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同為盛家女兒,為何墨蘭比華蘭如蘭和明蘭差了一大截?

2020-10-11 紅樓夜思

知否:從林小娘對墨蘭的教育和影響,看父母言傳身教的重要性

知否裡的林小娘,是個十分陰損的人,影視劇按照大多數人內心所期待的,給她安排了一個不得好死的大快人心的結局。

林小娘,硬生生害死了明蘭的生母衛小娘和她腹中尚未出世的孩子。對於這個殘酷的事實,明蘭在幼年時並不知情。

明蘭雖不知道她就是害死生母的直接兇手,但在成長的過程中,她一直在搜尋問題的答案,把仇恨隱藏在心裡,別說林小娘和盛紘看不出來,就連祖母也不知她藏著這份心思。

直到她長大成人後,找到了當年為母親接生的郎中,當面詢問,才知道林小娘在明知衛小娘不宜進補、應該多走動的情況下,還故意供應大量流水般的珍饈美食,並設計支開貼身女使小蝶,指派她屋裡的女使來照顧衛小娘。這新來的女使還勸衛小娘少走動多休息。那一刻,明蘭才知道林小娘就是殺母兇手。從此以後,她便多方設計引導林小娘和墨蘭,抓住他們圖謀嫁入高門的貪婪心理,最後使得林小娘母女亂了方寸,觸犯盛紘大忌,違背道德底線,最終林小娘被盛紘打死,墨蘭仍嫁入梁府。

生活不易。衛小娘論心地、智慧、謀略、才貌,均不在林小娘之下,只可惜,她在盛家的生存形勢不如林氏,只能屈居人下,最後一屍兩命,結局悲慘。

《知否》所安排的明蘭復仇成功的結局,已經是很能滿足觀眾的心理期待了,而且明蘭長大復仇的情節,也是一段很有教育意義的勵志故事。

明蘭雖然設計害死了林小娘,卻依然對墨蘭手下留情。墨蘭嫁入梁家後,過得好不好,其實旁觀者很難評斷,只有她自己心裡清楚。但她至少得到了表面上的榮華富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就是達到了當初的目的。

當初林小娘一屍兩命,如果明蘭真的卯足了勁想要復仇,其實也可以將墨蘭置於死地。畢竟當初老太太也說過一句,要麼就把墨蘭打死。此時,如果明蘭能適時見機行事,在祖母和父親面前扇點火,墨蘭被打死也不是不可能。畢竟明蘭失去的不僅僅是生身母親衛小娘,還有母親腹中未出世的嬰兒。要想結果墨蘭的命,也不為過分。況且墨蘭的行事已突破當時禮法和道德的底線,甚至其言行已將盛家最溫和端莊的大姐華蘭氣壞,華蘭和二嫂探望過墨蘭後,華蘭失去分寸,在門外嚷出一句:「老天怎麼不降個雷劈死她啊!」這表現,已然失態了。

墨蘭受林小娘挑唆,確實是被教壞了。正如華蘭所說:我以為你養在林氏身邊,被她教壞了。沒想到你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嫁到梁府的墨蘭,起先確實和梁公子過了一段蜜裡調油的日子,當他們回門時,墨蘭哭哭啼啼要把她小娘的牌位放到玉清觀時,被明蘭厲聲阻攔。梁公子也一再護著墨蘭。

但隨著梁公子對明蘭說的林噙霜害死她小娘並私下包庇墨蘭與梁公子相會,最終才成就這門婚事等事有了疑惑之後,他也疑惑明蘭所言是否屬實,並開始暗中考察墨蘭母女是否真如明蘭所說,做過那些事。直到他最後心中有數,得知了大略事實。

在古代,小妾是沒有教育子女的機會的。小妾所生子女,一般都是抱到嫡妻身邊教養。這點從《紅樓夢》裡迎春和探春的成長經歷可以看出來。她們都是由賈母、王夫人教養長大的。在封建社會,這個做法其實沒錯。

妾室一般出身低微,自身無論是見識還是格局、視野等,都無法達到大家族所要求的水準。但子孫興旺又是任何一個家族的追求,因此在嫡妻所育子女可能面臨夭折、或子孫不多等情況下,才有了納妾的需求。從某種程度來說,妾室相當於代孕母親。其實,獲利的永遠都是男人。

