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俠侶》中,楊過對小龍女的感情無疑是真愛摯愛,而他對一路上遇到各種如花似玉的姑娘,多多少少也是起過意,動過情的。
只有一個姑娘,他們見面的時候大多數在吵架,你奚落我,我挖苦你,毫不相讓,錙銖必較。
這個人就是郭芙,楊過其實是喜歡過她的,但和她的感情又不像和其他人關係那樣愛憎分明,一目了然,而更像是一座迷宮,線路都是暗線,錯綜複雜,連自己分不清楚了。
1.楊過很在意郭芙對自己的看法
楊過和郭芙相識於幼時,在原著中有這樣一段場景:
郭芙向那少年招手,說道:「你去摘些花兒,編了花冠給我戴!」
那少年跟了她過去。
郭芙瞥見他手掌漆黑,便道:「你手這麼髒,身上還要髒,我不跟你玩。你摘的花兒也給你弄臭啦。」
那少年冷然道:「誰愛跟你玩了?」大踏步便走。
小時候,他曾給她摘花兒,他曾和她鬥蟋蟀,但最終都以不歡而散收場,這些事兒卻始終盤桓在楊過的腦海裡。
幾年後,楊過希望姑姑下山時,仍要說:「我採花兒給你戴,我捉蟋蟀給你玩!」
小龍女自是不喜歡這些花花草草和蟋蟀的,反倒是那個驕縱的郭大小姐喜歡得很。
從小到大,楊過都是很在乎郭芙郭芙對自己的看法,小時候因為郭芙的一句話,他就認為對方瞧不起自己,因而激憤大怒。
長大後,他離開古墓,第一次遇到郭芙時,她正騎馬急馳而來,瞥了他一眼,沒有認出他來,神色間還頗為鄙夷。
一旁的楊過就因為這一眼,瞬間就自卑自傷起來了:「瞧我不起,難道我就非要你瞧得起不可?你爹爹是當世大俠、你媽媽是丐幫幫主、你外公是武學大宗師,普天下武學之士,沒一人不敬重你郭家。可是我父母呢?我媽是個鄉下女子,我從來沒見過我爹,他又死得不明不白……哼,我自然不能跟你比,我生來命苦,受人欺侮。你再來欺侮,也不過又多一個瞧不起我的人而已,老子在乎嗎?」
說句實話,他們已經有好幾年未曾見面了,楊過又戴了面具容貌怪異,郭芙壓根就沒認出他來,又哪裡是楊過想的那樣,瞧不起他這個苦命人了。
他暗自傷心,但覺天地之間無人看重自己,活在世上了無意味。唉,郭芙一個眼神,就勾出了楊過所有的傷心事,之前和陸無雙、完顏萍膩歪的勁頭都哪去了?
楊過說自己不在乎郭芙的看法,其實內心在乎得要命。
他離開人群之後心中混亂,厭憎塵世,摘下面具,只在荒山野嶺間亂走,肚子飢了,就摘些野果野菜果腹,不到一個月,已形容枯槁,衣衫破爛,還對洪七公說:「我是個苦命人,活在世上實在多餘,不如死了乾淨。」
因為郭芙無意中的一瞥,他就自暴自棄,連姑姑也不去找了。
楊過真正和郭芙重逢是在英雄大會的前夕,郭芙穿著淡綠衫子,從廟裡快步而出,她雙眉彎彎,小小的鼻子微微上翹,臉如白玉,顏若朝華。
楊過只向她瞧了一眼,不由得自慚形穢,便轉過了頭不看。
楊過為什麼一見郭芙就覺得自慚形穢?
因為他們之間身份的差別,郭芙是桃花島的千金大小金,他只是郭靖黃蓉收留的一個小乞丐,楊過在她面前既在意又自卑。
他一方面扮醜想試探她的看法,一方面又因為對方沒能認出自己而失落,說來說去,還不是因為他對郭芙那份敏感和專注。
還有一次,是他們相認後,郭芙嫣然一笑說道:「你師父是道爺,難道也有女兒麼?」楊過見她這麼一笑,猶似一朵玫瑰花兒忽然開放,明媚嬌豔,心中不覺一動,臉上微微一紅,將頭轉了開去。
這已經不是楊過第一次看到郭芙了,該驚豔也已經驚豔過了,可他還是會不由自主地因為郭芙一笑而心動。
楊過在江湖上遇到各色各樣的美貌女子時可都是遊刃有餘的,但和郭芙重逢時卻一會兒自卑一會兒臉紅,兵荒馬亂完全處於下風。
2.楊過嘴上說討厭郭芙,卻三番四次救她
其實,楊過和郭芙見面後,彼此是有和睦相處過一段時間的。
郭芙對楊過離開桃花島後的經歷大感好奇,楊過便和她詳說初入重陽宮時的一些閒事,東拉西扯惹得郭芙格格嬌笑。
可這樣的場景並沒有維持多久,楊過在英雄大會上拒婚後,兩個人之間就像針尖對麥芒,十次見面有九次是在吵架,最厲害的那次,楊過打了郭芙一巴掌,郭芙還把楊過的右臂砍了。
按道理來說,楊過這麼討厭郭芙,怎麼也得砍她一條手臂報仇吧,可他實際是怎麼做的呢?
