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你今年65歲了,我希望你早點死去」人到晚年,才知有多難

2020-08-26 原創經典作品888

都說隔輩親,老人和自己的孫子孫女的感情會比對兒女的感情還要深,特別是那些從小和爺爺奶奶生活等孩子們,感情是父母取代不了的,但是,當老人和父母之間有了衝突的時候,兒女們夾在中間是最艱難的,今天要給大家講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小孩子從小和爺爺一起長大,但是這個孫子卻希望爺爺早點死,很多人覺得這個孩子無情,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我從小跟著奶奶一起生活,因為爺爺去世得很早,而且家裡又特別窮,我父母在外打工,所以奶奶是我的依靠。而奶奶把該給我的都給了。我記得有一次,隔壁小朋友買了一個新的布娃娃,我當時真的很羨慕,但是,布娃娃的價格都能夠抵得過我和奶奶半個月的生活費,當時,奶奶硬是拖著瘦弱的身體去給別人砍甘蔗,砍了一個月,還給我買了一個布娃娃。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想要好好的學習,然後,掙很多錢來回報我的奶奶,後來我也如願考上了大學。我記得有一次,奶奶想來學校看我,那時候,我覺得奶奶穿著破爛,非常丟人,奶奶知道我心裡的想法,就直接塞給了我200塊錢,什麼也沒說,又回了家裡。當時看著奶奶離去的背影,我泣不成聲。

後來,我們家的經濟條件好了一些,我父母在城裡買了一套房子,就把我接到城裡面一起生活,而我的奶奶卻執意在農村裡過生活,因為奶奶住不慣城裡的樓房,所以不願意上來生活,其實我知道奶奶是不想給我爸媽添麻煩而已。

就這樣又過了幾年,奶奶越來越老,奶奶65歲的時候癱瘓在床不得動彈,後來不久,就無法打理生活,而照顧我奶奶的重任,就落到了我爸爸和媽媽的身上,但是因為我父親要工作抽不開身,所以只好由我媽來照顧奶奶,也因此我看到了人心最寒冷最無情的一面,有一次我周末回家的時候一進門就聞到一股大便味,我知道肯定是奶奶失禁了,我趕緊去給奶奶處理打掃房間,可這時候我媽媽咧咧的走進來說:「你給你奶奶一個晚上換一片尿不溼就行,誰家那麼有錢?幾分鐘換一片,誰買得起?而且尿不溼又那麼貴。」然而我看到,奶奶的床都髒得,沒地方睡了,而且尿不溼一看就是墊了好多天,都已經快揉爛了,而且奶奶的,後背全是痤瘡。我艱難的給奶奶換尿不溼的時候,奶奶,扯著我的衣服擺了擺手。那一刻我覺得非常的心酸,而且我恨自己沒有能力保護好我最親近的人。

那天晚上也是,我幫奶奶擦身子,還有洗床單,奶奶才得以舒適的睡去而當晚上吃飯的時候,我媽還惡狠狠的幫著我面說出這樣的話:「你就別管你奶奶,他吃就是不吃,就等著他餓著,他兒子不管他,我們有什麼好管他的,我就盼著他,早點死,好讓我省心。」

我突然覺得母親在我心裡變得很陌生,甚至我覺得母親就是個仇人,我不在家的時候都不知道母親是怎麼對奶奶的,那奶奶可是養我長大的親人,那天晚上我跟母親大吵了起來。我母親卻抱怨說,不想再伺候奶奶。

我覺得,自己好沒用。奶奶養我長大,我卻沒能伺候她,而且也沒能力阻止母親對奶奶這般冷漠的對待,甚至是我父親也沒有能力給奶奶送去養老院,而我能做的就是希望奶奶「早點死」,這樣可以早點擺脫這麼痛苦的生活,我覺得在另一個世界,奶奶一定會過得更快樂,沒有虐待,沒有痛苦,甚至沒有人情冷漠。

