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妖姥串門(奶奶講過的老故事)

2020-10-20 詩文書畫匯

文/小田

原創民間故事,抄襲必究!


今天給大家說一篇在我小時候那會兒,我奶奶給我講過的一則民間小故事。

友情提示:故事有些離奇,也有些驚悚,膽小的朋友們慎讀。

不過在這篇離奇的民間小故事背後,也蘊藏著一個深刻的道理:千萬不要給陌生人開門!

閒言少敘,馬上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

話說從前,在一個小村子裡有一個劉寡婦。

劉寡婦的丈夫沒得早,家裡有三個閨女。劉寡婦含辛茹苦將這三個閨女撫養長大。

大閨女14歲,二閨女11歲,三閨女7歲。這三個閨女雖然年紀都不大,但都挺懂事,經常幫著劉寡婦幹活。

有一天,有人來捎信,說劉寡婦的娘得了病。劉寡婦一聽,心裡就著急了,對著三個閨女說道:「我給你們包一些餃子,你們三個分著吃。我一會兒出門,去看看你們的姥姥。」

三個閨女點頭答應了。

「還有,不管誰敲門,只要不是我,你們千萬別給開門,都聽明白了嗎?」

三個閨女齊刷刷點頭。

黃昏時分,劉寡婦背著包就出了家門。她剛走到半路的荒野小道上,就遇到一個老太太。

那老太太坐在地上「哎呦哎呦」呻吟個不停。劉寡婦就彎下腰想要幫忙。

那老太太忽然一把將劉寡婦抓住,現出妖形後就把劉寡婦給吞啦。

之後,老太太穿上劉寡婦的衣服就往劉寡婦家裡走。

晚上8點多的時候,三個閨女都已經躺被窩了。這時候突然響起了敲門聲。

「誰呀?」

「是我呀!我是你們的姥姥!」

「不對呀!娘去找姥姥了呀!怎麼姥姥又來咱們家了呢?」

三個閨女就覺得這事不對勁。大女兒又問道:「我娘去找姥姥啦,怎麼您自己來啦?」

「我等你娘很久,也沒看見她,我這一著急就找她來了。」

三個閨女相互看了一眼後,就放下了戒心,打開了門。

那老太太就走進了屋。之後爬上炕就睡覺了。夜裡的時候,大女兒就聽見有「嘎嘣嘎嘣」吃東西的聲音。

大女兒又聽了一會兒,覺得是姥姥那邊傳來的,她就問姥姥:「姥姥,大半夜的你吃啥呢?怎麼這麼脆呀?」

「姥姥餓了,吃胡蘿蔔呢!」

「姥姥我也餓了,你給我來幾個吃唄?」大女兒說道。

姥姥遞給她一根「胡蘿蔔」,大女兒接過來一看,好傢夥!這哪是胡蘿蔔,明明是手丫子啊!

大女兒害怕了,就悄悄推了二妹妹,二妹妹一下就醒了:「姥姥吃東西呢!你看看她吃是啥。」說著就把手丫子遞給了二妹妹,二妹妹一看,心裡也十分害怕。

「大姐,這是咋的了?那個姥姥是不是妖怪呀?」

「肯定是呀!三妹妹緊挨著姥姥,估計那手丫子就是老三的。我們得想想辦法把那妖怪捉住才行啊!」

「大姐,那我們咋辦呀?」

「咱倆假裝出去尿尿,給她引到屋外去!」大女兒說道。倆人一合計穿上衣服說是上廁所。

等了半天,姥姥也沒見兩個孩子回來。姥姥又餓了,又要吃「胡蘿蔔,她一著急就下炕走出屋外找兩個孩子去了。

趁著姥姥不注意,老大和老二偷偷溜進了屋裡,將大門插上了。姥姥找了半天又回來了。

見門關上了,他就開始叫門:「孩子們呀,快給姥姥開門,外面冷呀!」

「姥姥,門閂壞啦,打不開啦!你從煙囪爬進來吧!」

此時二閨女就守在大鍋邊,拿來柴火等著點火燒水。那姥姥又叫了幾次門,兩個孩子就是不給開。

姥姥餓呀冷呀,無奈她只得爬上房鑽進煙囪裡。可她剛從煙囪下來就掉進了大鍋裡。倆孩子鍋蓋一按,坐了上去。

二閨女就開始點火。

姥姥在鍋裡拼命掙扎,不多時姥姥就被燙死了。倆閨女打開鍋蓋一看,哪是姥姥呀,竟然是一隻小熊瞎子,這也難怪它為啥那麼愛吃「胡蘿蔔」了。

這個小故事是我小時候奶奶講給我的,有些細節記不太清了,不知道各位朋友有沒有聽過這個小故事呢?