說回《知否》,盛家兩個妾室,其實出身比很多人家的妾室都要強。林小娘雖然心腸歹毒,但好歹曾是為官之家或罪臣家出身,所以也是知書識字,有點小手段。衛小娘是沒落的讀書人家出身,因家中遭難才迫不得已賣身為妾,好救助家人。盛家的女兒,除了墨蘭之外,都養在嫡母身邊,華蘭和如蘭養在大娘子身邊,明蘭從小跟著小娘,後來小娘去世,養在盛老祖母身邊。這三個女兒行事皆在規矩之內。唯獨墨蘭,因盛紘偏心縱允,養在小娘身邊,因此形成了自私自利、是非不分的習性。而同為林小娘所生的長楓,雖然同樣舉止乖張,但畢竟是男孩,不養在內院,所以並沒有學得太壞。

同樣是盛家的女孩,墨蘭之所以和其他三個姐妹不同,主要原因,其實還是華蘭說的,被生母小娘給教壞了。

林小娘執意要將墨蘭養在身邊,完全看不懂,盛老太太出身名門,眼界見識都在她之上,如果把墨蘭養在老太太身邊,必將出落成另一番樣子。但林小娘縱然有幾分小聰明,卻都只有些「陰微鄙賤的見識」,怎麼可能有能力把女兒教養好?在她眼裡,無論是墨蘭還是長楓,不僅是她的依靠,更是她用來爭名奪利、讓她臉上有光的工具,她看似很愛女兒和兒子,其實追究到更深層次,是將他們作為自己達到目的的工具,她甚至能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這不是真正的母愛。

對比衛小娘,雖同為妾室,同樣算是出身讀書人家,略微知書識字,衛小娘還不得寵,但她深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她寧可違背女兒的意願,自己忍受孤獨,也要把明蘭送到盛老太太身邊去。因為她深知,即使要她忍受女兒不在身邊的孤獨,要明蘭忍受老太太管教過嚴的苦,但從長遠來看,明蘭到老太太身邊去,遠比在她身邊更有出息,為了這個目的,其他的苦,她都可以受,也都願意受。