文章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真實故事:他今年65歲,痛失獨子,人在意外面前,最是弱小無助
    意外之所以被稱之為意外,大概就是因為:你不知道它會來,更不知道它什麼時候來。 對於意外這種未知事物的難以預測性,註定了我們在它的面前是無可奈何而又弱小無助。就像我的舅爺爺,他今年65歲,在兩個月前,失去了他唯一的兒子順明。
  • 韓奶奶晚年的兩個劫
    韓奶奶今年70歲了,韓爺爺今年75歲,兩人身體都還很硬朗,他們老兩口還種著三畝菜園,經常上街賣菜,一年也有一萬多塊錢的收入,完全夠老兩口的日常花銷。韓爺爺家的另外十幾畝地都賣給別人種了,每畝地一年九百多塊錢,一畝地政府每年還給百把塊錢補貼,相當於一點力氣不用出,一年一畝地淨得千把塊錢。
  • 小說:65歲的奶奶突然要離婚,她說出理由後,我暴打了爺爺一頓
    最近啊,我65歲的奶奶突然開始不對勁了,學著年輕人,動不動喊離婚。一開始我以為奶奶是看了某個肥皂劇,在說臺詞。後來發現,奶奶對每一個家人都說了一遍她要離婚的決定,當然,所有人跟我一樣,都不相信,他們認為奶奶老糊塗了。可是直到這天,奶奶認真的對我說出她的理由,而不是無理取鬧後,我由於憤怒,直接衝去暴打了爺爺一頓。
  • 90歲老人悽慘地死去,留給兒孫多少痛和思考
    今年地你不種,我自己種,這樣能收入多一些。」要說人老有三件病:愛財、惜命、打瞌睡。老人有可能也犯了這毛病。老伴還是勸他,咱們都這麼大歲數了,還能活幾年,現吃現用,有錢花不就行了嗎?別種地了。可是,無論老伴怎樣勸,劉大伯就是「痴心不改」,於是悲劇就這樣發生了。03.那年三、四月份,看著人家都在收拾地,做著春播的準備。劉大伯拄著棍子也去自家地裡也想拾掇拾掇。
  • 你預想過自己的晚年嗎?
    01上周末去醫院看望一位親戚,隔壁床是個70歲的阿姨,人特別開朗健談,人看著只有60多歲。我在醫院呆了一天,阿姨家一個親人都沒來,三餐都是護工送來的,她覺得有些不好吃,讓我幫她在她的手機上點外賣,她的右手臂和右腿都骨折了。後來,我們聊起天來。她的一生讓我挺有感觸。
  • 小說:36歲保姆愛上65歲老頭,婚後生下2個女兒,老頭態度大反轉
    楚勤勤今年36歲,是從山裡走出來的小姑娘,五年前,經人介紹,到城裡一個大戶人家做保姆。可她沒有想到,她這個36歲的保姆,會愛上一個65歲的老頭。城裡的那個大款老婆死的早,自打老婆死了之後,整個人就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全部都撲在工作上面。楚勤勤在家裡除了打掃衛生之外,還要負責那個大款的生活起居。
  • 65歲老人幫女兒帶娃,兒媳大動肝火:老了別指望我養你
    趙姨今年65歲,老伴二十二年前因病去世了,當時的趙姨才43歲,為了兩個孩子,趙姨一個人把一兒一女辛辛苦苦撫養長大。兒子生性不喜歡讀書,初中畢業就回家務農了。女兒特別喜歡讀書,而且很聰明,趙姨只好咬緊牙關到處打工賺錢,總算把女兒供到大學畢業。
  • 鄰居86歲奶奶
    昨天給我媽媽打電話嘮家常,我媽說鄰居我叫四媽的走了,我瞬間心裡一陣難過,按她的年齡我應該叫奶奶,我家輩分能大點,她兒子是我同學的爸爸,咱回顧一下我四媽的一生,她中能個偏瘦,一輩子劉胡蘭式短髮,眼睛鼓鼓的,有個很大的特點走路外八字,農村有人迷信說這樣的人命硬,我四媽的命確實挺硬的,她是通過相親認識同村的丈夫四大
  • 故事:奶奶臨終前迴光返照,指著孫子說:你今年不能過生日
    ,看著他餓得哇哇直哭,奶奶踮著小腳,四處去給他找奶吃。日復一日,高大寶漸漸長大,奶奶時常對他念叨:「寶兒啊!咱可不能忘了你王二嬸的好啊!你可是喝她家羊奶長大的呀!做人要懂得知恩圖報!」王二嬸接過麵條,吃得很香,一大碗一會兒就吃光了,誰知她撂下飯碗之後,竟突然指著高大寶五歲的兒子,說到:「小孫子,奶奶告訴你,你今年不能過生日啊!」
  • 小說:65歲老太再婚,兒女全缺席,狠心做一決定,全村人給她點讚
    呂華萍今年65歲了,已經是四個孩子的媽了。孩子他爸死的早,自己一個人辛辛苦苦的把這四個孩子拉扯大她不容易啊。現在自己已經65歲了,身子骨也不如以前硬朗了,既然這樣的話她也該找個人可以來照顧自己了,她想了想,覺得還是再婚要好一些,再婚的話就不用請保姆,竟然這樣的話那她自己就可以休息了,而且主要是又可以省下一筆不小的開銷,她不怎麼希望自己嗯孩子覺得自己麻煩,會給他們添麻煩什麼的。
  • 故事:母親養大姐姐和我,如今母親讓我們一次性各給10萬,我們拒絕了