好不容易潛伏到郭府,見到了郭芙,他又覺得此刻要傷她雖易,並非男子漢大丈夫的磊落作為。
所以,他計劃怎麼報仇呢?他打算大聲叫嚷,將郭靖叫來,先將他打敗,再處置他女兒。
「男兒漢光明磊落,再也沒人能笑話我一句。」他是這樣對自己說的。
可楊過你真的不覺得自己這樣的報仇方式很迷惑嗎?如果偷襲不算英雄好漢,大可以跳出來正大光明說報仇單挑,然後再砍她一隻手啊,非得跟她爸媽打一架打贏才行嘛?
拖拖拉拉等到郭靖都來了,還要砍了郭芙右臂懲罰她的過錯,楊過聽了不但沒有高興,反而擔憂起來:「我要不要下去阻止?叫他饒了郭姑娘?」
大家還記得嗎?楊過當初誤以為郭靖是殺父仇人時,曾經想要暗殺郭靖去換解藥,雖然最後被郭靖所感化沒有成功,但他中途的確有出過手,拔出過匕首要刺向郭靖。
郭靖對楊過這麼好,他要報仇時就算猶豫也還是會出手,而郭芙與他的關係素來不和,還砍斷他的右臂,他口頭上說要報仇,可見了郭芙後,不僅各種給自己找藉口,連招都沒出過。
好了,我知道了,楊過壓根就不是來報仇的,你就是饞人家郭府的後花園,大晚上來逛花園的!
由始至終,楊過心底都無法承認自己對郭芙的喜歡,只能東拉西扯掩蓋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書中有一段他搶走郭襄後的心理活動:「郭伯伯、郭伯母這個小女兒,我總是不還他們了,也算報了我這斷臂之仇。他們這時心中的難過懊喪,只怕尤勝於我。」
這就很沒道理了,斷你右臂的人是郭芙又不是郭靖黃蓉,可你報復人家爹媽是怎麼回事?況且按楊過的邏輯來說,砍掉郭芙的手臂不是男子漢大丈夫所為,那搶走人家一個剛出生的小嬰兒難道就算光明磊落了?
我們常說,不能只看一個人說了什麼,而是要看他做了什麼,楊過嘴上總是說討厭郭芙,要找她報仇,可當她真的遇到危險了,卻又次次都出手相救。
亂石陣:郭芙手提長劍,護在母親身前。楊過低聲道:「芙妹你快逃走,去跟你爹爹報信要緊。」
古墓外:楊過奔到她身邊,挺劍刺去,劍身從她腰下穿過,喝道:「小心了!」左臂向外揮出。玄鐵劍加上他渾厚內力,郭芙便如騰雲駕霧般飛上半空。
絕情谷:楊過抽出郭芙腰間長劍,回手急掠。當的一聲,接著嗆啷一響,長劍竟給鐵棗核打得斷成兩截,半截劍掉在地下。
《神鵰》一書中,楊過救郭芙的次數真的是一隻手都數不過來,有能力那就遊刃有餘地救,沒能力那就捨命相救,還能不能給人家官配耶律齊一點展示的機會了啊。
沒錯,楊過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待他好的人百倍的付出,可對他不好也睚眥必報。在他救過的這些姑娘當中,完顏萍的眼睛像小龍女,陸無雙生氣時神態像小龍女,程英也有幾分小龍女的神韻,而公孫綠萼則為救楊過偷絕情丹,甚至不惜被打落深潭。
而郭芙這個嬌蠻大小姐,長相氣質和小龍女毫無相似之處,待楊過好的時候寥寥可數,後來還斷他右臂,楊過順手救一兩次差不多了,如果不喜歡有必要四次三番相救嗎?