衛小娘的見識,遠遠高出林小娘。如果她不是難產而死,明蘭即使一直養在她身邊,也不會比其他姐妹差太多。反觀墨蘭,看似幸運,有她生母對她的照顧,實則是被毀了一生。

作者:向上。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紅樓夜思。從書裡,看更廣闊的人生。

相關焦點

  • 《知否》解析盛家的四個女婿
    《知否》電視劇主要都是圍繞女主盛明蘭展開的,對於盛家其它女兒的描述相對會少些,自然對她們的夫婿描繪得更少了,原著描寫得很細緻,所以今天,小編就從原著的角度來寫寫對盛家四個女婿的看法。婚後雖然婆婆嚴厲,但丈夫卻很寵她,後來文炎敬更是一路高升,狠狠地打臉了墨蘭,可以說文炎敬和華蘭的丈夫是同一類人。華蘭如蘭果真是親姐妹,丈夫都是同款的,如蘭活得通透,看到姐姐嫁入高門的不易,選擇嫁給愛情,被丈夫一生呵護,可以說如蘭是盛家過得最好女兒。
  • 知否:墨蘭和明蘭一樣都是盛家的庶女,她憑什麼看不起明蘭?
    所以一般情況下,嫡出看不上庶出是正常情況,比如《知否》中的如蘭和華蘭是王大娘子親生的嫡女,她們若是看不上明蘭和墨蘭兩個庶女情有可原,可墨蘭和明蘭同為盛家庶女,她憑什麼看不起明蘭呢?其次:盛紘也更加疼愛墨蘭這個女兒
  • 《知否》同是庶女,墨蘭憑什麼看不起明蘭?
    《知否》同是庶女,墨蘭憑什麼看不起明蘭?看過《知否》的朋友都知道,在當時那個背景下門當戶對、嫡庶尊卑嚴重禁錮著當時人的思想,其實在封建時期,嫡出和庶出的區別的確很大,在《甄嬛傳》中,宜修皇后就是因為自己庶出的身份痛苦一生,在《知否》中康姨媽更是拿庶出的兒女不當人看,隨便送人,就因為她是正室大娘子,妾可買賣,說的好聽是家裡半個主人,說的不好聽妾就比奴婢地位高一點,而妾的孩子也是沒有辦法繼承家業,但在《知否》中,墨蘭和明蘭都是庶出的
  • 《知否》:墨蘭,被爹媽坑慘的女兒
    (圖片來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盛家四個女兒,最讓人惋惜的就是墨蘭。論相貌和才情,墨蘭是拔尖的,不看性情是個好姑娘。只是,作為林小娘的親生女兒,墨蘭自打娘胎裡開始,耳濡目染,扮慘示弱的本事一派天成。 盛家主君寵妾滅妻,讓墨蘭養在自己親娘身邊,如若按規矩養在盛家主母名下,或是能養在老太太跟前受教誨,這姑娘或許還有改變自己的可能。 但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墨蘭真正是毀在了她父母手裡。
  • 《知否》吳大娘子曾經是喜歡墨蘭的,只可惜被墨蘭一步步毀了
    《知否》吳大娘子曾經是喜歡墨蘭的,只可惜被墨蘭一步步毀了吳大娘子是《知否》裡一個特殊的存在,她心直口快,是夫人們中人盡皆知的存在,同時她的身份也是非常高貴的,她是伯爵府梁家的正室大娘子,妥妥的上流人家,不過和其他夫人不同的是,她沒有太多的門第之見,更不會看不起小門小戶的庶女,否則她也不會提出讓自己嫡出的兒子求娶明蘭了,但其實吳大娘子一開始在盛家看上的並非明蘭,而是墨蘭,不過第一面的好印象終歸是被墨蘭自己毀了
  • 《知否》:同為盛家姑娘,高嫁與低嫁終究不同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應瘦》中,盛家的姑娘有高嫁、有低嫁,她們面對的人生自然是不同。高嫁與低嫁終究是不同的。盛家女兒華蘭、明蘭、墨蘭都是嫁於高於娘家勢力的大戶人家,只有如蘭是低嫁。該劇在結局演繹一幕盛家喜樂融融的景象,看著溫馨而又和諧。可是現實終究不能如此。
  • 《知否》:盛家四蘭中,嫁的最好的不是明蘭,而是如蘭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每看一次《知否》,都會有新的感悟和理解,這次也並不例外。華蘭嫁入忠勤伯爵府,墨蘭嫁入永昌伯爵府,明蘭嫁入侯府,如蘭嫁了一個新科進士且家境不富裕。從表面上看,是明蘭嫁的最好,華蘭其次,如蘭嫁的人家最不好,然而,仔細分析一下,其實如蘭才是最大的贏家,她嫁的最好,也最幸福。為什麼呢?先來看看明面上嫁的最好的明蘭。
  • 《知否》:盛老太太對墨蘭的成全背後是吳大娘子對明蘭的算計
    電視劇《知否》中吳大娘子看上的兒媳婦是明蘭,而墨蘭想嫁入伯爵府。即使她和梁晗私下裡在一起,吳大娘子依然沒有看上墨蘭這個兒媳。而老太太出面,卻說成了這門親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樁婚事是如何促成的?
  • 《知否》:盛家三姐妹同時被體罰,為何姐姐們哭,明蘭卻笑了?
    文|泥小零幾年不追劇的我,最近追起了之前熱播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因為名字太長,下面就簡稱《知否》。一個劇熱播和好評的背後,一定有除了演員和演技之外,其他比較吸引人的地方。抱著這樣的心態,我開始認真追看這部電視劇。