故事雖然離奇,不過藉此故事大家一定要引以為戒:陌生人敲門,千萬不要輕易打開,自身安全和財產最重要呀!


本故事完結!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文中故事來源於民間傳說,目的是借古喻今明道理。還望各位讀者不要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如果喜歡我的民間小故事,還請大家點讚、轉發,謝謝!

相關焦點

  • 朝花夕拾——小時候聽奶奶講過的故事
    引 子記得小時候(估計我那時也就是六、七歲或者是七、八歲的年齡),每天晚飯後,總是拉著奶奶的手,嚷著「拉個呱」「拉個呱」(當地土話「講個故事」的意思)。奶奶拗不過,就放下手裡的活計,搬出小凳子放在「當天井裡」(當地土話「院子裡」的意思)坐下,我就拿出「蒲糰子」(一種用玉米皮編制的坐墊)坐在奶奶身邊,聽奶奶講「不知講了幾遍」的故事。
  • 奶奶講過的故事
    我小的時候是在奶奶身邊長大的,我的奶奶會講好多故事,用奶奶的話說那叫「講瞎話」,現在我把奶奶講過的故事分享給大家,讓大家一起重溫我童年的「噩夢」。 第一個故事是奶奶講的自己的家人經歷過的事,奶奶有個遠房二叔叫二鎖,他以賣燒餅為生,那時的集市離家比較遠,又沒有較好的交通工具,所以二鎖兩口子天不亮就得起來和面做燒餅!
  • 奶奶講的故事之黃大仙
    奶奶出生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間,那是一個充滿故事的神奇年代。小時候奶奶幾乎每天都會給我們講故事,講屬於那個年代的故事。今天要講的,是黃大仙的故事。一、報恩在奶奶村西頭的最西邊,有一位老奶奶,一個人住著很大很大的房子。那戶人家原來是地主,後來經歷了各種事件,就剩老奶奶自己一個人了。老奶奶跟村裡的人也幾乎不來往,人們很少見她出來。
  • 奶奶講過的故事2
    小時候的我,伴隨著奶奶的故事入睡,這是我講的第二個奶奶講過的故事,大家聽我細細道來。這個故事是奶奶的奶奶講給她的,從前,在她們的老家有一個很深的水庫,到底有多深呢,沒有人知道,反正就連乾旱之年,也沒見它乾枯過,話說,在她們村裡有一個人,我們暫且叫他栓子吧,這個栓子是個捉魚高手,每次都能有滿滿的收貨,後來這個栓子發現這個水庫裡的王八個兒特別大,而且販賣的時候還能賣出高價位,從那以後栓子就不再捕魚改捉王八了,就這樣,一年過去了,栓子家過得越來越富裕,可是這近處的水域,王八都被栓子捉空了
  • 朝花夕拾——小時候聽奶奶講過的故事(續)
    李三的故事2(原創)李三站在路邊,又等了一會,那個乞丐老婆婆再也沒有出現。心想奶奶還在家等著我呢,我先回家吧,買棉花布匹的事等下次趕集的時候再說。奶奶已經摸索著起來,坐在簡陋的炕沿上。聽到李三進門的響聲,就問到:「是三回來了嗎?」李三說:「嗯,是我,奶奶,我這就給你做飯,一定是餓了吧?」「我不餓,三,我剛吃過。」奶奶回答到。「什麼?奶奶你吃過了,吃的啥?」李三急忙問到。「三,不是你讓人捎回來的燒餅嗎?又熱乎,又萱乎,挺香的,我剛吃了倆,還有兩個放在桌子上,你趁熱快吃了。」奶奶回答到。
  • 奶奶👵講的故事——過年
    男人們酒過三巡開始侃大山,奶奶的大哥因為要供奉祖宗所以滴酒未沾,估摸著上一柱香快燃盡了,就趕緊跑到上房(應該就是類似專門供奉祖先的房間吧)去燒香,這個時候栓子也跟去了,一般小孩子除了例行的磕頭是不讓靠近家譜的。栓子跟著走進上房,他爹發現這邊沒有存香了,轉身出去取新的,回來的時候發現栓子在家譜前說話,本來他說話就不清晰,他爹也沒在意。
