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裂變」到「縱橫」到「崛起」再到「天下」,《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自2006年開拍以來,十五年始終如一匠心製作。近日,隨著電視劇大秦賦在央視及各大視頻網絡的同步播出,《大秦帝國》系列史詩劇的終章大幕已徐徐拉開。
在全國觀眾的火熱追看下,鹹陽文化界學者、專家以及文化工作者等也紛紛加入追劇大軍,並從歷史文化,秦人精神等多個角度,淺談這部歷史大劇與鹹陽的淵源,與秦人、秦地的秦韻情懷。
「好久不看電視劇了,但這部劇我一口氣連看了8集。秦嬴政統一天下,統一文字度量衡,固我華夏長城,固我版圖完整,實為一代英雄。」中國人民銀行作家協會副主席、鹹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董信義認為,電視劇《大秦賦》塑造人物、刻畫人物、勾勒人物,以史為本、以景烘託、以情蘊味,使宏達敘事聚光凝神,給大秦帝國有了客觀定位,讓觀眾對歷史產生敬畏,對一統的江山深愛無限。
董信義說,《大秦賦》以藝術的手法,把一個真實的秦帝國奉獻給萬千觀眾,使後來者知道秦人是自強不息的、強悍和平的、不畏艱難的、追求卓越的。秦之統一天下,為了息戰事、安民生、圖強大,不是窮兵黷武,也不是耀武揚威,而是為了天下歸於和平、繁榮和昌盛。
「大秦系列長篇歷史史詩劇作為目前唯一一部展現「秦變革圖強一統天下」的歷史正劇,是非常值得觀看、學習的。」鹹陽師範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教授袁方認為,《大秦賦》之所以獲得觀眾追捧,主要原因在於大秦系列基本做到了以高質量製作講述正史,讓整部劇作充滿質感。
「從目前播出的這幾集來看,無論是宏大的戰爭場面,神似『兵馬俑』的士兵形象,還是劇中人物的禮儀行動、生活細節、語言文字等是非常考究的,高度還原了歷史,也展現出了這部劇的氣質與風格。同時,幾位老『戲骨』入木三分的精到表演,及揣摩秦人的寶貴品質,也是其被譽為『良心劇』的重要原因。」袁方說。
經過幾日的連續追劇,鹹陽市群藝館館長李軍儼然已成為《大秦賦》的鐵桿「粉絲」,劇中起始的邯鄲之戰,秦軍強弓硬弩、投石撞車的壯觀場面令他印象深刻。「第一集就有這麼宏大的秦古戰場場面,讓人看得熱血沸騰。劇中飾演呂不韋的段奕宏演技不俗,演員朱珠一改過去趙姬陳舊的妖媚形象,更顯正氣果敢,期待之後更多角色的精彩演繹!」
作為一名文化工作者,李軍認為,鹹陽文化工作者必須從鹹陽厚重的歷史沉澱中吸取精華,加大精品文藝創作力度,為繁榮鹹陽文化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電視劇《大秦賦》是一部發生在我們鹹陽大地的歷史題材劇,看了後感覺很是震撼。」觀看過《大秦賦》後,旬邑縣文化館館長董天喜直言:「好看、震撼,是一部難得的歷史好劇!」在觀看中,他不僅為劇中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所震撼,更為當年大秦故都上秦人忠誠為國、齊心協力、勇往直前、奮力拼搏,一統天下的信念和精神所震撼。
董天喜說,當前正直全市「止滑促升、決戰收官」時刻,每一位鹹陽人,都應拿出秦人的氣魄和精神,團結一心,奮力衝刺,以昂揚的鬥志和嶄新的精神風貌開啟「十四五」的新篇章!
(鹹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