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裡的如蘭並不討喜,大小欺負明蘭,朝她扔石子,說她是小傻子,還讓她剝橘子。劇版對如蘭進行了改編就很討喜。
成年如蘭登場就是在自家的書院裡,她捉弄墨蘭以筆託腮,笑望窗外的樣子真真是一派小兒女的天真爛漫,好看極了
原著裡提到:如蘭是三個孩子裡最像她母親的,喜歡耍小性子,橫衝直撞,自小見慣了父親的寵妾滅妻,她對墨蘭有天生的敵意,每天的任務就是吃飯睡覺鬥墨蘭。要不就是拉著明蘭鬥墨蘭,誰能打壓墨蘭誰就是跟她一國的。
在與墨蘭的鬥智鬥勇中,如蘭驕傲的模樣,真是有趣極了。作為嫡女雖然有母親的橫衝直撞,但也有父親的精明考量。
在嫁人上拎得清,有自己的見地
他曾經作為嫡女驕傲的對王氏說到:「我跟那兩個庶出的可不一樣,她們討好賣乖那才有一席之地,我是正室嫡出身的,不管嫁到誰家高看我那都是應該的。」
看到大姐姐在婆家受氣,她感嘆到「嫁到高門顯戶之家也沒什麼意思,總不過天天受氣,還不如嫁一個普通人家,即便是當官,最好官階沒有爹爹大,這樣呢,女兒腰杆子硬,好拿捏。
王氏埋怨,自己籌劃,不想女兒卻是個拖後腿的,可如蘭說:「籌劃的再好,日子過得不舒心不痛快,犯得上嗎?」
心思清明,她活得通透!
不攀比,為愛情盡人事
文炎敬,本是盛紘為自己偏愛的墨蘭選的夫婿,只是,林小娘和墨蘭一開始便看不上這個窮舉人。陰差陽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文炎敬和如蘭相遇了。
一陣微風吹走了如蘭的帕子,迷了眼的如蘭追著帕子跑,可帕子卻吹到正巧路過的文炎敬的腳下。一見鍾情,一眼萬年,那陣風起時吹開了如蘭心中的迷霧。
從那之後如蘭便每回都在園子裡等文炎敬經過,當彼此知道對方身份後,文炎敬給如蘭寫了一封長信,大抵就是盛家對他有知遇之恩,盛家主君讓他娶庶女,他不能忤逆。自此如蘭便更加相信他的人品。
她知道文炎敬是墨蘭不要的,正如她對明蘭說的:我都想好了,即使前面是萬丈深淵我也會跳,有些事該爭一定得爭。
所以當大家都在勸她嫁給顧廷燁時,她對生母兄長毫不留情
明蘭曾經特別羨慕地對如蘭說:咱們這個院子裡頭,人人都長著十八個水晶玲瓏心,十九副曲折迴腸,只有你,瀟灑爽快,這是上天對你的垂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