3.楊過對郭芙的感情,連自己也不明白
楊過對郭芙是一種很複雜的感情,既有妒忌,也有羨慕,中間還夾著說不清道不明的喜歡。
他在離開郭府後,冷靜下來後也曾想過:「楊過啊楊過,是不是你天生的風流性兒作祟,見了郭芙這美貌少女,天大的仇怨也拋到了腦後?倘若斬斷你手臂的是個男人,你今日難道也肯饒了他?」
這份感情,他的內心是無法向自己坦白的,所以才有這麼多自相矛盾的行為。
說不清,道不明,卻會在某個瞬間莫名其妙想到她。比如,當楊過看到神鵰,心裡首先想到的是:「將這頭醜雕捉去,跟郭芙的雙鵰比上一比,卻也不輸於她。」
這裡很明顯可以看出來,楊過一個大男人屢屢跟一個姑娘計較,究其原因也是因為不能輸於她,不能讓她瞧不起自己,這種複雜的情緒,可能是因為自尊心,也可能是因為喜歡一個人。
他不僅希望郭芙不要瞧不起自己,更希望她能記住自己。
楊過搶走郭襄後,就莫名在想:「我此刻為她死拚,若是天幸救得她性命,七日之後我便死了,日後她長到她姊姊那般年紀,不知可會記得我否?」激情衝動之下,心頭一酸,險些掉下淚來。
他沒有說當她長大後會不會記得自己,而是自然而然就想,當她長到她姊姊那般年紀會不會記得他,是因為他在心底認定了郭芙對自己的死是不會在意的,那麼,郭芙的妹妹是否可以代替她記住自己呢?
在生死之際,他潛意識裡是希望郭芙不要隨便忘記自己,能記住自己的。
有人可能會說,郭芙有哪裡值得楊過喜歡啊?
可是,有時候我們喜歡一個人,並不一定是因為這個人非常優秀,少年時的喜歡本來就很沒道理,就像毛姆所說,我知道你愚蠢、輕浮、沒有頭腦,但是我愛你;我知道你的目標和理想既庸俗又普通,但是我愛你。我知道你是二流貨色,但是我愛你。
而拋開郭芙頭腦簡單這一點來講,她和楊過其實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
第一,他們都是那種喜好熱鬧,愛有趣的生活的人,楊過在古墓中住了幾年後就忍不住了,對小龍女說過:「咱倆一塊兒下山,天下好玩的事情真多。」
第二,他們都是那種對綱常倫理並沒有那麼看重的人,楊過就不用說,在英雄大會上說要娶自己的師傅,武林英豪個個都看不起他,認為他們不知廉恥。
而當大小武罵楊過和小龍女師徒狗男女的時候,郭芙反而護著:「他二人救了咱們,那可是一件大恩。」
有點不可思議,郭芙這個草包大小姐竟然是全書中最快接受他們師徒戀的人,她脾氣不好,常常一言不合和楊過吵架,卻從未因這件事嘲笑過他。
第三,他們都是那種倔強的人,準確說來,他們在對方面前從來都是倔強的,不肯服軟認輸的。
楊過打了郭芙一巴掌,郭芙氣得舉起劍想殺他的時候,他已經無力氣抗禦,只能舉起右臂護在胸前,眼神中卻殊無半分乞憐之色。
而郭芙在大火中看到來人是楊過時,心頭宛如一盆冷水澆下,她認定楊過是來嘲諷她的,所以沒有求他出手相救,而是狠狠的瞪著楊過,竟毫不畏懼。
他們在某些程度上真的很像,就像相同的兩塊磁鐵,碰在一起就會彈開,越想走近反彈越離開,而他們自欺欺人的能力,也同樣的不相上下。
楊過曾經對小龍女說過:「郭姑娘半點也不歡喜我。」他打自心底就不相信郭芙會喜歡他,更加不會相信自己喜歡郭芙,對於這一點,郭芙也一樣。
直到十六年後,她在千軍萬馬,生死關頭,才電光火石般明白自己的心意:「我難道討厭他麼?武氏兄弟一直拼命想討我的喜歡,可是他卻從來不理我。只要他稍為順著我一點兒,我便為他死了,也所甘願。我為甚麼老是這般沒來由的恨他?只因我暗暗想著他,念著他,但他竟沒半點將我放在心上?」
反射弧這麼長的感情,真的是匪夷所思。
他們之間的糾葛,純粹而複雜的感情,不僅旁人不明白,連自己都不明白,等到明白的時候,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輕舟已過萬重山。