  • 童年生活散記—聽百歲奶奶講那遙遠的故事(散文)
    我的奶奶整整活了100歲,走過整整一個世紀。現在,我將從奶奶那裡聽來的傳說分享給大家。前幾天,一位朋友在農村野塘裡釣到一條十多斤重的黃鱔,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發文求助。我建議他放生或送到林業部門,並給他講了奶奶給我講的故事。
  • 小時候聽奶奶講過的故事
    小時候就愛纏著奶奶講故事,奶奶也沒上過學,也不識字,更不懂的什麼白雪公主跟灰姑娘的故事。奶奶講:「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女的嫁去一個「吃人村」,那個村莊是吃人的。那個村裡人管外面的人叫「扁腳羊」。她們婚後,丈母娘去接女兒回門,到他們村後,就聽到有人說,「扁腳羊」來了,今天有好菜哦!她女兒嫁過去後才知道這個事情,所以他們村幾乎沒有外人去的。那時候糧食很緊張,幾乎吃不飽,還得挨餓!
  • 故事:狠心的後娘,糊塗的親爹(奶奶講過的老故事)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49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文/小田常聽身邊的朋友們說:沒了娘的孩子,就算親爹再好,娶了後妻親爹也會變後爹。所以說,夫妻倆都好好過吧,別動不動就拿離婚說事兒。這到到頭來,受傷的可是孩子啊!今天筆者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便與此有關。希望各位看官讀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後都能懂得忍讓,好好呵護自己的家庭吧!
  • 聽奶奶講故事_《大路神的傳說》
    每當夜幕來臨的時候,我們堂兄妹幾個便依偎在奶奶的棉花筐旁,一邊幫奶奶摳棉花,一邊纏著讓奶奶講過去的老古經。奶奶說今天就給你們講一個大路神的故事吧:傳說中的大路神是一位保護老百姓的好神仙。她長著長長的身軀,專門在晚上出來懲戒那些危害人們的孤魂野鬼。
  • 故事:小時候奶奶經常講的舊社會挨餓的那些年
    >這兩天突然想到了以前奶奶經常給我們講的那些故事,關於58年到61年大饑荒時期挨餓沒飯吃的故事。剛開春先挖的黃花菜(婆婆丁也叫蒲公英,每個地方叫法不同。)和曲曲菜(苦菜),再後來就是掐苜蓿和艾蒿的嫩芽,馬齒莧、車前草,、灰灰菜等。在饑荒的年代,這些野菜也算是非常可口的了。但是也會想吃點葷腥的,偷雞摸狗那就再正常不過了,還有人吃老鼠肉的,還有餓極了扒老鼠洞,跟老鼠搶糧食吃的。甚至還有人去偷生產隊牲口,殺了吃肉的,當然偷生產隊牲口的人也就肯定沒好下場了。
  • 【老武漢•送水人的故事】
    喚起了兒時奶奶給我講的一個《送水人的故事》的記憶。奶奶說,五十年代的武漢,自來水還沒遷入各家。各個街巷口設有一個賣水亭子。各家各戶買水吃,老幣人民幣壹佰元(新幣一分)一擔,一擔100斤。這賣水亭是早七點至晚七點賣水。爺爺每天清晨去上班時,水亭還沒開張,晚上回來時水亭巳關門了。我們家吃用水全靠送水人送水。奶奶說,那時我們家是租的一間私房,一共住著三戶人家,大門白天晚上都不鎖也不閂的。送水人根據我們用水量,自行將水送來倒入我家水缸裡。
  • 奶奶講的一個故事,讓我讀完了一本古小說