    母親養大姐姐和我,如今母親讓我們一次性各給10萬,我們拒絕了可能在父母眼裡,我們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當然父母也希望我們能夠永遠陪伴在他們身邊。但我們終究有長大的那天,當我們結婚,成家了,重心自然會放在工作和小家上,陪伴父母的時間只會越來越少。或許父母能理解,或許父母會責備我們,可能這就是生活的無奈吧。
  • 65歲的爺爺常年待在深山,不願下山養老。
    故事的經過是這樣的:我的爺爺已經65歲我爸媽一直叫他下山養老,他都不聽勸,自己一個人待在深山裡面。他很少走出大山,孤僻極了。在前兩年他住的還是土房子,那土房子都很破舊成為了危房,爸媽更是擔心,想接爺爺下山。但好像爺爺對土房子有些特殊感情,捨不得離開,因為那房子是住了幾代人流傳下來的。
  • 21歲女孩遇見65歲富豪後一步登天,眾人皆有喜寶心但無喜寶命
    喜寶曾說:「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21歲喜寶與65歲勖存姿在一起,」一場交易「背後感情的轉變喜寶是亦舒筆下《喜寶》裡的主人公,一個天生貧窮又極度缺愛的漂亮女孩,父親從小丟下他們母女後,母親帶她獨自生活,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 那晚,死去的奶奶坐在我床邊
    嚴肅的看著我說:「你奶奶去世了」我抬頭看她肉嘟嘟的下巴,母親看著我嘆口氣道:「你今晚早點睡吧,好嗎?」我四處奔跑,無意間闖入一個漆黑的房間,房間裡有許多蓋著白布睡覺的人。母親始終緊緊握著他的手,偶爾有其他親戚找父親說話,母親才得空湊到我耳邊,要我哭。
  • 顧佳的三十歲絕處逢生,你敢嗎?
    「30來歲到臨的時候,最先感知的不是身體,不是精神,而是物質。比起情感的不安,物質的困頓才是時時刻刻的勒著你的脖子。」三十歲的顧佳其實什麼都沒有,此刻,才驚覺,離了婚姻,事業並不順利,物質極度匱乏,恐怕才是顧佳們最困頓的時刻吧。每次陷入困頓的時候,顧佳總是能咬咬牙又闖出一片新天地來。她的人生字典裡應該沒有後悔兩個字,顧佳教會我們:未來能夠讓我後悔的,從來不是我做過什麼,而是那些我本可以去做,卻沒有做的事情。一路走來,她沒虧待過自己的成長。
  • 「我的假期只有兩天了,你死不死」。這是兒子對將死的母親說的話
    張奶奶今年78歲了,在農村居住,兒子在外地工作,平時張奶奶一個人生活,有個小事,左鄰右舍都來幫忙。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也常有不適,今年5月份,張奶奶身體一下子就不行了,多虧隔壁劉大爺等鄰居幫忙送往醫院。醫生也表示病情挺嚴重,劉大爺便通知了張奶奶在外地工作的兒子。兒子便向領導請了七天假,回老家看望母親。
  • 早點回來,我等你
    圖源網絡,侵刪、漫遊者(四)「小哥,你為什麼會選擇加入這個計劃?」叉子一下下戳著桌面的白色瓷盤,二者碰撞發出清脆聲響,吳邪把目光從手中收回,試探性地,抬頭問道。「……你一定得去嗎?」張起靈一時間緘默不語。他把最後一口食物送入口中,緩慢咀嚼,吞咽。
  • 講你知 | 清明記
    我看著舍友大包小包的把所有東西帶回家,還覺得沒有必要,那時我不知道,日後我有多羨慕她。到家了。許久不見,爺爺奶奶的頭髮,又白了許多。奶奶的耳朵越來越不好了。我走到她身邊喊她,她才知道我回來了。在家休息了一些天后,突然間,在網上看見關於疫情的新聞,一開始,大家都沒有在意。
  • 「你剁肉吵到我孫子午睡了」,奶奶上門質問,鄰居硬氣回懟
    隔輩親這句話可不是假的,老一輩的人總是會對自己的孫子孫女加倍疼愛,不論孩子提出怎樣無理的要求,爺爺奶奶都會盡全力去滿足。但是採用這樣的教育方法來教育孩子,容易出現很多的弊端。王奶奶怕沙發太軟,小孫子睡得不舒服,便把小孫子抱到了臥室的床上。
  • 24歲訂婚,男友卻失聯,她:生要見人,死要見墳!65歲披婚紗
    劉自平雖是北大高材生,要才有才,要貌有貌,但他1938年從北大畢業時,恰巧是抗日戰爭爆發,心繫國家的劉自平那裡有心情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兒?到縣裡教書後,劉自平與22歲的師範班女學生餘琦相識,這位餘琦,出身名門,表姐丁玲是民國著名作家,堂兄餘嘉錫曾任國文系主任,可謂家學淵源,餘琦不僅人長得好看,而且熱愛詩詞,在學校不乏追求者,可惜餘琦都看不上眼,沒想到的是卻在課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