  • 《知否》為幫老太太討回公道,明蘭據理力爭!為何盛紘卻哭了?
    在電視劇《知否》中,王大娘子因受康姨母挑唆,暗中給盛老太太下了毒。她本以為只會讓盛老太太難受幾天,沒想到差點了要了盛老太太的性命。明蘭得知後立馬趕回盛家,徹查整件事情的真相。看到明蘭為了給盛老太太討回公道而據理力爭的樣子,盛紘卻突然哭了起來。
  • 《知否》:盛家四個女兒面對婚姻的選擇,決定了她們不同的結局
    這部劇中,有很多關於感情和婚姻的道理,如果你仔細體會,也會對你的生活有所幫助。比如盛家四個女兒,在面對愛情和婚姻的選擇時,每個姑娘給人的感受都不一樣,雖說那個年代,婚姻由不得自己作主,但也要看每個人的性格,這其中如蘭最為突出,她敢愛敢恨,所以也敢於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她雖然是下嫁,但也過得很幸福。
  • 《知否》:結婚後如蘭才看清文炎敬的真面目,原來她沒有嫁給愛情
    電視劇《知否》中盛家女兒幾乎都是高嫁,如蘭是例外。她選擇了低嫁,因為愛情。很多人覺得如蘭活得簡單又通透,但吉吉覺得如蘭簡單是真,卻不通透。也有很多人覺得文炎敬最後是宰相,如蘭選了個潛力股。這也只能說明文炎敬在仕途上很努力, 並不能說明在婚姻中文炎敬也是個好男人。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文炎敬和如蘭的這段感情。
  • 《知否》林小娘為何要讓墨蘭和孔嬤嬤學規矩?攀高枝才是目的
    《知否》林小娘為何要讓墨蘭和孔嬤嬤學規矩?攀高枝才是目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主演的一部古裝劇,這部劇講述的是庶女明蘭步步為營最後翻身的故事,在這部劇中每個人物特點都非常鮮明,主要是圍繞盛家展開的。
  • 《知否》:明蘭用一對護膝,就看出盛家的水有多深
    她討厭明蘭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明蘭的母親衛小娘,同她一樣是妾室,分走了盛老爺的寵愛,所以她討厭衛小娘,連帶著討厭衛小娘的女兒明蘭; 其二,明蘭會分走盛家對長楓、墨蘭的關愛。明蘭養在老太太膝下,很多方面被教導得比自己的女兒墨蘭還好,連大娘子都說,這些年盛老爺越來越喜歡明蘭。
  • 知否:嫁給墨蘭看不起的窮書生,如蘭不止是有可愛
    《知否》原著裡的如蘭並不討喜,大小欺負明蘭,朝她扔石子,說她是小傻子,還讓她剝橘子。不攀比,為愛情盡人事文炎敬,本是盛紘為自己偏愛的墨蘭選的夫婿,只是,林小娘和墨蘭一開始便看不上這個窮舉人從那之後如蘭便每回都在園子裡等文炎敬經過,當彼此知道對方身份後,文炎敬給如蘭寫了一封長信,大抵就是盛家對他有知遇之恩
  • 《知否》中,明蘭和墨蘭都是庶女,為什麼如蘭只是不喜墨蘭?
    《知否》中,明蘭和墨蘭都是庶女,為什麼如蘭只是不喜墨蘭?《知否》中如蘭是一個心思單純,大大咧咧的人,人生所求也不多,作為盛家嫡女,她對兩個庶女姐妹的感情完全不一樣,她喜歡和六妹妹明蘭親近,但明顯討厭四姐姐墨蘭,明蘭和墨蘭都是庶女,那為何如蘭對她們的態度不一樣呢?
  • 《知否》:墨蘭:為何我大婚之日沒人送嫁,盛紘:你混得太慘了
    可憐在於她曾是家裡最得寵的女兒,結局卻很悽慘。 單從婚禮來說,就能料想到墨蘭的結局。同時庶女,明蘭和墨蘭的婚禮,卻有著天上地下的差別,今天我們就來細數一下這些差別:大婚服飾:明蘭大婚,鳳冠霞帔,頭戴紅底珊瑚鳳冠,身穿刺繡精細、質地考究的大綠色婚服。
  • 知否:墨蘭做了那麼多錯事,為何結局卻安排她大洗白呢?
    知否:墨蘭做了那麼多錯事,為何結局卻安排她大洗白呢?墨蘭,影視劇《知否》中的人物,她會裝柔弱來博得別人的可憐,是盛家最得寵的四姑娘,她的生母是盛紘寵妾林噙霜,因為生母得勢,所以她也過著比嫡女還要尊貴的日子,養成了一副心比天高的性格。
  • 《知否》梁家為何願意明蘭為正室娘子,卻接受不了墨蘭呢?
    《知否》梁家為何願意明蘭為正室娘子,卻接受不了墨蘭呢?在封建時期婚姻都講求門當戶對,近些年來大火的影視劇《知否》也是如此,在劇中高門配高門,寒門配寒門,女主明蘭更是因為門不當戶不對錯過了第一段感情,實在令人惋惜。
  • 知否:墨蘭再次回到盛家,名義上是缺少銀子,盛紘卻說出真話
    知否:墨蘭再次回到盛家,名義上是缺少銀子,盛紘卻說出真話!趙麗穎飾演的《知否》正在各大播放平臺上映,現在正演到明蘭與顧廷燁成婚,這盛家的最後一個小姑娘也終於嫁出去了,要說盛家嫁出去的這些個姑娘嫁的那是都不錯,但過得好不好,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