    夏夜乘涼,奶奶座在院子裡的青石上,一邊搖動著扇子,一邊給我講故事。故事叫做《花碧蓮四望亭捉猴》,說的是花碧蓮母子在揚州四望亭捉猴子的事兒。現在想起來,奶奶的故事講的很簡單:江湖人物花振芳帶著女兒花碧蓮下揚州,欒家的馬猴逃跑了,竄上了四望亭,主人出十兩銀子,請人捉猴,花碧蓮上亭捉猴,亭子破舊不結實,塌了下來,花碧蓮眼看要被摔死,公子駱宏勳伸手把花碧蓮接住,救了花碧蓮一命,碧蓮感謝救命之恩,要求許配給駱宏勳,駱宏勳只救人,不願意娶花碧蓮。花家不死心,就一直惦記這件事。
  • 奶奶的心事(民間故事)
    爺爺定過娃娃親,女方六歲就夭折了。奶奶過門前不知道,沒想到,這個事成了她一輩子的心事。我們這兒老一輩有規矩,夫妻百年之後合葬,定娃娃親那個人,要排在她前面,甭管子孫輩上是誰熬下來的。從我記事起,奶奶就不接受這個事實,她常嘮叨:「死了,堅決不和那老騙子合葬,我可不給別人當小老婆,陽間陰間都一樣。」
  • 李先生講故事(原創)
    文/李先生我要說的這個故事,你要信了,那就是真的。你不信,我也沒辦法。我小時候就愛聽故事。每次遇見有人講故事,我總是認真聽。聽完故事後,有時抑制不住自己開懷大笑,有時哇哇直哭。我最喜歡聽爺爺講故事。爺爺說:我是地主家的孩子,小時候可風光了。
  • 故事:三個姑爺到老丈人家一起喝酒
    這是滿族民間故事傳承人肇恆昌講的一個滿族民間故事。滿洲有一個老趙家,買了一匹好馬,三個姑爺帶自己媳婦來串門祝賀。有句俗語叫姑老爺進門,小雞子斷魂。為了三個姑姥爺來,殺了兩隻雞,燉土豆蘑菇。整了豐盛的一席,一會飯菜好了,姑老爺就坐。
  • 我的爺爺奶奶!(2)
    爺爺和奶奶結婚也是奶奶的爸爸和她親姑姑湊合的,(就是我外太公和新的太奶奶,新的太奶奶是外太公的親妹妹,)因為那個艱苦的年代生存都非常困難,外太公和外太婆生了很多小孩,但是只有奶奶生存了下來,在那個年代又是在農村,家裡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是很抬不起頭的,不過我外太公也是一個比較厲害的人,所以明面上也沒人敢說我外太公什麼話,(這是我聽姑姑他們對外太公的評價,我雖然見過外太公,但是那時候年級很小
  • 故事:老徐家和老朱家吃魚的故事
    這是滿族民間故事傳承人肇恆昌講的一個滿族民間故事,是聽他大爺講的故事,雖然說故事發生在中原,但內容裡說的事情和觀點,又體現出滿族民間流傳的特色。這則故事最早是肇恆昌的大爺滿族老人說的故事,而且最初講述者沒文化,不知道中原歷史,就是講民間故事。現在看,認為老朱家就是指朱元璋,老徐家就是徐達。
  • 爺爺奶奶都給你們講過哪些稀奇古怪的民間故事?
    小時候一直在姥姥家❤️我太好哭了,所以姥姥經常給我講嚇人的故事,最著名的就是:老皮婆子。東北這麼一家有三個丫頭,分別叫:笤帚疙瘩、炊帚疙瘩和掃帚節。一天孩子媽要去給姥姥上壽,囑咐孩子們看好家,自己挎了一籃子饅頭就走了。在一個荒僻的路上,孩子媽碰見一個老婆婆,老婆婆問:「大嫂,大嫂,你幹啥去呀?」回答說:「給我媽上壽去!」又問:「籃子裡裝著啥呀?」回答說:「饅頭、燒餅!」
  • 大奶奶的葬禮(四)
    那正是我家的祖墳所在地,也是六零年我奶奶餓死掩埋的墳地。據說,那年,奶奶把省下的食物都給我吃,自己餓死了。我知道我父親的電報欺騙了我,那肯定是我爺爺去世了。我直接來到我家的老墳地。「哈哈!你回來的正好,如再晚到一個時辰,你就看不到你爺爺的棺材了。」我父親對我講。「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