看作者:李睿近日,電視劇《大秦賦》開播,也意味著這部由孫皓暉小說《大秦帝國》改編的長篇古裝歷史系列連續劇來到了最終章《大秦帝國》自2009年起開始影視化改編,前三部《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堪稱國劇良心,豆瓣評分分別為9.3分、9.2分、8.5分。《大秦賦》播出之後,赳赳老秦的味兒還在,但隨著劇情推進,一些令人出戲的細節引起熱議,《大秦賦》的豆瓣評分也從8.9分掉到了8.1分。
  • 《大秦賦》:戲妖段奕宏和百變張魯一,或也無法阻止它成續貂之作
    對於熱愛歷史劇的觀眾而言,《大秦帝國》系列是永遠無法繞開的經典。用十年時間結束了五百年戰亂的強秦,只在歷史長河中短暫地輝煌了十四年,就被沛縣奇人劉邦率軍一舉推翻。驚鴻一瞥如同璀璨流星划過萬古長夜。大氣磅礴、還原歷史、遠見卓識、場景恢弘…對於這部劇,連刁鑽的影評人都不吝溢美之詞。在某專業影評網站上,四萬多人綜合評分9.3分,三萬兩千餘人給出了五星評價。
  • 從8.9跌落到7.4,「大秦帝國」怎麼了?
    如果說前三部是在積累實力,奠基格局,那第四部《大秦賦》則是最終的「掃六合」,讓「祖龍」嬴政登場,完成這「赳赳老秦」數百年的志願。可本劇一開始,就讓理所當然的歷史往事,變成岌岌可危的瞬息幻事。所以,《大秦賦》面臨的問題,不是怎麼展現秦始皇這段歷史故事,而是避免前人採用過的策略。
  • 看【大秦賦】要清楚嬴政和他們幾個的輩分關係
    陝西作家孫浩輝五百多萬字的長篇小說【大秦帝國】迷倒了我。我也成了孫浩輝老師鐵桿粉絲。他出版的書我全收藏了,我讀【大秦帝國】電子書,我在喜馬拉雅上聽【大秦帝國】的音頻。終於第四部:【大秦賦】排擋播放了。我一定一追到底。小說和電視劇都是從歷史上有名的【秦魏少梁之戰】開始的,秦獻公出場就受重傷,回到櫟陽就死了。那麼秦始皇嬴政是秦獻公第幾代孫了呢?第六代,秦獻公是秦始皇的烈祖。嬴政是秦獻公的晜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